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H型鋼點焊輔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焊接輔助エ裝,特別涉及ー種H型鋼點焊輔助工具。
背景技術:
在制作H型鋼的過程中,有時候需要進行人工的組對。組對是鉚エ把H型鋼的面 板和腹板通過點焊組裝在一起。組對的H型鋼的成本比直接買成品的H型鋼價格便宜,因 此更節(jié)約成本。但是在點焊時,對于長度不太長的H型鋼組對吋,面板和腹板的形變不是很 大,鉚エ很容易的進行點焊。但是,對于面板和腹板的長度很長的情況,由于本身長度很長, 繞度不夠,容易形成長度方向上的扭曲變形,呈現(xiàn)波浪狀,這個時候就很難保證腹板在兩面 板的中心位置上,從而形成不合格產(chǎn)品。如何能解決這ー問題,就關系著H型鋼成品率。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ー種H型鋼點焊輔助工具,操作簡單,能方便人工 精確的點焊,使得點焊組裝而成的H型鋼的成品率大大增加。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ー種H型鋼點焊輔助工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 固定有安裝平臺,安裝平臺上表面中部位置設有支撐平臺,安裝平臺上表面靠近其中兩相 對邊邊緣處分別設有擋板,還包括杠桿、掛鉤和支點,所述杠桿其中一端設有垂桿,垂桿遠 離杠桿的一端設有磁鐵,所述掛鉤設置于杠桿中部位置,所述支點設置于垂桿和掛鉤之間, 支點通過支桿與底座連接,底座下表面四個角上設有萬向輪,底座下表面靠近萬向輪的位 置設有螺旋升降頂柱。作為優(yōu)選,螺旋升降頂柱與底座可拆卸連接。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干在進行點焊時,能很好的調(diào)節(jié)H型 鋼腹板和面板的位置,使得面板能準確的焊接在兩腹板的中部位置。萬向輪能方便此工具 的移動。螺旋升降頂柱可伸縮,這樣可在需要停下的時候作為支撐,防止此工具移位。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試用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如圖1所示ー種H型鋼點焊輔助工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有安裝 平臺2,安裝平臺2上表面中部位置設有支撐平臺3,安裝平臺1上表面靠近其中兩相對邊 邊緣處分別設有擋板4,還包括杠桿5、掛鉤9和支點8,所述杠桿5其中一端設有垂桿6,垂 桿6遠離杠桿5的一端設有磁鐵7,所述掛鉤9設置于杠桿5中部位置,所述支點8設置于 垂桿6和掛鉤9之間,支點8通過支桿14與底座1連接,底座1下表面四個角上設有萬向輪10,底座1下表面靠近萬向輪10的位置設有螺旋升降頂柱11。作為優(yōu)選,螺旋升降頂柱 11與底座1可拆卸連接。支撐平臺3與擋板4間的間距寬度略大于面板12厚度。掛鉤9的開口寬度略大 于面板12的厚度。掛鉤9與垂桿6之間的間距根據(jù)腹板13寬度決定。如圖2首先在兩面板12內(nèi)側長度方向上畫出中心線,然后分別向上下兩側偏移二 分之一的的腹板13厚度,再畫偏移線。然后,水平放置腹板13在支撐平臺3上,將兩面板 12放置于支撐平臺3和擋板4之間的空隙中。若觀察到面板12上的偏移線相對于腹板13的邊緣線靠下,即看不到偏移線。這個 時候,用掛鉤9勾在面板12下方。這個時候還必須保證磁鐵7與腹板13是斷開狀態(tài)。上 提杠桿5,面板12隨著吊鉤9的拉力而上移,直至上偏移線和腹板13邊緣線重合時,進行點焊。若面板12上的偏移線相對于腹板13邊緣線靠上,斷開掛鉤9和面板12的連接狀 態(tài),將磁鐵7吸附于腹板13上。下壓杠桿5,腹板13隨著磁鐵7的引力向上移動。直至上 偏移線和腹板13邊緣線重合時,進行點焊。
權利要求1.ー種H型鋼點焊輔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有安裝平臺,安裝平臺上表面中部位置設有支撐平臺,安裝平臺上表面靠近其中兩相對邊邊緣處分別設有擋板,還包括杠桿、掛鉤和支點,所述杠桿其中一端設有垂桿,垂桿遠離杠桿的一端設有磁鉄,所述掛鉤設置于杠桿中部位置,所述支點設置于垂桿和掛鉤之間,支點通過支桿與底座連接,底座下表面四個角上設有萬向輪,底座下表面靠近萬向輪的位置設有螺旋升降頂柱。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H型鋼點焊輔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螺旋升降頂柱與底座可拆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H型鋼點焊輔助工具,涉及一種焊接輔助工裝,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有安裝平臺,安裝平臺上表面中部位置設有支撐平臺,安裝平臺上表面靠近其中兩相對邊邊緣處分別設有擋板,還包括杠桿、掛鉤和支點,所述杠桿其中一端設有垂桿,垂桿遠離杠桿的一端設有磁鐵,所述掛鉤設置于杠桿中部位置,所述支點設置于垂桿和掛鉤之間,支點通過支桿與底座連接,底座下表面四個角上設有萬向輪,底座下表面靠近萬向輪的位置設有螺旋升降頂柱。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能方便人工精確的點焊,使得點焊組裝而成的H型鋼的成品率大大增加。
文檔編號B23K37/04GK202411711SQ201120495819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3日
發(fā)明者智培文 申請人:成都三士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