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顯示裝置的要求日趨朝向輕薄化。現(xiàn)有的顯示裝置, 其包括殼體及固定收容于殼體內(nèi)的背光模組。背光模組一般包括光源、導光板、依次疊設于導光板上方的擴散片及顯示屏、設于導光板下方的反射片,以及固定上述構件的框架。反射片設置于導光板與框架之間,其用于將導光板從底面漏出的光線向導光板內(nèi)反射,以增加光線的利用率。然而上述顯示裝置的顯示模組的組成元件較多,導致裝配復雜,且產(chǎn)品厚度較厚,不利于薄型化。
發(fā)明內(nèi)容
鑒于以上內(nèi)容,有必要提供一種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實現(xiàn)薄型化的顯示裝置。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殼體以及收容于該殼體內(nèi)的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包括光源以及導光板,該導光板包括一個入光面、一個與該入光面相連的出光面,以及與該出光面相對的底面,該光源設置于該入光面一側。該殼體包括一個與該底面相對的內(nèi)表面,該內(nèi)表面形成有反射層,該反射層用于將從該底面出射的光線反射至導光板內(nèi)。上述顯示裝置將反射層形成于殼體的內(nèi)表面,減少了顯示模組的元件數(shù)量,從而簡化了顯示模組的結構,降低了顯示裝置的材料及組裝成本,并充分利用了殼體的空間,有利于實現(xiàn)顯示裝置的薄型化。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的顯示裝置的顯示模組與下殼的立體組裝圖。圖3是圖2的顯示模組及下殼的立體分解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顯示裝置100殼體20顯示模組30上殼21下殼2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殼體以及收容于該殼體內(nèi)的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包括光源以及導光板,該導光板包括一個入光面、一個與該入光面相連的出光面,以及與該出光面相對的底面,該光源設置于該入光面一側,該殼體包括一個與該底面相對的內(nèi)表面,其特征在于該內(nèi)表面形成有反射層,該反射層用于將從該底面出射的光線反射至導光板內(nè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反射層經(jīng)涂布形成于該內(nèi)表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反射層的材料為金、銀、鋁或銅。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反射層的材料為二氧化鈦。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反射層貼附于該內(nèi)表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反射層為金屬層。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反射層的材料為金、銀、鋁或銅。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反射層的表面材料為二氧化鈦。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光源為發(fā)光二極管點光源。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殼體包括一個上殼及一個下殼,該上殼與下殼緊固連接共同形成一個收容腔,該顯示模組收容于該收容腔內(nèi)并與該下殼固定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殼體以及收容于殼體內(nèi)的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包括光源以及導光板,該導光板包括一個入光面、一個與該入光面相連的出光面,以及與該出光面相對的底面,該光源設置于該入光面一側,該殼體包括一個與該底面相對的內(nèi)表面,該內(nèi)表面形成有反射層,該反射層用于將從底面出射的光線反射至導光板內(nèi)。上述顯示裝置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實現(xiàn)薄型化。
文檔編號G09F9/30GK102376204SQ201010251929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12日
發(fā)明者李肇章, 李苑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