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了一種地鐵進出站閘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地鐵作為一種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運用十分廣泛。乘坐地鐵采用的是自覺刷卡的方式買票,通常在地鐵的出入口都設有若干地鐵閘機,乘客在地鐵閘機的刷卡處自覺刷地鐵卡通過閘機通道。然而有的時候由于乘客行動緩慢或者不熟悉操作流程,導致刷卡后乘客還未進入閘機通道時,閘機門就已經(jīng)關閉上了;或者當?shù)谝幻丝蛣偹⑼昕?,刷卡機閘門打開,還沒來得及關上,后面一名乘客緊挨第一名乘客強行通過,出現(xiàn)故意蹭票現(xiàn)象。
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理想的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了一種地鐵進出站閘機,能夠避免人員夾傷和逃票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地鐵進出站閘機,它包括至少兩個并排的閘機箱體,兩個所述閘機箱體之間為閘機通道,所述閘機箱體內(nèi)側設置有控制器,所述閘機箱體外側沿閘機通道方向依次設有讀卡器、第一扇閘門、第二扇閘門和紅外感應區(qū),所述第一扇閘門和所述第二扇閘門之間還設置有多個擋板,所述擋板的長度不小于所述閘機通道寬度的一半,且兩個所述閘機箱體上的擋板交錯設置。
基于上述,兩個所述閘機箱體之間設置有通道踏板。
基于上述,所述通道踏板位于所述第一扇閘門之后的位置處設置有壓力檢測傳感器,所述壓力檢測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基于上述,所述擋板為電動伸縮擋板。
本發(fā)明相對現(xiàn)有技術具有突出的實質(zhì)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具體的說,本發(fā)明通過在所述第一道閘門和所述第二道閘門設置多個擋板,將所述閘機通道變?yōu)镾形彎曲的,使得乘客不能貼的很近;同時在所述第二扇閘門外側設置紅外感應區(qū),當所述紅外感應區(qū)檢測到有人通過時,則通知所述控制器關閉所述第一道閘門和所述第二道閘門,有效防止了乘客逃票以及正確刷卡,但仍未能順利通過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地鐵進出站閘機,它包括至少兩個并排的閘機箱體,兩個所述閘機箱體之間為閘機通道,所述閘機箱體內(nèi)側設置有控制器,所述閘機箱體外側沿閘機通道方向依次設有讀卡器、第一扇閘門、第二扇閘門和紅外感應區(qū),所述第一扇閘門和所述第二扇閘門之間還設置有多個擋板,所述擋板的長度不小于所述閘機通道寬度的一半,且兩個所述閘機箱體上的擋板交錯設置。
乘客通過所述地鐵進出站閘機時,將地鐵卡放置在所述讀卡器處,所述讀卡器讀取地鐵卡信息,并發(fā)送給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驗證所述地鐵卡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一扇閘門和所述第二扇閘門開啟,放行乘客;或者沒有乘客通過時,所述第一扇閘門關閉,所述第二扇閘門;當乘客通過所述地鐵進出站閘機時,將地鐵卡放置在所述讀卡器處,所述讀卡器讀取地鐵卡信息,并發(fā)送給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驗證所述地鐵卡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一扇閘門開啟,放行乘客。
乘客通過由多個所述擋板組成的彎曲閘機通道后從所述第二扇閘門出去;當所述紅外感應區(qū)檢測到有乘客經(jīng)過時,則通知所述控制器關閉所述第一扇閘門和所述第二扇閘門。本發(fā)明通過所述擋板將所述閘機通道設置成彎曲形狀的,使得多個乘客不能以并排或貼的很近的狀態(tài)通過該閘機通道和所述第二扇閘門,極大減少了逃票現(xiàn)象;再配合上所述紅外感應區(qū)的檢測作用,也減少了乘客刷卡后卻無法通過的現(xiàn)象。
優(yōu)選的,所述紅外感應區(qū)包括一高一矮兩個紅外線掃描裝置,較高的紅外線掃描裝置用來檢測是否有人通過,較矮的紅外線掃描裝置專門用來探測是否有1.2米以下兒童的通過。一般情況下,當有1.2米以下兒童在成年人的陪同下通過時,兒童要在家長的前面通過。因此當較矮的紅外線掃描裝置探測到人時,意味著只有1.2米以下的兒童通過,當較低的紅外線掃描裝置和較矮的紅外線掃描裝置都探測到人時,意味著成人已經(jīng)攜帶兒童通過。此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扇閘門和所述第一扇閘門關閉。
所述擋板還可以為電動伸縮擋板,這樣在節(jié)假日等乘客較多的時候,為了加快乘客的通過率,還可以控制所述擋板縮回所述閘機箱體內(nèi)。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之處僅在于:兩個所述閘機箱體之間設置有通道踏板,所述通道踏板位于所述第一扇閘門之后的位置處設置有壓力檢測傳感器,所述壓力檢測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乘客通過所述地鐵進出站閘機時,將地鐵卡放置在所述讀卡器處,所述讀卡器讀取地鐵卡信息,并發(fā)送給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驗證所述地鐵卡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一扇閘門和/或所述第二扇閘門開啟,放行乘客;乘客通過所述第一扇閘門時,所述壓力檢測傳感器檢測到有乘客通過,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扇閘門關閉,這樣進一步確保每次只有一個乘客通過所述第二扇閘門。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