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古箏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新型古箏架,其特征在于:一第一導軌,側(cè)向固定于一第一側(cè)墻上,第一導軌包含固定于第一側(cè)墻上的一第一主體軌道、與擱置古箏的面板一端相連接的一第一運行軌道、以及設置在第一主體軌道和第一運行軌道之間的一第一延長軌道;一第二導軌,對稱固定于一第二側(cè)墻上,第二導軌包含固定于第二側(cè)墻上的一第二主體軌道、與擱置古箏的面板另一端相連接的一第二運行軌道、以及設置在第二主體軌道和第二運行軌道之間的一第二延長軌道;第一側(cè)墻與第二側(cè)墻之間形成一空間,面板橫跨于該空間內(nèi),且第一延長軌道和第二延長軌道拉出延長時可使面板離開該空間。本發(fā)明為使用者節(jié)省了古箏的占地空間。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古箏架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古箏架。 【【背景技術】】
[0002] 現(xiàn)代都市的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常常是為了房子而拼命,所以對于一般的平 民來說,房子的空間往往不會太寬敞,為了節(jié)省空間,通常是床做成高箱以裝衣物之類。然 而,愛好古箏者若要擺下一臺古箏,勢必又是一番頭痛,擺在房間或客廳都顯得本身就勉強 的空間又減小了?,F(xiàn)代的樓房基本都設計至少1.7米長的飄窗,以增加視野的空闊。所以, 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古箏架,達到有效利用飄窗空間的目的。 【
【發(fā)明內(nèi)容】
】
[0003] 針對【背景技術】中面臨的種種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放置在飄窗上的 新型古箏架。
[0004]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古箏架,其特征在于:一第 一導軌,側(cè)向固定于一第一側(cè)墻上,第一導軌包含固定于第一側(cè)墻上的一第一主體軌道、與 擱置古箏的面板一端相連接的一第一運行軌道、以及設置在第一主體軌道和第一運行軌道 之間的一第一延長軌道;一第二導軌,對稱固定于一第二側(cè)墻上,第二導軌包含固定于第二 側(cè)墻上的一第二主體軌道、與擱置古箏的面板另一端相連接的一第二運行軌道、以及設置 在第二主體軌道和第二運行軌道之間的一第二延長軌道;第一側(cè)墻與第二側(cè)墻之間形成一 空間,面板橫跨于該空間內(nèi),且第一延長軌道和第二延長軌道拉出延長時可使面板離開該 空間。
[0005] 本發(fā)明一種新型古箏架有效利用了飄窗的空間,為使用者節(jié)省了古箏的占地空 間。
[0006] 為便于貴審查委員能對本發(fā)明目的、形狀、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進一步的認識與 了解,并結(jié)合實施例與附圖作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 附圖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新型古箏架的結(jié)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 的附圖標號說明:
[0009] 第一側(cè)墻 1 第二側(cè)墻 2空間 3第一導軌4
[0010] 第一主體軌道41第一運行軌道42第一延長軌道43第二導軌5
[0011] 第二主體軌道51第二運行軌道52第二延長軌道53面板6
[0012] 擋塊 61第一連接塊 62第二連接塊 63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一種新型古箏架作進一步說明。
[0014] 請參閱附圖,為本發(fā)明一種新型古箏架,其固定于比古箏長度長的飄窗上,飄窗具 有相對設置的一第一側(cè)墻1和一第二側(cè)墻2。第一側(cè)墻1與第二側(cè)墻2之間形成一空間3。
[0015] 古箏架由側(cè)向固定于第一側(cè)墻1的一第一導軌4、對稱固定于第二側(cè)墻2的一第二 導軌5、橫跨于空間3內(nèi)連接于第一導軌4和第二導軌5之間用于擱置古箏的一面板6組 成。
[0016] 面板6為一板體,呈縱長型,其長度長于古箏的總體長度,面板6于其縱長方向上 設有兩條擋塊61,兩擋塊61之間的距離大于古箏的堅向?qū)挿?。面?-端堅向連接有一第 一連接塊62連接第一運行軌道42,另一端堅向連接有一第二連接塊63連接第二運行軌道 52。面板6表面還于兩擋塊61內(nèi)設有防滑墊。
[0017] 第一導軌4包含用螺釘側(cè)向固定于第一側(cè)墻1上的一第一主體軌道41、與擱置古 箏的面板6第一連接塊62相連接的一第一運行軌道42、以及設置在第一主體軌道41和第 一運行軌道42之間的一第一延長軌道43。第一主體軌道41、第一運行軌道42和第一延長 軌道43之間的運行方式為滾珠式。
[0018] 第二導軌5包含用螺釘側(cè)向固定于第二側(cè)墻2上的一第二主體軌道51、與擱置古 箏的面板6第二連接塊63相連接的一第二運行軌道52、以及設置在第二主體軌道51和第 二運行軌道52之間的一第二延長軌道53。第二主體軌道51、第二運行軌道52和第二延長 軌道53之間的運行方式為滾珠式。
[0019] 將古箏的頭端擱置于靠近第二導軌5的面板6上,尾端擱置于靠近第一導軌4的 面板6上。當要彈奏時,站在飄窗的開放邊上,扶住古箏兩端,往自己面前拉動,第一運行軌 道42和第二運行軌道52受引導而往自己面前移動,進而帶使第一延長軌道43和第二延長 軌道53拉出延長,使得面板6離開飄窗的空間3,進入飄窗的開放邊內(nèi),這時,使用者可端椅 子坐下彈奏了;當彈奏完畢將古箏歸位時,扶住古箏兩端向前推動,第一延長軌道43和第 二延長軌道53復位,從而帶使面板6進入飄窗的空間3內(nèi)。
[0020]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一種新型古箏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古箏架為伸縮式的第一導 軌和第二導軌設置在飄窗的第一側(cè)墻和第二側(cè)墻上,合理利用了飄窗的空間,為使用者節(jié) 省了現(xiàn)有技術的占地面積。
【權利要求】
1. 一種新型古箏架,其特征在于: 一第一導軌,側(cè)向固定于一第一側(cè)墻上,第一導軌包含固定于第一側(cè)墻上的一第一主 體軌道、與擱置古箏的面板一端相連接的一第一運行軌道、以及設置在第一主體軌道和第 一運行軌道之間的一第一延長軌道; 一第二導軌,對稱固定于一第二側(cè)墻上,第二導軌包含固定于第二側(cè)墻上的一第二主 體軌道、與擱置古箏的面板另一端相連接的一第二運行軌道、以及設置在第二主體軌道和 第二運行軌道之間的一第二延長軌道; 第一側(cè)墻與第二側(cè)墻之間形成一空間,面板橫跨于該空間內(nèi),且第一延長軌道和第二 延長軌道拉出延長時可使面板離開該空間。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古箏架,其特征在于:面板一端堅向連接有一第一連 接塊連接第一運行軌道,另一端堅向連接有一第二連接塊連接第二運行軌道。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古箏架,其特征在于:面板沿其縱長方向上設有兩條 擋塊,兩擋塊之間的距離大于古箏的堅向?qū)挿?br>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古箏架,其特征在于:面板上設有防滑墊。
【文檔編號】G10G5/00GK104157270SQ201410411504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20日
【發(fā)明者】黃武 申請人: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