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鍛壓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
背景技術:
隨著鍛壓行業(yè)的發(fā)展,機械壓力機的設計、制造需求量不斷增大。傳統(tǒng)的機械壓力機普遍采用曲柄滑塊機構作為工作機構,皮帶傳動齒輪傳動構成傳動系統(tǒng),通過調節(jié)連桿長度來調整裝模高度。傳統(tǒng)的機械壓力機存在以下不足:
(1)傳動系統(tǒng)和工作機構尺寸大,設備體積大,無法集成為小尺寸的模塊式動力頭;
(2)傳統(tǒng)的機械壓力機普遍具有相似的動力傳動系統(tǒng)和工作機構,但是設計時仍然需要重復設計,導致設計工作量大,研發(fā)周期長,并且零件互換性差,加工制造成本高,維修工作量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具有結構緊湊、通用性強的優(yōu)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包括偏心軸3,偏心軸3的偏心頸上通過滑動軸承安裝有第一滑塊4,偏心軸3的小端支撐頸通過軸頸滑動軸承2安裝在上箱體1上,偏心軸3的大端支撐頸通過軸頸滑動軸承2與大端軸套5連接,大端軸套5安裝在上箱體1上,偏心軸3的大端與氣動離合器制動器總成28的內孔連接,氣動離合器制動器總成28的左端與上箱體1固定連接,氣動離合器制動器總成28的右端與第一齒輪6固定連接,第一齒輪6通過滑動軸承支撐在偏心軸3的大端上,第一齒輪6與第二齒輪7嚙合,第二齒輪7安裝在中間軸8上,中間軸8通過中間軸軸承9安裝在軸承座10上,軸承座10固定在上箱體1上,中間軸8的另一端安裝有第三齒輪11,第三齒輪11與第四齒輪12嚙合,大帶輪13與第四齒輪12固定連接之后通過小端軸承14安裝在偏心軸3的小端上,大帶輪13通過皮帶與小帶輪26連接,小帶輪26與主電機27的輸出軸固連;
第一滑塊4的下部安裝有自潤滑板15,自潤滑板15與第二滑塊16上部的t形槽滑動連接,第二滑塊16的導向圓柱面與安裝在下箱體17上的導向銅套配合,下箱體17與上箱體1固定連接,第二滑塊16與蝸輪19連接,蝸輪19由支撐套筒22固定軸向位置,蝸輪19與蝸桿20形成蝸桿傳動,蝸桿20與調節(jié)電機21的輸出軸固連,調節(jié)電機21安裝在下箱體17上,第二滑塊16的下部通過內螺紋與第三滑塊24上部的外螺紋連接,第三滑塊24下部的導向圓弧面a與安裝在下箱體17上導向銅套配合,第三滑塊24下部的限位平面b與轉動約束板25配合,第三滑塊24的底部開有用于安裝錘頭的燕尾槽。
所述一種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和相應的機架組合,能夠快速地完成機械壓力機設計,選用單個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ⅰ與單點單動壓力機機架ⅱ組合,就構成了單點單動閉式壓力機;選用第一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ⅲ和第二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ⅳ,兩個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并排安裝在雙點單動壓力機機架ⅴ上,就構成了雙點單動壓力機。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1)簡化傳動系統(tǒng),采用雙滑塊機構和蝸輪蝸桿調節(jié)裝置,縮小了設備尺寸,形成了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
(2)功能模塊式動力頭具有通用性,直接選取符合參數(shù)要求的動力頭作為動力源,設計相應的機架,即可完成機械壓力機設計,可以大大簡化設計工作,縮短研發(fā)周期,同時,不同規(guī)格的功能模塊式動力頭的零件相似度高、互換性好,可以降低加工制造成本,減少設備維修的工作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三維外觀示意圖。
圖3是第一滑塊4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第二滑塊16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第三滑塊24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應用本發(fā)明動力頭的單點單動閉式壓力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應用本發(fā)明動力頭的雙點單動閉式壓力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照圖1、圖2、圖3、圖4和圖5,一種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包括偏心軸3,偏心軸3的偏心頸上通過滑動軸承安裝有第一滑塊4,偏心軸3的小端支撐頸通過軸頸滑動軸承2安裝在上箱體1上,偏心軸3的大端支撐頸通過軸頸滑動軸承2與大端軸套5連接,大端軸套5安裝在上箱體1上,偏心軸3的大端通過鍵與氣動離合器制動器總成28的內孔連接,氣動離合器制動器總成28的左端與上箱體1固定連接,氣動離合器制動器總成28的右端與第一齒輪6固定連接,第一齒輪6通過滑動軸承支撐在偏心軸3的大端上,第一齒輪6與第二齒輪7嚙合,第二齒輪7安裝在中間軸8上,中間軸8通過中間軸軸承9安裝在軸承座10上,軸承座10通過螺栓固定在上箱體1上,中間軸8的另一端安裝有第三齒輪11,第三齒輪11與第四齒輪12嚙合,大帶輪13與第四齒輪12固定連接之后通過小端軸承14安裝在偏心軸3的小端上,大帶輪13通過皮帶與小帶輪26連接,小帶輪26與主電機27的輸出軸固連,主電機27根據(jù)設計的壓力機要求固定在整體機架的合適位置;
第一滑塊4的下部安裝有自潤滑板15,自潤滑板15與第二滑塊16上部的t形槽滑動連接,第二滑塊16的導向圓柱面與安裝在下箱體17上的導向銅套配合起到導向作用,下箱體17通過螺栓與上箱體1固定連接;第二滑塊16通過導向平鍵18與蝸輪19連接,蝸輪19由支撐套筒22固定軸向位置,蝸輪19與蝸桿20形成蝸桿傳動,蝸桿20與調節(jié)電機21的輸出軸固連,調節(jié)電機21安裝在下箱體17上,第二滑塊16的下部通過內螺紋與第三滑塊24上部的外螺紋連接,第三滑塊24下部的導向圓弧面a與安裝在下箱體17上的導向銅套配合起到導向作用,第三滑塊24下部的限位平面b與轉動約束板25配合限制住第三滑塊24的轉動自由度,第三滑塊24的底部開有燕尾槽,用于安裝錘頭。
參照圖1,圖3和圖4,工作時,偏心軸3、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16構成雙滑塊機構,將偏心軸3的轉動轉化成第二滑塊16的往復直線運動,第一滑塊4下部的圓柱面安裝有自潤滑板15,通過自潤滑板15與第二滑塊16上部的t形槽滑動連接;第一滑塊4繞偏心軸支撐頸軸線平動,第二滑塊16在導向銅套內做往復直線運動,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16之間只有沿t形槽方向的相對運動。
參照圖1,圖3,圖4和圖5,調節(jié)裝模高度時,調節(jié)電機21驅動蝸桿20,蝸桿20帶動蝸輪19轉動,蝸輪19通過導向平鍵18帶動第二滑塊16轉動;第二滑塊16通過螺紋副與第三滑塊24連接,由于第一滑塊4下部的圓柱面限制了第二滑塊16在豎直方向上的移動自由度,第三滑塊24下部的限位平面b與轉動約束板25配合限制了第三滑塊24的轉動自由度,因此當?shù)诙瑝K16轉動時,第三滑塊24相對第二滑塊16沿豎直方向移動,從而完成裝模高度的調節(jié)。
參照圖6,選用適當參數(shù)的單個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ⅰ,與單點單動壓力機機架ⅱ組合,就構成了單點單動閉式壓力機,極大簡化設計工作,降低加工制造難度。
參照圖7,選用適當參數(shù)的第一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ⅲ和第二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ⅳ,兩個模塊式機械壓力機動力頭并排安裝在雙點單動壓力機機架ⅴ上,就構成了雙點單動壓力機。同理,合理選取動力頭的數(shù)量和布置方式,可以快速設計出多點壓力機、多工位壓力機等多種機械壓力機。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為:進行沖壓時,主電機27將產生的動力傳遞給小帶輪26,再通過皮帶傳遞給大帶輪13,大帶輪13與第四齒輪12固定連接,動力通過第四齒輪12和第三齒輪11構成的齒輪副傳遞到中間軸8,再通過第二齒輪7和第一齒輪6構成的齒輪副傳遞到偏心軸3,偏心軸3、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16構成雙滑塊機構,將偏心軸3的轉動轉化成第二滑塊16的往復直線運動,第二滑塊16通過螺紋副帶動第三滑塊24,第三滑塊24底部的燕尾槽安裝錘頭,最終實現(xiàn)錘頭的往復直線運動;機器停車時,氣動離合器制動器總成28的制動器閉合制動,偏心軸3停止轉動,氣動離合器制動器總成28的離合器松開,第一齒輪6、第二齒輪7、中間軸8、第三齒輪11、第四齒輪12、大帶輪13和小帶輪26構成的傳動系統(tǒng)在主電機27的驅動下空轉儲存能量;進行裝模高度調節(jié)時,調節(jié)電機21驅動蝸桿20,蝸桿20帶動蝸輪19轉動,蝸輪19通過導向平鍵18帶動第二滑塊16轉動,由于第二滑塊16和第三滑塊24通過螺紋副連接且轉動約束板25限制了第三滑塊24的轉動自由度,所以第三滑塊24相對于第二滑塊16上下運動,實現(xiàn)裝模高度的調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