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刮墨刀型墨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刮墨刀型墨斗,它具有一個刮墨刀及一個擺動后壁,在該擺動后壁上安置有一個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這種刮墨刀型墨斗在印刷機的網(wǎng)紋輥輸墨裝置中使用并且可通過后壁的擺動使儲存在墨斗中的印刷油墨的油墨液面選擇地抬高及降低。為了印刷工作將油墨液面抬高,使得該油墨液面在此情況下位于刮墨刀的刃部上方。為了抬高油墨液面,后壁向著刮墨刀擺動,其中進行對印刷油墨的擠壓。為了能進行維護工作,刮墨刀型墨斗從網(wǎng)紋輥輸墨裝置的網(wǎng)線輥離壓。為了在此情況下使印刷油墨不從刮墨刀型墨斗中流出,將油墨液面降低,由此,該油墨液面位于刃部下方。為了降低油墨液面,后壁擺動離開刮墨刀。
DE 102 03 695 A1中描述了與此相應的刮墨刀型墨斗。在該刮墨刀型墨斗中設置有一個條狀的密封裝置,該密封裝置應防止印刷油墨通過這樣一個間隙滲漏,該間隙由后壁與墨斗底部一起形成。但該條狀密封裝置不足夠有效,由此應考慮泄漏。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有效密封裝置的刮墨刀型墨斗。
該任務通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刮墨刀型墨斗來解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刮墨刀型墨斗具有一個刮墨刀及一個擺動后壁,在該擺動后壁上安置有一個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密封裝置是一個薄片,該薄片向著該刮墨刀彎曲。
該密封裝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構型在各個方面都是有利的彎曲的薄片即使在印刷油墨的可達1巴的高的流體動力學的壓力下也保證絕對可靠地密封后壁與墨斗底部之間的間隙。應被視為附加優(yōu)點的是,當后壁向著刮墨刀進行擺動時,該彎曲的薄片起到清潔刮刀的作用并且將印刷油墨從墨斗底部擦掉。墨斗底部的在印刷工作中敞開的、位于擺動后壁的與印刷油墨相反的一側的部分通過薄片的刮擦作用原則上完全免除了被印刷油墨污染。
有利的是,該密封裝置被牢固夾緊在該擺動后壁上。
有利的是,該刮墨刀型墨斗具有一個凹入的底部,該密封裝置靠置在該底部上。
有利的是,該擺動后壁可繞一個鉸鏈擺動地被支承著,該鉸鏈設置在該底部上方。
有利的是,該密封裝置構造成該刮墨刀型墨斗的一個嵌件的薄片狀的邊緣。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刮墨刀型墨斗的有利的擴展構型在進一步技術方案中描述并且從以下對優(yōu)選實施例及附圖的說明中得到。附圖表示圖1一個網(wǎng)線輥及一個從該網(wǎng)線輥離壓的刮墨刀型墨斗,圖2網(wǎng)線輥與合壓在該網(wǎng)線輥上的刮墨刀型墨斗,及圖3一個用于刮墨刀型墨斗的墨斗嵌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及圖2中示出了一個膠版印刷機的網(wǎng)紋輥輸墨裝置的網(wǎng)線輥1及一個墨斗2。借助于一個夾緊裝置將一個刮墨刀3固定在墨斗2上,該刮墨刀在印刷工作中以其刃部靠置在網(wǎng)線輥1上。該墨斗2包括一個基體4及一個后壁6,該后壁可繞一個鉸鏈7擺動地被支承著。
墨斗2的底部5或者通過基體4的表面或者通過位于基體4上的薄膜構成。底部5可構造成抗粘附的,即具有排斥印刷油墨9的表面特性。鉸鏈7位于底部5上方并且構成凹入的底部5的圓弧狀曲率的中心點。
在后壁6上設置有一個流動型廓件8,當后壁6為了印刷工作向著刮墨刀3擺動時,該流動型廓件與網(wǎng)線輥1一起構成一個用于儲存在墨斗2中的印刷油墨9的窄部位,這如圖2中所示。流動型廓件8改善了用印刷油墨9對網(wǎng)線輥1的網(wǎng)線輥凹陷部的填充。所述網(wǎng)線輥凹陷部可以是小凹坑或槽。
在后壁6的下邊緣與底部5之間具有一個間隙,該間隙的寬度在后壁6繞鉸鏈7運動期間保持恒定并且約為0.5毫米。在后壁6的下端部上在該后壁向著刮墨刀3的一側設置有一個密封裝置10。密封裝置10是一個薄片,該薄片帶狀地在相對于圖1及圖2的圖示平面垂直的方向上縱向延伸。密封裝置10由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具有類似高的耐磨損性及類似彈性的其它塑料構成。優(yōu)選用于制造密封裝置10的PET薄膜比較價廉。密封裝置10具有約0.2毫米的厚度并且被牢固夾緊在后壁6上。
優(yōu)選將密封裝置10夾緊在可被螺紋連接在后壁6上的流動型廓件8與后壁6之間。由此,密封裝置10易于拆卸地固定在后壁6上,由此,密封裝置10在其磨損或損壞時可不太費事地更換。
在后壁6與基體4組裝之前,密封裝置10還未彎曲并且密封裝置10伸出超過后壁6的下棱邊約1至2毫米。密封裝置10由此被這樣確定尺寸,使得當后壁6與基體4組裝時,密封裝置10頂靠在底部5上并且在此情況下彈性地彎曲。后壁6與基體4這樣組裝,使得密封裝置10由于其頂靠在底部5上而向著刮墨刀3、即就圖1及圖2而言向右彎曲。這例如可通過在相反方向上、即就圖1及圖2而言向左微小的滑動運動來引起。在后壁6裝入到墨斗2中之后,密封裝置10由于其超出寬度而向著墨斗2的印刷油墨儲存室的方向彎曲并且密封裝置10因此以一定的彎曲預應力壓在底部5上。
該墨斗2如下地工作圖1中表示發(fā)生在印刷工作之前的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中,印刷油墨已被填充到墨斗2中。在此,后壁6這種程度地移動離開刮墨刀3,使得印刷油墨9的油墨液面位于還未被合壓在網(wǎng)線輥1上的刮墨刀3的刃部下方。由此,印刷油墨9不可流到刃部以上并且不可從墨斗2中流出。在第一步驟中,墨斗2合壓在網(wǎng)線輥1上,由此,刮墨刀3的刃部與網(wǎng)線輥1的圓周表面接觸。在第二步驟中,后壁6向著網(wǎng)線輥1及刮墨刀3擺動,其中,印刷油墨9大部分被從基體4中擠壓出來。在后壁6這樣擺動時,密封裝置10在底部5上掃過,在此情況下,該底部被刮擦得非常干凈。此外,由于所述擺動,印刷油墨9的油墨液面被這種程度地抬高,使得油墨液面從現(xiàn)在起位于刮墨刀3的刃部上方。
然后使網(wǎng)線輥1在圖2中用箭頭所示的旋轉方向上旋轉。由于在印刷工作中網(wǎng)線輥1的該旋轉,位于后壁6與網(wǎng)線輥1之間的印刷油墨9形成油墨旋渦,該油墨旋渦也被稱為油墨卷并且在圖2中用箭頭表示。由于印刷油墨9的運動,該印刷油墨將比較高的流體動力學的壓力施加在密封裝置10上。由于構造成薄片即薄的柔性密封唇的密封裝置10的彎曲方向指向儲備油墨,該壓力愈大,該密封裝置通過所述流體動力學的壓力就愈緊地壓在底部5上。由此,由于密封裝置10的根據(jù)本發(fā)明選擇的彎曲線取向,所述否則意味著泄漏危險的高的流體動力學的壓力以有利的方式增強了該密封裝置的密封作用。
圖3表示一個變型方案,在該變形方案中,薄片、即密封裝置10構成墨斗2中的嵌件11的下邊緣。該嵌件11由薄膜組成,該薄膜例如用塑料制成,該薄膜這樣彎曲,使得嵌件11具有用于側向密封的側壁12。嵌件11適配于后壁6及流動型廓件8的形狀,該嵌件被罩在所述后壁及流動型廓件上,以便保護這些結構件免受印刷油墨9污染。
參考標號清單1網(wǎng)線輥 7鉸鏈2墨斗8流動型廓件3刮墨刀 9印刷油墨4基體10密封裝置5底部11嵌件6后壁12側壁
權利要求
1.刮墨刀型墨斗(2),具有一個刮墨刀(3)及一個擺動后壁(6),在該擺動后壁上安置有一個密封裝置(10),其特征在于該密封裝置(10)是一個薄片并且向著該刮墨刀(3)彎曲。
2.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刮墨刀型墨斗,其特征在于該密封裝置(10)被牢固夾緊在該擺動后壁(6)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的刮墨刀型墨斗,其特征在于該刮墨刀型墨斗(2)具有一個凹入的底部(5),該密封裝置(10)靠置在該底部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刮墨刀型墨斗,其特征在于該擺動后壁(6)可繞一個鉸鏈(7)擺動地被支承著,該鉸鏈設置在該底部(5)上方。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一項的刮墨刀型墨斗,其特征在于該密封裝置(10)構造成該刮墨刀型墨斗(2)的一個嵌件(11)的薄片狀的邊緣。
全文摘要
印刷機的網(wǎng)紋輥輸墨裝置的刮墨刀型墨斗(2)包括一個刮墨刀(3)及一個擺動后壁(6)。在該擺動后壁(6)上安置有一個密封裝置(10),該密封裝置是一個薄片并且向著該刮墨刀(3)彎曲。
文檔編號B41F31/06GK101045368SQ200710005240
公開日2007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28日
發(fā)明者烏多·格羅伊利希, 于爾根·米歇爾斯, 迪特爾·沙夫拉特, 沃爾夫岡·舍恩貝格爾, 伯恩哈德·施瓦布, 米夏埃多·蒂勒曼 申請人:海德堡印刷機械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