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良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加工機械有關,更詳而言之是指一種改良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加工機械(如臥式綜合加工機)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主要是可自動將機臺上的主、副工作臺予以交換,用以可提高加工效率及減少工件操作的不便,而現(xiàn)有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旋轉機構將工作臺托板定位以進行交換主、副工作臺的方式,主要是利用控制機構使旋轉機構依設定運轉,進而使工作臺托板以一定路徑重復旋轉及上下移動的循環(huán)動作。因此,工作臺托板定位是否準確,將影響工作臺的交換動作是否順暢、機件是否損耗。
惟,現(xiàn)有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工作臺托板的定位主要是由旋轉機構來完成、控制,因此,旋轉機構機件尺寸及其運轉路徑的精密度皆須甚高,工作臺托板定位才會精準。不過,如此一來,必然提高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的制作成本,且,當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長時間運作后,受到機件磨耗的影響,工作臺托板的定位將會失去精準、影響工作臺交換動作的順暢,進而降低臥式綜合加工機的運轉速度與加工效率。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解決前揭缺失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不僅可使工作臺托板精確地定位于機臺上,更可獲致降低旋轉機構尺寸及旋轉角度等精度的要求而降低制作成本的效果。
緣是,為達成前述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良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包含有一旋轉機構及連接于該旋轉機構一端的一工作臺托板,用以可將一加工機械的二工作臺予以旋轉交換;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定位裝置,包含一第一定位件,設置于該加工機械的一機臺頂側,一第二定位件,設置于該自動工作臺交換機構的一工作臺托板底側,可與該第一定位件結合或分離;藉此,可通過該定位裝置的第一、第二定位件對應結合的方式輔助工作臺托板準確定位于機臺上。
以下,茲舉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顯示定位裝置尚未結合的狀態(tài)。
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顯示定位裝置已結合的狀態(tài)。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圖2中第二定位件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1至圖3以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10,設置于一臥式綜合加工機(圖中未示)一端,包含有一旋轉機構12與設置于該旋轉機構12的轉軸22底端的一工作臺托板14等構件,用以可自動旋轉交換不同工作臺24、26以進行加工前述各該旋轉機構12、工作臺托板14的構造與作動方式概與現(xiàn)有的相同,此處不另贅述,本實用新型該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10的特色在于更包含有一定位裝置16,是由一第一定位件28與二第二定位件30所組成。
該第一定位件28,具有一基座32,該基座32是鎖置于臥式綜合加工機的一機臺34上,一第一結合部36,是一桿狀插銷,立設于該基座22頂側。
該二第二定位件30,分別鎖置于該工作臺托板14對應轉軸22的位置二側所設的二透空容室37內,由一承座38、一O型環(huán)40與一蓋板42所構成。該承座38具有一上環(huán)體44與連接于上環(huán)體44底端的一下環(huán)體46,該上環(huán)體44的外徑大于下環(huán)體46,用以于二者外側連接處形成一朝下的抵接部48,該上環(huán)體44與下環(huán)體46內部形成可與第一結合部36接合的一第二結合部50,是穿孔,該上環(huán)體44頂端鄰接第二結合部50的位置更設有一承窩52,用以供該O型環(huán)40置于其上,該下環(huán)體46底端鄰接第二結合部50的位置更設有一導引部53,是導角,該蓋板42是鎖蓋于承座38頂端。各該容室37分別具有連通的一第一穿孔54與一第二穿孔56,該第一穿孔54與第二穿孔56的連接處形成一朝上的肩部58,該第一穿孔54的外徑概等同上環(huán)體44而第二穿孔56的外徑概等同下環(huán)體46,因此,各該承座38可互補地置于容室37內。
藉此,本實用新型該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10的定位裝置16可輔助工作臺托板14精確地定位于機臺34上、完成交換工作臺24、26的動作如圖3及圖4所示,當該工作臺托板14旋轉后即將下降進行交換工作臺24、26的動作時,該第二定位件30的第二結合部50位于第一定位件28的第一結合部36上方,如此一來,隨著該工作臺托板14下降的過程,該第二結合部50可漸漸套置于第一結合部36上,而受到該第二結合部50與第一結合部36結合在一起的輔助定位效果,即可使該工作臺托板14精確地定位于機臺34上,以便進行后續(xù)的交換工作臺24、26的動作。
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該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10通過增設定位裝置16的設計,可輔助該工作臺托板14精確地定位于機臺34上,以便可降低該旋轉機構12尺寸及旋轉角度等精度的要求、降低制作成本,且,即使該旋轉機構12使用日久導致精度略為下降,仍可通過該定位裝置16達成使工作臺托板14精確地定位的效果。
必須一提的是,本實用新型該定位裝置的第一、第二定位件并不限于前述型式,該第一、第二定位件只須可對應結合而促使工作臺托板精確定位,即符合本實用新型的需求,而屬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通過增設定位裝置的設計,可獲致輔助工作臺托板精確地定位于機臺上的效果,更可降低旋轉機構尺寸及旋轉角度等精度的要求而降低制作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包含有一旋轉機構及連接于該旋轉機構一端的一工作臺托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定位裝置,包含一第一定位件,設置于該加工機械的一機臺頂側,一第二定位件,設置于該工作臺托板底側,可與該第一定位件結合或分離。
2.依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定位件包含有一第一結合部,該第二定位件包含有可與第一結合部結合的一第二結合部。
3.依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定位件包含有一基座,該基座固設于機臺頂側,該第一結合部設于基座對應工作臺的一側,該第二定位件包含有一承座,該承座固設于工作臺托板,該第二結合部設于承座對應機臺的一側。
4.依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結合部是插銷,該第二結合部是可供第一結合部互補地插入的穿孔。
5.依權利要求4所述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承座鄰接第二結合部對應第一結合部一端的位置更設有一導引部。
6.依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導引部為導角。
7.如依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定位件固設于工作臺托板上所開設的一透空容室內。
8.依權利要求7所述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容室是由外徑不同的一第一穿孔與一第二穿孔所構成,該第一穿孔與第二穿孔的連接處形成一肩部,該承座由外徑不同的一上環(huán)體與一下環(huán)體所組成,該上環(huán)體與下環(huán)體的連接處形成一抵接部,該承座以抵接部對應肩部而置于容室內。
9.依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定位件更包含有一蓋板,蓋設于該承座上。
10.依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含二第二定位件,相對設置于該工作臺托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良的旋轉式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包含一第一定位件,設置于一加工機械的一機臺頂側,一第二定位件,設置于該工作臺交換系統(tǒng)的一工作臺托板底側,可與該第一定位件結合或分離;藉此,可通過該定位裝置的第一、第二定位件對應結合的方式輔助工作臺托板準確定位于機臺上。
文檔編號B23Q1/25GK2853268SQ200520110318
公開日2007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6月21日
發(fā)明者吳勝墩 申請人:高鋒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