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機加工刀具,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锪孔的刀具。
背景技術:
锪孔是指在已加工的孔上加工沉頭孔、凸臺斷面,或者在已加工的盲孔中加工底部平面等,锪孔加工不同于一般的銑削加工,在銑削加工中,刀具做固定軸的旋轉運動和上下的升降,固定在工作臺上的工件則會在水平面內做橫向和縱向的運動,從而加工出一定的形狀。而锪孔加工中,工件是固定不動的,只有做旋轉運動的刀具在垂直方向 的進給,完成沉頭孔、凸臺斷面或盲孔中底部平面的加工。因而具有加工程序簡單,對機床的要求低等特點。常見的锪孔刀具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用于加工沉頭孔和凸臺端面的,其結構一般包括與機床的夾緊裝置連接的刀柄、連接在刀柄下端的刀桿、設置在刀桿下端的切削刃、以及刀桿下端中部的導向柱,導向柱的直徑和已加工孔的直徑適配,這樣,在锪孔時,導向柱插接在已加工孔內進行定位,從而可提高沉頭孔與已加工孔之間的同軸度。例如,中國專利文獻上公開的“一種锪孔刀具”,授權公告號為CN201848603U,主要由導向柱、切削刃、鉆頭刀桿、導向套組成,導向套緊固在導向柱上。其適用于加工沉頭孔,導向套有利于在加工過程中避免對己加工孔側面的損傷,并保證沉頭孔位置精度;另一類則是用于锪平已加工盲孔的底面,此類刀具通常是將麻花鉆刃口的端部磨平并重新磨出刃口,其具有制作方便、成本低的優(yōu)點,然而上述锪孔用刀具均存在一個問題,由于其排屑槽通常是呈螺旋狀設置,并且刀刃是直接設置在刀桿上的,因此當锪孔加工時,切屑在沿著螺旋狀的排屑槽上升后容易纏繞在刀桿上,從而造成排屑不暢,堵塞在排屑槽內的切屑會影響加工孔的表面光潔度,并加速刀具刃口的磨損。此外,由于整個刀具通常為一體結構,刀刃與刀桿采用相同的材質,因此刃口容易磨損,使用壽命短。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的用于锪平已加工盲孔底面的刀具所存在的切屑容易纏繞在刀桿上造成排屑不暢的問題,提供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可避免切屑纏繞在刀桿上,進而有利于提高加工孔的表面光潔度。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的用于锪平已加工盲孔底面的刀具所存在的刃口易磨損、使用壽命短的問題,提供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刀刃和刀桿通過拼接結構組合而成,從而可極大地提高刀刃的使用壽命,并有利于提高加工孔的精度尺寸。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包括刀柄、刀桿,在刀桿與刀柄連接處一體地設有向外延伸的導向擋環(huán),所述刀桿下端面中部設有矩形的主刀片固定槽,主刀片固定槽貫通刀桿兩側,并且在刀桿下端面位于主刀片固定槽兩側分別設有沿刀桿軸向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的第一 L形缺口,主刀片固定槽和兩個第一 L形缺口均以刀桿軸心為對稱中心呈中心對稱狀,所述主刀片固定槽內設有主刀片,主刀片端部在長度方向兩側呈中心對稱地設有主刀刃,兩側的主刀刃位于同一平面內,在刀桿下端面兩側靠近主刀刃處還分別設有沿刀桿軸向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且與主刀片固定槽連通的第
二L形缺口,從而構成主刀刃的排屑槽,第二 L形缺口中與主刀片相交的側面則構成主刀刃排屑面,該主刀刃排屑面是由刀桿下端面逐步向外傾斜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外側面的光滑曲面,第一 L形缺口的一個側面上設有副刀片,副刀片的外側面設有側刀刃。為了提高锪孔刀具的使用壽命,本發(fā)明將主刀片與副刀片制成鑲拼式的分體結構,這樣,主、副刀片與刀桿可采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因而可同時確保刀桿對強度、韌性的要求以及主、副刀片對硬度的要求,并且也方便刃口的加工制造。在本發(fā)明中,主刀刃的作用在于切削預加工孔的底面,副刀片的作用主要在于利用側刀刃切削修整預加工孔側壁,這樣,每個刀刃上所承受的力將大大地減小,使受力更為均勻。尤其是,主 刀片是一體結構,因而有利于確保其下端的兩個主刀刃在加工時的平直度和高度的一致性,進而可確保加工孔底面的平面度和尺寸精度。還有,呈中心對稱設置的主刀刃和副刀刃可有效地平衡刀桿的受力,減小切削時的震動,提高刀桿的使用壽命。進一步地,主刀刃在進行底面的切削時,切屑會沿著第二 L形缺口上的主刀刃排屑面向上排出,由于主刀刃排屑面是一個由刀桿下端面逐步向外傾斜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外側面的光滑曲面,因而可確保切屑的順利排出。尤其是,兩側主刀刃的切屑在排出排屑槽后會與刀桿自然地形成一個向外傾斜的夾角并遠離刀桿,從而可避免切屑纏繞在刀桿上或堵塞在加工孔內,進而有利于提高加工孔的表面光潔度,減少刀具刃口的磨損。而導向擋環(huán)的設置既有利于提高刀桿和刀柄的連接強度,又可使主刀刃排屑面具有足夠的遠離刀桿的導向距離,使排出排屑槽后的切屑能遠離刀桿,以完全避免切屑纏繞在刀桿上。作為優(yōu)選,所述主刀刃排屑面與刀桿橫截面的相交線為垂直于主刀片的直線,主刀刃排屑面與主刀片相交的邊緣線為拋物線。也就是說,主刀刃排屑面是一個垂直于主刀片的直線沿著拋物線掃描形成的光滑曲面,因而主刀刃排屑面上的切線與刀桿軸心線的夾角由刀桿下端面至導向擋環(huán)外側面是逐步增大的,這樣既有利于主刀刃的切屑在起始階段能順利地向上排出,又能使切屑在離開排屑槽時能與刀桿軸線保持一個足夠的夾角,從而確保切屑在離開排屑槽后不會纏繞在刀桿上。作為優(yōu)選,所述副刀片的端部設有端部刀刃,兩個副刀片的端部刀刃位于同一平面內,并且端部刀刃在軸向上比主刀刃短O. 1-0. 2毫米。由于本發(fā)明的锪孔刀具主要是用于锪平已加工盲孔底面,因此,在副刀片的端部設置端部刀刃可起到輔助切削的作用,從而有利于提高切削效率。由于在多個刃口同時切削預加工孔底面時,會因為各刃口高度等形狀和尺寸的誤差在底面出現(xiàn)溝槽現(xiàn)象,影響底面的平整,因此,本發(fā)明中副刀片的端部刀刃在軸向上比主刀片的主刀刃短O. 1-0. 2毫米,也就是說,當主刀刃與預加工孔的底部剛接觸時,端部刀刃并不與預加工孔的底部相接觸,當鎊孔刀具一邊旋轉一邊沿軸向逐步向下進給時,副刀片上的端部刀刃和主刀刃一起共同參與锪平預加工孔的底面,從而起到一個輔助切削作用。當锪孔刀具在軸向的進給到達要求時,繼續(xù)轉動锪孔刀具,即可利用主刀刃將預加工孔的底面完全锪平,完成最后的切削修整,而此時的端部刀刃則不起作用,因而可有效地避免溝槽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作為優(yōu)選,所述主刀刃由主刀片外側至主刀片中心逐步靠近刀桿軸心從而呈傾斜狀。為了锪平整個底面,其用于切削的刀刃的長度必須要大于等于預加工孔的半徑,并且刀刃必須經(jīng)過刀桿軸心也就是刀刃的回轉中心,如果刀刃偏離刀桿軸心,并且在刀刃旋轉方向上位于后方,則無論刀刃長度多長都將在底面的中心留下一個無法切削的凸臺;當?shù)度衅x刀桿軸心,并且在刀刃旋轉方向上位于前方,底面的中心仍然無法切削,而是被刀刃軸向擠壓成型。為了盡量減小擠壓力,刀刃向前偏離刀桿軸心的距離應盡量小,在現(xiàn)有技術中,兩個主刀刃通常也會像副刀刃一樣采用分體結構,因此,其刀片在安裝時必定會偏離刀桿的軸心,這樣,刀桿上位于主刀片的后面用于固定主刀片部分的厚度會相應地減小,從而削弱刀桿的強度。本發(fā)明將兩個主刀刃設置在一體的主刀片上,這樣主刀片的中心可與刀桿的軸心重合,在保證相同厚度的情況下,可相應地增加刀桿上用于固定主刀片部分的厚度。特別是,由于主刀刃由主刀片外側至主刀片中心逐步靠近刀桿軸心從而呈傾斜狀,因而可顯著地減小兩個主刀刃與刀桿軸心之間的距離,極大地減小锪孔時的軸向擠壓力,并且主刀刃與轉動方向即主刀刃的切削方向可保持基本垂直,從而有利于提高主刀刃的切削效率。作為優(yōu)選,兩側主刀刃相互平行,主刀刃之間的垂直距離為I. 2-1. 8毫米,在兩個主刀刃之間設有橫刃,所述橫刃經(jīng)過刀桿軸心并與主刀刃構成90度-95度的夾角。
當锪孔刀具在使用中逐步磨損后,主刀刃之間的垂直距離會逐步減小,因此設置合理的垂直距離既有利于延長主刀片的使用壽命,又可將軸向的擠壓力控制在較小的范圍。設置在兩個主刀刃之間的橫刃可進一步減小锪孔時的軸向擠壓力,并且兩側的主刀刃和中間的橫刃連為一體,因而可在主刀片端面形成兩個中心對稱的后刀面,以方便主刀片上各刀刃的加工。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一 L形缺口上設有副刀片的一個側面垂直于主刀片,其另一個側面由刀桿下端面逐步向外傾斜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外側面,從而構成副刀刃排屑面,兩個副刀片的端部刀刃由副刀片外側向內逐步靠近刀桿軸心從而呈傾斜狀,端部刀刃與刀桿軸心之間的垂直距離為O. 1-0. 2毫米。由于副刀片的端部刀刃由副刀片外側向內逐步靠近刀桿軸心呈傾斜狀,可使副刀片的位置在刀刃旋轉方向上盡量往前靠,從而增加刀桿上用于固定副刀片部分的厚度,有利于提高刀桿的強度,并且在保持相同的刀片厚度下可縮小兩側的端部刀刃與刀桿軸心之間的距離,使端部刀刃與轉動方向即端部刀刃的切削方向基本垂直,從而有利于提高端部刀刃的切削效率。作為優(yōu)選,所述副刀刃排屑面與刀桿橫截面的相交線為平行于主刀片的直線,副刀刃排屑面與垂直于主刀片的側面相交的邊緣線為拋物線。與主刀刃排屑面的結構相類似,副刀刃排屑面是一個平行于主刀片的直線沿著拋物線掃描形成的光滑曲面,因而副刀刃排屑面上的切線與刀桿軸心線的夾角由刀桿下端面至導向擋環(huán)外側面是逐步增大的,有利于副刀片切削時產(chǎn)生的切屑在起始階段能順利地向上排出,又能使切屑在離開刀桿時能與刀桿軸線保持一個足夠的夾角,從而確保切屑不會纏繞在刀桿上。作為優(yōu)選,所述副刀片的側刀刃由端部向刀柄一側延伸形成外擴的臺階,并在臺階的過渡處設置倒角,從而可在锪孔的同時直接加工出孔邊沿處的倒角,提高加工效率,確保倒角與孔的同軸度。作為優(yōu)選,所述主刀片上外露于第二 L形缺口的側面分別設有延伸至刀桿內的錐形孔,刀桿內的錐形孔底部延伸形成螺紋孔,錐形孔內設有適配的錐形銷,錐形銷的內端一體地設有與螺紋孔配合的螺柱,錐形銷的外端面上設有一字槽或十字槽。主刀片與刀桿之間通過錐形銷螺紋連接,便于其安裝、拆卸和維修,特別地,本發(fā)明的兩個錐形銷同時具有定位銷釘和螺釘?shù)淖饔?,簡化锪孔刀具的制造、安裝和維修,錐形銷具有自動對中的定位作用,可提高主刀片的定位精度,避免圓柱形的銷釘和孔配合時的間隙對定位精度的影響。因此,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切屑排出順暢,可避免切屑纏繞在刀桿上,有利于提高加工孔的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并且刀桿具有較高的強度,刀刃的使用壽命長,切削效率高,制造、安裝和維修簡便。
圖I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刀桿端部的俯視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側向視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主刀片與刀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1、刀柄2、刀桿3、導向擋環(huán)4、主刀片固定槽5、第一 L形缺口 6、主刀片61、主刀刃63、錐形孔64、錐形銷65、螺紋孔66、螺柱67、銅質填料7、副刀片71、端部刀刃72、側刀刃73、倒角74、副刀刃排屑面8、橫刃9、后刀面10、第二 L形缺口 11、主刀刃排屑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I、圖2、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本發(fā)明的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包括圓柱形的刀柄I、刀桿2,刀桿在與刀柄連接處一體地設有向外延伸的導向擋環(huán)3,刀桿下端面中部設置矩形的主刀片固定槽4,主刀片固定槽貫通刀桿兩側,主刀片固定槽的中心與刀桿的軸心重合,并且在刀桿下端面位于主刀片固定槽兩側分別設置沿刀桿軸向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的第一 L形缺口 5,主刀片固定槽和兩個第一 L形缺口均以刀桿軸心為對稱中心呈中心對稱狀。主刀片固定槽內嵌設有主刀片6,主刀片端部在長度方向兩側呈中心對稱地設有主刀刃61,兩側的主刀刃位于同一平面內,主刀刃外端位于主刀片外側的一個頂點上,主刀刃由主刀片外側至主刀片中心逐步靠近刀桿軸心從而呈傾斜狀,兩側主刀刃相互平行,主刀刃之間的垂直距離以I. 2-1. 8毫米為宜,其優(yōu)選值為I. 5毫米。此外,在刀桿下端面兩側靠近主刀刃處還分別設有沿刀桿軸向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且與主刀片固定槽連通的第二L形缺口,從而構成主刀刃的排屑槽,第二 L形缺口中與主刀片相交的側面則構成主刀刃排屑面11,該主刀刃排屑面是由刀桿下端面逐步向外傾斜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外側面的光滑曲面,具體地說,主刀刃排屑面與刀桿橫截面的相交線為垂直于主刀片的直線,主刀刃排屑面與主刀片相交的邊緣線為拋物線。也就是說,主刀刃排屑面是一個垂直于主刀片的直線沿著拋物線掃描形成的光滑曲面,因而主刀刃排屑面上由刀桿下端面至導向擋環(huán)外側面各點的切線與刀桿軸心線的夾角是逐步增大的,具體可設計成5度至75度之間,這樣既有利于主刀刃的切屑在起始階段能順利地向上排出,又能使切屑在離開排屑槽時能與刀桿軸線保持一個足夠的夾角,從而確保切屑在離開排屑槽后不會纏繞在刀桿上。
第一 L形缺口上的一個側面垂直于主刀片固定槽,而另一個側面由刀桿下端面逐步向外傾斜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外側面,從而構成副刀刃排屑面74。與主刀刃排屑面相類似地,副刀刃排屑面是一個平行于主刀片的直線沿著拋物線掃描形成的光滑曲面,也就是說,副刀刃排屑面與刀桿橫截面的相交線為平行于主刀片的直線,副刀刃排屑面與垂直于主刀片的側面相交的邊緣線為拋物線。第一L形缺口上垂直于主刀片固定槽的側面設有副刀片7,副刀片的端部設有端部刀刃71,副刀片的外側面設有側刀刃72,兩個副刀片的端部刀刃位于同一平面內,并且端部刀刃在軸向上應比主刀刃短O. 1-0. 2毫米,通??扇. 15毫米。與主刀片上主刀刃的結構相類似地,兩個副刀片的端部刀刃也可由副刀片外側向內逐步靠近刀桿軸心從而呈傾斜狀,端部刀刃與刀桿軸心之間的垂直距離可保持在O. 1-0. 2毫米之間,使端部刀刃與其轉動方向即端部刀刃的切削方向基本垂直,從而有利于提高端部刀刃的切削效率并減少磨損,并且使端部刀刃在磨損后仍能保持與切削方向基本垂直,有利于延長使用壽命。副刀片的側刀刃由端部向刀柄一側延伸形成外擴的臺階,并在臺階的過渡處設置倒角73,以便在锪孔的同時同軸地加工出孔邊沿處的倒角,提高加工效率。
此外,為了減小锪孔時的軸向擠壓力,可在兩個主刀刃之間設置橫刃8,該橫刃經(jīng)過刀桿軸心并與主刀刃形成90度至95度的角度,其優(yōu)選值為90度,即橫刃與主刀刃相垂直,使橫刃的長度保持最短,兩側的主刀刃和中間的橫刃連為一體,從而將主刀片端面分割成中心對稱的兩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成為各自主刀刃的后刀面9,極大地方便主刀片上各刀刃的加工。最后,如圖4所示,兩個主刀片上外露于第二 L形缺口的側面分別設置錐形孔63,該錐形孔延伸至刀桿2內,錐形孔內設置適配的錐形銷64,以實現(xiàn)主刀片在刀桿上的精確定位。并且,在刀桿內的錐形孔底部向內延伸形成螺紋孔65,當然,該螺紋孔的大徑應小于錐形孔小端的直徑;相對應地,錐形銷的內端一體地設有與螺紋孔配合的螺柱66,同時在錐形銷的外端面上設置一字槽或十字槽。這樣,當主刀片嵌入到主刀片固定槽內,即可將錐形銷插入錐形孔內,然后用一字或十字螺絲刀將錐形銷擰緊在錐形孔底部的螺紋孔上。需要說明的是,錐形銷小端的直徑應大于錐形孔小段的直徑,從而使錐形銷與錐形孔底面之間留有O. 2-0. 5毫米的間隙,以確保錐形銷與錐形孔之間的緊密配合;此外,錐形銷的大端直徑則應比錐形孔的大端直徑小,以便使錐形銷能完全沉入到錐形孔內,避免主刀片表面產(chǎn)生凸起而阻擋切屑的順利排出。進一步地,還可在擰緊錐形銷后再用銅質填料67填平錐形孔,具體可采用銅焊的方式先將錐形孔填滿,然后通過打磨使主刀片表面保持平整,當需要拆卸時,可先用釬子鑿去銅質填料,然后即可用螺絲刀拆卸。另外,本發(fā)明中的每個副刀片也可采用和主刀片相同結構的二個錐形銷定位并固定,或者也可采用銅焊直接焊接固定在刀桿上,以便于拆卸和維修。本發(fā)明將主刀片與副刀片制成鑲拼式的分體結構,這樣,主、副刀片可采用高速工具鋼或者硬質合金等與刀桿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因而可同時確保刀桿對強度、韌性的要求以及主、副刀片對硬度、耐磨性能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切削速度、延長使用壽命并方便刃口的加工制造。在本發(fā)明中,副刀片的作用主要在于利用側刀刃切削預加工孔側壁,而預加工孔的底面锪平則主要由主刀刃完成,副刀片的端部刀刃則起到一個輔助切削的作用,當锪孔刀具在軸向的進給到達要求時,繼續(xù)轉動锪孔刀具,即可利用主刀刃將預加工孔的底面完全锪平,完成最后的切削修整,而此時的端部刀刃由于其長度要比主刀刃短,因此不起切削作用,因而可有效地避免溝槽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而主、 副刀刃切削時產(chǎn)生的切屑則可通過主刀刃排屑面、副刀刃排屑面向外傾斜地排出,以完全避免切屑纏繞在刀桿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包括刀柄(I)、刀桿(2),其特征是,在刀桿與刀柄連接處一體地設有向外延伸的導向擋環(huán)(3),所述刀桿下端面中部設有矩形的主刀片固定槽(4),主刀片固定槽貫通刀桿兩側,并且在刀桿下端面位于主刀片固定槽兩側分別設有沿刀桿軸向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的第一 L形缺口(5),主刀片固定槽和兩個第一 L形缺口均以刀桿軸心為對稱中心呈中心對稱狀,所述主刀片固定槽內設有主刀片(6),主刀片端部在長度方向兩側呈中心對稱地設有主刀刃(61),兩側的主刀刃位于同一平面內,在刀桿下端面兩側靠近主刀刃處還分別設有沿刀桿軸向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且與主刀片固定槽連通的第二L形缺口( 10),從而構成主刀刃的排屑槽,第二 L形缺口中與主刀片相交的側面則構成主刀刃排屑面(11),該主刀刃排屑面是由刀桿下端面逐步向外傾斜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外側面的光滑曲面,第一 L形缺口的一個側面上設有副刀片(7),副刀片的外側面設有側刀刃(72)。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主刀刃排屑面與刀桿橫截面的相交線為垂直于主刀片的直線,主刀刃排屑面與主刀片相交的邊緣線為拋物線。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副刀片的端部設有端部刀刃(71),兩個副刀片的端部刀刃位于同一平面內,并且端部刀刃在軸向上比主刀刃短O. 1-0. 2毫米。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主刀刃由主刀片外側至主刀片中心逐步靠近刀桿軸心從而呈傾斜狀。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其特征是,兩側主刀刃相互平行,主刀刃之間的垂直距離為I. 2-1. 8毫米,在兩個主刀刃之間設有橫刃(8),所述橫刃經(jīng)過刀桿軸心并與主刀刃構成90度-95度的夾角。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 L形缺口上設有副刀片的一個側面垂直于主刀片,其另一個側面由刀桿下端面逐步向外傾斜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外側面,從而構成副刀刃排屑面,兩個副刀片的端部刀刃由副刀片外側向內逐步靠近刀桿軸心從而呈傾斜狀,端部刀刃與刀桿軸心之間的垂直距離為O. 1-0. 2毫米。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副刀刃排屑面與刀桿橫截面的相交線為平行于主刀片的直線,副刀刃排屑面與垂直于主刀片的側面相交的邊緣線為拋物線。
8.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副刀片的側刀刃由端部向刀柄一側延伸形成外擴的臺階,并在臺階的過渡處設置倒角(73 )。
9.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其特征是,所述主刀片上外露于第二 L形缺口的側面分別設有延伸至刀桿內的錐形孔(63),刀桿內的錐形孔底部延伸形成螺紋孔(65),錐形孔內設有適配的錐形銷(64),錐形銷的內端一體地設有與螺紋孔配合的螺柱(66),錐形銷的外端面上設有一字槽或十字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易排屑锪孔用刀具,包括刀柄、刀桿,在刀桿與刀柄連接處一體地設有向外延伸的導向擋環(huán),刀桿下端面中部設有主刀片固定槽,刀桿下端面位于主刀片固定槽兩側分別設有第一L形缺口,主刀片固定槽內設有主刀片,主刀片端部在長度方向兩側設有主刀刃,在刀桿下端面兩側靠近主刀刃處還分別設有與主刀片固定槽連通的第二L形缺口,第二L形缺口中與主刀片相交的側面則構成主刀刃排屑面,該主刀刃排屑面是由刀桿下端面逐步向外傾斜延伸至導向擋環(huán)外側面的光滑曲面,第一L形缺口的一個側面上設有副刀片,副刀片的外側面設有側刀刃。本發(fā)明的切屑排出順暢,有利于提高加工孔的表面光潔度,刀刃的使用壽命長,制造、安裝和維修簡便。
文檔編號B23B51/00GK102873378SQ20121032012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3日
發(fā)明者施清海 申請人:寧波敏寶衛(wèi)浴五金水暖潔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