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工裝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缸(21)、氣缸接頭(22)、安裝座(1)、殼體(3)、連桿(4)、壓臂(5),所述氣缸(21)連接在安裝座(1)底部,所述殼體(3)連接在安裝座(1)頂部,所述安裝座(1)設有氣缸孔,所述氣缸接頭(22)底部穿過氣缸孔與氣缸(21)連接,其頂部通過連桿(4)分別與殼體(3)、壓臂(5)鉸接,所述殼體(3)靠近壓臂(5)處設有第一限位塊(61),所述第一限位塊(61)限制壓臂(5)的最大打開角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裝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4)設有限位槽位,所述限位槽位與第一限位塊(61)配合,所述第一限位塊(61)設置為多種限位角度和限位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裝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軸(7),所述轉軸(7)穿過殼體(2)并兩端與壓臂(5)固定連接,所述連桿(4)固定連接在轉軸(7)上,所述連桿(4)與轉軸(7)的連接處設有第二限位塊(62),所述第一限位塊(61)設置在殼體(3)靠近轉軸(7)處,所述第一限位塊(61)與第二限位塊(62)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限位塊(61)與第二限位塊(62)以轉軸(7)為圓心呈一定角度的限位夾角。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裝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4)包括第一連桿(41)、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第四連桿(44),所述第四連桿(44)中部與氣缸接頭(22)鉸接,其兩端分別與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鉸接,所述第一連桿(41)的一端與轉軸(7)固定連接并其另一端與第二連桿(42)鉸接,所述第三連桿(43)與殼體(3)鉸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工裝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連桿(4)為L型連桿,所述L型連桿的折彎處與氣缸接頭(22)鉸接,其兩端分別與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鉸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工裝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壓臂(5)處于夾緊狀態(tài)時,所述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貼合連接殼體(3)的內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裝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連接板(81)、壓頭(82),所述殼體(3)設有第一連接板(31),所述第一連接板(31)與第二連接板(81)連接,所述壓臂(5)與壓頭(82)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81)相對應與壓頭(82)的位置設有定位塊(83),所述壓頭(82)與定位塊(83)配合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工裝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基(84),所述支基(84)連接在第二連接板(81)上。
9.一種工裝夾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設置張開角度:根據壓臂(5)要打開的最大角度,設置第一限位塊(61)與第二限位塊(62)或連桿(4)限位槽位的限位夾角的角度;
B.進行張開操作:氣缸(21)驅動氣缸接頭(22)縮小伸出量,通過第四連桿(44)帶動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遠離殼體(3)內壁上方,第一連桿(41)在第二連桿(42)的作用下帶動轉軸(7)旋轉,壓臂(5)打開,限位夾角縮小,當第二限位塊(62)或第一連桿(41)與第一限位塊(61)接觸時,氣缸(21)停止驅動,壓臂(5)處于最大張開角度;
C.進行壓緊操作:氣缸(21)驅動氣缸接頭(22)增大伸出量,通過第四連桿(44)帶動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向殼體(3)內壁移動,第一連桿(41)在第二連桿(42)的作用下帶動轉軸(7)旋轉,壓臂(5)閉合,限位夾角增大,當第二連桿(42)、第三連桿(43)與殼體(3)內壁貼合時,氣缸(21)停止驅動,壓臂(5)出于壓緊狀態(tài)。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工裝夾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還包括:
B1.當氣缸接頭(22)的伸出量為0時,若此時第二限位塊(62)或第一連桿(41)未與第一限位塊(61)接觸,氣缸(21)停止驅動,壓臂(5)處于最大張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