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床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加工柱型工件的車床自定心夾具。
背景技術:
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鉆頭、擴孔鉆、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
目前,公開號為CN204262375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車床,它包括床身和拖板,床身上側為支撐面,支撐面一側向上凸起形成滑軌,所述拖板一端與滑軌滑移連接,另一端支撐在支撐面上,車床還包括氣動清理裝置,所述滑軌內設有吹風管放置槽,所述吹風管放置槽沿滑軌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滑軌靠近支撐面一側開設有吹風孔,所述吹風孔一端與吹風管放置槽連通,另一端開口,所述吹風管放置槽內轉動連接有吹風管,所述吹風管開設有吹風口,所述吹風口能與吹風孔連通,所述吹風管一端設有進風口,所述進風口連通有進風管。
這種車床雖然可以在加工工件時清理車床軌道,但是一旦遇到工件長度較長在進行加工過程中位于工件頂端的切刀一旦用力切下則有可能將工件彈起或從中間斷裂,從而造成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加工柱型工件的車床自定心夾具,其具有車床在加工較長的柱型工件時,可以有效夾持住工件,在對工件頂端進行向下切割的過程中可有效避免工件翹起或出現(xiàn)斷裂的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
一種加工柱型工件的車床自定心夾具,包括床身、位于床身一端的夾具及位于床身遠離夾具一端的切割臺,所述床身上位于夾具及切割臺之間設有自定心夾持裝置,所述自定心夾持裝置包括固定于床身上的支座、一端與支座一側鉸接且與支座匹配的蓋帽及位于支座兩側的第一頂桿和第二頂桿,所述第一頂桿、第二頂桿貫穿支座且與支座螺紋連接,所述蓋帽上還設有第三頂桿,所述第三頂桿貫穿蓋帽且與蓋帽螺紋連接。
如此設置,在加工整體較長的圓柱形工件時,一旦在頂端進行切割時,容易使得圓柱形的工件翹起從而發(fā)生安全事故,或由于整體過長一旦頂端用力從而使得工件斷裂,因此在床身上設置自定心夾持裝置,有效的給予工件中間部位進行支撐及緊固,通過兩個相互匹配的半圓弧形蓋帽以及半圓弧形支座,從而形成中間可供給工件通過的通孔,并通過支座和蓋帽上的頂桿頂住工件,從而避免工件出現(xiàn)滑移,有效提升加工過程中的精度,通過三根頂桿的作用有效將工件固定在相對的位置,并提供支撐力,減少工件出現(xiàn)彈起等問題。
進一步設置:所述支座遠離鉸接處一側還設有第一凸塊,所述蓋帽遠離鉸接處一側還設有第二凸塊,所述第一凸塊上設有貫穿第一凸塊與第二凸塊連接用于閉合支座與蓋帽的螺栓,所述螺栓上還設有與螺栓螺紋連接的限位螺母。
如此設置,使得蓋帽可以圍繞鉸接處進行開合,從而實現(xiàn)蓋帽與支座的開閉,當需要操作時可以打開蓋帽,放入工件然后蓋上蓋帽,方便工件的拿取,方便操作,避免拿取工件時通過支座與蓋帽之間形成的通孔進行拿取,這樣不利于工件的拿取。
進一步設置:所述蓋帽側壁上設有安全防護擋板。
如此設置,由于對工件的加工不僅僅是固定工件的時候進行加工,有時還需要對工件進行旋轉打磨的加工,因此為了避免操作人員出現(xiàn)誤觸從而導致衣物或其他東西被工件旋轉纏繞,因此在蓋帽的側壁上設有安全防護擋板,使得工作在操作時距離轉動的部位有一定的距離,從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進一步設置:所述蓋帽側壁上還固定設有噴液口,所述床身一側設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與噴液口通過管道連接。
如此設置,通過設有的噴液口可以對工件表面進行噴涂冷卻液,由于工件受到頂桿的夾持,但是由于工件在加工時需要轉動,因此頂桿與工件不能夾持過緊避免工件無法旋轉,同時不能夾持過松避免無法給予工件有效的支撐,而由于夾持的過程中工件在旋轉,為了避免對工件表面長時間的摩擦造成損傷,因此在旋轉的同時需要有噴液口對工件表面噴涂冷卻液,從而保證工件表面不被損傷。
進一步設置:所述支座的下方還設有與抽水泵連接的儲液槽。
如此設置,對于噴射出去的冷卻液需要進行回收再利用,有效節(jié)約成本。
進一步設置:所述儲液槽邊緣還設有垂直固定于床身上的阻液板。
如此設置,通過設有的阻液板可以有效的阻擋冷卻液的飛濺,由于在工件轉動過程中向工件表面噴涂冷卻液勢必會使得部分的冷卻液飛濺,為了盡量使得冷卻液可以進入到儲液槽內,因此在儲液槽兩側設有的租液板可以有效的阻擋部分的冷卻液。
進一步設置:所述支座上固定設有朝向兩側下方儲液槽傾斜的防水墊。
如此設置,由于需要經(jīng)常噴射冷卻液,避免對支座的長時間沖刷,或者滲透到支座的縫隙內,通過在支座上設有防水墊,可以有效的將冷卻液阻擋在外,同時防水墊兩側向支座下方的儲液槽傾斜,從而使得大部分的冷卻液可以流淌至儲液槽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自定心夾持裝置不僅可以有效的夾持住工件,使得切刀在工件頂端切割時有效的防止工件彈起,同時通過緊固的夾持可以提高鉆孔等加工的準確精度,在需要的時候還可以使得工件轉動,在轉動的過程中添加冷卻液減少對工件表面的磨損,從而有效保護工件。
附圖說明
圖1是加工柱型工件的車床自定心夾具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加工柱型工件的車床自定心夾具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加工柱型工件的車床自定心夾具自定心夾持裝置打開示意圖;
圖4是加工柱型工件的車床自定心夾具B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床身;2、夾具;3、切割臺;4、自定心夾持裝置;41、支座;42、蓋帽;43、第一頂桿;44、第二頂桿;45、第三頂桿;5、第一凸塊;6、第二凸塊;7、螺栓;8、限位螺母;9、安全防護擋板;10、噴液口;11、抽水泵;12、管道;13、儲液槽;14、阻液板;15、防水墊;16、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一種加工柱型工件的車床自定心夾具,如圖1所示,包括床身1,在床身1的一端設有驅動電機16,驅動電機16的輸出軸上設有用于夾持工件尾部的夾具2,在床身1的另一端設有切割臺3,切割臺3主要用于對工件進行加工,由于在加工較長的圓柱形工件時一旦在頂端進行切割,尾部夾具2沒有夾持固定住的話將會使得工件彈起,嚴重的將會造成操作人員的受傷,因此在床身1上位于夾具2與切割臺3之間設有自定心夾持裝置4,如圖2所示,自定心夾持裝置4包括固定于床身1上的半圓弧形支座41,位于半圓弧形支座41上設有與半圓弧形支座41匹配的半圓弧形蓋帽42,蓋帽42的一端與支座41一側鉸接,同時在支座41底部兩側設有從下至上貫穿支座41的的第一頂桿43和第二頂桿44,第一頂桿43和第二頂桿44與支座41螺紋連接,而在蓋帽42的中間部位設有第三頂桿45,貫穿蓋帽42頂端與蓋帽42螺紋連接,從而第一頂桿43、第二頂桿44和第三頂桿45呈等邊三角形分布。
支座41遠離鉸接處一側設有向側邊凸出的第一凸塊5,而蓋帽42遠離鉸接處一側設有第二凸塊6,當蓋帽42蓋下時可以使得第一凸塊5和第二凸塊6相貼合,而在第一凸塊5上還設有用于貫穿第一凸塊5與第二凸塊6連接用于閉合支座41與蓋帽42的螺栓7,螺栓7上設有與螺栓7螺紋連接的限位螺母8,用于固定蓋帽42及支座41的相對位置,使得蓋帽42和支座41可以閉合。
如圖3及圖4所示,在蓋帽42側邊還設有噴液口10,主要用于噴射冷卻液,而在支座41的下方設有儲液槽13,用于收集噴液口10噴出的冷卻液,同時在床身1一側設有抽水泵11,抽水泵11入口與儲液槽13通過管道12連接,出口與噴液口10連接,從而使得冷卻液可以重復多次利用,同時在蓋帽42的側邊還設有安全防護擋板9,靠近切割臺3以及夾具2的儲液槽13兩側還設有阻液板14,而位于支座41上還設有用于阻隔冷卻液與支座41直接接觸的防水墊15,防水墊15兩側朝向儲液槽13傾斜。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在進行長度較長的工件加工時,先將第一凸塊5和第二凸塊6上的螺栓7和限位螺母8松開,從而使得與支座41鉸接的蓋帽42可以打開,從而放入工件,尾端通過夾具2夾持住,蓋上蓋帽42,通過螺栓7和限位螺母8固定住,同時通過第一頂桿43、第二頂桿44及第三頂桿45將其旋緊使得頂桿的頂部頂住工件,為工件提供支撐力,此時可以在切割臺3對工件進行鉆孔或者切割,可以有效的防止工件彈起,避免造成安全事故,而當需要旋轉工件的時候,適當松開第一頂桿43、第二頂桿44及第三頂桿45,但仍然需要抵觸在工件上,啟動驅動電機16,使得驅動電機16帶動夾具2轉動,從而帶動工件轉動,切割臺3可以對工件表面進行旋轉切割或者打磨,而由于頂桿頂住工件為了減少對工件表面的磨損,通過蓋帽42上的噴液口10對工件與頂桿接觸的地方噴射冷卻液,從而使得工件可以順利的轉動,而噴射出來的冷卻液將進入到儲液槽13,同時為了避免冷卻液飛濺,在儲液槽13兩側還設有阻液板14,而在蓋帽42側壁上設有安全防護擋板9,可以增加操作人員與工件的距離,從而減少出現(xiàn)衣物被卷入的事故發(fā)生,安全防護擋板9還可以配合阻液板14有效的阻止冷卻液的飛濺,同時支座41上還設有兩側傾斜向下從而使得滴落下來的冷卻液可以順利進入到儲液槽13內的防水墊15,而儲液槽13通過抽水泵11與噴液口10連接,使得冷卻液可以重復使用有效節(jié)約成本。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jù)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