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批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螺絲批,包括批桿,手柄,和增速裝置,其中所述增速裝置包括的與所述批桿連接并在外周設有齒部的中心軸,所述手柄內部設置的第一元件,與第一元件連接的至少一個齒輪,和套在所述齒輪外的齒輪套,其中所述齒輪套內側的相應位置上具有與齒輪相咬合的齒,所述齒輪設置在中心軸的側部并與所述中心軸外周的齒部相咬合。本發(fā)明還包括鎖結構解決螺絲批扭力不高的問題。
【專利說明】螺絲批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手動擰轉螺絲的工具,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螺絲批。
【背景技術】
[0002]螺絲批是一種用來擰轉螺絲釘以迫使其就位的工具,包括批桿和手柄,通常手動轉動手柄一圈,批桿轉動一圈,直到將螺絲轉動到預定位置。這樣的效率很低。于是市面上出現(xiàn)一種增速螺絲批,轉動手柄一圈,批桿可以轉動數(shù)圈,這樣可以提供螺絲批的使用效率。但是這種螺絲批的扭力不高。
[0003]因此,市場上需要一種既有效率,又解決了扭力不高問題的螺絲批。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使用的螺絲批,其采用增速結構,結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
[0005]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的高效使用螺絲批,其采用鎖結構解決了普通高效螺絲批扭力不高問題。
[0006]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螺絲批,包括批桿,手柄,和增速裝置,其中所述增速裝置包括的與所述批桿連接并在外周設有齒部的中心軸,所述手柄內部設置的第一元件,與第一元件連接的至少一個齒輪,和套在所述齒輪外的齒輪套,其中所述齒輪套內側的相應位置上具有與齒輪相咬合的齒,所述齒輪設置在中心軸的側部并與所述中心軸外周的齒部相咬合。
[0007]本發(fā)明的螺絲批還包括鎖結構,其包括可隨第一元件一起轉動的第二元件和與第二元件連接的觸發(fā)開關,其中第二元件的前部內壁具有與中心軸外周齒部相配的齒,當推動觸發(fā)開關在第一位置的時候,第二元件前部內壁上的齒與中心軸外周的齒部不接觸,當推動觸發(fā)開關在第二位置的時候,第二元件內壁上的齒與中心軸外周的齒部的相咬合。
[0008]本發(fā)明的螺絲批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批桿尾部和所述增速裝置之間的棘輪裝置,其包括棘爪座,所述棘爪座上沿中心軸兩側對稱設置兩個可擺動的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棘爪位置狀態(tài)的元件,所述元件上具有兩個分別設置在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外側,并分別用于推動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的第一阻擋塊和第二阻擋塊,第一和第二棘爪和第一和第二阻擋塊外部設有棘爪套,其內壁具有環(huán)狀分布的內棘齒,所述棘爪套與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上的齒可以相咬合。
[0009]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發(fā)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上視圖。
[0011]圖2是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爆炸圖。
[0012]圖3是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橫向剖視圖。
[0013]圖4是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增速裝置的立體爆炸圖。
[0014]圖5是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增速裝置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爆炸圖。
[0015]圖6是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增速裝置的側視爆炸圖。
[0016]圖7是圖3中的棘輪裝置上B-B向剖視圖,其中定位裝置處于中間位置。
[0017]圖8是圖3中的棘輪裝置上C-C向剖視圖,其中定位裝置處于中間位置。
[0018]圖9是圖3中的棘輪裝置上B-B向剖視圖,其中定位裝置順時針旋轉。
[0019]圖10是圖3中的棘輪裝置上C-C向剖視圖,其中定位裝置順時針旋轉。
[0020]圖11是圖3中的棘輪裝置上B-B向剖視圖,其中定位裝置逆時針旋轉。
[0021]圖12是圖3中的棘輪裝置上C-C向剖視圖,其中定位裝置逆時針旋轉。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如圖1和2所示,本發(fā)明的螺絲批包括批桿1,手柄2,和增速裝置3。手柄2與增速裝置3連接,手柄轉動并且相對增速裝置轉動,增速裝置3與批桿2固定連接,增速裝置可以聯(lián)動批桿轉動,達到使用的目的。
[0023]如圖4,5和6所示,增速裝置3包括與批桿連接并在外周設有齒部311的中心軸31,手柄內部設置的第一元件32,和與第一元件連接的至少一個齒輪33,齒輪33設置在中心軸的側部并與中心軸31外周的齒部311相配,可以相互咬合。增速裝置還包括套在齒輪33外的齒輪套34,其中齒輪套34內側的相應位置上具有與齒輪33相咬合的齒341。
[0024]具體地,所述中心軸設置在螺絲批的中心位置,本發(fā)明螺絲批有三個相同的齒輪33,分別等距離地設置在中心軸31的外周,并與其外周的齒部311相咬合。三個齒輪均與齒輪套的內齒咬合。
[0025]在使用時,批桿與需旋轉的目標螺釘咬合,相對固定,當手柄2和齒輪套34向相反方向相對轉動的時候,手柄2帶動第一元件32轉動,第一元件32帶動齒輪33轉動,齒輪33帶動外周設有齒部311的中心軸31轉動,從而帶動批桿I轉動,達到加速使用的目的。
[0026]為了解決增速后扭力不高的問題,本發(fā)明還設計了一個鎖結構,其包括可隨第一元件一起轉動的第二元件35和與第二元件35連接的觸發(fā)開關36,其中第二元件的前部內壁具有與中心軸31外周齒部311相配的齒351。
[0027]當推動觸發(fā)開關36向后,即位于第一位置的時候,第二元件前部內壁上的齒351與中心軸31外周的齒部不相接觸,所以增速裝置如前所述正常運動。
[0028]當推動觸發(fā)開關36向前,即位于第二位置的時候,內套被推向前,內套前部內壁上的齒351與中心軸31外周的齒部的相咬合。這樣在使用時,手柄施加的扭力可直接傳遞到批桿,可增加扭力。
[0029]具體地,中心軸31的縱截面大致為T型。批桿與中心軸的第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部分,即T型體的頭部,其向外延伸的部分設置有至少一個螺絲313,與批桿的尾部固定連接,所以批桿可以隨中心軸的轉動而轉動。此處也可以使其它連接方式,或者批桿也可以和中心軸為一體。
[0030]齒輪33設置在靠近中心軸外延部的位置,齒輪33與中心軸31的外延部之間還設有墊片314,中心軸外延部還設有若干凹陷315,分別可容納若干滾珠,使其轉動更加順暢。中心軸31外周的齒部311的縱向寬度大于齒輪33的縱向寬度,所以中心軸31外周的齒部311穿過齒輪33繼續(xù)向后延伸一段距離。中心軸31還具有其齒部311外的第二部312,為非齒輪面,其可為光面。
[0031]每個齒輪33具有一個向后延伸的軸331,與第一元件32相接。第一元件32在本實施例中為一個軸套,軸套的前部具有容納齒輪33軸331的容納腔321,這樣當軸套轉動的時候可帶動齒輪33 —起轉動。
[0032]其鎖結構的第二元件35為設置在軸套內部的內套,可相對軸套前后運動。內套為圓柱形,觸發(fā)開關36具有向下的延伸部361穿過手柄2和軸套32與內套35固定連接,通過前后推動觸發(fā)開關36,來控制內套前后運動。
[0033]內套圓柱形的外側縱向設置有凸起,凸起上設置有孔352,觸發(fā)開關36向下的延伸部為柱形突起,可伸入孔中,從而帶動內套前后移動。軸套在觸發(fā)開關的相應位置上為一個開口 322,所以不會影響觸發(fā)開關36的延伸部和內套的前后移動。
[0034]本發(fā)明還具有一個第三元件37,設置在第二元件的尾部,其具有一個向前伸出的螺紋,與中心軸尾部的內螺紋相固定,將中心軸和第二元件縱向固定在一起。
[0035]如圖1以及圖7-12所示,本發(fā)明的螺絲批還包括設置在批桿尾部和增速裝置之間的棘輪裝置4,其包括棘爪座41,棘爪座上沿中心軸兩側對稱設置兩個可擺動的第一棘爪411和第二棘爪412,和用于控制兩個棘爪位置狀態(tài)的元件42。元件42上具有兩個分別對應兩個棘爪411,412的第一阻擋塊421和第二阻擋塊422。棘爪和阻擋塊外部設有棘爪套7。棘爪套7的內壁具有環(huán)狀分布的內棘齒,該棘爪套套在棘爪上,其內棘齒與兩個棘爪411,412上的齒相咬合。棘爪套外側還設有與元件42相連的定位裝置8,定位裝置8也可與元件42—體連接。定位裝置8具體為轉套,為一環(huán)狀套套在棘爪套的外側。定位裝置處于中間位置時,如圖7和8所示。
[0036]當轉動定位裝置8的時候,元件42隨之移動,元件42上的兩個阻擋塊421,422也隨之移動。如圖9和10所示,當順時針轉動轉套8時,第一阻擋塊421擠壓第一棘爪411脫離棘爪套的內棘齒,另一個棘爪412繼續(xù)與棘爪套7的內棘齒相嚙合,此時,逆時針方向轉動手柄能夠將來自手柄的扭矩通過棘爪座,與棘爪套7嚙合的第一棘爪,棘爪套傳遞給批桿,順時針方向轉動手柄則與棘爪套嚙合的第二棘爪可被棘爪座帶動從棘爪套的內棘齒上滑過,不向批桿傳遞扭矩,令手柄回轉。如圖11和12所示,當逆時針轉動轉套8時,第二阻擋塊422擠壓第二棘爪421脫離棘爪套的內棘齒,另一個棘爪411繼續(xù)與棘爪套7的內棘齒相嚙合,此時,順時針方向轉動手柄能夠將來自手柄的扭矩通過棘爪座,與棘爪套7嚙合的第一棘爪,棘爪套傳遞給批桿,逆時針方向轉動手柄則與棘爪套嚙合的第一棘爪可被棘爪座帶動從棘爪套的棘齒上滑過,不向批桿傳遞扭矩,令手柄回轉。由于轉套可在手柄上周定位,因為無論轉套轉至圖中的任一位置,均通過定位而保持在該位置上。
[0037]進一步,兩個棘爪411,412之間支撐有令該兩個棘爪張開靠向棘爪套的彈性元件9,元件42上的兩個阻擋塊421,422分別位于對應棘爪的外側。由此保證棘爪與棘爪套嚙合。兩個棘爪411,412分別通過銷軸1a和1b連接在棘爪座上。由此能保證棘爪能夠靈活的擺動,同時還能夠保證棘爪具有足夠的傳遞扭矩的能力。
[0038]如圖7-12所示,轉套內壁具有三個定位槽11a,lib, 11c,棘爪座41上設有定位彈子12,該定位彈子由彈性元件13支撐位于一個定位槽內,從而實現(xiàn)轉套8在手柄上的定位,根據(jù)該結構,當轉套8位于如圖7和8所示狀態(tài)時,定位彈子12位于轉套上的中間位置的定位槽Ilb內,此時兩個棘爪位于如圖8所示狀態(tài)。當轉套8位于如圖9和10所示狀態(tài)時,定位彈子位于轉套下側位置的定位槽Ilc內,此時兩個棘爪位于如圖10所示狀態(tài)。當轉套8位于如圖11-12所示狀態(tài)時,定位彈子位于轉套上側位置的定位槽Ila內,此時兩個棘爪位于如圖12所示狀態(tài)。
[0039]如圖3和7所示,棘爪座具有槽14,元件42位于槽內,轉套8與元件42之間靠緊固件15連接(如螺釘)。由此在實現(xiàn)由轉套帶動元件42的同時,還通過將元件42限制在槽14內不能在軸向移動來實現(xiàn)對轉套的約束,即通過緊固件禁止轉套脫離工作位置。
[0040]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fā)明的構思在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螺絲批,包括批桿,手柄,和增速裝置,其中所述增速裝置包括的與所述批桿連接并在外周設有齒部的中心軸,所述手柄內部設置的第一元件,與第一元件連接的至少一個齒輪,和套在所述齒輪外的齒輪套,其中所述齒輪套內側的相應位置上具有與齒輪相咬合的齒,所述齒輪設置在中心軸的側部并與所述中心軸外周的齒部相咬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齒輪為三個相同的齒輪,分別等距離地設置在中心軸的外周,并與所述齒部相咬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絲批,還包括鎖結構,其包括可隨第一元件一起轉動的第二元件和與第二元件連接的觸發(fā)開關,其中第二元件的前部內壁具有與中心軸外周齒部相配的齒,當推動觸發(fā)開關在第一位置的時候,第二元件前部內壁上的齒與中心軸外周的齒部不接觸,當推動觸發(fā)開關在第二位置的時候,第二元件內壁上的齒與中心軸外周的齒部的相咬合。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絲批,還包括鎖結構,其包括可隨第一元件一起轉動的第二元件和與第二元件連接的觸發(fā)開關,其中第二元件的前部內壁具有與中心軸外周齒部相配的齒,當推動觸發(fā)開關在第一位置的時候,第二元件前部內壁上的齒與中心軸外周的齒部不接觸,當推動觸發(fā)開關在第二位置的時候,第二元件內壁上的齒與中心軸外周的齒部的相咬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中心軸的第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部分,所述向外延伸的部分設置有至少一個連接部,與批桿的尾部固定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齒部設置在靠近中心軸外延部的位置,所述齒輪與所述中心軸的外延部之間還設有墊片,所述中心軸外延部還設有若干凹陷,分別可容納若干滾珠。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中心軸外周的齒部的縱向寬度大于齒輪的縱向寬度;所述中心軸還具有其齒部外的第二部分。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每個所述齒輪具有一個向后延伸的軸,與所述第一元件相接;所述第一元件的前部具有容納所述齒輪的軸的容納腔。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第二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一元件的內部,可相對所述第二元件前后運動,其中所述第二元件為圓柱形,圓柱形的外側縱向設置有凸起,凸起上設置有孔。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第二元件在觸發(fā)開關的相應位置上具有開口 ;所述觸發(fā)開關具有向下的延伸部穿過所述手柄和所述第二元件的開口與所述第一元件的孔固定連接。
11.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絲批,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批桿尾部和所述增速裝置之間的棘輪裝置,其包括棘爪座,所述棘爪座上沿中心軸兩側對稱設置兩個可擺動的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棘爪位置狀態(tài)的元件,所述元件上具有兩個分別設置在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外側,并分別用于推動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的第一阻擋塊和第二阻擋塊,第一和第二棘爪和第一和第二阻擋塊外部設有棘爪套,其內壁具有環(huán)狀分布的內棘齒,所述棘爪套與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上的齒可以相咬合。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棘爪套外側還設有與所述元件相連的定位裝置。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定位裝置為環(huán)狀套套在所述棘爪套的外側。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之間支撐有令該兩個棘爪張開靠向所述棘爪套的彈性元件。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分別通過銷軸連接在所述棘爪座上。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環(huán)狀套內壁具有三個間隔設置的定位槽,所述棘爪座上設有定位彈子,所述定位彈子可由彈性元件支撐位于任意一個定位槽內。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螺絲批,其中,所述棘爪座具有槽,所述元件位于所述槽內,所述環(huán)狀套與所述元件之間靠緊固件連接。
【文檔編號】B25B17/00GK104175266SQ201310202969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5月27日
【發(fā)明者】王偉毅 申請人: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