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基板、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顯示面板中的每個像素一般采用rgb(red、green、blue-紅、綠、藍)三色子像素結構。為了提高顯示面板的亮度,并降低顯示面板的功耗,近年來,顯示面板中的每個像素采用rgbw(red、green、blue、white-紅、綠、藍、白)四色子像素結構,即通過在原有rgb三色子像素結構中增加白色透明子像素,來提高亮度,并降低功耗。
現(xiàn)有技術中的顯示面板的每個像素中的rgbw四個子像素均對應設置有薄膜晶體管,以分別對各個子像素進行控制。顯示面板在彩色畫面的顯示區(qū)域,可采用與rgb三個子像素對應的薄膜晶體管導通,與w子像素對應的薄膜晶體管截止的方式進行顯示,在透明畫面的顯示區(qū)域則采用rgbw四個子像素對應的薄膜晶體管均導通的方式進行顯示,進而可保證顯示畫面的色度域不會受影響。
本申請的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中的w子像素的開口率只能與rgb子像素的開口率一致,無法達到更高,進而使得w子像素的開口率不夠高,導致顯示面板的顯示透明畫面的顯示區(qū)域的透過率不夠高,使得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基板、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用以提高顯示面板的顯示透明畫面的顯示區(qū)域的透過率。
第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基板,該顯示基板包括陣列排布的多個像素,每個像素均包括一個第一彩色子像素、一個第二彩色子像素、一個第三彩色子像素和高亮子像素;顯示基板上的每個彩色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獨立,且各驅動電極分別對應設置有一個薄膜晶體管開關;顯示基板上的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且相互電連接的各驅動電極中僅一個驅動電極對應設置有一個薄膜晶體管開關。
可選地,所述顯示基板還包括柵線,位于同一行中的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柵線層的連接線相互電連接。
可選地,所述顯示基板還包括數(shù)據(jù)線,位于同一列中的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數(shù)據(jù)線層的連接線相互電連接。
可選地,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驅動電極層的連接線相互電連接。
示例性地,相鄰兩行或者兩列中,位于斜線上的每相鄰兩個高亮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
示例性地,位于相鄰兩行或者兩列中的每三個高亮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
進一步地,每相鄰兩列子像素中,右側列的子像素中的一個高亮子像素,與左側列的子像素中距離該高亮子像素最近的兩個高亮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或者,每相鄰兩行子像素中,下一行子像素中的一個高亮子像素,與上一行子像素中距離該高亮子像素最近的兩個高亮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
可選地,每個像素包括一個第一彩色子像素、一個第二彩色子像素、一個第三彩色子像素和三個高亮子像素,高亮子像素的面積占比為50%,彩色子像素和高亮子像素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每個像素包括的六個子像素呈兩行三列的排列方式,其中,一行中依次設置有一個所述高亮子像素、一個所述第一彩色子像素和一個所述高亮子像素,另一行中依次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二彩色子像素、一個所述高亮子像素和一個所述第三彩色子像素。
可選地,每個子像素的形狀均為矩形,或者,每個子像素的相對的兩邊為直邊,相對的另兩邊均為折邊,且每個折邊均以子像素的平行于直邊的中線為對稱軸。
可選地,第一彩色子像素、第二彩色子像素、第三彩色子像素各為紅色子像素、綠色子像素和藍色子像素中的一個。
可選地,高亮子像素為白色子像素或者黃色子像素。
第二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包括以上任一項所述的顯示基板。
可選地,所述顯示面板為液晶顯示面板,所述顯示基板為陣列基板,液晶顯示面板還包括彩膜基板,驅動電極為像素電極,彩膜基板包括陣列排布的多個色阻單元,每個色阻單元包括一個第一彩色色阻、一個第二彩色色阻、一個第三彩色色阻和高亮色阻,其中,第一彩色色阻與第一彩色子像素對應,第二彩色色阻與第二彩色子像素對應,第三彩色色阻與第三彩色子像素對應,高亮色阻與高亮子像素相對應。
可選地,所述顯示面板為有機發(fā)光顯示面板,顯示基板上的驅動電極為陽極。
第三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括以上任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基板、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其中,由于顯示基板上的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且相互電連接的各驅動電極中僅一個驅動電極對應設置有一個薄膜晶體管開關,從而使得相互電連接的各驅動電極中的其他驅動電極無需設置薄膜晶體管開關,也就是說一部分高亮子像素對應位置處無需設置薄膜晶體管開關,而薄膜晶體管開關不透光,因此,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該部分高亮子像素的開口率明顯增加,進而使得當顯示面板顯示透明畫面時,由高亮子像素射出的光線增多,進而使得顯示面板的顯示透明畫面的顯示區(qū)域的透過率增加,有效改善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一;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二;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三;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圖2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四;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五;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圖5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六;
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七;
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八;
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九;
圖1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像素結構的示意圖一;
圖1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像素結構的示意圖二;
圖1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像素結構的示意圖三;
圖1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1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有機發(fā)光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1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應當明確,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于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發(fā)明。在本發(fā)明實施例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shù)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shù)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
應當理解,盡管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能采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彩色子像素,但這些彩色子像素不應限于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彩色子像素彼此區(qū)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實施例范圍的情況下,第一彩色子像素也可以被稱為第二彩色子像素,類似地,第二彩色子像素也可以被稱為第一彩色子像素。
需要注意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詞是以附圖所示的角度來進行描述的,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還需要理解的是,當提到一個元件被形成在另一個元件“上”或“下”時,其不僅能夠直接形成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過中間元件間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基板,如圖1所示,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一,該顯示基板包括陣列排布的多個像素1(例如,圖1中虛線框所示為一個像素1),每個像素1均包括一個第一彩色子像素11、一個第二彩色子像素12、一個第三彩色子像素13和高亮子像素14;顯示基板上的每個彩色子像素(第一彩色子像素11、第二彩色子像素12和第三彩色子像素13的統(tǒng)稱)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獨立,且各驅動電極分別對應設置有一個薄膜晶體管開關,即如圖1所示,每個第一彩色子像素11對應的驅動電極,第二彩色子像素12對應的驅動電極和第三彩色子像素13對應的驅動電極均相互獨立;顯示基板上的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且相互電連接的各驅動電極中僅一個驅動電極對應設置有一個薄膜晶體管開關。其中,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時,高亮子像素14的具體個數(shù)需要根據(jù)子像素的大小等因素進行選擇,例如,子像素越小,高亮子像素14的個數(shù)越多,子像素越大,高亮子像素14的個數(shù)越少,以使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對顯示效果的影響最小??蛇x地,相鄰的兩個或者三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驅動電極用于使彩色子像素和高亮子像素進行顯示。示例性地,對于扭曲向列型液晶顯示面板,顯示基板上的驅動電極為像素電極,像素電極與彩膜基板上的公共電極之間形成電場,以使得液晶分子偏轉,對經(jīng)過液晶分子的光線的偏振方向進行改變,進而實現(xiàn)顯示;對于有機發(fā)光顯示面板,顯示基板上的驅動電極為陽極,顯示基板上還設置有陰極,陽極與陰極之間設置有有機發(fā)光層,在陽極和陰極之間的電壓作用下,有機發(fā)光層發(fā)光,進而實現(xiàn)顯示。
基于上述結構,相互電連接的各驅動電極中的其他驅動電極無需設置薄膜晶體管開關,也就是說一部分高亮子像素14對應位置處無需設置薄膜晶體管開關,而薄膜晶體管開關不透光,因此,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該部分高亮子像素14的開口率明顯增加,進而使得當顯示面板顯示透明畫面時,由高亮子像素14射出的光線增多,進而使得顯示面板的顯示透明畫面的顯示區(qū)域的透過率增加,有效改善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以5.5寸fhd(fullhighdefinition,全高清)顯示面板為例,其子像素尺寸均為21μm*63μm時,現(xiàn)有技術中每個高亮子像素均對應設置有薄膜晶體管開關,高亮子像素的透過率為54%,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對應設置有薄膜晶體管開關的高亮子像素的透過率仍為54%,無需設置薄膜晶體管開關的高亮子像素的透過率提高至62%,若三個高亮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則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高亮子像素的平均透過率為(54%+62%*2)/3=59%,高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54%。
而且,顯示面板的顯示過程中,對于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14,只需要通過一個薄膜晶體管開關即可控制,使得該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同時充電,進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數(shù)據(jù)線上的負載。
可選地,第一彩色子像素11、第二彩色子像素12、第三彩色子像素13各為紅色子像素、綠色子像素和藍色子像素中的一個。可選地,高亮子像素14為白色子像素或者黃色子像素。以圖1為例,第一彩色子像素11為紅色子像素,第二彩色子像素12為綠色子像素,第三彩色子像素13為藍色子像素,高亮子像素14為白色子像素。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顯示基板上的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可以有多種,下面本發(fā)明實施例舉例進行說明。
在第一個例子中,如圖2和圖3所示,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二,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三,顯示基板還包括柵線2,位于同一行中的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柵線層的連接線l1相互電連接。如圖2所示,柵線2與薄膜晶體管開關的柵極連接,用于控制薄膜晶體管開關的導通和截止。其中,圖2示出了位于同一行中的每相鄰的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柵線層的連接線l1相互電連接;圖3示出了位于同一行中的每相鄰的三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柵線層的連接線l1相互電連接;位于同一行中的相鄰的其他個數(shù)的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柵線層的連接線l1相互電連接的具體連接方式參見圖2和圖3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即可得出,此處不再進行贅述。
由于位于柵線層的連接線l1和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不在同一膜層,因此,二者連接時需要通過貫穿其他膜層的過孔實現(xiàn)。示例性地,顯示基板包括襯底,以及依次設置于襯底上的柵線層,柵極絕緣層,有源層,數(shù)據(jù)線層,鈍化層和驅動電極層,其中,柵線和薄膜晶體管開關的柵極位于柵線層,驅動電極位于驅動電極層,數(shù)據(jù)線,以及薄膜晶體管開關的源極和漏極位于數(shù)據(jù)線層。基于此,如圖4所示,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圖2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圖,顯示基板包括襯底10、依次設置在襯底10上的柵線層20、第一絕緣層30a和驅動電極層40,連接線l1位于柵線層20,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41位于驅動電極層40,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41通過貫穿第一絕緣層30a的第一過孔v1與連接線l1電連接。其中,上述第一絕緣層30a包括柵極絕緣層和鈍化層。
在第二個例子中,如圖5和圖6所示,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四,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五,顯示基板還包括數(shù)據(jù)線3,如圖6所示,數(shù)據(jù)線3與薄膜晶體管開關的源極連接,用于在薄膜晶體管開關導通時為驅動電極提供驅動電壓。位于同一列中的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數(shù)據(jù)線層的連接線l2相互電連接。其中,圖5示出了位于同一列中的每相鄰的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數(shù)據(jù)線層的連接線l2相互電連接;圖6示出了位于同一列中的每相鄰的三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數(shù)據(jù)線層的連接線l2相互電連接;位于同一列中的相鄰的其他個數(shù)的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數(shù)據(jù)線層的連接線l2相互電連接的具體連接方式參見圖5和圖6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即可得出,此處不再進行贅述。
由于位于數(shù)據(jù)線層的連接線l2和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不在同一膜層,因此,二者連接時需要通過貫穿其他膜層的過孔實現(xiàn)。示例性地,顯示基板包括襯底,以及依次設置于襯底上的柵線層,柵極絕緣層,有源層,數(shù)據(jù)線層,鈍化層和驅動電極層,其中,柵線和薄膜晶體管開關的柵極位于柵線層,驅動電極位于驅動電極層,數(shù)據(jù)線以及薄膜晶體管開關的源極和漏極位于數(shù)據(jù)線層?;诖?,如圖7所示,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圖5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圖,顯示基板包括襯底10、依次設置在襯底10上的第二絕緣層30b、數(shù)據(jù)線層50、第三絕緣層30c和驅動電極層40,連接線l2位于數(shù)據(jù)線層50,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41位于驅動電極層40,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41通過貫穿第三絕緣層30c的第二過孔v2與連接線l1電連接。其中,上述第二絕緣層30b為柵極絕緣層,第三絕緣層30c為鈍化層。
在第三個例子中,如圖1、圖8、圖9、圖10和圖11所示,圖8~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基板的俯視圖六~九,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驅動電極層的連接線l3相互電連接。由于位于驅動電極層的連接線l3和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位于同一膜層,因此,只需要在對驅動電極層進行構圖制作形成連接線l3和驅動電極時,使連接線l3和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為一體結構,即可實現(xiàn)二者的電連接,無需通過貫穿其他膜層的過孔實現(xiàn)。基于此,在第三個例子中“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驅動電極層的連接線l3相互電連接”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可以有多種,下面舉例進行說明。
示例性地,位于同一行/列中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其中,圖8示出了位于同一行中的每相鄰的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驅動電極層的連接線l3相互電連接;圖9示出了位于同一列中的每相鄰的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驅動電極層的連接線l3相互電連接;位于同一行/列中的相鄰的其他個數(shù)的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驅動電極層的連接線l3相互電連接的具體連接方式參見圖8和圖9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即可得出,此處不再進行贅述。
示例性地,如圖10所示,相鄰兩行或者兩列中,位于斜線上的每相鄰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具體的,如圖10所示,位于第一行第一列的高亮子像素14的驅動電極與位于第二行第二列的高亮子像素14的驅動電極電連接。位于相鄰多行/多列中,位于斜線上的每相鄰多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的具體連接方式參見圖10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即可得出,此處不再進行贅述。
示例性地,如圖1和圖11所示,位于相鄰兩行或者兩列中的每三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蛇x地,如圖1所示,每相鄰兩列子像素中,右側列的子像素中的一個高亮子像素14,與左側列的子像素中距離該高亮子像素14最近的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可選地,如圖11所示,每相鄰兩行子像素中,下一行子像素中的一個高亮子像素14,與上一行子像素中距離該高亮子像素14最近的兩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其中,當像素1具有如圖11中虛線框所示的結構時,像素1包括三個彩色子像素(一個第一彩色子像素11、一個第二彩色子像素12、一個第三彩色子像素13)和三個高亮子像素14,高亮子像素14的面積占比為50%,彩色子像素和高亮子像素14間隔設置。示例性地,如圖11所示,像素1包括的三個彩色子像素和三個高亮子像素14呈2行3列排布,其中,第一行中高亮子像素14、第一彩色子像素11和高亮子像素14依次排列,第二行中第二彩色子像素12、高亮子像素14和第三彩色子像素13依次排列。
此時,采用上述連接方式時,可以將一個像素1包括的三個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進而可以使得一個像素1包括的三個高亮子像素14是否發(fā)光或者發(fā)光強度均是一致的,三者相互連接對顯示畫面幾乎無影響。
位于多行/多列中的相鄰的其他個數(shù)的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通過位于驅動電極層的連接線l3相互電連接的具體連接方式參見圖1以及圖8~圖11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即可得出,此處不再進行贅述。
下面本發(fā)明實施例對顯示基板上的像素結構進行舉例描述,需要補充的是,無論以下哪種像素結構,其中的高亮子像素14對應的驅動電極均適用于以上各種連接方式。
可選地,如圖12和圖13所示,圖1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像素結構的示意圖一,圖1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像素結構的示意圖二,每個像素1包括一個第一彩色子像素11、一個第二彩色子像素12、一個第三彩色子像素13和一個高亮子像素14,高亮子像素14的面積占比為25%,每個像素1中的第一彩色子像素11、一個第二彩色子像素12、一個第三彩色子像素13和一個高亮子像素14,在行方向上依次設置。示例性地,在列方向上,如圖12所示,相同顏色的子像素可以位于同一列。或者,如圖13所示,在列方向上,第一彩色子像素11、第二彩色子像素12和第三彩色子像素13交替設置。
可選地,如圖1所示,顯示基板上的每個像素1包括一個第一彩色子像素11、一個第二彩色子像素12、一個第三彩色子像素13和三個高亮子像素14,高亮子像素14的面積占比為50%,彩色子像素和高亮子像素14間隔設置。以上述第一彩色子像素11為紅色子像素(r),第二彩色子像素12為綠色子像素(g)、第三彩色子像素13為藍色子像素(b),高亮子像素14為白色子像素(w)為例,對包括上述顯示基板的顯示面板的色域度和透過率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僅包括rgb三色子像素的顯示面板的色域度和透過率進行比較,比較結果參見表一,其中表一中的數(shù)據(jù)為各高亮子像素14均對應設置有薄膜晶體管開關情況下的數(shù)據(jù),目的在于直觀的體現(xiàn)像素結構對顯示面板的色域度和透過率的影響,由表一可知,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包括上述rgbw四色子像素的顯示面板和現(xiàn)有技術中僅包括rgb三色子像素的顯示面板相比,具有更高的透過率(本發(fā)明21%,現(xiàn)有技術12%)時仍能保持相同色域度(15%),且透過率的輕微下降(例如,18%下降至17%)可以使得其色域度明顯提高(例如,50%提高至70%),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包括rgbw四色子像素的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明顯優(yōu)于現(xiàn)有技術中僅包括rgb三色子像素的顯示面板。
表一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每個像素1包括的六個子像素呈兩行三列的排列方式,其中,一行(例如,圖1中像素1的第一行)中依次設置有一個高亮子像素14、一個第一彩色子像素11和一個高亮子像素14,另一行(例如,圖1中像素1的第二行)中依次設置有一個第二彩色子像素12、一個高亮子像素14和一個第三彩色子像素13,像素1具有此結構時,顯示面板的顯示線條的邊緣不易出現(xiàn)鋸齒狀,顯示效果更佳。在行方向上,相鄰的兩個像素1的第一行和第二行可以互換,或者相鄰的兩個像素1中的子像素排布方式完全相同,類似地,在列方向上,相鄰的兩個像素1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也可以互換,或者相鄰的兩個像素1中的子像素排布方式完全相同,此處不進行限定。
當然,每個像素1包括的六個子像素也可以有其他排列方式,例如,每個像素1包括的六個子像素排列在一行中,即在行方向上第一彩色子像素11、高亮子像素14、第二彩色子像素12、高亮子像素14、第三彩色子像素13和高亮子像素14依次設置,在列方向上,相同顏色的子像素位于同一列,或者,第一彩色子像素11、第二彩色子像素12、第三彩色子像素13和高亮子像素14交替設置。
此外,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顯示基板上的子像素的形狀也可以有多種,例如,如圖1所示,每個子像素的形狀均為矩形;或者,如圖14所示,圖1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像素結構的示意圖三,每個子像素的相對的兩邊為直邊,相對的另兩邊均為折邊,且每個折邊均以子像素的平行于直邊的中線為對稱軸。上述“每個子像素”指的是:第一彩色子像素11、第二彩色子像素12、第三彩色子像素13和高亮子像素14。針對圖14所示的子像素的形狀,當包括上述顯示基板的顯示面板為應用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轉換)或者ffs(fringefieldswitching,邊緣場開關)技術的液晶顯示面板時,驅動電極為像素電極,其上設置有多個狹縫,狹縫的走向與像素電極的形狀相匹配,即與子像素的形狀相匹配,顯示基板上還設置有公共電極,從而使得在像素電極和公共電極之間的電場的作用下,以正性液晶為例,該中線兩側的液晶分子都趨向于長軸方向與像素電極上的狹縫方向垂直,進而使得該中線兩側的液晶分子的偏轉角度不一致,可以改善顯示面板的視角以及顯示效果。
基于以上所述的顯示基板,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兩種顯示面板。示例性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液晶顯示面板,如圖15所示,圖1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液晶顯示面板的示意圖,該液晶顯示面板包括以上任一項所述的顯示基板100和彩膜基板200,其中,顯示基板100為陣列基板,驅動電極為像素電極,彩膜基板200包括陣列排布的多個色阻單元,每個色阻單元包括一個第一彩色色阻、一個第二彩色色阻、一個第三彩色色阻和高亮色阻,其中,第一彩色色阻與第一彩色子像素對應,第二彩色色阻與第二彩色子像素對應,第三彩色色阻與第三彩色子像素對應,高亮色阻與高亮子像素相對應。示例性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有機發(fā)光顯示面板,如圖16所示,圖1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有機發(fā)光顯示面板的示意圖,該有機發(fā)光顯示面板包括以上任一項所述的顯示基板100,其中,顯示基板100上的驅動電極為陽極。其中,上述液晶顯示面板和有機發(fā)光顯示面板包括的其他結構以及顯示過程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此處不再進行贅述。
此外,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如圖17所示,圖1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該顯示裝置包括以上任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600。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可以是例如智能手機、可穿戴式智能手表、智能眼鏡、平板電腦、電視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數(shù)碼相框、導航儀、車載顯示器、電泳顯示器、電子書等任何具有顯示功能的產(chǎn)品或部件。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可以為柔性,也可以為非柔性,本申請對此不做限定。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基板、液晶顯示面板、有機發(fā)光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其中,由于顯示基板上的每相鄰的至少兩個高亮子像素對應的驅動電極相互電連接,且相互電連接的各驅動電極中僅一個驅動電極對應設置有一個薄膜晶體管開關,從而使得相互電連接的各驅動電極中的其他驅動電極無需設置薄膜晶體管開關,也就是說一部分高亮子像素對應位置處無需設置薄膜晶體管開關,而薄膜晶體管開關不透光,因此,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該部分高亮子像素的開口率明顯增加,進而使得當顯示面板顯示透明畫面時,由高亮子像素射出的光線增多,進而使得顯示面板的顯示透明畫面的顯示區(qū)域的透過率增加,有效改善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