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電源雙絲自動埋弧焊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自動埋弧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電源雙絲自動埋弧焊機。
背景技術:
埋弧自動焊是世界上最早使電弧焊擺脫手工操作直走向機械自動化的焊接方法,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引入中國已有半個世紀。由于它采用高焊接電流、電弧受渣相保護、焊接時無弧光等,不僅生產效率和焊接質量高,而且焊接工人的勞動環(huán)境也好,已成為造船、電站鍋爐、化工設備、橋梁以及各種鋼管和鋼結構制造業(yè)的主要焊接方法;另一方面埋弧焊方法本身也一直在不斷得到改進,涌現出許多新的埋弧焊實施方法及新的埋弧焊機結構。例如普通單絲埋弧焊機、多絲串列埋弧焊機等,但是,往往其填充焊絲熔敷速率不夠高,電源功率配置、焊機成本、焊接功耗等比較大。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單電源、雙絲送給的自動埋弧焊機,并獲得高速穩(wěn)定的電弧,以提高填充焊絲熔敷速率,并降低成本和功耗。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單電源雙絲自動埋弧焊機,由焊接電源和自動焊接機兩部分組成。自動焊接機由焊車、支架、焊接操作控制箱、雙焊絲盤、焊劑斗、雙送絲機構和焊絲導向機構組合構成,其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絲盤1、絲盤3和焊接操作控制箱2通過連接管10與送絲機構的升降調節(jié)裝置相連;該升降調節(jié)裝置由升降調節(jié)器12、升降器調節(jié)板11、調節(jié)手柄13組成;送線機構由電機28、送絲控制器14和16、送絲輪21、支緊輪20、雙絲護管26組成,護管26下端通過緊固螺母27與導電嘴39連接;焊料斗(藥粉斗)17通過焊料開關18與送料管2連接,送料管2下端進入焊接區(qū)。
本實用新型中,送絲機構的導絲結構如圖3所示。在雙絲護管26中設有導絲管37和導絲管38,兩個導絲管分別將由送絲輪21送來的焊絲35和36導入,導絲管37和導絲管38由護套26保護并安裝于連接座40上。
本實用新型中,導電嘴39的結構如圖4所示,在導絲管37和38的出口處設轉換護套42,導電嘴39中設有兩個定位槽孔43,分別對準導絲管37和38。
上述導絲管的作用是保證焊絲能平滑進給,焊絲之間不碰接、不纏繞,并可保證焊絲進入導電嘴后,根據焊接需要調整排列焊接角度。而導電嘴設計成帶定位槽孔的嵌入式結構,進一步確保調節(jié)雙焊絲排列焊接角度。例如,(1)與焊縫的夾角為0度,即雙絲前后“串列”行走,(2)夾角90度,為雙絲“并列”行走,(3)夾角30度,為錯位“斜列”行走,(4)夾角60度,為雙絲反向錯位“斜列”行走,等等。見圖5所示。
本實用新型中,焊接電源的輸出為徒特性和平特性兩用的外特性,其電原理圖和接絲方式見圖6所示。它由控制板、平徒特性轉換開關、焊接電流和焊接電壓調節(jié)器及電源電路組成。在徒(下降)特性時,弧壓為參變量,送絲方式為變速送絲,進行閉環(huán)電氣控制。依據反饋信號自動調節(jié)焊絲進給速度,從而維持一定的弧長。在平特性時,送絲方式為等速送絲,在控制系統(tǒng)中設有電流截止環(huán)節(jié)。依靠熔化極電弧的自身調節(jié)作用,維持雙絲電弧的穩(wěn)定性。這種焊接方式,尤其適用于焊絲直徑小于等于2mm雙絲焊接,正常焊接電流達到1000左右。
本實用新型單電源雙絲埋焊機的主要特點如下1、填充焊絲熔敷速率高,即單位時間內熔敷的填充金屬量明顯高于普通單絲埋弧焊,如果按單位能耗熔敷速率來比較,它不僅高于普通單絲埋弧焊,也可高于多電源雙絲或多絲串列埋弧焊;2、焊接速度快;3、焊縫熱輸入低,這一點對于有些要求控制電弧熱輸入來提高焊縫金屬及熱影響區(qū)性能的應用場合特別有意義。
4、焊機結構及功率配置類似單絲埋弧焊,電源功率配置、焊機成本、焊接功耗僅為雙或多電源串列埋弧焊的1/2左右。
5、改變焊絲排列方式,焊絲間距等參數使焊縫熔化區(qū)形狀、熔深/熔寬,稀釋率得到調整。既可用于厚板、薄板對接焊、角接焊、搭接焊,也可用于表面耐磨、耐腐蝕堆焊等。
圖1為本實用新型焊機的結構圖示。
圖2為本實用新型焊機系統(tǒng)結構圖示。
圖3為本實用新型焊機中送絲結構圖示。
圖4為本實用新型焊機中導電嘴結構圖示。
圖5為本實用新型焊機使用時雙絲排列運行方式圖示。其中(a)為雙絲排列方向與焊縫垂直(90度)的“并列”方式,(b)為0度的“串列”方式,(c)為正30度“斜列”方式,(d)為反30度“斜列”方式,(e)為正60度“斜列”方式,(f)為反60度“斜列”方式。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氣原理圖。
圖中標號1為絲盤,2為電控箱,3為絲盤,4為絲盤安裝板,5為托架連接架,6為鎖緊手柄,7為鎖緊手柄,8為支架,9為鎖緊手柄,10為連接管,11為升降器連接板,12為升降調節(jié)器,13為調節(jié)手柄,14為送絲控制器,15為送絲連接板,16為送絲控制器,17為焊劑斗,18為焊料開關,19為支緊手柄,20為支緊輪,21為送絲輪,22為送料管,23為連接桿,24為接電裝置,25為料管連接板,26為雙絲護管,27為緊定螺母,28為電動機,29為左右調節(jié)手柄,30為車體,31為輪子,32為行走開關,33為桿體,34為電源柜,35為焊絲,36為焊絲,37為導絲管,38為導絲管,39為導電嘴,40導絲管連接座,41為電機軸,42為轉換護套,43為定位槽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6所示。焊車由車體30、輪子31、行走開關32、左右調節(jié)手柄39等組成。支架8通過托架連接架5與連接管10連接,支架8上設有鎖緊手柄6、7、9,絲盤1和絲盤3設置于連接管10的左端,控制箱2也設置于左端。升降調節(jié)器12通過連接板11與連接管10的右端固定連接,升降調節(jié)器12上設有調節(jié)手柄13,通過送絲板15與送絲控制器14和送絲控制器16連接,送絲控制器下面為電機28及送絲輪21,送絲輪21由電機28的軸41驅動。電機28采用110V3000RM29W直流式他激電機,經過減速處理后,由送絲輪21將雙絲送入焊接區(qū)。送絲速度可根據需要調節(jié)。雙送絲結構見圖3所示。護絲管26設置于送絲輪20下方、對準雙絲位置,內設有導絲軟管37和38。導絲管通過連接座40連接固定。導電嘴39在導絲管下端,為嵌合式結構,可調;導電嘴39設有雙絲定位槽孔43,由緊定螺母27將其與護絲管26連接,兩者之間設有轉換護套42,見圖4所示。電導嘴與護套26之間配合同心度為O,送絲直徑為1.2-2mm。導電嘴的雙絲定位孔之間的間距可以有多種規(guī)格,在3-12mm之間,導電嘴采用鉻鋯銅材料制作。本機中,送絲輪21的制造要求比較高,材料選擇內軟外硬的材料,通常選20C鋼,進行滲氮處理,滲硬要求為HRC62-63°,送絲區(qū)角度為40-45°,齒為0.8mm。壓緊輪20表面設有2條RI槽,與送絲輪齒槽為同一軸面,RI槽深為1±0.05mm,對焊絲在送絲行走中起定位定向作用,保證將焊絲送入導絲軟管37、38和導電嘴的定位槽孔43。焊料斗17通過開關18與送料管22連接,送料管22下端通入焊接區(qū),并由連接板25與護管26固定。護管26設有連接電板24。焊機送絲及與電源34的連接簡圖見圖2所示。電氣原理及接線框圖見圖6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單電源雙絲自動埋弧焊機,由焊接電源和自動焊接機兩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自動焊接機由焊車、支架、焊接操作控制箱、雙焊絲盤、焊劑斗、雙送絲機構和焊絲導向機構組合構成,其中,絲盤(1)、絲盤(3)和焊接操作控制箱(2)通過連接管(10)與送絲機構的升降調節(jié)裝置相連;該升降調節(jié)裝置由升降調節(jié)器(12)、升降器調節(jié)板(11)、調節(jié)手柄(13)組成;送線機構由電機(28)、送絲控制器(14)和(16)、送絲輪(21)、支緊輪(20)、雙絲護管(26)組成,護管(26)下端通過緊固螺母(27)與導電嘴(39)連接;焊料斗(17)通過焊料開關(18)與送料管(2)連接,送料管(2)下端進入焊接區(q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埋弧焊機,其特征在于在雙絲護管(26)中設有導絲管(37)和導絲管(38),兩個導絲管分別將由送絲輪(21)送來的焊絲(35)和(36)導入,導絲管(37)和導絲管(38)由護套(26)保護并安裝于連接座(40)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埋弧焊機,其特征在于在導絲管(37)和(38)的出口處設轉換護套(42),導電嘴(39)中設有兩個定位槽孔(43),分別對準導絲管(37)和(3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單電源雙絲自動埋弧焊機。它由焊接電源和焊接機組成,焊接機由焊車、支架、焊接控制箱、雙焊絲盤、焊劑斗、雙送絲機構和焊絲導向機構組成。焊接電源輸出為徒特性和平特性兩用的外特性,可控制送絲速度,維持雙絲電弧的穩(wěn)定性。本焊機填充焊絲熔敷速率高,焊接速度快,焊縫熱輸入低,既可用于厚板、薄板對接焊、角接焊、搭接焊,也可用于表面耐磨、耐腐蝕堆焊等。
文檔編號B23K9/18GK2683302SQ20042002069
公開日2005年3月9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3月10日
發(fā)明者華大龍, 梁龍昌, 何德孚 申請人:上海東升焊接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