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纖維增強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增強纖維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尼龍6,又名錦綸6,是由己內(nèi)酰胺開環(huán)聚合而成的一種聚合物,是目前應(yīng)用最廣泛的合成纖維之一。但傳統(tǒng)的尼龍6纖維已經(jīng)不能再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開發(fā)高性能的尼龍6纖維,引起人們越米越多的關(guān)注。
目前人們對尼龍6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能夠獲取更高強度和模量問題上。尼龍6的改性,目前主要通過改性基體樹脂、引入納米材料如玻纖、二氧化硅、蒙脫土等途徑來獲取高性能尼龍6纖維。雖然,通過這些方法均能使材料的性能得到提高,有其獨到之處。但最后都表明納米填料與基體的結(jié)合力不夠強,并且很容易團聚在一起,從而導(dǎo)致纖維強度的下降。所以尋找一種新的納米材料來替代之前的材料是業(yè)界面臨的一大難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增強纖維的制備方法,能夠使得改性纖維的性能得到增強。
為達此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增強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
(1)將2-5重量份的鱗片石墨,300-500重量份的濃硫酸和30-60重量份的磷酸混合均勻,緩慢加入15-20重量份的高錳酸鉀,于45-55℃下攪拌9-18小時;
(2)在0-5℃下,向混合物中加入300-500重量份的去離子水,和20-50重量份的10-30wt%濃度的雙氧水,并攪拌5-10分鐘;
(3)分離并先后用去離子水、10-30wt%濃度的鹽酸和無水乙醇洗滌產(chǎn)物,真空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
(4)將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于15-20重量份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在0-5℃下加入40-60重量份的SOCl2,混合均勻后升溫至65-80℃,繼續(xù)攪拌30-40小時;
(5)將1,6己二胺滴加到上述混合液中,在0-5℃下攪拌2-6小時,通過微孔濾膜過濾,得到固體顆粒;
(6)將18-24重量份己內(nèi)酰胺、0.5-2重量份的6-氨基己酸和0.001-0.01重量份的所述固體混合均勻,在惰性氣體或氮氣的保護下,加熱到250-270℃,混合物熔化呈液態(tài)后,開始攪拌4-8小時
(7)冷卻上述熔化后的混合物,并造粒;
(8)將造粒得到的顆粒真空干燥,溫度110-140℃,干燥時間為10-20小時;
(9)干燥后的顆粒進入熔融紡絲機,加熱到250-280℃,制備得到纖維。
本發(fā)明所述的加工方法,先對氧化石墨烯進行氨基化處理,氨基官能團接枝到氧化石墨烯上,進而對尼龍6進行改性。
本發(fā)明所述的制備方法,使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在尼龍6中分散均勻,并起到強有力的結(jié)合作用,使得改性纖維的性能得到增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
實施例1
一種石墨烯增強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
(1)將2重量份的鱗片石墨,300重量份的濃硫酸和30重量份的磷酸混合均勻,緩慢加入15重量份的高錳酸鉀,于45℃下攪拌9小時;
(2)在0℃下,向混合物中加入300重量份的去離子水,和20重量份的10wt%濃度的雙氧水,并攪拌5分鐘;
(3)分離并先后用去離子水、10wt%濃度的鹽酸和無水乙醇洗滌產(chǎn)物,真空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
(4)將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于15重量份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在0℃下加入40重量份的SOCl2,混合均勻后升溫至65℃,繼續(xù)攪拌30小時;
(5)將1,6己二胺滴加到上述混合液中,在0℃下攪拌2小時,通過微孔濾膜過濾,得到固體顆粒;
(6)將18重量份己內(nèi)酰胺、0.5重量份的6-氨基己酸和0.001重量份的所述固體顆粒混合均勻,在惰性氣體或氮氣的保護下,加熱到250℃,混合物熔化呈液態(tài)后,開始攪拌4小時;
(7)冷卻上述熔化后的混合物,并造粒;
(9)將造粒得到的顆粒真空干燥,溫度110℃,干燥時間為10小時;
(9)干燥后的顆粒進入熔融紡絲機,加熱到250℃,制備得到纖維。
實施例2
一種石墨烯增強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
(1)將5重量份的鱗片石墨,500重量份的濃硫酸和60重量份的磷酸混合均勻,緩慢加入20重量份的高錳酸鉀,于55℃下攪拌18小時;
(2)在5℃下,向混合物中加入500重量份的去離子水,50重量份的30wt%濃度的雙氧水,并攪拌10分鐘;
(3)分離并先后用去離子水、30wt%濃度的鹽酸和無水乙醇洗滌產(chǎn)物,真空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
(4)將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于20重量份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在5℃下加入60重量份的SOCl2,混合均勻后升溫至80℃,繼續(xù)攪拌40小時;
(5)將1,6己二胺滴加到上述混合液中,在0℃下攪拌6小時,通過微孔濾膜過濾,得到固體顆粒;
(6)將24重量份己內(nèi)酰胺、2重量份的6-氨基己酸和0.01重量份的所述固體顆粒混合均勻,在惰性氣體或氮氣的保護下,加熱到270℃,混合物熔化呈液態(tài)后,開始攪拌8小時;
(7)冷卻上述熔化后的混合物,并造粒;
(8)將造粒得到的顆粒真空干燥,溫度140℃,干燥時間為20小時;
(9)干燥后的顆粒進入熔融紡絲機,加熱到280℃,制備得到纖維。
實施例3
一種石墨烯增強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
(1)將3重量份的鱗片石墨,400重量份的濃硫酸和50重量份的磷酸混合均勻,緩慢加入17重量份的高錳酸鉀,于50℃下攪拌12小時;
(2)在0℃下,向混合物中加入400重量份的去離子水,和30重量份的20wt%濃度的雙氧水,并攪拌7分鐘;
(3)分離并先后用去離子水、20wt%濃度的鹽酸和無水乙醇洗滌產(chǎn)物,真空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
(4)將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于16重量份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在0℃下加入50重量份的SOCl2,混合均勻后升溫至70℃,繼續(xù)攪拌35小時;
(5)將1,6己二胺滴加到上述混合液中,在0℃下攪拌3小時,通過微孔濾膜過濾,得到固體顆粒;
(6)將20重量份己內(nèi)酰胺、1重量份的6-氨基己酸和0.005重量份的所述固體顆粒混合均勻,在惰性氣體或氮氣的保護下,加熱到260℃,混合物熔化呈液態(tài)后,開始攪拌6小時;
(7)冷卻上述熔化后的混合物,并造粒;
(8)將造粒得到的顆粒真空干燥,溫度120℃,干燥時間為12小時;
(9)干燥后的顆粒進入熔融紡絲機,加熱到260℃,制備得到纖維。
實施例1-3所述的制備方法,使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在尼龍6中分散均勻,并起到強有力的結(jié)合作用,使得改性纖維的性能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