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合型強化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板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復合型強化地板。
背景技術:
目前的復合型強化地板大多由防靜電面板層、金屬層、基材及封邊條構成,其中金屬層通常是直接粘接在基材上下面,四周用封邊條密封,這樣的活動地板整體性不強,特別是地板四周的強度達不到要求,而且封邊條與金屬層是分體式結構,密封性不好,防水性能也差,容易受潮,從而縮短了地板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整體性強、安裝方便、強度高、密封性好、使用壽命長的復合型強化地板。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型強化地板,包括地板基材板,金屬板,面板,所述金屬板包覆在地板基材板的整個外部并形成連接部,所述面板固定在位于地板基材板上表面處的金屬板的外表面,所述地板基材板的一側具有凹入部,所述凹入部的上方具有導角。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導角為地板基材板側面向內凹的斜面或曲面;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部具有向外翻轉的折邊;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連接部的厚度為金屬板厚度的2倍以上;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板基材板的一側與地板基材板的表面相互垂直,所述連接部的外側與地板基材板的一側對齊;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凹入部內安裝有金屬片,金屬片緊固于位于凹入部內的連接部側面上。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金屬片材料為鋼或鋁。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導角設計后,地板安裝起來更科學更方便;連接部折邊向外翻轉,使金屬層將地板基材板包得更加緊密,增強了密封性能;加強了金屬層連接部的連接強度,特別是在凹入部裝入金屬片后,使連接更牢固;凹入部的設計使凹入部的空間盡可能減小,從而使地板整體強度更高,承載力大、不易變形、使用效果更好。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地板基材板,2.金屬板,3.面板,4.連接部,5.凹入部,6.導角,7.金屬片。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0016]如
圖1所示,一種復合型強化地板,包括地板基材板1,金屬板2,面板3,所述金屬板2包覆在地板基材板I的整個外部并形成連接部4,所述面板3固定在位于地板基材板I上表面處的金屬板2的外表面,所述地板基材板I的一側具有凹入部5,所述凹入部5的上方具有導角6,所述導角6為地板基材板側面向內凹的斜面或曲面,所述連接部4具有向外翻轉的折邊,所述連接部4的厚度為金屬板2的厚度的4倍,所述地板基材板I的一側與地板基材板I的表面相互垂直,所述連接部4的外側與地板基材板I的一側對齊,如圖2所示,所述凹入部5內安裝有緊固于位于凹入部5內的連接部4側面上的金屬片7,所述金屬片7為鋼片。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復合型強化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基材板(I)、金屬板(2)、面板(3),所述金屬板(2)包覆在地板基材板(I)的整個外部并形成連接部(4),所述的面板(3)固定在位于地板基材板(I)上表面處的金屬板(2 )的外表面,所述地板基材板(I)的一側與地板基材板(I)的表面相互垂直,所述連接部(4)的外側與地板基材板(I)的一側對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型強化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基材板(I)的一側具有凹入部(5),所述凹入部(5)的上方具有導角(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型強化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5)內安裝有金屬片(7),金屬片(7)緊固于位于凹入部(5)內的連接部(4)側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型強化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片(7)的材料為鋼或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合型強化地板,包括地板基材板、金屬板、面板,所述金屬板包覆在地板基材板的整個外部并形成連接部,所述的面板固定在位于地板基材板上表面處的金屬板的外表面,所述地板基材板的一側具有凹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的上方具有導角,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tǒng)復合地板密封性不好、防水性能也差、容易受潮等缺點,整體性強、安裝方便、強度高、密封性好、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B32B3/06GK202899561SQ20122053485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fā)明者朱賽瑜 申請人:常州市賽力木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