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工作臺夾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夾緊定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ー種工作臺夾緊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是ー個機床需求大國,姆年都需要從國外進ロ大量機床,特別是精密、高速、大型、重型機床。近年來,車銑復合機床在國內的需求量也日益増大,車銑復合機床將車床和銑床的功能融合成一體,能最大可能滿足用戶對エ件加工效率、加工自動化的要求。但車床與銑床的工作原理是完全不一樣的,車床是采用工作臺旋轉,刀具不旋轉的方式實現(xiàn)加エ;銑床是采用刀具旋轉,工作臺不旋轉的方式進行加工。對于車銑復合機床,由車功能轉化為銑功能時,就要將工作臺由旋轉變?yōu)楣潭ǎ虼?,就需要ー套工作臺夾緊裝置。 目前,回轉工作臺的卡緊裝置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ー種是位于工作臺內部,安裝在底座上的夾緊裝置,該夾緊裝置采用斜面夾緊齒圈內部圓環(huán)的方式夾緊(工作臺內部夾緊);另一種是采用夾緊齒輪的方式實現(xiàn)工作臺夾緊。該兩種夾緊方式,采用的基本原理ー樣,由于工作面之間的間距很小,因此,安裝調試很困難,稍有偏差,工作臺的回轉過程中,齒圈或工作臺凸緣會與夾緊裝置發(fā)生碰撞,從而影響機床的正常工作,降低生產(chǎn)效率。比如中國專利CN 201183194Y公開了ー種機床回轉工作臺回轉斜面夾緊裝置,采用了ー種較為常用的工作臺夾緊裝置,它利用夾緊裝置上端,位于齒圈內的斜面結構進行夾緊,接觸面積較小,并且由于工作臺回轉,齒圈內的槽為圓環(huán)狀,為了達到夾緊作用,斜面結構與齒圈內的槽之間的間距很小,因此,安裝調試很困難,該技術方案中,如果安裝不合適,很可能造成工作臺在回轉的時候,與夾緊裝置發(fā)生碰撞,損壞夾緊裝置。另外,還有T型托板拉緊式、鋼球拉桿鎖緊式,T型托板拉緊式夾緊機構采用四錐面定位支撐或中心支撐的方式,夾緊カ和工作臺面支撐點往往不能同心,使工作臺面在夾緊カ的作用下產(chǎn)生額外變形,直接影響回轉工作臺臺面的精度,進而影響機床的加工精度。鋼球拉桿鎖緊式雖然實現(xiàn)了對エ作臺的夾緊,但夾緊カ相對較小,同時操作繁瑣、勞動強度大、安裝不便、維修困難、工作效率低、可靠性差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工作臺夾緊裝置,用以解決上述工作臺內部夾緊結構,調整困難,夾緊力小,以及在T型托板拉緊機構中夾緊カ和工作臺面支撐點往往不能同心,而鋼球拉桿鎖緊式夾緊カ相對較小,自鎖效果不能長時間保留,會產(chǎn)生打滑情況的問題,安裝調試簡単,使用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工作臺夾緊裝置,包括夾緊主體,其中,所述夾緊主體包括兩塊主壓板,所述主壓板朝向被夾緊工作臺的方向為夾緊面,在所述工作臺夾緊裝置上垂直于所述夾緊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貫穿ー軸,所述軸的一端與ー夾緊油缸連接,另一端上套設有鎖緊螺母;在所述兩塊主壓板上與各自的所述夾緊面反向的ー側各自設置有輔助壓板,所述鎖緊螺母鎖緊在所屬的所述輔助壓板之上;在所述兩塊主壓板之間設置一支架,所述支架通過ー輔助部件固定在工作臺底座上,在所述主壓板和所述支架上的相應位置設置有平滑移動結構;所述兩塊主壓板的壓緊面上分別設有彈性部件;在所述夾緊油缸與所述主壓板之間設有一
調整墊。進ー步地,在所述兩塊主壓板的夾緊面上分別設置有ー塊夾緊墊。進ー步地,所述夾緊墊為銅墊。進ー步地,所述彈性部件為彈簧。進ー步地,所述彈簧為碟簧。進ー步地,所述輔助部件為ー固定在工作臺底座上的豎板,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豎板上。
進ー步地,所述平滑移動結構包括銷、以及分別位于所述主壓板上和位于所述支架上相應位置的銷孔。進ー步地,所述銷的一端與位于所述主壓板上的銷孔固定連接,另一端伸入位于所述支架上的銷孔內。進ー步地,所述銷的一端與位于所述支架上的銷孔固定連接,另一端伸入位于所述主壓板上的銷孔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性能穩(wěn)定,安裝、調試容易,通過碟簧有效保證了預緊カ的穩(wěn)定性,制造成本較為低廉,車銑功能轉換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エ件的加工效率,節(jié)省了生產(chǎn)成本。
圖I是本實用新型工作臺夾緊裝置夾緊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工作臺夾緊裝置松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但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工作臺夾緊裝置一般位于工作臺O下部,包括夾緊主體,參看圖I和圖2所示,夾緊主體包括兩塊主壓板1,主壓板I朝向被夾緊工作臺O的方向為夾緊面,在本實用新型工作臺夾緊裝置上垂直于夾緊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貫穿ー軸2,軸2的一端與ー夾緊油缸3連接,另一端上套設有鎖緊螺母4。在兩塊主壓板I上與各自的夾緊面反向的ー側各自設置有輔助壓板5,鎖緊螺母4鎖緊在所屬的輔助壓板5之上。在兩塊主壓板I之間設置一支架6,支架6通過ー輔助部件(未在圖中標出)固定在工作臺O底座上,輔助部件為ー固定在工作臺O底座上的豎板,支架6通過螺釘或者銷釘固定在豎板上。繼續(xù)參看圖I和圖2所示,兩塊主壓板I的壓緊面上還分別設有彈性部件7,具體地,弾性部件7為彈簧,更具體地,彈簧為碟簧。碟簧即碟形彈簧,又名貝勒維爾彈簧墊圈,主要特點是負荷大,行程短,所需空間小,組合使用方便,維修換裝容易,經(jīng)濟安全性高,適用于空間小,負荷大之精密重機械,其壓縮行程最佳使用范圍在其最大壓縮行程的10%-75%之間。[0021 ] 另外,在兩塊主壓板I的夾緊面上分別設置有ー塊夾緊墊8,夾緊墊8為銅墊,作用是夾緊工作臺0,因為銅的耐磨性好,比工作臺材料硬度低,磨損之后更換方便。在夾緊油缸3與主壓板I之間還設有一調整墊10,調整墊10的作用是調整工作臺O與本夾緊裝置之間的間隙。在主壓板I和支架6上的相應位置設置有平滑移動結構,用于實現(xiàn)兩塊主壓板I分開時進行平行移動。平滑移動結構包括銷91、以及分別位于主壓板I上和位干支架6上相應位置的銷孔。通過銷91和銷孔兩塊主壓板I分開移動時為平行移動,銷91的一端與位于主壓板I上的銷孔(未在圖中標出)固定連 接,另一端伸入位干支架6上的銷孔內,或者銷91的一端與位干支架6上的銷孔91固定連接,另一端伸入位于主壓板I上的銷孔內,無論何種方式,只需保證銷91的一端與主壓板I或者支架6固定連接,另一端在相應的銷孔內自由滑動即可。本實用新型采用銷91限制支架6在受カ狀態(tài)下的運動,銷91可以為圓錐銷等市面上常見的銷,便于本實用新型的實現(xiàn)。參看圖I夾緊狀態(tài)時的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和圖2松開狀態(tài)時的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當夾緊油缸3不工作時,本實用新型夾緊裝置通過碟簧7的弾力把兩個主壓板I分開,因為有銷91的原因,兩個主壓板I分開是平行移動的。當工作臺O運動到工作位置之后,夾緊油缸3進油之后產(chǎn)生拉力,通過軸2把兩個主壓板I拉攏,再通過銅墊8夾緊工作臺O,達到夾緊工作臺O的目的。綜上,本實用新型工作臺夾緊裝置結構簡單,性能穩(wěn)定,安裝、調試容易;通過碟簧有效保證了預緊カ的穩(wěn)定性;車銑功能轉換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エ件的加工效率,節(jié)省了生產(chǎn)成本。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所以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ー種工作臺夾緊裝置,包括夾緊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主體包括兩塊主壓板,所述主壓板朝向被夾緊工作臺的方向為夾緊面,在所述工作臺夾緊裝置上垂直于所述夾緊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貫穿ー軸,所述軸的一端與ー夾緊油缸連接,另一端上套設有鎖緊螺母;在所述兩塊主壓板上與各自的所述夾緊面反向的ー側各自設置有輔助壓板,所述鎖緊螺母鎖緊在所屬的所述輔助壓板之上;在所述兩塊主壓板之間設置一支架,所述支架通過一輔助部件固定在工作臺底座上,在所述主壓板和所述支架上的相應位置設置有平滑移動結構;所述兩塊主壓板的壓緊面上分別設有彈性部件;在所述夾緊油缸與所述主壓板之間設有ー調整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作臺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兩塊主壓板的夾緊面上分別設置有ー塊夾緊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臺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墊為銅墊。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作臺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為彈簧。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臺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為碟簧。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作臺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部件為ー固定在工作臺底座上的豎板,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豎板上。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作臺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移動結構包括銷、以及分別位于所述主壓板上和位于所述支架上相應位置的銷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臺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銷的一端與位于所述主壓板上的銷孔固定連接,另一端伸入位于所述支架上的銷孔內。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臺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銷的一端與位于所述支架上的銷孔固定連接,另一端伸入位于所述主壓板上的銷孔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作臺夾緊裝置,包括夾緊主體,夾緊主體包括兩塊主壓板,在工作臺夾緊裝置上垂直于夾緊面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貫穿一軸,軸的一端與一夾緊油缸連接,另一端上套設有鎖緊螺母;在兩塊主壓板上與各自的夾緊面反向的一側各自設置有輔助壓板,鎖緊螺母鎖緊在所屬的輔助壓板之上;在兩塊主壓板之間設置一支架,支架通過一輔助部件固定在工作臺底座上,在主壓板和支架上的相應位置設置有平滑移動結構,用于實現(xiàn)兩塊主壓板分開時進行平行移動;兩塊主壓板的壓緊面上分別設有彈性部件。本實用新型工作臺夾緊裝置結構簡單,性能穩(wěn)定,通過碟簧有效保證了預緊力的穩(wěn)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節(jié)省了生產(chǎn)成本。
文檔編號B23Q1/26GK202447905SQ20112054513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3日
發(fā)明者盧衛(wèi)生, 盧志明, 謝衛(wèi)其 申請人:上海三一精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