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下料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管材下料的方法,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使用一種管端定位架,所述管端定位架包括有一個限位件和間隔設在所述限位件上的多個定位柱;包括以下步驟:A、在所述管端定位架的每個所述定位柱上套裝上一根管材,形成一個管材集成單元;B、將多個所述管材集成單元堆疊在鋸床的工作臺上,套裝有所述管端定位架的所述管材端放置在所述工作臺的后方;C、采用夾持裝置將堆疊的多個所述管材集成單元固定在所述工作臺上;D、啟動所述鋸床電源,對多個所述管材集成單元進行鋸削加工即完成本管材的下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可解決現有的管材下料生產效率低問題。
【專利說明】管材下料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使用鋸床對長管進行下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汽車制造行業(yè),需要很多利用管材制造的零部件;彎管、直管和異型管等管件的用量非常大,這些管件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就是下料工序,將管材按設計要求通過鋸床鋸成需要的管段,然后再將這些管段投入后續(xù)工序中過行各種形狀管件的加工。目前,對于中小管徑的管材的下料是采用弓型鋸床進行下料,下料時將管材放置在弓型鋸床的工作臺上,通過弓型鋸對管材進行鋸削加工;這種下料方法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因為管材在加工過程中易滾動難固定,每次裝夾只能加工2?3件,生產效率低。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管材下料的方法,這種管材下料的方法可解決現有的管材下料生產效率低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管材下料的方法,使用一種管端定位架,所述管端定位架包括有一個限位件和間隔設在所述限位件上的多個定位柱;
包括以下步驟:
A、在所述管端定位架的每個所述定位柱上套裝上一根管材,形成一個管材集成單元;
B、將多個所述管材集成單元堆疊在鋸床的工作臺上,套裝有所述管端定位架的所述管材端放置在所述工作臺的后方;
C、采用夾持裝置將堆疊的多個所述管材集成單元固定在所述工作臺上;
D、啟動所述鋸床電源,對多個所述管材集成單元進行鋸削加工即完成本管材的下料。
[000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端定位架將管端定位后再用鋸床對管材進行切斷,管材在下料過程中,不會發(fā)生滾動現象,一次可堆疊多個管材集成單元進行下料加工,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管端定位架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08]圖3是實施例的管材集成單元堆疊在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
一種管材下料的方法,使用如圖1、圖2所示的管端定位架,本實施例在該管端定位架包括有一個限位件2和間隔焊接在限位件2上的5個定位柱2-1 ; 包括以下步驟:
A、在管端定位架的每個定位柱2-1上套裝上一根管材1,形成一個管材集成單元;
B、將5個管材集成單元堆疊在鋸床的工作臺上,套裝有管端定位架的管材I端放置在工作臺的后方;
C、采用夾持裝置將堆疊的多個管材集成單元固定在工作臺上;
D、啟動鋸床電源,對多個管材集成單元進行鋸削加工即完成本管材I的下料。
[0011]由于采用端定位架將管端定位后再用鋸床對管材進行切斷,管材在下料過程中,不會發(fā)生滾動現象,一次可堆疊多個管材集成單元進行下料加工,提高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管材下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種管端定位架,所述管端定位架包括有一個限位件(2)和間隔設在所述限位件(2)上的多個定位柱(2-1); 包括以下步驟: A、在所述管端定位架的每個所述定位柱(2-1)上套裝上一根管材,形成一個管材集成單元; B、將多個所述管材集成單元堆疊在鋸床的工作臺上,套裝有所述管端定位架的所述管材端放置在所述工作臺的后方; C、采用夾持裝置將堆疊的多個所述管材集成單元固定在所述工作臺上; D、啟動所述鋸床電源,對多個所述管材集成單元進行鋸削加工即完成本管材的下料。
【文檔編號】B23D51/04GK104128658SQ201310706221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fā)明者】韓欣雨, 許杰能, 韋葳于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柳州運力專用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