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絲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五金工具,具體是一種絲錐。
背景技術:
絲錐是一種機械加工領域常見的一種五金工具,主要用于在工件上加工內螺紋,也稱螺絲攻。普通絲錐由夾持柄和刀刃部分組成,使用時夾持柄夾持在絲錐夾套內,刀刃部分對工件進行攻絲。目前絲錐由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即絲錐在工作過程中由于扭矩過大或對心不準等問題,容易齊根折斷在工件中,而要去除折斷的部分非常困難,而且費時費力,影響生產工作。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絲錐的改進,該絲錐在斷裂后應該容易取出,而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特點。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絲錐,包括一體成型的絲錐柄部和絲錐刀刃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錐柄部的外壁上制有至少兩圈凹槽,所述凹槽與絲錐柄部同軸布置,凹槽的橫截面呈弧形,凹槽的寬度為2-4mm,深度I. 5-2. 5mm。所述凹槽與絲錐刀刃部之間的絲錐柄部上制有兩個平面,所述兩平面沿著絲錐柄部的軸線對稱布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有凹槽,凹槽處的絲錐柄部直徑小于其它部位的直徑,所能承受的扭矩也小于絲錐柄部其它部位,因此在絲錐滿足斷裂條件時,凹槽處最先斷裂(任一凹槽均可),從而避免絲錐從刀刃部位齊根斷裂。在斷裂后,可用工具夾持在絲錐柄部的兩個平面處,將絲錐取出,使用方便。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A-A向剖視放大圖。圖中有1、絲錐刀刃部;2、排屑槽;3、絲錐柄部;4、凹槽;5、平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絲錐,包括一體成型的絲錐柄部3和絲錐刀刃部1,絲錐刀刃部制有若干排屑槽2。所述絲錐柄部的外壁上制有至少兩圈凹槽4 (圖中為3個),所述凹槽與絲錐柄部同軸布置,凹槽的橫截面呈弧形,凹槽的寬度為2-4mm,深度
I.5-2. 5mm。為了使斷裂后的絲錐容易夾持,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凹槽與絲錐刀刃部之間的絲錐柄部上制有兩個平面5 (尺寸根據(jù)需要確定),所述兩平面沿著絲錐柄部的軸線對稱布置。尚需指出的是,一般地,所述凹槽一般位于靠近絲錐夾套的一端,這樣在絲錐斷裂后仍有一端較長的絲錐柄部可以夾持。
權利要求1.一種絲錐,包括一體成型的絲錐柄部(3)和絲錐刀刃部(I ),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錐柄部的外壁上制有至少兩圈凹槽(4),所述凹槽與絲錐柄部同軸布置,凹槽的橫截面呈弧形,凹槽的寬度為2-4mm,深度I. 5-2. 5mm。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絲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與絲錐刀刃部之間的絲錐柄部上制有兩個平面(5 ),所述兩平面沿著絲錐柄部的軸線對稱布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絲錐,該絲錐在斷裂后應該容易取出,而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特點。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絲錐,包括一體成型的絲錐柄部和絲錐刀刃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絲錐柄部的外壁上制有至少兩圈凹槽,所述凹槽與絲錐柄部同軸布置,凹槽的橫截面呈弧形,凹槽的寬度為2-4mm,深度1.5-2.5mm。所述凹槽與絲錐刀刃部之間的絲錐柄部上制有兩個平面,所述兩平面沿著絲錐柄部的軸線對稱布置。
文檔編號B23G5/06GK202763228SQ20122046315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12日
發(fā)明者陳鵬宇 申請人:浙江美克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