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轉式滅火水龍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材領域,具體說,涉及一種自轉式滅火水龍頭。包括呈扁圓柱形狀的自轉噴水器、中心軸和進水管;所述自轉噴水器的兩個圓面為前后兩個縱向的側面;所述進水管的外壁上固定有環(huán)形的卡臺,進水管的頂端從自轉噴水器的底部伸入到自轉噴水器內腔;所述自轉噴水器的底部頂觸在卡臺的頂面上;所述中心軸從自轉噴水器頂部的中心向下貫穿自轉噴水器,其底端與固定在進水管內壁上的橫支架固定連接,其頂端通過緊固螺母鎖緊;所述自轉噴水器的弧形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噴水孔。本實用新型能夠在火場中間進行滅火,是對傳統(tǒng)的在火場外面進行滅火的一種革新,在使用時,不僅不會留下任何死角,而且,滅火效率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自轉式滅火水龍頭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材【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自轉式滅火水龍頭。
【背景技術】
[0002]消防滅火水槍是消防必備的消防器材之一,然而,由于現(xiàn)有的消防滅火水槍存在的局限性,消防員只能在火場外手持滅火水槍對火場進行噴水,噴出去的水,只能憑借水的自重落地,再期望水向四周濺出,以達到滅火目的,眾所周知,火勢一般是向上蔓延的,如果建筑物內高處的可燃物質著火燃燒后,滅火水槍就無法瞄準目標向其噴水,噴不到水就降不下來溫度,很容易燒塌頂棚。也就是說,現(xiàn)有的消防滅火水槍存在噴水死角多的缺陷。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轉式滅火水龍頭,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自轉式滅火水龍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扁圓柱形狀的自轉噴水器、中心軸和進水管;所述自轉噴水器的兩個圓面為前后兩個縱向的側面;所述進水管的外壁上固定有環(huán)形的卡臺,進水管的頂端從自轉噴水器的底部伸入到自轉噴水器內腔;所述自轉噴水器的底部頂觸在卡臺的頂面上;所述中心軸從自轉噴水器頂部的中心向下貫穿自轉噴水器,其底端與固定在進水管內壁上的橫支架固定連接,其頂端通過緊固螺母鎖緊;所述自轉噴水器的弧形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噴水孔。
[0006]進一步地說:
[0007]自轉噴水器的弧形面所述以中心軸為中心分為左弧面和右弧面,所述噴水孔包括設置在左弧面上的左側噴水孔和設置在右弧面上的右側噴水孔,所述左側噴水孔與右側噴水孔的數目相加之和為5或7 ;所述左側噴水孔設置于左弧面中心線的左側,所述右側噴水孔設置于右弧面中心線的左側,各個左側噴水孔的圓心連線到左弧面中心線的距離LI與各個右側噴水孔的圓心連線到右弧面中心線的距離L2相等。
[0008]所述進水管底端上連接有連接頭。
[0009]所述自轉噴水器的頂端與中心軸相接的孔內設置有上密封墊圈;所述自轉噴水器的底端與進水管相接的孔內設置有下密封墊圈。
[0010]有益效果: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夠在火場中間進行滅火,是對傳統(tǒng)的在火場外面進行滅火的一種革新,在實際使用時,只需將本實用新型投入到火場中間,接通水源后,水就可以從噴水孔中噴出,同時,水的壓力促使自轉滅火器繞中心軸旋轉,這樣,每個噴水孔噴出的水就會呈圓周掃射,各個噴水孔噴出的水就幾乎形成球形噴射,不僅不會留下任何死角,而且,滅火效率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0011]【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圖1的左視圖;[0014]圖3為圖1的右視圖。
[0015]【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7]參照圖1-圖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轉式滅火水龍頭,包括呈扁圓柱形狀的自轉噴水器1、中心軸2和進水管4,所述進水管4底端上連接有連接頭5所述自轉,所述連接頭5為通用水管連接頭。
[0018]所述噴水器I的兩個圓面為前后兩個縱向的側面;所述進水管4的外壁上固定有環(huán)形的卡臺6,進水管4的頂端從自轉噴水器I的底部伸入到自轉噴水器I內腔;所述自轉噴水器I的底部頂觸在卡臺6的頂面上;所述中心軸2從自轉噴水器I頂部的中心向下貫穿自轉噴水器1,其底端與固定在進水管4內壁上的橫支架8固定連接,橫支架8為兩塊與進水管4的內徑相垂直的板狀體,對稱固定設置在中心軸2底端的兩側,對中心軸2起固定作用,同時,不會使進水管4的橫截面積受到影響。所述中心軸2的頂端頂端通過緊固螺母3鎖緊;所述自轉噴水器I的弧形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噴水孔。
[0019]所述自轉噴水器I的弧形面所述以中心軸為中心分為左弧面和右弧面,所述噴水孔包括設置在左弧面上的左側噴水孔11和設置在右弧面上的右側噴水孔12,所述左側噴水孔11與右側噴水孔12的數目相加之和為5或7 ;所述左側噴水孔11設置于左弧面中心線的左側,所述右側噴水孔12設置于右弧面中心線的左側,各個左側噴水孔11的圓心連線到左弧面中心線的距離LI與各個右側噴水孔12的圓心連線到右弧面中心線的距離L2相
坐寸ο
[0020]為了提高自轉噴水器I的密封性,避免漏水的情況發(fā)生,所述自轉噴水器I的頂端與中心軸2相接的孔內設置有上密封墊圈71 ;所述自轉噴水器I的底端與進水管4相接的孔內設置有下密封墊圈72。
[0021]在實際滅火操作時,為了保證自轉噴水器I在轉動時不受周圍雜物的阻擋,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罩上一個保護框,使自轉噴水器I與周圍雜物隔離開。
[0022]通過連接頭5接通水源后,水由進水管4進入自轉噴水器I的內腔,并經由各個噴水孔噴出,在噴水孔出水的反作用力之下會形成力矩,該力矩就會使自轉噴水器I繞中心軸2旋轉(要注意的是,各個噴水孔的反作用力的總矢量力應該等于零,否則,自轉噴水器I就會有很大震動,也就是,自轉噴水器I繞中心軸2旋轉外,不能再有其他相對運動)。這樣,每個噴水孔噴出的水就會呈圓周掃射,各個噴水孔噴出的水就幾乎形成球形噴射,不僅不會留下任何死角,而且,滅火效率大大提高。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轉式滅火水龍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扁圓柱形狀的自轉噴水器(I)、中心軸(2)和進水管(4);所述自轉噴水器(I)的兩個圓面為前后兩個縱向的側面;所述進水管(4)的外壁上固定有環(huán)形的卡臺(6),進水管(4)的頂端從自轉噴水器(I)的底部伸入到自轉噴水器(I)內腔;所述自轉噴水器(I)的底部頂觸在卡臺(6)的頂面上;所述中心軸(2)從自轉噴水器(I)頂部的中心向下貫穿自轉噴水器(I),其底端與固定在進水管(4)內壁上的橫支架(8)固定連接,其頂端通過緊固螺母(3)鎖緊;所述自轉噴水器(I)的弧形面上設置有若干個噴水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轉式滅火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轉噴水器(I)的弧形面所述以中心軸為中心分為左弧面和右弧面,所述噴水孔包括設置在左弧面上的左側噴水孔(11)和設置在右弧面上的右側噴水孔(12),所述左側噴水孔(11)與右側噴水孔(12)的數目相加之和為5或7 ;所述左側噴水孔(11)設置于左弧面中心線的左側,所述右側噴水孔(12)設置于右弧面中心線的左側,各個左側噴水孔(11)的圓心連線到左弧面中心線的距離LI與各個右側噴水孔(12)的圓心連線到右弧面中心線的距離L2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轉式滅火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4)底端上連接有連接頭(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轉式滅火水龍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轉噴水器(I)的頂端與中心軸(2)相接的孔內設置有上密封墊圈(71);所述自轉噴水器(I)的底端與進水管(4)相接的孔內設置有下密封墊圈(72 )。
【文檔編號】A62C31/02GK203663300SQ201320769419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1月30日
【發(fā)明者】張偉 申請人: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