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fā)明涉及車門鉸鏈軸壓裝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化快速車門鉸鏈壓裝機。
背景技術:在整車生產(chǎn)領域,車門鉸鏈軸的裝配采用壓裝方式完成,裝配方式為:將鉸鏈軸直接壓入軸套中,并能配合軸端卡簧能有效防松;但壓裝力要求高,壓裝時間短,普通工具無法達到要求。目前使用的壓裝工具價格昂貴且不易維護,備件消耗大,使用成本高,而且針對不同車型的匹配也不能完全達到要求。因此,有必要發(fā)明一種高效、快速的設備,滿足裝配需求,降低生產(chǎn)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智能化快速車門鉸鏈壓裝機。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設置于機殼內的電機、滾珠絲杠總成和鉗體,所述電機電連接有控制系統(tǒng)和電源,所述電機輸出軸與滾珠絲杠總成連接,所述滾珠絲杠總成的絲杠螺母通過連桿與鉗體鉸接,所述鉗體包括固定鉗體和活動鉗體,所述連桿一端與絲杠螺母鉸接,另一端與活動鉗體鉸接。進一步優(yōu)選的結構,所述絲杠螺母上安裝有扳機和霍爾傳感器,所述扳機通過彈簧安裝有磁鐵,所述彈簧頂動磁鐵,所述磁鐵推動扳機,所述扳機在自由狀態(tài)下處于張開狀態(tài),所述霍爾傳感器與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進一步優(yōu)選的結構,所述鉗體包括固定鉗體、活動鉗體、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活動桿、固定桿和鉸支座,所述固定桿一端鉸接于鉸支座一端,所述鉸支座另一端與機殼前端固定,所述固定桿底部與固定鉗體固定,所述固定桿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桿一端鉸接;所述活動桿一端鉸接于鉸支座一端,所述活動桿另一端與第二連接桿一端鉸接,所述連桿一端與與絲杠螺母鉸接,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的另一端鉸接,所述活動桿上部與活動鉗體固定,所述固定鉗體、活動鉗體為相對的鉤狀結構。本發(fā)明在壓裝過程中,產(chǎn)生足夠的壓力,輸出力逐漸增大,在壓裝到位時輸出力達到或接近最大值,并且有一定的保持能力;同時壓裝速度快,達到高質量快速裝配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圖2是鉗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扳機、磁鐵、霍爾傳感器位置示意圖。圖中,1-機殼、2-電機、3-滾珠絲杠總成(3.1-絲杠螺母)、4-鉗體(4.1-固定鉗體、4.2-活動鉗體、4.3-第一連接桿、4.4-第二連接桿、4.5-活動桿、4.6-固定桿、4.7-鉸支座)、5-連桿、6-扳機、7-磁鐵、8-霍爾傳感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發(fā)明,但它們不對本發(fā)明構成限定。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包括設置于機殼1內的電機2、滾珠絲杠總成3和鉗體4,所述電機2電連接有控制系統(tǒng)和電源,所述電機2輸出軸與滾珠絲杠總成3連接,所述滾珠絲杠總成3的絲杠螺母3.1通過連桿5與鉗體4鉸接,所述鉗體4包括固定鉗體4.1和活動鉗體4.2,所述連桿5一端與絲杠螺母3.1鉸接,另一端與活動鉗體4.2鉸接;如圖3所示,所述絲杠螺母3.1上安裝有扳機6和霍爾傳感器8,所述扳機6通過彈簧安裝有磁鐵7,所述彈簧頂動磁鐵7,所述磁鐵7推動扳機6,所述扳機6在自由狀態(tài)下處于張開狀態(tài),所述霍爾傳感器8與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如圖2所示,所述鉗體4包括固定鉗體4.1、活動鉗體4.2、第一連接桿4.3、第二連接桿4.4、活動桿4.5、固定桿4.6和鉸支座4.7,所述固定桿4.6一端鉸接于鉸支座4.7一端,所述鉸支座4.7另一端與機殼1前端固定,所述固定桿4.6底部與固定鉗體4.1固定,所述固定桿4.6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桿4.3一端鉸接;所述活動桿4.5一端鉸接于鉸支座4.7一端,所述活動桿4.5另一端與第二連接桿4.4一端鉸接,所述連桿5一端與與絲杠螺母3.1鉸接,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桿4.3、第二連接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