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色粉盒、顯影單元以及圖像形成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圖像形成設備的色粉盒,所述圖像形成設備形成靜電潛像以及將該靜電靜態(tài)潛像顯影成可視圖像、可拆除地安裝所述色粉盒的顯影單元(ID單元)、以及圖像形成設備。
背景技術:
靜電潛像形成在感光鼓上,并在ID單元內(nèi)顯影為色粉圖像。電子照相打印機,例如LED打印機經(jīng)常利用色粉盒形式的可更換消耗品。
色粉盒被形成具有從中排放色粉的排放口。色粉盒與ID單元相連,使得排放口與ID單元上形成的接收口對準。而后,打開色粉盒的遮蔽件或密封件,色粉從排放口排入到ID單元內(nèi)。色粉的屬性決定了設計參數(shù),例如色粉類型、用于控制色粉層厚度的輥和元件的規(guī)格、打印速度、用于施加高電壓的條件、以及定影單元的溫度設定是相關的。因此,如果補充的色粉不是被設計用于ID單元,則打印效果變差,或者因未定影的色粉粘附在定影輥上而產(chǎn)生卡紙。
為了防止上述缺陷,色粉盒可以裝備有保存有關容納在色粉盒中的色粉的信息的存儲元件。當色粉盒與ID單元相連時,有關色粉的信息可以被讀入圖像形成設備。當容納不符合要求的色粉的色粉盒安裝在ID單元上時,可以在液晶顯示器(LCD)上向使用者顯示警告或消息。存儲元件和圖像形成設備之間的數(shù)據(jù)通信有兩種類型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對于接觸式來說,由于公差范圍內(nèi)存在尺寸誤差,因此不能確保存儲元件的接觸區(qū)域與圖像形成設備的接觸區(qū)域之間的適當壓力,從而阻礙形成良好的電連接。特開No.2002-169365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用于解決這種問題的結構。也就是,接觸區(qū)域設置在圖像形成設備中色粉盒壓靠ID單元的位置。該接觸區(qū)域形成電導通。
當色粉盒安裝在ID單元上時,應該利用比形成電連接所需的力更大的力使色粉盒壓靠在ID單元上。這種相對較大的力可能會在安裝和/或拆除色粉盒時對觸頭產(chǎn)生劃痕和/或損壞。所述劃痕和損壞阻礙了色粉盒的重復利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存儲元件和與該存儲元件電連接的觸頭的色粉盒,通過觸頭與ID單元或圖像形成設備形成電連接。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色粉盒和ID單元,其中消除了對色粉盒觸頭的損壞以及色粉盒和顯影單元之間較差的電接觸,使得色粉盒可以得到重復利用。
一種色粉盒縱向延伸,并可拆除地與顯影單元(2)相連。存儲元件(120)與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電連接。該色粉盒包括配置有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的第一端部和在縱向與第一端部相對的第二端部。接合部分(109)形成在第一端部附近。當色粉盒連接到顯影單元(2)時,第二端部接合顯影單元(2),并且接合部分(109)接合顯影單元(2),使得色粉盒壓靠在顯影單元(2)上。
色粉盒在縱向延伸,并且包括在色粉盒縱向端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接合部分(109)形成在色粉盒的外表面上。
色粉盒包括利用彈性元件(130)裝配在色粉盒的第一端部上的蓋(129),彈性元件(130)夾在蓋(129)和第一端部之間。
彈性元件(130)對蓋(129)和第一端部之間的間隙進行密封。
色粉盒包括安裝有存儲元件(120)和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的電路板(122),電路板(122)可移去地與第一端部相連。
一種顯影單元容納在前所述的可拆除地相連的色粉盒。該顯影單元包括第二電氣端子和容納部件。當色粉盒連接到顯影單元(2)時,第二電氣端子(123a,123b)與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電連接,從而通過所述第一和第二電氣端子在所述存儲元件和顯影單元之間傳遞信息。當色粉盒連接到顯影單元(2)時,容納色粉盒的接合部分(109)的容納部件(119)接合所述接合部分(109),使得色粉盒壓靠在顯影單元(2)上。
容納部件包括將接合部分(109)導向第二電氣端子(123a,123b)的導向面。
從以下給出的詳細描述中將會清楚地了解到本發(fā)明的其他適用范圍。然而,應該認識到這些詳細描述和具體示例盡管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它們僅僅通過示例的方式給出,因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從這一詳細描述中將會清楚地了解到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內(nèi)的多種變化和修改。
從以下給出的詳細描述和附圖中將會更詳盡地了解到本發(fā)明,所述描述和附圖僅僅通過示例方式給出,并由此并不是限制本發(fā)明,其中圖1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設備的整體構成;圖2是表示ID單元的放大視圖;圖3是色粉盒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組裝成一體單元之后的色粉盒的立體圖;圖5A-5C表示電路板;圖6A-6C表示色粉盒在電路板之前的縱向端部;圖7A和7B表示色粉盒在電路板之后的縱向端部;圖8是表示其上安裝有色粉盒的ID單元的立體圖;圖9是在由圖8中的箭頭A所示的方向上觀察ID單元后側的局部立體圖;圖10A-10D表示容納部;圖11是表示在色粉與ID單元相連之前的的可接合部分的俯視圖;圖12是表示在色粉與ID單元相連之后的已接合部分的俯視圖;圖13-15表示ID單元的杠桿和突出部之間的位置關系;圖16A和16B表示相應尺寸的公差;圖17是色粉盒的分解立體圖;圖18是色粉盒被組裝之后的立體圖;圖19A-19C表示側蓋與外筒相連之前的外筒和側蓋,圖19A是俯視圖,圖19B是正視圖,以及圖19C是仰視圖;圖20A-20C表示表示側蓋與外筒相連之后的外筒和側蓋,圖19A是俯視圖,圖19B是正視圖,以及圖19C是仰視圖;圖21是表示色粉盒在與ID單元相連之前的局部俯視圖;圖22是表示色粉盒在與ID單元相連之后的局部俯視圖;
圖23表示第三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將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描述。
第一實施方式圖1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設備的整體構成。圖2是表示顯影單元(ID單元)2的放大視圖。
參照圖1和2,色粉盒18包括容納色粉的色粉腔19。在色粉盒18已經(jīng)與ID單元2相連之后,可以通過操作杠桿打開遮蔽件,使得色粉從色粉盒排入ID單元2的儲存器20內(nèi)。色粉供給輥21向顯影輥22供給色粉。刮板23在顯影輥22上形成色粉的薄層。
帶電輥24使感光鼓25的表面均勻帶電。曝光單元17選擇性地對感光鼓25的帶電表面進行曝光以形成靜電潛像。顯影輥22利用色粉將該靜電潛像顯影成為色粉圖像。跳動輥7將記錄介質5從盒3中供給到輸送路徑上。記錄介質5被輸送到定位輥8和9,在ID單元2內(nèi)進行成像時將記錄介質5同步供給到ID單元2。當記錄介質5穿過在感光鼓25和轉印輥10之間確定的轉印點時,色粉圖像從感光鼓25被轉印到記錄介質5上。
清潔輥26在色粉圖像轉印之后去除保留在感光鼓25上的色粉。定影單元包括加熱輥12和支撐輥11。記錄介質5穿過在加熱輥12和備用輥11之間確定的定影點,使得色粉圖像熔化成固定圖像。記錄介質5隨后通過排出輥13-16排出??刂破?0控制每個打印操作。盒3容納堆疊的記錄介質5。
基本上圓柱形的色粉盒18包括與色粉盒的縱向端面相連的接觸墊121a和121b,接觸墊121a和121b與將在后文描述的存儲元件120相連。ID單元2包括連接器123。通過接觸墊121a和121b以及連接器123在ID單元2和色粉盒18之間傳遞信息。連接器123通過電線和印刷電路板(未示出)與觸頭125a和125b相連。連接器150在其面對ID單元2上的觸頭125a和125b的位置處安裝在圖像形成設備上。因而,來自色粉盒18的信息經(jīng)由電線(未示出)被送入圖像形成設備的控制器30。
圖3是色粉盒18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在色粉盒18被組裝成一體單元時色粉盒18的立體圖。
色粉盒18包括內(nèi)筒101和外筒105,內(nèi)筒101被插入到外筒105中。內(nèi)筒101作為控制色粉供給的遮蔽件。外筒105將內(nèi)筒101容納在其中。內(nèi)筒101和外筒105由熱塑性樹脂材料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ABS)制成。內(nèi)筒101包括具有彎曲表面并防止色粉泄漏的遮蔽件102、開口103、促使內(nèi)筒101旋轉的杠桿104、以及防止色粉通過內(nèi)筒101和外筒105之間的間隙泄漏的密封件111。密封部件(未圖示)設置在遮蔽件102的內(nèi)表面上,面對形成在內(nèi)筒101中的開口10。
存儲元件120和容腔108設置在外筒105的縱向端面。存儲元件120存儲有關色粉的信息。容腔108容納具有與存儲元件120電連接的接觸墊121a和121b的電路板122。側蓋106通過例如粘結劑連接在外筒105的縱向端面上。突出部109與外筒105一體形成并定位在外筒105的縱向端部附近的外表面上。當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時,突出部109接合ID單元2的相應容納部119(圖8)。備選地,容納部109可以被形成為是與外筒105分開的元件,該部109可以安裝在外筒105上。
在色粉盒18上形成突出部118。當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時,突出部118接合ID單元2的突出部117(圖8)。
圖5-7詳細表示電路板122。圖5A-5C表示電路板122。電路板122基本上是矩形的,具有切去的兩個角。存儲元件120安裝在電路板122的背面上。接觸墊121a、121b形成在電路板122的相對表面上并通過通孔與存儲元件120電連接。
圖6A-6C表示電路板122安裝在色粉盒上之前色粉盒的縱向端部。圖6B是左側剖視圖。圖6C是正視圖。圖7A和7B表示在電路板122已經(jīng)安裝之后色粉盒的縱向端部。圖7B是左側剖視圖。電路板122插入容腔108內(nèi),接觸墊121a和121b面向外。當電路板122進入容腔108時,電路板122推壓突出部112使其彈性變形直至電路板122達到預定位置。隨后,突出部112回到其初始位置,從而牢固地保持電路板122。這樣,電路板122牢固容納在容腔108內(nèi)。
圖8是表示安裝色粉盒18的ID單元2的立體圖。圖9是在由圖8中的箭頭A所示的方向上觀察ID單元2的后側的局部立體圖。圖8表示與ID單元相連之前的色粉盒18。ID單元2包括在色粉盒一側與接觸墊121a和121b形成電連接的連接器123。連接器123包括與接觸墊121a接觸的兩個插頭123a和與接觸墊121b接觸的兩個插頭123b。兩個插頭被用于一個接觸墊以確保接觸墊121a和121b與連接器123的可靠電連接。
連接器123通過電路板124和電線(未示出)與設置在ID單元2上的觸頭125a和125b(圖9)相連,以與圖像形成設備電連接。具有安裝在其上的連接器123的電路板122由壁128支承,所述壁128與連接器123受到推壓的方向正交。參照圖8,密封件127被連接成環(huán)繞色粉接收口126,由此防止色粉通過顯影單元2與確定色粉排出口110的色粉盒外壁之間的間隙泄漏。當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時,色粉盒18的突出部118接合突出部117以防止色粉盒18上升。ID單元2的突出部119接合色粉盒18的容納部109,由此促使突出部109被壓向連接器123,使得在色粉盒18一側的接觸墊121a和121b在預定壓縮力的作用下移動以與ID單元2的連接器123的插頭123a和123b電連接,所述預定壓縮力是由插頭123a和123b的彈性決定的。
圖10A-10D表示容納部119。圖10A是俯視圖。圖10B是正視圖。圖10C是左側視圖。圖10D是容納部119的立體圖。容納部119容納從色粉盒18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部109。參照圖10A-10C,容納部119包括壁137、壁138以及底部139。壁137限制和引導色粉盒18的橫向移動。壁138限制和引導色粉盒18的縱向移動。壁137和138具有將突出部109引導到由壁137和138以及底部109限定的凹槽140內(nèi)的傾斜表面137a和138a。
圖11是表示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之前的可接合部分的俯視圖。
圖12是表示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之后的已接合部分的俯視圖。
圖13-15表示色粉盒的杠桿104與ID單元2的突出部135之間的位置關系。
色粉盒18從上方插入ID單元2內(nèi),從而以色粉盒18的突出部118與ID單元2的突出部117配合并且色粉盒18的突出部109與ID單元2的容納部119配合的方式偏斜地推壓連接器123。傾斜表面137a和138a將突出部109引導到凹槽140內(nèi)以確保突出部109置于容納部119底部的適當位置。ID單元的突出部135裝配在形成于圖8和13-15中的色粉盒18的杠桿104上的凹槽136內(nèi)。而后,旋轉杠桿104促使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同時還壓縮密封件127。密封件127由海綿材料例如發(fā)泡聚氨酯形成,并且被粘結在ID單元2上以環(huán)繞色粉接收口126。壓縮密封件127并推壓色粉盒18,以使防止色粉泄漏在ID單元2的色粉接收口126附近。
距離L1(圖11)是ID單元2的容納部119的壁表面138與插頭123a和123b的頂部之間的距離。距離L2(圖12)是色粉盒18的突出部109的接合表面109a與接觸墊121a和121b之間的距離。距離L2比距離L1更大,使得當連接器121推動插頭123a和123b時,插頭123a和123b變形距離L1和L2之間的差值。術語“有效行程”被用于涵蓋插頭123a和123b之間變形的范圍。最小所需變形量是確保觸頭121與連接器123之間電導通符合要求所需的插頭123a和123b的變形量。最大允許變形量是插頭123a和123b剛好在插頭123a和123b永久變形之前的變形量。插頭123a和123b的有效行程范圍從最小所需變形量到最大允許變形量。例如,如果有效行程被選定為處于0.5mm-1.5mm的范圍,則距離L1和L2之間的差值應為是1mm,結構部件的累計公差應該處于±0.5mm的范圍。
圖16A和16B表示各個尺寸的公差。參照圖16A和16B,ID單元一側的部件的累計公差包括公差d1,d2和d3。公差d1適用于從容納部119的壁表面138到支承電路板124的壁表面128的距離。公差d2適用于電路板124的厚度。公差d3適用于從電路板124到連接器123頂端的距離。在本實施方式中,公差d1,d2和d3的總和在±0.3mm內(nèi)。
色粉盒一側的部件的累計公差包括d4和d5。公差d4適用于從突出部109的接合表面109a到電路板122的表面的距離,電路板122上安裝有存儲元件120。公差d5適用于電路板122的厚度。由于突出部109在色粉盒18的縱向端部附近形成在色粉盒18的外表面上,因此可以縮短從突出部109的接合表面109a到電路板122表面的距離D4。例如,如果尺寸D4是30mm,則公差d4可以是±0.1mm。例如,如果電路板122的厚度的公差d5是±0.1mm,則公差d4和d5的總和是±0.2mm。因而,可以實現(xiàn)上述結構部件的累計公差處于±0.5mm的范圍。
從各個結構件尺寸變化的正規(guī)化的角度,大多數(shù)制造設備的累計誤差可以處于比±0.5mm更小的范圍。
色粉盒18在色粉盒18的縱向上得到推壓,由此促使色粉盒18的接觸墊121a和121b與插頭123a和123b形成接觸。對于具有對應A4/LETTER大小的紙的尺寸的色粉盒來說,從色粉盒一端到電路板122表面的距離大致是250mm,在這種情況下,制造精度在±0.1mm內(nèi)的色粉盒18是非常困難的。
如上所述,通過色粉盒與ID單元2的連接,色粉盒18的接觸墊121a、121b與ID單元2的連接器123的插頭123a和123b電連接,并通過電路板124和電線(未示出)與ID單元2的觸頭125a和125b(圖9)電連接。當具有連接其上的色粉盒18的ID單元2已經(jīng)與圖像形成設備1相連時,安裝在色粉盒18上的存儲元件120與圖像形成設備1的控制器30經(jīng)由連接器150和觸頭125電連接。當然,當ID單元2首先與圖像形成設備1相連并且色粉盒18隨后與ID單元2相連時,存儲元件120仍然可以與圖像形成設備1的控制器30電連接。上述構造使得控制器30可以從存儲元件120中讀取有關色粉盒的信息。因而,當有關色粉盒的信息例如因色粉盒18未與ID單元2相連或者存儲元件120未安裝在色粉盒18上而未得到讀取時,控制器30確定色粉盒18未連接或者連接的色粉盒不符合要求。隨后,控制器30在圖像形成設備1的LCD上顯示消息例如“色粉盒未連接”或“色粉盒不符合要求”。
第一實施方式的構造降低了接觸墊121a和121b與插頭123a和1 23b之間的接觸壓力變化,由此防止因接觸變差或過量壓力對觸頭造成損壞。這樣提供了可靠的電導通。
當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時,需要相對較大的力壓縮密封件127,該力比確保接觸墊121a、121b與插頭123a、123b之間的電導通所需的力更大。色粉盒18被推靠在ID單元2上以在一個方向上壓縮密封件127,同時色粉盒18在另一方向上被推靠在ID單元2的連接器123上。這樣消除了施加比確保接觸墊121a、121b與插頭123a、123b之間的電導通符合要求所需的力更大的力的需要。這種構造不僅在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時防止對接觸墊121a和121b產(chǎn)生刮痕和損壞,而且防止由結構部件的蠕變變形使壓力隨時間降低而造成的接觸變差。這種構造本身使色粉盒18可以重復使用。
第二實施方式圖17是色粉盒18的分解立體圖。圖18是色粉盒18被組裝之后的立體圖。圖19A-19C表示側蓋與外筒相連之前的一外筒和一側蓋,圖19A是俯視圖,圖19B是正視圖,以及圖19C是仰視圖。
第二實施方式的色粉盒與第一實施方式的色粉盒不同之處在于由海綿材料(例如發(fā)泡聚氨酯)制成的彈性密封件130夾在外筒105和側蓋129之間。與側蓋129第一端面對的第二端不是側蓋106的一部分,而是與外筒105成為一體。就像外筒105那樣,側蓋129由ABS樹脂模制而成。
側蓋129包括容腔131和突出部134。容腔131容納電路板122。突出部134在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時防止色粉盒18上升。在側蓋129的上部形成鉤133A并在側蓋129的下部形成鉤133B。鉤133A和133B被用于使側蓋12978外筒105相連。
圖19表示在側蓋129與外筒105相連之前的外筒105和側蓋129。圖20A-20C表示側蓋129已經(jīng)與外筒105相連之后的外筒105和側蓋129。圖20A是俯視圖。圖20B是正視圖。圖20C是仰視圖。在側蓋129上形成的鉤133A、133B與在外筒105上形成的突出部132配合,由此將側蓋129牢固地固定在外筒105上。密封件130夾在側蓋129和外筒105之間。密封件130是彈性的,使得當側蓋129與外筒105相連時,密封件130被壓縮預定量。一旦側蓋129已經(jīng)與外筒105相連時,側蓋129與突出部132配合,使得鉤133的表面133a接合突出部132的表面132a。
當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時,接觸墊121a和121b推壓插頭123a和123b并由此接受相反的力。參照圖20,在外筒105和側蓋129之間設置間隙L,使得當接觸墊121a和121b推壓插頭123a和123b時,側蓋129移動同時壓縮密封件130。還在突出部132和鉤133A、133B之間設置間隙,使得側蓋129被允許在相反力的方向上移回。
ID單元2的構造與第一實施方式的ID單元的構造相同,因此色粉盒18以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方式與ID單元2相連。然而,兩個距離之間的差值可以選定為比第一實施方式的差值更大,即ID單元2的容納部119的壁表面138與插頭123a和123b的頂端之間的距離、和色粉盒18的突出部的接合表面109a與觸頭121表面之間的距離。
圖21是表示色粉盒18在與ID單元2相連之前的局部俯視圖。
圖22是表示色粉盒18在與ID單元2相連之后的局部俯視圖。
參照圖21和22,色粉盒18從上方插入ID單元2內(nèi),從而以色粉盒18的突出部134與ID單元2的突出部117配合并且色粉盒18的突出部109與ID單元2的容納部119配合于其中的方式偏斜地推壓連接器123。而后,在色粉盒18的杠桿104上形成的凹槽136(圖13-15)容納ID單元2的突出部135。隨后,使用者旋轉杠桿104,使得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同時還促使環(huán)繞色粉接收口的密封件127被壓縮到一定程度。
距離L3是接觸墊121a(121b)與色粉盒18的突出部109的接合表面109a之間的距離。距離L3被選定為使得當接觸墊121a和121b推壓插頭123a和123b時,側蓋129移動同時壓縮密封件130。因而,距離L3被選定為比第一實施方式的距離L2更大。
假定密封件130的彈簧常數(shù)與四個接觸墊123a和123b的彈簧常數(shù)總和相同,并且用于確保在插頭123a、123b和接觸墊121a、121b之間實現(xiàn)可靠電導通所需的最小變形量是0.5mm。為了確保0.5mm的最小變形量,距離L3和距離L1之間的差值應該為1mm,其中距離L1是ID單元2的容納部119的壁表面138與插頭123a、123b的頂端之間的距離。因而,如果插頭123a和123b的有效行程將處于0.5mm-1.5mm的范圍(也就是1±0.5mm),L1和L3之間差值的中間值應該為2mm并且結構部件的累計公差為±1mm。換句話說,在第二實施方式中L1和L3之間差值的公差可以是±1mm,而在第一實施方式中L1和L3之間差值的公差可以是±0.5mm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僅在于色粉盒18的結構部件的累計公差。具體地說,第一實施方式的累計公差包括用于從突出部109的接合表面109a與電路板122的表面之間距離的d4,以及用于電路板122的厚度的d5。相比之下,第二實施方式的累計公差是三個公差的總和用于接合表面109a與突出部132的端面132a及鉤133的端面132a之間距離的公差、用于鉤133的端面132a與電路板122的表面之間距離的公差、以及用于電路板122的厚度的公差。第二實施方式的公差數(shù)量是三個而第一實施方式的公差數(shù)量是兩個。然而,累計公差的差值在±0.1mm內(nèi)。這意味著僅在第二實施方式比第一實施方式多一個公差的情況下就可以獲得極大的改善。
通過使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可以使色粉盒18的接觸墊121a和121b與ID單元2的連接器123相連(圖9),并進一步通過電路板124和導線(未示出)與ID單元2的觸頭125a和125b相連。而后,通過使ID單元2與圖像形成設備1相連,可以在圖像形成設備1的的連接器150與ID單元2的觸頭125a和125b之間形成電連接,由此使圖像形成設備1的控制器30可以從存儲元件120中讀取有關色粉盒18的信息。因而,當有關色粉盒的信息例如因色粉盒18未與ID單元2相連或者存儲元件120未安裝在色粉盒18上而未得到讀取時,控制器30確定色粉盒18未連接或者連接的色粉盒不符合要求。隨后,控制器30在圖像形成設備1的LCD上顯示消息例如“色粉盒未連接”或“色粉盒不符合要求”。
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分別制造具有突出部109的外筒105和具有觸頭121的側蓋129。側蓋129組裝在外筒105上,密封件130夾在它們之間。更大的尺寸公差仍然確保所需的壓力作用在觸頭121與連接器123之間,從而提供可靠的電導通。
第三實施方式在第一實施方式或第二實施方式中,如果ID單元2的容納部119(圖8)與色粉盒18的突出部109干涉或者ID單元2的突出部117與色粉盒18的突出部118(圖4)干涉或突出部134(圖17)干涉,則在正確連接色粉盒18之前會花費一些時間。
圖23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第三實施方式的ID單元2包括與色粉盒18的突出部109接合的突出部141。突出部141具有與第一或第二實施方式的ID單元2的容納部119類似的形狀,向ID單元2的縱向中部延伸。突出部141隨著靠近縱向中部而高度增加。突出部141具有導向件143,其具有上表面143a和與上表面143a連續(xù)的傾斜表面143b。當色粉盒18從上方插入ID單元2內(nèi)時,導向件143抵接色粉盒18的突出部109以將突出部109導向ID單元2的階梯部分142。圖23中的色粉盒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
參照圖23,色粉盒18按如下方式與ID單元2相連色粉盒18相對于ID單元2定位成使得色粉盒18的突出部109抵接ID單元2的突出部141的導向件143。由于導向件143向階梯部分142傾斜,因此突出部109被平滑地導向階梯部分142。
此時色粉盒18是傾斜的,并且色粉盒18的突出部134適當進入ID單元2的突出部117的下方。在色粉盒18的突出部134與ID單元2的突出部117配合并且色粉盒18的突出部109接合ID單元2的突出部141的階梯部分142之后,操作者促使突出部135配合在形成于杠桿104上的凹槽136內(nèi)。這樣,色粉盒18與ID單元2相連,同時促使密封件127被粘結成環(huán)繞在ID單元2上形成的色粉接收口126而被壓縮。
隨后,通過將已經(jīng)與色粉盒18相連的ID單元2連接在圖像形成設備1上,可以在圖像形成設備1的連接器150與ID單元2的觸頭125a和125b之間形成電連接,由此使圖像形成設備1的控制器30可以從色粉盒18的存儲元件120中讀取有關信息。當然,ID單元2可以首先與圖像形成設備1相連,隨后色粉盒18與ID單元2連接,存儲元件120仍然與圖像形成設備1的控制器30電連接。
這樣,當例如由于色粉盒18還未與ID單元2相連或者存儲元件120還未安裝在色粉盒18上而不能讀取有關色粉盒18的信息時,控制器30確定色粉盒18還未連接或者所連接的色粉盒是不符合要求的。而后,控制器30在圖像形成設備1的LCD上顯示消息例如“色粉盒未連接”或“色粉盒不符合要求”。
如上所述在ID單元2上設置突出部141以及在色粉盒18上設置導向件134提高了將色粉盒18安裝在ID單元2上的效率。
第一和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可以應用于在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以及這些裝置的多功能設備上采用的色粉盒和ID單元。該結構還可以應用于通過清潔感光鼓收集廢色粉的廢色粉收集系統(tǒng)、ID單元以及包含廢色粉收集系統(tǒng)的圖像形成設備。所述結構還可以應用于利用廢色粉傳送帶將廢色粉傳送到廢色粉腔的色粉盒和ID單元。
本發(fā)明由此得到了描述,顯而易見地是可以通過許多方式改變本發(fā)明。這些改變并不被認為是脫離了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所有這些對本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修改都被認為是包含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與顯影單元(2)可拆除地相連的色粉盒,包括存儲元件(120);與所述存儲元件電連接的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配置有所述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的第一端部;在與所述第一端部相對的位置處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色粉盒連接到顯影單元(2)時接合顯影單元(2);在所述第一端部附近形成的接合部分(109);其中當色粉盒連接到顯影單元(2)中時,所述接合部分(109)接合顯影單元(2),使得色粉盒被推靠在顯影單元(2)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色粉盒在縱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在色粉盒縱向端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接合部分(109)形成在色粉盒的外表面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色粉盒包括利用彈性元件(130)裝配在色粉盒的所述第一端部上的蓋(129),彈性元件(130)夾在蓋(129)和所述第一端部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彈性元件(130)對蓋(129)和所述第一端部之間的間隙進行密封。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色粉盒包括安裝有所述存儲元件(120)和所述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的電路板(122),該電路板(122)可移去地與所述第一端部相連。
6.一種與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色粉盒可拆除地相連的顯影單元,包括第二電氣端子(123a,123b),當色粉盒連接到顯影單元(2)中時與所述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電連接,從而通過所述第一和第二電氣端子在所述存儲元件和顯影單元之間傳遞信息;以及容納部(119),當色粉盒連接到顯影單元(2)中時容納色粉盒的所述接合部分(109),所述容納部(119)接合所述接合部分(109),使得色粉盒壓靠在顯影單元(2)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影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部件包括將所述接合部分(109)導向第二電氣端子(123a,123b)的導向面。
8.一種包括色粉盒和顯影單元的圖像形成設備,其中所述色粉盒包括存儲元件(120);與所述存儲元件電連接的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配置有所述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的第一端部;在與所述第一端部相對的位置處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色粉盒連接到顯影單元(2)中時接合顯影單元(2);在所述第一端部附近形成的接合部分(109);其中所述顯影單元包括第二電氣端子(123a,123b),當色粉盒連接到顯影單元(2)中時與所述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電連接,從而通過所述第一和第二電氣端子在所述存儲元件和顯影單元之間傳遞信息;以及容納部(119),當色粉盒連接到顯影單元(2)中時容納色粉盒的所述接合部分(109),所述容納部(119)接合所述接合部分(109),使得色粉盒壓靠在顯影單元(2)上。
全文摘要
一種色粉盒縱向延伸,并可拆除地與顯影單元(2)相連。存儲元件(120)與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電連接。該色粉盒包括配置第一電氣端子(121a,121b)的第一端部和在縱向與第一端部相對的第二端部。接合部分(109)在第一端部附近形成在色粉盒的外表面上。當色粉盒連接在顯影單元(2)內(nèi)時,第二端部接合顯影單元(2),并且接合部分(109)接合顯影單元(2),使得色粉盒壓靠在顯影單元(2)上。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1046661SQ20071009196
公開日2007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下村龍彥 申請人:沖數(shù)據(jù)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