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標簽材料/標簽及其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模內標簽材料、模內標簽及其制備方法和包裝容器。
背景技術:
模內標簽,就是將印刷好商標圖像的標簽,由機械手一張一張吸起,定位放置到打開的模具中,并由真空負壓或靜電吸附的方式將標簽牢牢吸附在模具壁上;模具閉合后,熔化的塑料進入模具而成型,因熔化塑料的溫度使模內標簽的熱封層(固態(tài)粘合劑)溶化并和塑料容器結為一體;當模具再次打開時,塑料容器成型,標簽和容器結為一體,成為成型容器的一部份,形成一個完整的包裝容器。模內標簽及其貼標技術(IML),可使塑料制品加工廠商加工出的各種制件看起來像似“沒有標簽”(實際上是標簽與容器融為一體),其印制上標簽圖案的質量是某些后彩飾工藝方法所無法達到的;如影像照片、輪廓起伏分明的圖案、甚至三維全息圖案等都可作為產(chǎn)品中的一個整體部分,其質量效果要優(yōu)于那些標簽設在外表面的制品。這種采用模內標簽及其貼標工藝加工生產(chǎn)的塑料制品在構造上更具有裝飾效果,并使得包裝制品可減輕10%~15%的質量,而同時又增加了制品側壁的強度。相對于傳統(tǒng)的標簽形式,模內標簽的優(yōu)勢在于外觀漂亮、防偽效果好、可回收再利用、環(huán)保性強等方面。與不干膠標簽相比模內標簽具有更好的抗化學性、抗刮擦性和抗腐蝕性等,與單一的絲網(wǎng)印刷標簽相比又能更好地展現(xiàn)印刷效果和專色效果。
模內標簽在國外得到了快速發(fā)展,例如在歐洲、北美洲、美國、法國、日本及中國的臺灣地區(qū),因其塑料模塑制品的發(fā)展歷經(jīng)40年以上,模內標簽材料及貼標工藝的發(fā)展風行30年;而中國的模塑及模內標簽的發(fā)展至今不足20年,模內標簽材料及其貼標技術遠落后于這些發(fā)達國家;尤其是模內標簽材料的制備技術及其知識產(chǎn)權幾乎被發(fā)達國家所壟斷并形成了技術壁壘,造成了這一新技術發(fā)展的原材料供應行業(yè)發(fā)展滯后及其供應商發(fā)展的不平衡。所以,發(fā)展和開發(fā)模內標簽材料是國內標簽行業(yè)的當務之急。
目前在模內標簽領域中常用的模內標簽材料即聚丙烯為核心層和聚乙烯為熱封層,核心層和熱封層均是被擠出或共擠出的多層共擠的整體制膜工藝。由于受材料和擠出和共擠工藝的影響,現(xiàn)有的模內標簽薄膜存在如下問題:①由于各層厚度是由各層的擠出機轉速來調節(jié)的,為此各層厚度不易控制,且共擠出薄膜易產(chǎn)生混料,從而影響標簽與容器結合的質量和外觀;②可用于擠出或共擠出的模內標簽材料僅限于由各種熱塑性塑膜層組成的擠出薄膜,若需要含其它非熱塑性塑料層的薄膜,例如鋁塑或金屬鐳射材料,目前的技術和工藝無法實現(xiàn),從而限制了標簽的多樣性;③現(xiàn)有的模內標簽采用聚丙烯(PP)作為基材層,以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作為熱封層,一方面限制了基材層材料的使用,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包裝容器的材料的使用;④根據(jù)代表高科技戰(zhàn)略計劃的工業(yè)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內容,其制造智慧化、快速、有效和個性化產(chǎn)品供應將是重要特征,為此目前的模內標簽材料明顯無法滿足裝飾和標簽功能多樣化的個性化要求;⑤模內標簽材料及其貼標技術幾乎被發(fā)達國家所壟斷并形成專利技術壁壘,所以研究膜內標簽材料及其制備的新技術,智能化、多樣化、個性化制造模內標簽產(chǎn)品是中國模內標簽行業(yè)當務之急。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內標簽材料,通過在基材層上涂淋EVA層作為模內標簽的熱封層,實現(xiàn)對現(xiàn)有模內標簽基材層材料的可替換,滿足模內標簽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模內標簽材料,包括基材層,所述基材層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還包括作為熱封層的EVA層;
所述基材層的上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一混合層,基材層的下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二混合層;
作為熱封層的EVA層涂淋于第二混合層上。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基材層為BOPET薄膜、BOPP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聚乙共擠薄膜、聚苯乙烯薄膜、合成薄膜中的一種;所述基材層的厚度為40~125μm。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表面張力≥38mN/m(dyne);所述第一混合層和第二的混合層的厚度均為0.05-2μm。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是由選自丙烯酸類共聚物、聚烯烴類共聚物、聚氨酯類共聚物、乙烯基類樹脂中的一種;所述抗靜電劑由選自季銨鹽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聚氧乙烯烷基胺復合物、多元醇脂肪酸酯、烷醇酰胺中的一種。
具體的,本發(fā)明所述的混合液由以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混合而成: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還包括涂布印刷性涂層,所述印刷性涂層位于第一混合層的表面,該印刷性涂層與第一混合層是通過雙涂頭的網(wǎng)紋涂布機同步涂布在基材層的上表面,所述印刷性涂層設置以滿足凸版印刷、凹版印刷、膠印、柔印、絲網(wǎng)印刷的任何一種或幾種印刷工藝。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EVA層與第二混合層通過涂淋兩用的淋膜機同步涂淋在下表面上;所述EVA層涂淋厚度為5-20μm。
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內標簽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涂淋EVA避免因多層共擠出時產(chǎn)生混料,提高標簽與容器結合的質量和產(chǎn)品的外觀。
一種模內標簽材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基材層的上表面涂布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形成第一混合層;
2)在基材層的下表面涂淋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和EVA形成第二混合層和EVA層。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1)還包括在第一混合層表面形成印刷性涂層,其中第一混合層與印刷性涂層是通過雙涂頭的同向或逆向網(wǎng)紋涂布機同步涂布在基材層的上表面形成的。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2)的EVA層與第二混合層是通過涂淋兩用的淋膜機同步涂淋在下表面形成的。
本發(fā)明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內標簽,通過在基材層上涂淋EVA層作為熱封層,解決現(xiàn)有的模內標簽只能采用聚丙烯作為基材層的缺陷;同時通過在基材層上涂淋EVA層作為熱封層,解決了多層不同的熱塑性樹脂的共擠出或者多層不同薄膜的復合所造成的模內標簽的卷曲問題。模內標簽的卷曲造成標簽通過機械手夾送進模具腔內的操作無法進行,這對于模內標簽的用途,將是致命的。為了解決模內標簽的卷曲問題,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模內標簽,該模內標簽是采用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裁剪而成。
本發(fā)明的第四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含本發(fā)明所述膜內標簽的包裝容器,該包裝容器包括:
由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裁剪而成的模內標簽;和
將所述模內標簽插入模具腔內與該模內標簽在模內結合在一起的塑料容器。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塑料容器的材質為聚酯、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中的一種。尤其是以聚酯作為熱塑性容器的材料,填補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
相比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通過在基材層上涂淋EVA材料實現(xiàn)傳統(tǒng)聚丙烯(PP)基材層的可選擇和可替換,基材層除了可以選擇現(xiàn)有的BOPET薄膜、BOPP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等薄膜,還可以采用在基材層膜上做出其他表面效果,滿足了模內標簽多樣性和個性化的需求;
2.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通過涂淋的方式在基材層上形成作為熱封層的EVA層,避免了在共擠或擠出過程中各層厚度不易控制導致模內標簽的熱封層產(chǎn)生混料的現(xiàn)象,提高了模內標簽在模內熱塑熔融的粘附強度,從而提高了模內標簽與容器的質量和外觀;
3.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在制備過程中,采用涂布或涂淋的方式在基材層上形成各層,可以采用鋁塑或金屬鐳射材料膜制作具有不同外觀效果的模內標簽;
4.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能與不同材質的容器在模內實現(xiàn)結合,提高包裝容器的裝飾效果和容器材料的多樣化選擇。
附圖說明
圖1為模內標簽材料在上表面制備第一混合層和印刷性涂層的示意圖;
圖2為模內標簽材料下表面制備第二混合層和EVA層的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包括基材層,所述基材層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還包括作為熱封層的EVA層;
所述基材層的上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一混合層,基材層的下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二混合層;
作為熱封層的EVA層涂淋于第二混合層上。
本發(fā)明中所提及的“EVA材料”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乙烯與醋酸乙烯酯(VA)的共聚物,可以通過市售購買方式獲得,也可以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用乙烯和醋酸乙烯酯作為原料合成。相對于其他柔性材料(如聚氨酯樹脂、硅橡膠、氟化乙烯基樹脂等),EVA作為一種柔性體,具有易加工、相容性好、撓度高、柔韌性高、抗老化、能抵制自然環(huán)境下的應力開裂等優(yōu)勢,并且EVA常溫下無粘性,經(jīng)過一定條件熱壓便產(chǎn)生熔融與交聯(lián)固化,變得完全透明。本發(fā)明中所提及的“EVA”還包括EVA發(fā)泡材料,其是在乙烯與醋酸乙烯酯(VA)的共聚過程中加入了填充劑、發(fā)泡劑、架橋劑、發(fā)泡促進劑、防滑劑中的一種,而得到的材料。進一步的,本發(fā)明在涂淋形成EVA層的過程中所采用的EVA是在購買的EVA材料中混合添加了抗靜電劑之后的混合物,因為添加適量的抗靜電劑在成膜后,在印刷、裁剪、多層膜疊放在一起時以及標簽通過機械手夾入模具腔內時,避免產(chǎn)生靜電難以分離,導致膜材料被損壞;其中抗靜電劑的用量為3-5wt%。本發(fā)明中所采用的EVA材料中,VA含量為5wt%-50wt%,優(yōu)選地VA含量為10wt%-40wt%,效果更佳的VA含量為20wt%-30wt%。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基材層為BOPET薄膜、BOPP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等不同材料膜中的一種。所述基材層的厚度為40~125μm。
在本發(fā)明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形成第一混合層、第二混合層以及EVA層的過程中,基材層的表面張力對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附著力和成膜有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上表面與下表面的表面張力影響混合液在基材層上的潤濕效果、附著力以及流平性能。為了避免在成膜過程中出現(xiàn)縮孔、橘皮或漩渦等情況,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基材層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表面張力≥38mN/m(dyne)。另一方面,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所形成的第一混合層與第二混合層的厚度對于模內標簽在模內與塑料容器的結合有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如果第一混合層與第二混合層厚度太厚容易造成涂層龜裂現(xiàn)象,當涂布印刷性涂層和涂淋EVA熱封層后會造成結構性龜裂或變脆,影響模內標簽的上表面的印刷性或下表面的熱封性;若第一混合層與第二混合層的厚度太薄,則會影響其與印刷性涂層或EVA熱封層之間的結合。因此為了使模內標簽與熱塑性容器在模內融為一個整體,使外觀更加美觀的同時增加了制品側壁的強度,在本發(fā)明中,涂布形成的所述第一混合層和第二的混合層的厚度均為0.05-2μm。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是由選自丙烯酸類共聚物、聚烯烴類共聚物、聚氨酯類共聚物、乙烯基類樹脂中的一種;所述抗靜電劑由選自季銨鹽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聚氧乙烯烷基胺復合物、多元醇脂肪酸酯、烷醇酰胺中的一種。進一步的,本發(fā)明可供選擇的聚乙烯薄膜密度為0.92g/cm3左右,可為吹塑薄膜(IPE)、流延薄膜(CPE)、雙軸拉伸薄膜中的一種,其厚度是70μm-110μm,優(yōu)選的80μm-100μm;其縱向挺為度15-25mN,橫向挺度18-28mN??梢赃x擇的聚丙烯薄膜密度為0.91g/cm3左右,可為雙軸拉伸聚丙烯(BOPP)、流延聚丙烯(CPP)、鍍鋁級聚丙烯(MCPP)、蒸煮級聚丙烯(RCPP)中的一種;其厚度是50μm-110μm,優(yōu)選的60μm-100μm,其縱向挺度20-30mN,橫向挺度25-35mN??晒┻x擇的白色聚酯薄膜密度1.4g/cm3左右,其厚度是60-100μm,優(yōu)選的50-90μm;其縱向挺度20-30mN,橫向挺度25-35mN。可以選擇的聚酯薄膜密度1.4g/cm3左右,其厚度是60-100μm,優(yōu)選的50-90μm;其縱向挺度20-30mN,橫向挺度25-35mN??晒┻x擇的PP合成薄膜密度0.78g/cm3左右,其厚度是60-100μm,優(yōu)選的70-80μm;其縱向挺度18-28mN,橫向挺度28-38mN。
具體的,本發(fā)明所述的混合液可以是由以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混合而成:
作為優(yōu)選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混合液也可以由丙烯酸類共聚物和季銨鹽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組成,以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混合而成:
在本發(fā)明中,混合液并不限于上述列出的兩種混合形式,還可以是其他組合;混合液的主要作用是粘結作用和抗靜電作用,混合液在基材層表面形成第一混合層和第二混合層,一方面可以降低對基材層因多樣化所帶來的表面能的差異,從而可以實現(xiàn)基材層材料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可以確保分別涂布在第一混合層與第二混合層上的印刷性涂層和EVA層與基材層結合的牢固度,同時消除靜電帶來的后續(xù)貼標問題;使得EVA與塑料容器熱封強度達到3N/25mm以上。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還包括涂布印刷性涂層,所述印刷性涂層位于第一混合層的表面,該印刷性涂層與第一混合層是通過雙涂頭的同向或逆向網(wǎng)紋涂布機同步涂布在基材層的上表面。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的EVA層與第二混合層通過涂淋兩用的淋膜機同步涂淋在下表面上。印刷性涂層與第一混合層同時涂布,EVA層與第二混合層同時涂淋,能夠克服因膠粘劑的粘性而無法收卷的問題,同時有效控制成膜的厚度和均勻性,使模內標簽材料既滿足于印刷性能,同時在膜內標簽與熱塑性料流進入模腔內形成容器的過程中,模內標簽與容器熔融成為一體,保證模內標簽與容器的結合強度和美觀。在本發(fā)明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EVA層的厚度是影響模內標簽材料是否會出現(xiàn)卷曲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避免出現(xiàn)卷曲現(xiàn)象,提高材料的成品率,在本發(fā)明中,涂淋的EVA層厚度為5-20μm。
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內標簽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基材層的涂淋或涂布工藝避免模內標簽材料在多層共擠時產(chǎn)生混料,提高標簽與容器結合的質量和產(chǎn)品的外觀。
一種模內標簽材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基材層的上表面涂布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形成第一混合層;
2)在基材層的下表面涂淋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和EVA形成第二混合層和EVA層。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1)還包括在第一混合層表面形成印刷性涂層,其中第一混合層與印刷性涂層是通過雙涂頭的同向或逆向網(wǎng)紋涂布機同步涂布在基材層的上表面形成的。成型過程參見圖1。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上述制備方法中,步驟2)的EVA層與第二混合層是通過涂淋兩用的淋膜機同步涂淋在下表面形成的。成型過程參見圖2。
本發(fā)明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內標簽,通過在基材層上涂淋EVA層作為熱封層,解決現(xiàn)有的模內標簽只能采用聚丙烯作為基材層的缺陷;同時通過在基材層上涂淋EVA層作為熱封層,解決了多層不同的熱塑性樹脂的共擠出或者多層不同薄膜的復合所造成的模內標簽的卷曲問題;模內標簽的卷曲造成標簽通過機械手夾送進模具腔內的操作無法進行,對于模內標簽的用途,將是致命的;為了解決模內標簽的卷曲問題,本發(fā)明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模內標簽,該模內標簽是采用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裁剪而成。本發(fā)明所說的模內標簽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對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進行裁剪形成所需的標簽大小和形狀,也可以根據(jù)商標和裝潢的需要進行裁剪。
進一步地闡述解決模內標簽的卷曲問題的解決方式如下:
1)根據(jù)基材層的不同剛性、厚度、密度、挺度,涂淋不同厚度的EVA層。剛性、厚度、密度、挺度越高,其基材的內應力越大,所述的涂淋EVA層的厚度越厚,以滿足模內標簽與熱塑性容器的粘結強度,同時因為基材層的剛性、厚度、密度、挺度高,足以承載涂淋的EVA層厚而模內標簽不卷曲;
2)基材層的剛性、厚度、密度、挺度越低,涂淋EVA層的厚度越薄,剛性、厚度、密度、挺度越低的基材層,其基材的內應力低,所述的涂淋EVA層的厚度可以適當降低,降低EVA層的厚度可以滿足模內標簽與熱塑性容器的粘結強度,同時防止和解決模內標簽卷曲問題。
本發(fā)明的第四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含本發(fā)明所述膜內標簽的包裝容器,該包裝容器包括:
由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裁剪而成的模內標簽;和
將所述模內標簽插入模具腔內與該模內標簽在熱塑性樹脂料流進入模具腔內結合在一起的塑料容器。
作為進一步的方案,本發(fā)明所述塑料容器的材質為聚酯、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中的一種。尤其是以聚酯作為熱塑性容器的材料,填補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
在本發(fā)明中,包裝容器的制作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實現(xiàn):
1)將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插入模具腔內,印刷性涂層及其印刷圖文層與所述的模具的內模壁表面接觸;
2)關合模具,向模具腔內注(或吹)入熱塑性熔融樹脂料流(或熱塑性樹脂坯體),利用熱塑性熔融樹脂料流(或熱塑性樹脂坯體)的熔融溫度使所述的EVA層熔化并粘結于所述塑料制品的外表面,使所述的模內標簽與所述的塑料容器成為一體,形成為模內標簽塑料容器;
3)冷卻后脫模,即可。
以下是本發(fā)明具體的實施例,在下述實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試劑以及設備等均可以通過購買方式獲得。
實施例1
一種模內標簽材料,包括作為基材層的聚乙烯薄膜,所述聚乙烯薄膜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還包括作為熱封層的EVA層;
所述聚乙烯薄膜的上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一混合層,聚乙烯薄膜的下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二混合層;作為熱封層的EVA層涂淋于第二混合層上;
其中,混合液包括聚氨酯膠粘劑和多元醇脂肪酸酯抗靜電劑,是以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混合而成:
該實施例中所采用的聚乙烯薄膜密度為0.92g/cm3,為吹塑薄膜(IPE)、其厚度是90μm;其縱向挺度18-20mN,橫向挺度20-25mN;
該模內標簽材料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在基材層的上表面采用涂布上述混合液和印刷性涂層形成第一混合層;
2)通過涂淋兩用的淋膜機同步在基材層的下表面涂淋上述混合液和EVA形成第二混合層和EVA層;其涂淋的EVA層厚度為10μmμm
實施例2
一種模內標簽材料,包括作為基材層的聚丙烯薄膜,所述聚丙烯薄膜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還包括作為熱封層的EVA層;
所述聚丙烯薄膜的上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一混合層,聚丙烯薄膜的下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二混合層;作為熱封層的EVA層涂淋于第二混合層上;
其中,本發(fā)明所述的混合液包括丙烯酸類共聚物和季銨鹽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是以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混合而成:
該實施例中所采用的EVA中混合了3%的抗靜電劑;
該實施例中所采用的聚丙烯薄膜密度為0.91g/cm3,為流延聚丙烯(CPP);其厚度是80μm,其縱向挺度24-26mN,橫向挺度28-30mN;
該模內標簽材料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在基材層的上表面采用涂布上述混合液和印刷性涂層形成第一混合層;
2)通過涂淋兩用的淋膜機同步在基材層的下表面涂淋上述混合液和混合了抗靜電劑的EVA形成第二混合層和EVA層;其涂淋的EVA層厚度為12μmμm
實施例3
一種模內標簽材料,包括作為基材層的白色聚酯薄膜,所述白色聚酯薄膜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還包括作為熱封層的EVA層;
所述白色聚酯薄膜的上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一混合層,第一混合層表面設有印刷性涂層;白色聚酯薄膜的下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二混合層;作為熱封層的EVA層涂淋于第二混合層上;
其中,本發(fā)明所述混合液包括乙烯基類樹脂和聚氧乙烯烷基胺復合物,是以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混合而成:
該實施例中所采用的EVA中混合了5%的抗靜電劑;
該實施例中所采用的白色聚酯薄膜密度1.4g/cm3,其厚度是80μm;其縱向挺度25-28mN,橫向挺度30-32mN;
該模內標簽材料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通過雙涂頭的逆向網(wǎng)紋涂布機同步在基材層的上表面涂布印刷性涂層材料和上述混合液形成第一混合層和印刷性涂層;
2)通過涂淋兩用的淋膜機同步在基材層的下表面涂淋上述混合液和混合了抗靜電劑的EVA形成第二混合層和EVA層;其涂淋的EVA層厚度為15μmμm。
實施例4
一種模內標簽材料,包括作為基材層的PET薄膜,所述PET薄膜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還包括作為熱封層的EVA層;
所述PET薄膜的上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一混合層,第一混合層表面設有印刷性涂層;PET薄膜的下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二混合層;作為熱封層的EVA層涂淋于第二混合層上;
其中,混合液包括聚氨酯類共聚物和烷醇酰胺抗靜電劑,是以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混合而成:
該實施例中所采用的聚酯薄膜密度1.4g/cm3,其厚度是80μm;其縱向挺度25-28mN,橫向挺度30-32mN;
該模內標簽材料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通過雙涂頭的逆向網(wǎng)紋涂布機同步在基材層的上表面涂布印刷性涂層材料和上述混合液形成第一混合層和印刷性涂層;
2)通過涂淋兩用的淋膜機同步在基材層的下表面涂淋上述混合液和EVA形成第二混合層和EVA層;其涂淋的EVA層厚度為16μm。
實施例5
一種模內標簽材料,包括作為基材層的PP合成薄膜,所述PP合成薄膜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還包括作為熱封層的EVA層;
所述PP合成薄膜的上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一混合層,第一混合層表面設有印刷性涂層;PP合成薄膜的下表面設有包含膠粘劑和抗靜電劑的混合液的第二混合層;作為熱封層的EVA層涂淋于第二混合層上;
其中,混合液包括聚氨酯類共聚物和烷醇酰胺抗靜電劑,是以重量份計的以下組分混合而成:
該實施例中所采用的PP合成薄膜密度0.78g/cm3左右,其厚度是80μm;其縱向挺度20-25mN,橫向挺度32-35mN;
該模內標簽材料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通過雙涂頭的同向網(wǎng)紋涂布機同步在基材層的上表面涂布印刷性涂層材料和上述混合液形成第一混合層和印刷性涂層;
2)通過涂淋兩用的淋膜機同步在基材層的下表面涂淋上述混合液和EVA形成第二混合層和EVA層;其涂淋的EVA層厚度為13μm。
應用實施例1-5
一種包裝容器,包括:
由本發(fā)明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裁剪而成的模內標簽;和
將所述模內標簽插入模具腔內與該模內標簽在模內結合在一起的塑料容器;
在應用實施例1-5中的模內標簽及塑料容器選定參見表1。
表1
模內標簽材料性能表征
對實施例1-5所述的模內標簽材料進行性能檢測,檢測的項目包括外觀、抗靜電(表面電壓)、印刷性和耐高溫性能以及粘結強度具體項目及結果參見表2。
表2
上述實施方式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基礎上所做的任何非實質性的變化及替換均屬于本發(fā)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