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是一種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屬于機械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機械手是一種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動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運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動操作裝置,特點是可以通過編程來完成各種預期的作業(yè),構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機械手機器各自的優(yōu)點。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zhí)枮椋?01320012719.8的一種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它包括有電機底座、驅動電機、多根導桿、升降板、軸承座、旋轉臂軸、多工位轉盤,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lián)軸器驅動連接旋轉臂軸的下端,旋轉臂軸的上端穿過軸承座且與多工位轉盤連接,多工位轉盤的周緣設有多組機械手臂組件,每組機械手臂組件包括有機械手臂、吸嘴頭,機械手臂的一端與多工位轉盤固定連接,吸嘴頭設置在機械手臂另一端的底部,多工位轉盤與軸承座之間設有緩沖器,該發(fā)明通過吸氣吸附工件的方式自動取放料,可同時操作多個工位,操作簡單方便,生產效率高,節(jié)省人力,降低人力成本,但現有技術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多用可旋轉達到全方位加工,但是伸縮范圍不大,旋轉范圍也隨之縮小,加工面積小,工作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以解決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多用可旋轉達到全方位加工,但是伸縮范圍不大,旋轉范圍也隨之縮小,加工面積小,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其結構包括:伸縮機械手、配電箱底座、機械配電箱、配電箱固定塊、散熱箱頂板、散熱箱、機械傳動柱塊、旋轉軸輪、機械手基座、加工機械手爪,所述散熱箱頂板水平安裝于散熱箱上并且采用過盈配合,所述配電箱固定塊垂直固定在散熱箱頂板上并且豎直固定在機械配電箱左側,所述機械配電箱水平固定在配電箱底座上;
所述伸縮機械手水平焊接在機械傳動柱塊右側,所述機械傳動柱塊垂直安裝于旋轉軸輪上并且采用機械連接,所述配電箱底座水平安裝于機械傳動柱塊上并且采用過盈配合,所述散熱箱豎直固定在機械傳動柱塊左側,所述旋轉軸輪水平安裝于機械手基座上并且采用間隙配合,所述伸縮機械手與加工機械手爪電連接;
所述伸縮機械手設有伸縮機械滑塊、伸縮機械滑槽、伸縮機械托板、伸縮機械托架,所述伸縮機械滑塊水平安裝于伸縮機械滑槽上并且采用間隙配合,所述伸縮機械滑槽與伸縮機械托板為一體結構,所述伸縮機械托板水平固定在伸縮機械托架上,所述伸縮機械托架水平焊接在機械傳動柱塊右側。
進一步地,所述加工機械手爪由機械手爪連接柱、機械手爪柱、軸轉輪盤、磨削砂輪環(huán)組成。
進一步地,所述機械手爪連接柱水平焊接在機械手爪柱上。
進一步地,所述機械手爪柱水平安裝于軸轉輪盤上并且采用機械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軸轉輪盤水平嵌套于磨削砂輪環(huán)內部并且軸心共線。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機械手為機械部件,靈活度高,伸縮高效。
進一步地,所述加工機械手爪為機械部件,靈活度高,旋轉便捷。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伸縮機械手設有伸縮機械滑塊、伸縮機械滑槽、伸縮機械托板、伸縮機械托架,實現了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的機械手臂伸縮靈活,配合旋轉過程中的工作面積擴大,更加高效的配合遠程的加工控制,更高效便捷的大面積操作生產線流程,手爪的旋轉吸附與磨削更配合搬運與加工的同時進行。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伸縮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一種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加工機械手爪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伸縮機械手-1、配電箱底座-2、機械配電箱-3、配電箱固定塊-4、散熱箱頂板-5、散熱箱-6、機械傳動柱塊-7、旋轉軸輪-8、機械手基座-9、加工機械手爪-10、伸縮機械滑塊-100、伸縮機械滑槽-101、伸縮機械托板-102、伸縮機械托架-103、機械手爪連接柱-1000、機械手爪柱-1001、軸轉輪盤-1002、磨削砂輪環(huán)-1003。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請參閱圖1-圖3,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其結構包括:伸縮機械手1、配電箱底座2、機械配電箱3、配電箱固定塊4、散熱箱頂板5、散熱箱6、機械傳動柱塊7、旋轉軸輪8、機械手基座9、加工機械手爪10,所述散熱箱頂板5水平安裝于散熱箱6上并且采用過盈配合,所述配電箱固定塊4垂直固定在散熱箱頂板5上并且豎直固定在機械配電箱3左側,所述機械配電箱3水平固定在配電箱底座2上;
所述伸縮機械手1水平焊接在機械傳動柱塊7右側,所述機械傳動柱塊7垂直安裝于旋轉軸輪8上并且采用機械連接,所述配電箱底座2水平安裝于機械傳動柱塊7上并且采用過盈配合,所述散熱箱6豎直固定在機械傳動柱塊7左側,所述旋轉軸輪8水平安裝于機械手基座9上并且采用間隙配合,所述伸縮機械手1與加工機械手爪10電連接;
所述伸縮機械手1設有伸縮機械滑塊100、伸縮機械滑槽101、伸縮機械托板102、伸縮機械托架103,所述伸縮機械滑塊100水平安裝于伸縮機械滑槽101上并且采用間隙配合,所述伸縮機械滑槽101與伸縮機械托板102為一體結構,所述伸縮機械托板102水平固定在伸縮機械托架103上,所述伸縮機械托架103水平焊接在機械傳動柱塊7右側,所述加工機械手爪10由機械手爪連接柱1000、機械手爪柱1001、軸轉輪盤1002、磨削砂輪環(huán)1003組成,所述機械手爪連接柱1000水平焊接在機械手爪柱1001上,所述機械手爪柱1001水平安裝于軸轉輪盤1002上并且采用機械連接,所述軸轉輪盤1002水平嵌套于磨削砂輪環(huán)1003內部并且軸心共線,所述伸縮機械手1為機械部件,靈活度高,伸縮高效,所述加工機械手爪10為機械部件,靈活度高,旋轉便捷。
在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的使用過程中,通過伸縮機械手1的伸縮機械滑塊100與伸縮機械滑槽101相配合運動,使機械傳動柱塊7與旋轉軸輪8機械旋轉時帶動伸縮機械手1牽引加工機械手爪10伸縮運動,活動面積擴大,通過伸縮機械手1達到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的機械手臂伸縮靈活,配合旋轉過程中的工作面積擴大,更加高效的配合遠程的加工控制,更高效便捷的大面積操作生產線流程,手爪的旋轉吸附與磨削更配合搬運與加工的同時進行。
本發(fā)明所述的伸縮機械手1是最早出現的工業(yè)機器人,也是最早出現的現代機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勞動以實現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能在有害環(huán)境下操作以保護人身安全,因而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冶金、電子、輕工和原子能等部門。
本發(fā)明的伸縮機械手1、配電箱底座2、機械配電箱3、配電箱固定塊4、散熱箱頂板5、散熱箱6、機械傳動柱塊7、旋轉軸輪8、機械手基座9、加工機械手爪10、伸縮機械滑塊100、伸縮機械滑槽101、伸縮機械托板102、伸縮機械托架103、機械手爪連接柱1000、機械手爪柱1001、軸轉輪盤1002、磨削砂輪環(huán)1003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技術人員均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guī)實驗方法獲知,本發(fā)明解決的問題是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多用可旋轉達到全方位加工,但是伸縮范圍不大,旋轉范圍也隨之縮小,加工面積小,工作效率不高,本發(fā)明通過上述部件的互相組合,可以達到生產線多工位機械手的機械手臂伸縮靈活,配合旋轉過程中的工作面積擴大,更加高效的配合遠程的加工控制,更高效便捷的大面積操作生產線流程,手爪的旋轉吸附與磨削更配合搬運與加工的同時進行,具體如下所述:
所述伸縮機械滑塊100水平安裝于伸縮機械滑槽101上并且采用間隙配合,所述伸縮機械滑槽101與伸縮機械托板102為一體結構,所述伸縮機械托板102水平固定在伸縮機械托架103上,所述伸縮機械托架103水平焊接在機械傳動柱塊7右側。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