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卷板機壓頭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卷板機壓頭模具,屬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公知技術中如CN102357569A發(fā)明中公開了ー種卷板機,包括支架,以及安裝在支架上的上卷輥,第一下卷輥以及第ニ下卷輥。下第一卷輥,第二卷輥均為主動型卷輥,上卷輥的第一端為敞開式結構,第二端所連接的氣動裝置用于控制上卷輥的第一端的抬起,放下動作。將鋼板在這種卷板機中進行卷板吋,由于沒有對板材進行預彎,沒有設置收尾卷彎結構,鋼板兩頭約有0. 3m的鋼板無法卷圓,導致至少0. 6m的板材的損失,并且在卷板過程結束后増加了多余未卷圓板材的切割エ序。CNlOl 143374A發(fā)明專利中公開了ー種卷板機,具體涉及ー種下輥水平可調(diào)式的船 用卷板機,屬于卷板機制造技術領域。其兩個下輥分別驅動且水平可調(diào)節(jié),具有預防上,下輥彈性形變和可拆卸式預彎模具的功能。但是這種結構的卷板機只適合于船用卷板機中,且其預彎模具不能解決收尾處的板材卷圓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為了解決鋼材在卷制過程中兩端部分無法卷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卷板機壓頭模具,具體涉及ー種采用胎模壓頭措施,實現(xiàn)鋼材預彎收尾卷圓,保證鋼材兩頭能進行卷圓,從而減少鋼材兩端頭未卷制所造成的損失,提高鋼板卷制エ效。本實用新型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其包括上卷輥支架1,胎模2,上卷輥3,下左卷輥4,下右卷輥5,下左卷輥支架6,下右卷輥支架7。上卷輥3通過軸安裝在上卷輥支架I上,下左卷輥4通過軸安裝在下左卷輥支架6上,下右卷輥5通過軸對稱安裝在下右卷輥支架7上,胎模2接觸放置在下左卷輥4和下右卷輥5之間,其中心線與上卷輥3重合;胎模2為ー圓形瓦塊,厚度8 ^エ件厚度的2倍,胎模2的內(nèi)圓弧半徑R為鋼板卷圓后的外圓弧半徑。在進行卷板吋,將胎模置于下左卷輥和下右卷輥的上方,將鋼板一頭放進上卷輥下部的胎模中進行滾壓,滾壓完后,再換鋼板另ー頭重復上述エ藝過程,進行滾壓,鋼板兩頭經(jīng)滾壓合格后,取出胎模,重新安裝鋼板,對鋼板的中間部分進行卷圓,調(diào)整上卷輥的位置,配合胎??梢詫︿摪暹M行不同曲率的卷圓。與現(xiàn)有的公知技術相比較,該實用新型具有的優(yōu)點I)只需ー個弧形胎模,因而結構簡單,成本低。2)胎模無需安裝,只需放置在兩下卷輥上,操作方便。3)對板材的兩頭進行卷圓,節(jié)約板材,避免了切割エ序,從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組成主視圖,圖中I為上卷輥支架,2為胎摸,3為上卷輥,4為下左卷輥,5為下右卷輥,6為下左卷輥支架,7為下右卷輥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I所示的結構,其包括上卷輥支架I,胎模2,上卷輥3,下左卷輥4,下右卷輥5,下左卷輥支架6,下右卷輥支架7。上卷輥3通過軸安裝在上卷輥支架I上,下左卷輥4通過軸安裝在下左卷輥支架6上,下右卷輥5通過軸對稱安裝在下右卷輥支架7上,胎模2接觸放置在下左卷輥4和下右卷輥5之間,其中心線與上卷輥3重合;胎模2為ー圓形瓦塊,厚度8 ^エ件厚度的2倍,胎模2的內(nèi)圓弧半徑R為鋼板卷圓后的外圓弧半徑。
權利要求1.卷板機壓頭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卷輥支架(1),胎模(2),上卷輥(3),下左卷輥(4),下右卷輥(5),下左卷輥支架(6),下右卷輥支架(7),上卷輥(3)通過軸安裝在上卷輥支架(I)上,下左卷輥(4)通過軸安裝 在下左卷輥支架(6)上,下右卷輥(5)通過軸對稱安裝在下右卷輥支架(7)上,胎模(2)接觸放置在下左卷輥(4)和下右卷輥(5)之間,其中心線與上卷輥(3)重合;胎模(2)為一圓形瓦塊,厚度δ彡工件厚度的2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卷板機壓頭模具,其包括上卷輥支架,胎模,上卷輥,下左卷輥,下右卷輥,下左卷輥支架,下右卷輥支架。胎模接觸放置在下左卷輥和下右卷輥之間,其中心線與上卷輥重合;胎模為一圓形瓦塊,厚度δ≥工件厚度的2倍,其內(nèi)圓弧半徑R為鋼板卷圓后的外圓弧半徑。采用胎模壓頭措施,實現(xiàn)鋼材預彎收尾卷圓,保證鋼材兩頭能進行卷圓,從而減少鋼材兩端頭未卷制所造成的損失,提高鋼板卷制工效。
文檔編號B21D5/14GK202638989SQ2012201418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6日
發(fā)明者葛艷彪, 汪樹恩, 魏常群 申請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第十四冶金建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