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數(shù)控臺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數(shù)控臺鉆。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小型鉆床,在鉆孔工作中,都是人物手扶著被鉆物體,在平臺上前后左右移動,直到鉆頭對準鉆孔中心,用另一只手操作手柄,靠手的壓力完成鉆孔。其操作難度大,易疲勞,加工出的產(chǎn)品精度低。另外人手扶被鉆物體,如果在鉆孔期間稍有移動,極易造成鉆頭斷裂,同時鉆頭下降時由于人手操作手柄,兩手同時操作,容易造成事故,存在著安全隱患。為此,人們經(jīng)過長期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有些還申請了專利。例如,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改進型的臺鉆[授權公告號為CN201455336U],它包括底座,底座 上垂直設有立柱,立柱上設有加工平臺和動力傳動機構,動力傳動機構兩端分別傳動連接有電機和鉆桿,鉆桿上端設有手動給進機構,鉆桿下端設有鉆卡頭,加工平臺上設有工件夾具。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可根據(jù)被加工工件的大小及形狀進行調(diào)整達到夾緊的目的,安全性增強,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可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產(chǎn)效益。但上述改進型的臺鉆依然存在以下缺點需要手動調(diào)節(jié)手動給進機構使鉆桿下降或上升,其難以控制其加工精度,加工精度仍然較低;而且加工效率也較為低下,一人只能操作一臺機床,加工成本高。因此,研究制造出一種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的臺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加工精度高、力口工效率高的一種數(shù)控臺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數(shù)控臺鉆,包括底座、豎直設于底座上的立柱、設于立柱上的工作平臺和設于立柱上的機頭,所述的機頭內(nèi)具有豎直設置的轉軸和驅動該轉軸轉動的電機,所述的轉軸位于上述工作平臺的正上方,且在所述轉軸的下方設有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頭上設有控制上述轉軸升降的驅動件,所述的機頭上還設有控制上述電機和驅動件動作的控制中心。在加工時,將工件定位并固定到工作平臺上,開啟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首先控制電機,使其帶動轉軸轉動,控制中心然后控制驅動件,使其帶動轉軸緩慢下降,對工件進行加工;加工完畢后,控制中心控制驅動件,使其帶動轉軸向上移動,然后控制電機,使轉軸停止轉動。本數(shù)控臺鉆的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高。在上述的數(shù)控臺鉆中,所述的驅動件為步進電機。作為另一種情況,在上述的數(shù)控臺鉆中,所述的驅動件為液壓缸或氣缸。在上述的數(shù)控臺鉆中,所述的工作平臺上設有用于夾持工件的夾具。設置該夾具主要對被加工工件進行定位,保證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在上述的數(shù)控臺鉆中,所述的電機與轉軸通過皮帶傳動連接。在上述的數(shù)控臺鉆中,所述的控制中心上具有控制面板。該控制面板上設置有若干控制按鈕和顯示屏,可將程序輸入到該控制中心內(nèi),然后按啟動開關,則進行自動加工。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數(shù)控臺鉆具有以下優(yōu)點在機頭上設置有控制中心,工作時只需將程序輸入至其內(nèi)即可,其自動化程度高,而且操作簡單,加工效率高,一人可同時操作多臺機器,節(jié)省了勞動力,制造成本降低;在工作平臺上設置夾具,對被加工工件進行定位,保證了其加工過程的穩(wěn)定性,加工精度高。
圖I是本數(shù)控臺鉆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底座;2、立柱;3、工作平臺;4、機頭;5、轉軸;6、電機;7、驅動件;8、控制中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一如圖I所示的數(shù)控臺鉆,它包括底座I、豎直設于底座I上的立柱2、設于立柱2上的工作平臺3和設于立柱2上的機頭4,機頭4內(nèi)具有豎直設置的轉軸5和驅動該轉軸5轉動的電機6,轉軸5位于工作平臺3的正上方,且在轉軸5的下方設有刀具。如圖I所示,在機頭4上設有能控制轉軸5升降的驅動件7,機頭4上還設有控制 電機6和驅動件7動作的控制中心8。本實施例中,驅動件7為步進電機,工作平臺3上設有用于夾持工件的夾具,設置該夾具主要對被加工工件進行定位,保證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如圖I所示,電機6與轉軸5通過皮帶傳動連接,在控制中心8上具有控制面板。該控制面板上設置有若干控制按鈕和顯示屏,可將程序輸入到該控制中心8內(nèi),然后按啟動開關,則進行自動加工。在加工時,先將程序輸入到控制中心8內(nèi),將工件定位并固定到工作平臺3上,開啟控制中心8,控制中心8首先控制電機6,使其帶動轉軸5轉動,控制中心8然后控制驅動件7,使其帶動轉軸5緩慢下降,對工件進行加工;加工完畢后,控制中心8控制驅動件7,使其帶動轉軸5向上移動,然后控制電機6,使轉軸5停止轉動。本數(shù)控臺鉆在機頭4上設置有控制中心8,工作時只需將程序輸入至其內(nèi)即可,其自動化程度高,而且操作簡單,加工效率高,一人可同時操作多臺機器,節(jié)省了勞動力,制造成本降低;在工作平臺3上設置夾具,對被加工工件進行定位,保證了其加工過程的穩(wěn)定性,加工精度高。實施例二本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驅動件7為液壓缸或氣缸。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 I、底座;2、立柱;3、工作平臺;4、機頭;5、轉軸;6、電機;7、驅動件;8、控制中心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 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一種數(shù)控臺鉆,包括底座(I)、豎直設于底座(I)上的立柱(2)、設于立柱(2)上的工作平臺(3)和設于立柱(2)上的機頭(4),所述的機頭(4)內(nèi)具有豎直設置的轉軸(5)和驅動該轉軸(5)轉動的電機(6),所述的轉軸(5)位于上述工作平臺(3)的正上方,且在所述轉軸(5)的下方設有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頭(4)上設有控制上述轉軸(5)升降的驅動件(7),所述的機頭(4)上還設有控制上述電機(6)和驅動件(7)動作的控制中心(8)。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shù)控臺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件(7)為步進電機。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shù)控臺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件(7)為液壓缸或氣缸。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shù)控臺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平臺(3)上設有用于夾持工件的夾具。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shù)控臺鉆,所述的電機(6)與轉軸(5)通過皮帶傳動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數(shù)控臺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中心(8)上具有控制面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數(shù)控臺鉆,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xiàn)有的臺鉆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低的問題。本數(shù)控臺鉆,包括底座、豎直設于底座上的立柱、設于立柱上的工作平臺和設于立柱上的機頭,機頭內(nèi)具有豎直設置的轉軸和驅動該轉軸轉動的電機,轉軸位于工作平臺的正上方,且在轉軸的下方設有刀具,機頭上設有控制轉軸升降的驅動件,機頭上還設有控制電機和驅動件動作的控制中心。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B23B39/24GK202591667SQ20122026480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24日
發(fā)明者方圣常, 王希平 申請人:浙江洛奇機電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