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平板電腦后殼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平板電腦是一種小型、方便攜帶的個人電腦,以觸摸屏作為基本的輸入設備。平板電腦的外殼包括位于前方固定顯示屏的前框和位于后方覆蓋整個內部元件的后殼,前框與后殼組裝起來形成整個外殼?,F(xiàn)有技術中后殼的生產工藝較多采用注塑成型、沖壓成型或cnc成型,cnc工藝最為復雜,操作的靈活強度不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平板電腦后殼生產工藝,制作工藝簡單,易操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平板電腦后殼生產工藝,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按照規(guī)格對鋁合金板材進行裁剪,然后將板材的四周進行倒圓角;
步驟s2,將板材的四周邊緣處進行沖壓為弧形邊緣;
步驟s3,在弧形邊緣的內側焊接上卡扣;
步驟s4,對板材的外側面進行拉斜絲;
步驟s5,對拉絲后的表面噴涂氧化膜涂料,在氧化膜的表面繼續(xù)噴涂三防漆涂料形成漆膜;
步驟s6,對漆膜表面進行烘干固化。
進一步的,在100~120°溫度下烘干固化20~60min。
進一步的,在噴涂三防漆之前先對氧化膜進行砂紙打磨以增加表面粗糙度。
進一步的,對打磨后的氧化膜表面進行清潔擦洗。
進一步的,氧化膜的厚度為0.5~4μm。
進一步的,漆膜厚度為40~60μm。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生產出的后殼,采用鋁合金板材制作而成,在其表面噴涂氧化膜和漆膜,對后殼進行保護,而且此后殼結構和制作工藝都比較簡單,將原有復雜的工序從簡處理,節(jié)省了勞動的時間,加快生產,提高生產率,實用性強,利有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在本發(fā)明專利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專利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專利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fā)明專利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專利中的具體含義。
本發(fā)明的一種平板電腦后殼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按照規(guī)格對鋁合金板材進行裁剪,然后將板材的四周進行倒圓角;
步驟s2,將板材的四周邊緣處進行沖壓為弧形邊緣;
步驟s3,在弧形邊緣的內側焊接上卡扣;以方便后殼與平板電腦的前框進行卡扣組裝。
步驟s4,對板材的外側面進行拉斜絲;以增加板材表面的粗糙度,提高氧化膜在表面的附著力。
步驟s5,對拉絲后的表面噴涂氧化膜涂料,在氧化膜的表面繼續(xù)噴涂三防漆涂料形成漆膜;為了讓三防漆更好地附著在氧化膜上,在噴涂三防漆之前先對氧化膜進行砂紙打磨以增加表面粗糙度,然后對打磨后的氧化膜表面進行清潔擦洗。
步驟s6,對漆膜表面在100~120°溫度下烘干固化20~60min。最終,形成氧化膜的厚度為0.5~4μm,漆膜厚度為40~60μm。漆膜使后殼具有三防特性,可以很好的保護后殼。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