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快速拆卸頭的棘輪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標準扳手、套筒扳手以及拆頭棘輪扳手。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可使使用者把扳手頭從手柄上快速拆卸下來,并且使用者能夠把這扳手頭作為掌中扳手使用。此外,使用者還能夠把身邊能完成工作的其它型號或類型的頭迅速地換上。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該扳手包括有扳體,扳體上的手柄和接納部位,其特征是接納部位有第一側(cè)、第二側(cè)、接納槽;第二側(cè)平等于第一側(cè),接納槽在第一側(cè)和第二側(cè)之間,并有開放端和閉合端;多個凹道,至少有一個凹道從第一側(cè)延伸,通過接納槽進入第二側(cè);至少有一個活動軸通道,從第一側(cè)延伸到第二側(cè),經(jīng)過與閉合端相鄰的接納槽;釋放機構(gòu)有中心板、多個銷、活動軸,各個銷與中心板呈直角,與各凹道成一條線,任意一個銷適合于所述的多個凹道之一;活動軸與中心板呈直角,活動軸與活動軸凹道尺寸匹配并適合;棘輪頭有凸緣,凸緣尺寸適合接納槽,棘輪頭有多個凹道,各凹道與接納槽成一條線,以接納多個銷和至少一個活動軸;多個銷設置在多個凹道中,至少一個活動軸在活動軸凹道內(nèi),與接納部位的第一側(cè)相鄰處設釋放機構(gòu),以保持棘輪頭凸緣在接納槽內(nèi)牢固。
本發(fā)明的特征還包括多個銷之一是軸銷,軸銷設置在中心板的第一端,具有第一長度;多個銷之二是鎖銷,鎖銷與軸銷有間隔,具有第二長度;多個銷之二是鎖銷,鎖銷與軸銷有間隔,具有第一長度;活動軸設在中心板的第二端,具有第三長度;所述活動軸的第三長度大于接納部位第一側(cè)和第二側(cè)之間的距離。
本發(fā)明的特征還包括一個阻止機構(gòu),所述阻止機構(gòu)固定在靠接納部位第二側(cè)的活動軸上,阻止機構(gòu)將中心板與接納部位鄰接;阻止機構(gòu)降至第一點時,至少使多個銷中的一個從棘輪頭凸緣凹道中脫離;阻止機構(gòu)降至第二點時,能使所有多個銷從棘輪頭凸緣凹道中脫離。
本發(fā)明的特征還包括設有釋放件,活動軸凹嵌在其中,沿軸和長度構(gòu)成一個阻止點,釋放件與阻止點相互作用,阻止活動軸下降而不用拆開釋放件;上述釋放件是由內(nèi)伸出至接納部位的銷和釋放件外部的彈簧;釋放件內(nèi)是個球頭彈簧插桿,當活動軸在第一壓力降下時,球頭來與活動軸接觸并阻擋了活動軸下降,而在第二壓力時球頭落入插桿中,使得活動軸完全落下。
本發(fā)明的特征還包括在棘輪頭凸緣內(nèi)有第一端、第二端和一寬帶,第二端是與棘輪頭成一體的,在第一端沿其寬帶上有多個孔,這些孔的尺寸應容納鎖銷和軸孔,所述軸孔應是與第二端旁的凸緣中心、軸孔應容納軸銷;在沿上述的凸緣內(nèi)的寬帶構(gòu)成凹道,所述多孔位于凹道內(nèi)。
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方案是該棘輪扳手包括扳體、扳體上有手柄和接納部位,接納部位有第一側(cè)和第二側(cè);其特征是第二側(cè)平行于第一側(cè);接納凹道位于第一側(cè)和第二側(cè)之間,分別有開放端和閉合端;多個槽,至少有一條槽從第一側(cè),經(jīng)凹道延伸至第二側(cè);至少有一個活動軸通道,活動軸通道從第一側(cè)延伸至第二側(cè),經(jīng)過與接納凹道相鄰的接納部位;釋放機構(gòu),釋放機構(gòu)有中心板、軸銷,軸銷與中心板成直角,軸銷尺寸與所述多個通道的尺寸相符,并適合至少于一個通道;鎖銷,所述鎖銷與中心板成直角,與軸銷有一定距離,鎖銷尺寸與所述多個通道的尺寸相符,并適合至少于一個通道;至少有一個活動軸,活動軸與中心板成直角,活動軸尺寸與所述活動軸通道的尺寸相符,并適合活動軸通道;活動軸的長度大于第一側(cè)和第二側(cè)之間接納部位的距離;止擋件,止擋件包括與所述接納部位相接的中心板,止擋件降至第一點,鎖銷從棘輪頭凸緣凹道脫離,止擋件降至第二點,鎖銷和軸銷分別從棘輪頭凸緣凹道中脫離;棘輪頭,棘輪頭有凸緣,凸緣尺寸與所述接納凹道的尺寸相符,并有多個通道;每個通道分別與銷對齊并接納多個銷和至少一個活動軸,棘輪頭凸緣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寬帶,第二端是棘輪頭的延展,第一端在其寬帶上有多個孔,多個孔的尺寸可容納鎖銷,軸銷孔,軸銷孔在第二端旁的凸緣中心,其尺寸可接納軸銷。
多個銷置于多個通道內(nèi),至少有一個活動軸位于活動軸通道內(nèi),用于啟動接納部位第一側(cè)旁的釋放機構(gòu),從而將棘輪頭凸緣牢固地限制在接納凹道內(nèi)。
本發(fā)明的特征還包括釋放件包括凹嵌在其中的活動軸,沿軸的長度制造一個止擋點,釋放件與所述的止擋點相互作用,在不取下釋放件時即能阻止活動軸下降,所述釋放件是延伸至接納部位的銷和在釋放件外部的一個彈簧;釋放件包括凹嵌在其中的活動軸,沿軸的長度制造一個止擋點,釋放件與所述的止擋點相互作用,在不取下釋放件時即能阻止活動軸下降,所述釋放件是球頭彈簧插桿,當活動軸隨第一壓力降下時,所述球頭來與活動軸接觸,當球頭隨第二壓力落入插桿中,使得活動軸全程下降。
本發(fā)明從扳手上轉(zhuǎn)動并換下棘輪頭的方法,有手柄和連續(xù)接納部位,接納部位的尺寸能容納棘輪凸緣,用活動的釋放裝置將所述凸緣可活動地保持在接納部位內(nèi)。
本發(fā)明改進的棘輪扳手具有快速的釋放機構(gòu),可使使用者迅速拆卸或更換有類似連接設計的不同型號或類型扳手的棘輪頭。例如,不同類型的頭可以是開放扳手或閉合扳手。具體的結(jié)構(gòu)可以是E型結(jié)構(gòu),鎖銷可穿過手柄的活動軸,可在多個孔中選擇插入并在旋轉(zhuǎn)頭頸部鎖住,還可以是將手柄與棘輪頭連接的軸銷。在具體實例中,活動軸上有紐,當這個紐部分降下時,它止住與活動軸垂直相交的球頭彈簧插桿。(有一個或多個球頭彈簧的,或一些其它類型的機構(gòu)也可以緩止活動軸)。當給活動軸頂部的紐施加額外的壓力,就會引起球頭彈簧插桿中彈簧承載的球降下,使活動軸移到球頭彈簧插桿外而全程降下。當活動軸用其末端抵住球頭彈簧插桿上的球而部分降下時,鎖銷從扳手頭頸部脫開,旋轉(zhuǎn)變換角度,并同時保持手柄與棘輪頭之間的牢固連接。當手柄和棘輪頭的頸連接時,軸銷更長些并保持在鎖定狀態(tài)。當活動軸全程降下,徹底釋放了軸銷,可以取下棘輪頭或更換。另一種結(jié)構(gòu)也可以使用,不僅限于此,當施加個力時,也能阻止壓力彈簧釋放活動軸至全程下降,這就是垂直于并稍微脫離活動軸設置的銷。本申請中的活動軸在專門區(qū)域有切掉部位。這個釋放銷的較寬部位可作為活動軸的座,這樣活動軸就只能部分降下。這個彈簧釋放銷的本身也可以在一端有切掉部位。當這個釋放銷向內(nèi)壓下時,就使得銷的切掉部位與活動軸成一條線。與切掉部位成一線的活動軸就可全程降下。當活動軸全程降下時,軸銷從凸緣處完全脫離。這樣,使用者只用一只手操作,便可容易地拆卸下并更換棘輪頭,換上相似凸緣設計的其它型號或類型的頭。本發(fā)明的這種快速釋放機構(gòu)用于傳統(tǒng)的直扳手或棘輪扳手時,后面在圖中作為E2或#50強調(diào)的E型結(jié)構(gòu)也作為器件使用。E結(jié)構(gòu)中有兩個長度相等的銷,按下活動軸上端的紐到一個狀態(tài),這兩個銷便可同時脫離,可實施對棘輪頭快速更換或拆卸。本申請中的直活動軸可以使用,因為釋放時只要求一個壓力點。
下面將通過實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下述的實例僅僅是本發(fā)明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發(fā)明所限定的權(quán)利保護范圍,本發(fā)明的權(quán)利范圍以權(quán)利要求書為準。
在第一個例子中,參見
圖1,釋放機構(gòu)28的中心板10上有三個銷呈現(xiàn)直角與其相接。最長的銷是活動軸12。此例中,軸12的末端有螺紋14?;顒虞S12可從手柄16上方或下方嵌入,由制造商或使用者隨意。釋放機構(gòu)28經(jīng)手柄16的安裝部位21置入時,活動軸12伸出到手柄16的相對側(cè)。在優(yōu)選例中,彈簧18可放在螺紋部位14上方,紐20裝在活動軸12的螺紋部位14,紐20有與活動軸12上螺紋尺寸相符的螺紋孔。反過來,軸可以沒有螺紋,而紐是焊接、膠粘或本技術中已知的其它方式固定在軸上的。還應指出,有關配置的活動軸凸緣的其它設計也能夠利用,并且具有明顯上述技術特征。
圖1、圖2中所述具體實施例是與可轉(zhuǎn)動的、換向扳手頭配合使用的優(yōu)選例,如下所述。在這個例子中,鎖銷24在長度上是取短的,因此當活動軸12部分下降時,鎖銷24是從棘輪頭44的凸緣46中脫離的第一銷。棘輪頭44的凸緣46的尺寸要符合、適于接納凹口27,以免棘輪頭44晃動,并且還能輕易脫開。凸緣46有凹道26a、24a和12a,其尺寸可分別接納軸銷26、鎖銷24和活動軸12。上述軸與其相對應的接納部位之間的尺寸必須是能夠保證相互作用的零件之間是緊密的、并且無磨擦的配合。棘輪頭44,包括凸緣46,在圖14中解釋得更詳細?;顒虞S12的下降使棘輪頭44轉(zhuǎn)動。一旦到達所要求部位,活動軸12放松,返回到初始狀態(tài),棘輪頭44即可使用。第三軸銷26比鎖銷24長,但比活動軸12短。當活動軸12全程下降時,軸銷26從凸緣46上脫出。這樣,使用者只需用一只手操作,便能迅速地更換或拆開棘輪頭44。
活動軸12與鎖銷24和軸銷26的傳動關系是當活動軸12全程下降時,鎖銷24和軸銷26都放松。然而,當活動軸12部分下降時,軸銷26必須保持在接納凹口15之內(nèi),其間隙應保證在轉(zhuǎn)動過程中的穩(wěn)定。因而鎖銷24與軸銷26之間的比例必須能保證活動軸12部分下降時,使鎖銷24從其凹槽17中脫出,而當活動軸12全程下降時,軸銷26完全從其凹槽15中釋放。由于棘輪頭44不是由活動軸12定位的,所以不用拿掉活動軸12,棘輪頭44就能拆下來。
圖2說明釋放機構(gòu);E1型結(jié)構(gòu)28插入到接納部位21。在所說明的最佳實施例中,E型結(jié)構(gòu)28是安裝在接納部位21和手柄16內(nèi)。
圖3說明E型結(jié)構(gòu)218中的活動軸212呈現(xiàn)出切掉部位232。切掉部位232是軸212的徑向部分減小,用于阻止活動軸212下降。切掉部位232與彈簧釋放銷234相互作用,見圖4,為活動軸212提供三個檔的下降。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當扳手處于使用狀態(tài)時,活動軸212處于第一或沒降的位置,同時軸銷226和鎖銷224處于上部接納凹槽15和導槽17內(nèi),旋轉(zhuǎn)棘輪頭44,活動軸212降至第二位置,帶動釋放銷234到切掉部位232的上端。這使鎖銷224脫離與之相互作用的上部接納凹槽15和棘輪頭44。切掉部位232的上端當遇到如圖4所示的彈簧釋放銷234最寬部位時,便起到了止擋作用。要拆下棘輪頭44,需降下釋放銷234,并將釋放銷234與切掉部位232轉(zhuǎn)至一條線內(nèi),使活動軸212全程下降。
釋放銷234,如圖4所示;包括帽242、彈簧240、螺紋238、切掉部位236和銷體235。如圖5和圖6所示,彈簧釋放銷234可以嵌入手柄216側(cè)面內(nèi),并且活動軸212處于稍微拆開狀態(tài)時與之垂直。當彈簧釋放銷234沒有下降時,銷體236用作止擋,阻止活動軸212全程下降,當彈簧釋放銷234降下時并保持在降下的位置時,銷的切掉部位236與活動軸212轉(zhuǎn)至一條線,使活動軸212能全程降下。這將使軸銷226脫離凸緣46,見圖1。彈簧釋放銷234一端有螺紋238,與帽242配合,或通過本技術領域其它已知方法,與帽242固定,如圖1所示,當把彈簧釋放銷234降下,拆掉棘輪頭44上的凸緣46后,彈簧240實際上是起拉回彈簧釋放銷234至初始位置的作用。
圖5是彈簧釋放銷234處于阻止活動軸212進一步下降的俯視圖。從圖5中可見,活動軸212被彈簧釋放銷234銷體所阻。為了實現(xiàn)用彈簧釋放銷234阻止活動軸212運動的效果,要使彈簧釋放銷234途經(jīng)活動軸212的切掉部位232,在彈簧釋放銷234和活動軸212之間的位置設定必須是精確的。
圖6是彈簧釋放銷234要降至手柄216中的俯視圖。如圖中所示,彈簧釋放銷是處于降下位置,切掉部位232移進的位置可使活動軸212除掉彈簧釋放銷234,完成下降全過程。
圖7a是活動軸112在另一例子中的后視圖,利用球頭彈簧插桿148,此例中球152用作活動軸212的阻止點。使用時,球頭彈簧插桿148處于如圖7A所示位置。為了使棘輪頭44轉(zhuǎn)動,活動軸112降至第二擋,如圖7B所示,這時球152遇到軸擋162。這個平面使轉(zhuǎn)動銷脫離棘輪凸緣,能夠轉(zhuǎn)動。要拆下棘輪頭,活動軸112要降至第三擋,見圖7C。由于球152在壓力作用下能進入到銷148內(nèi),給活動軸112施加額外壓力,使球152進入到球頭彈簧插桿148內(nèi),從而使活動軸112全程下降。
圖8是手柄116仰視圖,表明手柄116與球頭彈簧插桿148與從釋放機構(gòu)腔110中伸出的活動軸112之間呈一條線。圖9是手柄116側(cè)視圖,給出球頭彈簧插桿148在手柄116中的大致位置。球頭彈簧插桿148是關鍵的設置,以便在準確的時機創(chuàng)造一個額外壓點或阻止點,使得鎖銷124從棘輪頭44頸部的凸緣46上的孔52中脫離,見圖14。
圖10是圖3、圖4中所示使用彈簧釋放銷234系列和仰視圖。當彈簧釋放銷234降下時,使切掉部位236與活動軸212呈一條線。這時,活動軸212可以全程降下,使軸銷216通過圖14中凸緣46的頸部,至此,棘輪頭脫離手柄16。另外圖10及圖11中的34為彈簧釋放銷、36為銷的切掉部位、42為帽。
圖11是手柄16右視圖;彈簧釋放銷234恰恰位于稍微脫開并與活動軸112垂直位置。彈簧釋放銷234的較寬部位能通過活動軸112的切掉部位232。這使得活動軸212可阻止它接近彈簧釋放銷234銷體最寬部位。
圖12是上述相關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在E型結(jié)構(gòu)350中有長度相等的軸銷326和鎖銷324。在本例中,該扳手可以和傳統(tǒng)的直扳手(不轉(zhuǎn)向的)或與可轉(zhuǎn)向頭一起用。本例中的軸銷326和鎖銷234都可將扳手344的頭鎖定在牢固的直位置。圖13展示嵌入扳手316中具體例子,E型結(jié)構(gòu)310凹嵌入手柄316中。
圖14展示可轉(zhuǎn)向棘輪頭44的例子,在切掉部位54、凸緣46外部有復孔52。設置這些孔52,可減小鎖銷從中脫離的運行距離,從而更快地放松棘輪的頭44。凹進的孔52還能進一步應用于圖12、圖13中所示的C型結(jié)構(gòu)310。如圖所示,鎖銷324從凹孔54中脫離,先于軸銷326從軸孔55中脫離,當所設置的切掉部位54使得鎖銷24、234或是324長于切掉部位54的寬度時,可加長鎖銷24至相對長些,與切掉部位54相等,或提供更大結(jié)構(gòu)強度。
圖15和圖16是一些其它類型扳手頭58和60,也可以與本設計提供的新型快速拆卸件一起使用。還應指出,這些孔就可以直接鉆透凸緣,而不必凹嵌。這種方式可在圖1和圖2所示的E型結(jié)構(gòu)28中使用。
圖17中所示,活動軸502在雙側(cè)有兩處切掉部位512和514。這種設計為球頭彈簧插桿504和506提供相互作用,每個內(nèi)部有球510和508。此例所示部件與圖7A-C中的工作方式相同。雙球頭彈簧插桿提供比現(xiàn)有一些專利申請中所述具有的更大阻力。
連接扳手頭與手柄的其它方法,能夠滿足如前所述耐用、牢固性的,也能夠與之結(jié)合。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具有帶快速拆卸頭的棘輪扳手,該扳手包括有扳體,扳體上的手柄和接納部位,其特征是接納部位有第一側(cè)、第二側(cè)、接納槽;第二側(cè)平等于第一側(cè),接納槽在第一側(cè)和第二側(cè)之間,并有開放端和閉合端;多個凹道,至少有一個凹道從第一側(cè)延伸,通過接納槽進入第二側(cè);至少有一個活動軸通道,從第一側(cè)延伸到第二側(cè),經(jīng)過與閉合端相鄰的接納槽;釋放機構(gòu)有中心板、多個銷、活動軸,各個銷與中心板呈直角,與各凹道成一條線,任意一個銷適合于所述的多個凹道之一;活動軸與中心板呈直角,活動軸與活動軸凹道尺寸匹配并適合;棘輪頭有凸緣,凸緣尺寸適合接納槽,棘輪頭有多個凹道,各凹道與接納槽成一條線,以接納多個銷和至少一個活動軸;多個銷設置在多個凹道中,至少一個活動軸在活動軸凹道內(nèi),與接納部位的第一側(cè)相鄰處設釋放機構(gòu),以保持棘輪頭凸緣在接納槽內(nèi)牢固。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多個銷之一是軸銷,軸銷設置在中心板的第一端,具有第一長度。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多個銷之二是鎖銷,鎖銷與軸銷有間隔,具有第二長度。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活動軸設在中心板的第二端,具有第三長度;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多個銷之二是鎖銷,鎖銷與軸銷有間隔,具有第一長度;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所述活動軸的第三長度大于接納部位第一側(cè)和第二側(cè)之間的距離。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還包括一個阻止機構(gòu),所述阻止機構(gòu)固定在靠接納部位第二側(cè)的活動軸上,阻止機構(gòu)將中心板與接納部位鄰接。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阻止機構(gòu)降至第一點時,至少使多個銷中的一個從棘輪頭凸緣凹道中脫離。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阻止機構(gòu)降至第二點時,能使所有多個銷從棘輪頭凸緣凹道中脫離。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進一步還設有釋放件,活動軸凹嵌在其中,沿軸和長度構(gòu)成一個阻止點,釋放件與阻止點相互作用,阻止活動軸下降而不用拆開釋放件。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釋放件是由內(nèi)伸出至接納部位的銷和釋放件外部的彈簧。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釋放件內(nèi)是個球頭彈簧插桿,當活動軸在第一壓力降下時,球頭來與活動軸接觸并阻擋了活動軸下降,而在第二壓力時球頭落入插桿中,使得活動軸完全落下。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在棘輪頭凸緣內(nèi)有第一端、第二端和一寬帶,第二端是與棘輪頭成一體的,在第一端沿其寬帶上有多個孔,這些孔的尺寸應容納鎖銷和軸孔,所述軸孔應是與第二端旁的凸緣中心、軸孔應容納軸銷。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沿所述的凸緣內(nèi)的寬帶構(gòu)成凹道,所述多孔位于凹道內(nèi)。
15.一種具有帶快速拆卸頭的棘輪扳手,該棘輪扳手包括扳體、扳體上有手柄和接納部位,接納部位有第一側(cè)和第二側(cè);其特征是第二側(cè)平行于第一側(cè);接納凹道位于第一側(cè)和第二側(cè)之間,分別有開放端和閉合端;多個槽,至少有一條槽從第一側(cè),經(jīng)凹道延伸至第二側(cè);至少有一個活動軸通道,活動軸通道從第一側(cè)延伸至第二側(cè),經(jīng)過與接納凹道相鄰的接納部位;釋放機構(gòu),釋放機構(gòu)有中心板、軸銷,軸銷與中心板成直角,軸銷尺寸與所述多個通道的尺寸相符,并適合至少于一個通道;鎖銷,所述鎖銷與中心板成直角,與軸銷有一定距離,鎖銷尺寸與所述多個通道的尺寸相符,并適合至少于一個通道;至少有一個活動軸,活動軸與中心板成直角,活動軸尺寸與所述活動軸通道的尺寸相符,并適合活動軸通道;活動軸的長度大于第一側(cè)和第二側(cè)之間接納部位的距離;止擋件,止擋件包括與所述接納部位相接的中心板,止擋件降至第一點,鎖銷從棘輪頭凸緣凹道脫離,止擋件降至第二點,鎖銷和軸銷分別從棘輪頭凸緣凹道中脫離;棘輪頭,棘輪頭有凸緣,凸緣尺寸與所述接納凹道的尺寸相符,并有多個通道;每個通道分別與銷對齊并接納多個銷和至少一個活動軸,棘輪頭凸緣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寬帶,第二端是棘輪頭的延展,第一端在其寬帶上有多個孔,多個孔的尺寸可容納鎖銷,軸銷孔,軸銷孔在第二端旁的凸緣中心,其尺寸可接納軸銷。多個銷置于多個通道內(nèi),至少有一個活動軸位于活動軸通道內(nèi),用于啟動接納部位第一側(cè)旁的釋放機構(gòu),從而將棘輪頭凸緣牢固地限制在接納凹道內(nèi)。
1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釋放件包括凹嵌在其中的活動軸,沿軸的長度制造一個止擋點,釋放件與所述的止擋點相互作用,在不取下釋放件時即能阻止活動軸下降,所述釋放件是延伸至接納部位的銷和在釋放件外部的一個彈簧。
1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釋放件包括凹嵌在其中的活動軸,沿軸的長度制造一個止擋點,釋放件與所述的止擋點相互作用,在不取下釋放件時即能阻止活動軸下降,所述釋放件是球頭彈簧插桿,當活動軸隨第一壓力降下時,所述球頭來與活動軸接觸,當球頭隨第二壓力落入插桿中,使得活動軸全程下降。
1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15所述的棘輪扳手,其特征是從扳手上轉(zhuǎn)動并換下棘輪頭的方法有手柄和連續(xù)接納部位,接納部位的尺寸能容納棘輪凸緣,用活動的釋放裝置將所述凸緣可活動地保持在接納部位內(nèi)。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改進的帶快速拆卸頭的棘輪扳手。這種扳手只需將與活動軸相接下的鈕按下去,使用者便可迅速地取下或更換不同型號的棘輪頭或工具。用于拆頭扳手的這中活動軸有三種狀態(tài)。與E型結(jié)構(gòu)組合的活動軸由活動軸、鎖銷和軸銷固定于中心板上構(gòu)成。狀態(tài)1是活動軸處于部分下降狀態(tài),鎖銷放松,棘輪頭只能轉(zhuǎn)動;狀態(tài)2是活動軸處于全程下降,釋放了軸銷,可以輕易、迅速地拆下棘輪頭或者換上類似設計頭的其它型號工具。
文檔編號B25G1/06GK1469795SQ01817366
公開日2004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1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0年9月15日
發(fā)明者戴瑞·杰·凱迪, 貝尼·爾·比利, 爾 比利, 戴瑞 杰 凱迪 申請人:戴瑞·杰·凱迪, 貝尼·爾·比利, 戴瑞 杰 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