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舒適性共聚酯纖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造方法采用如下步驟:
A)按質(zhì)量份數(shù),將1-2份有機導(dǎo)電云母納米粉,1-2份表征參數(shù)直徑為0.2-2um、長度為3-20um的導(dǎo)電性鈦酸鉀納米晶須PTW,1-2份聚丙烯酸鈉,65-75份乙二醇EG,10-15份1,4-丁二醇BDO,4-6份對羥基苯甲酸,0.1-0.3份鍺酸鈉混合,混合溶液在70℃攪拌球磨機密閉研磨反應(yīng)2-4小時,得到一種舒適性復(fù)合醇溶液,70℃保溫待用;
B)按質(zhì)量份數(shù),將1-2份有機鈉基膨潤土,1-2份海藻酸鈉,1-2份硅藻土,8-10份分子量為20000的聚乙二醇PEG,8-10份1,4-丁二醇PDO,0.3-0.5份抗氧劑1010,0.3-0.5份月桂酸二乙醇酰胺,0.1-0.3份乙二醇銻,0.1-0.3份質(zhì)子化劑磷酸混合,在70℃條件下密閉攪拌球磨機研磨反應(yīng)1-2小時,得到一種舒適性復(fù)合促進劑,70℃真空脫水至含水量小于1%時保溫待用;
C)按質(zhì)量份數(shù),將步驟A制備)的2-4份舒適性復(fù)合醇溶液與6-8份乙二醇混合,再與15-18份對苯二甲酸組分進行配比,并共混打漿,加熱至70℃真空脫水,當(dāng)含水量小于1%時加入到聚合裝置,在溫度250℃,壓力0.15MPa下進行酯化反應(yīng)2小時,在常壓酯化-縮聚階段,連續(xù)加入1-2份由步驟B制備)的舒適性復(fù)合促進劑,并升溫至270℃反應(yīng)50分鐘,然后抽真空,在溫度283℃、絕對壓力100Pa以下進行縮聚反應(yīng),制得一種舒適性共聚酯;
D)采用步驟C制成的舒適性改性聚酯,其熔體由H形組合噴絲孔噴出后膨脹粘連,制得橫截面呈H形的舒適性共聚酯纖維。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舒適性共聚酯纖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的噴絲板包括板體(1)和一個以上的噴絲口(2),所述噴絲口(2)貫穿設(shè)置在板體(1)上,所述噴絲口(2)呈“H”形,各噴絲口(2)呈同心圓分布、菱形分布或一字形分布。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舒適性共聚酯纖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的噴絲口(2)包括一個的橫向扁平微孔(21)和兩個縱向扁平微孔(22),橫向扁平微孔(21)和縱向扁平微孔(22)所處相對位置相互垂直整體呈“H”形,橫向扁平微孔(21)和縱向扁平微孔(22)不相接觸,所述橫向扁平微孔(21)和兩個縱向扁平微孔(22)寬均為0.04-0.1mm,長均為0.4-1mm。
4.一種舒適性共聚酯纖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造方法采用如下步驟:
A)按質(zhì)量份數(shù),將1.5份有機導(dǎo)電云母納米粉,1.5份表征參數(shù)直徑為1.1um、長度為11.5um的導(dǎo)電性鈦酸鉀納米晶須PTW,1.5份聚丙烯酸鈉,70份乙二醇EG,12份1,4-丁二醇BDO,5份對羥基苯甲酸,0.2份鍺酸鈉混合,混合溶液在70℃攪拌球磨機密閉研磨反應(yīng)3小時,得到一種舒適性復(fù)合醇溶液,70℃保溫待用;
B)按質(zhì)量份數(shù),將1.5份有機鈉基膨潤土,1.5份海藻酸鈉,1.5份硅藻土,9份分子量為20000的聚乙二醇PEG,9份1,4-丁二醇PDO,0.4份抗氧劑1010,0.4份月桂酸二乙醇酰胺,0.2份乙二醇銻,0.2份質(zhì)子化劑磷酸混合,在70℃條件下密閉攪拌球磨機研磨反應(yīng)1.5小時,得到一種舒適性復(fù)合促進劑,70℃真空脫水至含水量小于1%時保溫待用;
C)按質(zhì)量份數(shù),將步驟A制備)的3份舒適性復(fù)合醇溶液與7份乙二醇混合,再與16份對苯二甲酸組分進行配比,并共混打漿,加熱至70℃真空脫水,當(dāng)含水量小于1%時加入到聚合裝置,在溫度250℃,壓力0.15MPa下進行酯化反應(yīng)2小時,在常壓酯化-縮聚階段,連續(xù)加入1.5份由步驟B制備)的舒適性復(fù)合促進劑,并升溫至270℃反應(yīng)50分鐘,然后抽真空,在溫度283℃、絕對壓力100Pa以下進行縮聚反應(yīng),制得一種舒適性共聚酯;
D)采用步驟C制成的舒適性改性聚酯,其熔體由H形組合噴絲孔噴出后膨脹粘連,制得橫截面呈H形的舒適性共聚酯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