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教學用電動調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用演示教具,尤其涉及教學用電動調色裝置。
技術背景-
美術教學過程中,為了有助于調色知識的理解,通常采用掛圖或者示范調色, 直觀性差,往往是教師費了不少力氣,學生仍覺得難以理解和掌握,教學效果不夠 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f共一種教學用電動調色 裝置,以形象的演示取代掛圖演示,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教學用電動調色裝置,涉及有微電機、變速箱、調色盤、伸 縮桿支架和底座組成。所說底座是一個圓盤狀鑄鐵件,底座的居中位置,設置有垂 直形式的伸縮桿支架。所說的伸縮桿支架分作兩節(jié),上一節(jié)插接在下一節(jié)的上端內, 在下一節(jié)支架的上端,設置有定位螺絲,抽拉上一節(jié)的支架到合適的高度,擰緊定 位螺絲,即可確定伸縮桿支架的高度。在所說伸縮桿支架的上端,連接設置有演示 裝置,所說的演示裝置,設置在與伸縮桿支架上端相連接的底板上,底板上又設置 有微電機,微電機的輸出軸連接變速箱,變速箱的輸出軸又連接圓盤狀的調色盤。 調色盤的中心孔固定在變速箱的輸出軸上,微電機的轉動就會帶動調色盤轉動。若 將兩種不同顏色的半圓形色相卡固定在調色盤的盤面上,固定的辦法可以用膠帶粘 牢,啟動微電機,調色盤在微電機的驅動下轉動,由于人的眼睛對于看到的物象有 "暫停印象",既成為兩種顏色調和后的色相。如果要演示三種顏色的調和色相, 則需要將三種不同顏色的三分之一圓形的色相卡固定在調色盤的盤面上,然后使調 色盤轉動,即可以得到三種顏色調和后的色相。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教學用電動調色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演示直觀 生動,'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教學的效果。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教學用電動調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1^t電機2~^變
速箱3—調色盤4—底板5H串縮桿支架6—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現參照附圖l,結合實施例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教學用電動調色裝置,
涉及有微電機l、變速箱2、調色盤3、底板4、伸縮桿支架5和底座6組成。所說 底座6是一個圓盤狀鑄鐵件,底座6的居中位置,設置有垂直形式的伸縮桿支架5。 所說的伸縮桿支架5分作兩節(jié),上一節(jié)插接在下一節(jié)的上端內,在下一節(jié)伸縮桿支 架5的上端,設置有定位螺絲,抽拉上一節(jié)的伸縮桿支架到合適的高度,擰緊定位 螺絲,即可確定伸縮桿支架5的高度。在所說伸縮桿支架5的上端,連接設置有演 示裝置,所說的演示裝置,設置在與伸縮桿支架5上端相連接的底板4上,也就是 說,在伸縮桿支架5的頂端設置有底板4,底板4上又設置有微電機1,微電機l 的輸出軸連接變速箱2,變速箱2的輸出軸又連接圓盤狀的調色盤3。調色盤3的 中心孔固定在變速箱2的輸出軸上,微電機l的轉動就會帶動調色盤3轉動。若將 兩種不同顏色的半圓形色相卡固定在調色盤3的盤面上,固定的辦法可以用膠帶粘 牢。啟動微電機1,調色盤3在微電機1和變速箱2的驅動下轉動,由于人的眼睛 對于看到的物象有"暫停印象",既成為兩種顏色調和后的色相。如果要演示三種 顏色的調和色相,貝懦要將三種不同顏色的三分之一圓形的色相卡固定在調色盤3 的盤面上,然后使調色盤3轉動,即可以得到三種顏色調和后的色相。本實用新型 所述的教學用電動調色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演示直觀生動,可以提高 學習的興趣和教學的效果。
權利要求1、教學用電動調色裝置,其特征在于底座(6)是一個圓盤狀鑄鐵件,底座(6)的居中位置,設置有垂直形式的伸縮桿支架(5);所說的伸縮桿支架(5)分作兩節(jié),上一節(jié)插接在下一節(jié)的上端內,在伸縮桿支架(5)的頂端設置有底板(4),底板(4)上又設置有微電機(1),微電機(1)的輸出軸連接變速箱(2),變速箱(2)的輸出軸又連接圓盤狀的調色盤(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教學用電動調色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下一節(jié)伸縮桿 支架的上端,設置有定位螺絲。
專利摘要教學用電動調色裝置,涉及有微電機、變速箱、調色盤、底板、伸縮桿支架和底座組成。底座的居中位置設置有垂直形式的伸縮桿支架,伸縮桿支架的上端設置有底板,底板上又設置有微電機,微電機輸出軸連接變速箱,變速箱輸出軸又連接圓盤狀的調色盤。調色盤的中心孔固定在變速箱的輸出軸上,微電機的轉動就會帶動調色盤轉動。若將兩種不同顏色的半圓形色相卡固定在調色盤的盤面上,固定的辦法可以用膠帶粘牢。啟動微電機,調色盤在微電機和變速箱的驅動下轉動,由于人的眼睛對于看到的物象有“暫停印象”,即成為兩種顏色調和后的色相。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教學用電動調色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演示直觀生動,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教學的效果。
文檔編號G09B23/00GK201233670SQ20082002266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5月17日
發(fā)明者樊紅蕖 申請人:樊紅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