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內逃生裝置,具體為一種多用安全破窗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車窗玻璃大多為鋼化玻璃,強度很大,在車身內發(fā)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要將玻璃打碎是非常困難的,為此在公交車內配有安全錘,以便緊急時將車窗玻璃擊碎,該破碎車窗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車內的安全錘容易被人取走,以至于火災發(fā)生時,車內乘客無法擊碎玻璃逃生;2、使用安全錘將車窗敲碎需要一定的沖擊力,當車內坐的是婦女、兒童或老年人時,很難有足夠的力量將車窗一次性擊碎;3、當敲擊玻璃時,由于人與玻璃距離較近,敲擊點沒有任何遮擋,飛濺的玻璃渣容易對操作者造成傷害。
為解決上述問題,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自動破碎裝置:主要包括電路控制啟動和手按機械式,電路控制結構形式,結構復雜、成本高,因線路問題或者人為誤操作出現誤啟動破碎車窗現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目前機械式破碎裝置大多需要在車窗框體上覆蓋安裝連接件,在窗框上呈凸起狀,容易被碰到損壞,且影響美觀;不管是否標貼有警示牌,依然會有人好奇等原因,去碰觸破碎裝置,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用安全破窗器,適用于汽車、公交車、火車等交通工具,能夠快捷、有效的擊碎車窗,且占用空間小、安全性能高。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安全破窗器,它包括擊打頭,擊打頭內空間為筒形擊打腔,擊打頭包括殼體、按柄、破碎釘、彈簧,按柄突出在擊打頭上端,其下端與破碎釘固定連接,破碎釘與玻璃面垂直,破碎釘彈出口與玻璃貼合,按下按柄推動破碎釘擊破玻璃窗,其特征是:擊打頭按柄上方設置有防護罩,所述的防護罩扣置在按柄上方并與擊打頭上端面連接;殼體內還設置有帶有蜂鳴器的示警電路,防護罩與擊打頭接觸面設置有觸發(fā)部,觸發(fā)部與示警電路連接,觸發(fā)部離開擊打頭,則觸發(fā)示警電路鳴響。
所述示警電路包括檢測回路和與檢測回路并聯的蜂鳴器,觸發(fā)部為導電片,防護罩與殼體嵌接時,觸發(fā)部接入檢測回路,蜂鳴器串聯電抗,檢測回路通路時該蜂鳴器相當于被短封,無信號輸出,當檢測回路有斷點時蜂鳴器工作。
所述的擊打頭與窗框側端連接面為水平端面,通過連接耳與窗框固定連接,占用空間小;擊打頭的外端設置有窗簾收納用的彎柄;擊打頭還可通過連接柄與窗框連接,連接柄一端與擊打頭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窗框連接。
所述的彎柄為直角彎柄或者弧形彎柄,通過其彎部,卡住窗簾起到限位窗簾的作用。
所述的彈簧為復位彈簧,套置在破碎釘外圈,兩端分別與按柄下端和擊打頭內腔下端接觸連接,自然狀態(tài)下兩端均不受力,只有按柄按下后才會產生復位力。
所述的防護罩為透明防護罩,透過防護罩可看到按柄,很容易讓乘客明白,如何進行操作,防護罩體也可貼簡易操作說明指引操作。
所述的按柄包括壓柄、連接桿、導向用導滑,壓柄為圓形壓柄突出設置在擊打頭外端,擊打頭上端面設置有穿過孔可穿過連接桿,壓柄通過連接桿與擊打頭內腔的導滑固定連接,導滑為筒形,導滑的外圓周壁與擊打頭筒形內腔壁滑動連接,破碎釘固定在導滑下端。
擊打頭上端面設置有形環(huán)凹槽,防護罩嵌接扣置在環(huán)形凹槽內。
進一步地,通過貼紙將防護罩與擊打頭固定在一起,貼紙上標注使用說明。
擊打頭還可通過連接柄與窗框連接,連接柄一端與擊打頭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窗框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安全破窗器通過連接耳與窗框側端固定連接,占用空間小,無需通過連接柄與窗框覆蓋連接;通過彎柄可起到收納窗簾的作用;防護罩被揭開時,會觸發(fā)示警電路,提醒操作人員非特殊環(huán)境下,不要進行誤操作,保護車體玻璃避免意外受損;導滑結構設計更加合理,限位準確,結構簡單,裝配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的一種安全破窗器,它包括擊打頭,擊打頭內空間為筒形擊打腔,擊打頭包括殼體1、按柄2、破碎釘3、彈簧4,按柄2突出設置在擊打頭上端,其下端與破碎釘3固定連接,破碎釘3與玻璃面垂直,擊打頭下端設置有破碎釘彈出口5,破碎釘彈出口5與玻璃貼合,按下按柄2推動破碎釘3擊破玻璃窗,擊打頭按柄2上方設置有防護罩6,所述的防護罩6扣置在按柄2上方并與擊打頭上端面連接;殼體1內還設置有帶有蜂鳴器的示警電路,防護罩6與殼體接觸面設置有觸發(fā)部,觸發(fā)部與示警電路連接,觸發(fā)部離開擊打頭,則觸發(fā)示警電路鳴響。
所述示警電路包括與電源連接的檢測回路和與檢測回路并聯的蜂鳴器,觸發(fā)部為導電片,防護罩與殼體嵌接時,觸發(fā)部與環(huán)形凹槽的兩個觸點7接觸連接,觸發(fā)部接入檢測回路,蜂鳴器串聯電抗,檢測回路通路時該蜂鳴器相當于被短封,無信號輸出,當檢測回路有斷點時即防護罩脫離環(huán)形凹槽時,蜂鳴器工作。
所述的擊打頭與窗框側端連接面為水平端面,通過連接耳8與窗框固定連接,占用空間小;擊打頭的外端設置有窗簾收納用的彎柄9;
所述的彎柄9為直角彎柄或者弧形彎柄,通過其彎部,卡住窗簾起到限位窗簾的作用。
所述的彈簧4為復位彈簧,套置在破碎釘外圈,兩端分別與按柄下端和擊打頭內腔下端接觸連接,自然狀態(tài)下兩端均不受力,只有按柄按下后才會產生復位力。
所述的防護罩6為透明防護罩,透過防護罩6可看到按柄2,很容易讓乘客明白,如何進行操作。
所述的按柄2包括壓柄、連接桿、導滑11,壓柄為圓形壓柄突出設置在擊打頭外端,擊打頭上端面設置有穿過孔可穿過連接桿,壓柄通過連接桿與擊打頭內腔的導滑11固定連接,導滑11為筒形,導滑11的外圓周壁與擊打頭筒形內腔壁上下滑動連接,破碎釘3固定在導滑11下端。
擊打頭上端面設置有形環(huán)凹槽10,防護罩6嵌接扣置在環(huán)形凹槽10內,環(huán)形凹槽10內設置有兩個觸點7與示警電路連接。
進一步地,通過貼紙將防護罩6與擊打頭固定在一起,貼紙上標注使用說明。
以上實施例內容并非對本專利技術方案的限制,如通過連接耳與窗框側端連接方式,在側框高度不夠或強度不夠的情況下,該連接耳的方式可通過連接柄12與窗框連接,連接柄一端與擊打頭殼體1固定連接,另一端壓置在窗框上并通過螺釘與窗框連接,如圖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