專利名稱:一種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廢氣渦輪增壓器渦輪精密鑄造用蠟型模具。
背景技術:
渦輪精密鑄造蠟型模具對于渦輪增壓器至關重要,它的精度將影響到高速旋轉的渦輪轉子動平衡,并直接影響到增壓器可靠性和壽命,渦輪蠟型模具有倒裝和順裝兩種結構,現(xiàn)在越來越普遍使用的是倒裝蠟型模具,它具有精度高而且適合后續(xù)渦輪精密加工定位,如圖3和圖7蠟型模具的型芯部分是由8至13塊模塊2圓周組合而成,模塊2是整套模具最重要的零件,現(xiàn)有蠟型模具結構特點如下如
圖1、圖2和圖3所示,模塊2與模塊滑塊7通過銷子9與螺釘4連接在一起,模塊滑塊7上有銷子3,銷子3上裝有滾套5,滾套5 裝在開鎖板8的螺旋槽中,當開鎖板8在下模板中轉動時開鎖板8的螺旋槽會帶動滾套5 運動,滾套5帶動銷子3,銷子3帶動模塊滑塊7和模塊2在導向板1的導向槽中左右移動, 這樣達到開合模具的目的,模塊2左右移動時的前后方向導向是依靠模塊滑塊7與導向槽的配合,上下方向的導向是依靠模塊滑塊7與導向板1以及開鎖板8之間的配合?,F(xiàn)有技術主要有兩處缺陷,一處缺陷是現(xiàn)有模塊2是個異型件,沒有可靠和準確的安裝固定位置,這樣給加工制造和測量帶來難度,零件的加工精度得不到保證,同時模塊2與模塊滑塊7的結合面很小,二者僅靠較小的螺釘4和銷子9連接,連接的精度和強度較差,這些都會影響到模具的精度和壽命。另一處缺陷是現(xiàn)有模塊2和模塊滑塊7上下方向的導向是靠模塊滑塊7、導向板1和開鎖板8三者的配合,由于開鎖板8是較薄的盤形零件,有一定的翹曲變形,如果開鎖板8與導向板1以及模塊滑塊7配合間隙太小則開鎖板8 轉動就不靈活,如果將配合間隙做大則模塊2定位不準確,在運動過程中也會造成卡死、阻滯和磨損,嚴重影響模具精度和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精度長壽命低成本的模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該模具包含有模塊2、模塊滑塊7、導向板1、開鎖板8、銷子3、滾套5等零件。本實用新型模塊2設置有與導向板1導向槽配合的導向部分,現(xiàn)有模塊滑塊7與導向槽配合的擔負前后方向導向的導向部分移到模塊2上與模塊2做成一體,而本實用新型模塊滑塊 7僅剩下一塊平板,該模塊滑塊7只起上下方向的導向作用,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模塊2 的導向部分上部還設置了導向凸邊10,該凸邊10與在下部的本實用新型模塊滑塊7—起起到上下方向導向作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模塊2設置有與導向板1導向槽配合的導向部分,使模塊2既具有導向功能,同時還具有了安裝定位的位置,使得模塊2加工制造更簡單,精度更高,同時剛性更好,由于模塊2的導向部分的上部設置了圖5所示的導向凸邊10,此凸邊10與本實用新型模塊滑塊7 —起起到上下方向的定位,這樣的定位方式可以做到更精確,同時不需要開鎖板8參與定位,那么開鎖板8與導向板1以及本實用新型模塊滑塊7之間可以留有間隙,這樣使得開鎖板8轉動靈活自如,而模塊2的運動既順暢又準確,通過以上改進使得該模具精度更高、壽命更長同時加工更簡單成本更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模具的圖3所示結構剖視圖;圖2是
圖1所示結構的左視剖視圖;圖3是現(xiàn)有技術模具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圖6所示結構剖視圖;圖5是圖4所示結構的左視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4、圖5和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模塊2、模塊滑塊7、導向板1、開鎖板8、 銷子3、滾套5等零件,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點在于模塊2設置有與導向板1的導向槽配合的導向部分,該導向部分與導向槽配合起到前后導向作用,該模塊2的導向部分還設置了導向凸邊10,此凸邊10與模塊滑塊7 —起起到上下方向的導向定位,該導向部分與模塊2做成一體使得模塊2具有了安裝定位的位置,便于加工制造與測量。
權利要求1. 一種模具,該模具包含有模塊(2)、模塊滑塊(7)、導向板(1)、開鎖板(8)、銷子(3)、 滾套(5)等零件,其特征在于本實用新型模塊(2)設有與導向板(1)導向槽配合的導向部分,本實用新型模塊(2)的導向部分上部還設置了導向凸邊(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具,該模具包含有模塊、模塊滑塊、導向板、開鎖板、銷子、滾套等零件,其特征在于本實用新型模塊設有與導向板導向槽配合的導向部分,在導向部分上部還設置了導向凸邊,這使得該導向部分既可起到前后導向作用又可起上下導向作用,該模塊導向部分既可以起導向作用,又可以在加工制造過程起安裝定位作用。
文檔編號B22C7/02GK202123196SQ201020635898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24日
發(fā)明者陳傳端 申請人:陳傳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