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輔助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輔助裝置涉及路橋施工【技術領域】。它是由兩條平行設置的橫導軌(1)和兩條平行設置的縱導軌(2)構成,橫導軌(1)的橫截面呈“L”形,兩條橫導軌(1)的底邊相對設置,兩條橫導軌(1)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一卡接部(3)上,卡接部(3)上設有卡塊(4),兩條縱導軌(2)上均設有一個立邊,兩縱導軌(2)的立邊上設有位置相對應的若干等距分布的卡槽(5),橫導軌(1)與縱導軌(2)垂直設置且卡塊(4)與卡槽(5)相應配合。它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使用方便和可提高拉毛質量的優(yōu)點,拉出的溝槽更規(guī)整平滑。
【專利說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輔助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路橋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在路面未凝固前,需要進行表面拉毛處理。目前,上述拉毛處理都是采用人工手工操作。拉毛時,將耙狀的拉毛器靠在一個方尺的一側,緊貼方尺和地面拉動拉毛器。拉毛的質量完全靠人工掌握,用力不均勻就會使拉出的溝槽深淺不一。方尺擺放不好,也會影響到拉毛質量。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便于操作、可提高拉毛質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輔助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它是由兩條平行設置的橫導軌和兩條平行設置的縱導軌構成,橫導軌的橫截面呈“L”形,兩條橫導軌的底邊相對設置,兩條橫導軌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一卡接部上,卡接部上設有卡塊,兩條縱導軌上均設有一個立邊,兩縱導軌的立邊上設有位置相對應的若干等距分布的卡槽,橫導軌與縱導軌垂直設置且卡塊與卡槽相應配
口 ο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它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使用方便和可提高拉毛質量的優(yōu)點,拉出的溝槽更規(guī)整平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如圖1所示,它是由兩條平行設置的橫導軌I和兩條平行設置的縱導軌2構成,橫導軌I的橫截面呈“L”形,兩條橫導軌I的底邊相對設置,兩條橫導軌I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一卡接部3上,卡接部3上設有卡塊4,兩條縱導軌2上均設有一個立邊,兩縱導軌2的立邊上設有位置相對應的若干等距分布的卡槽5,橫導軌I與縱導軌2垂直設置且卡塊4與卡槽5相應配合。
[0008]所述兩橫導軌I的兩端固定有端板6,端板6通過螺栓和豎向的長型螺栓孔與卡接部3連接。所述卡接部3上設有手提部7。所述縱導軌2于卡槽5的開口處設有導角。
[0009]本實用新型的橫軌長度可依據路面寬度設置,縱梁可以用兩至三組交替使用。兩橫軌的間距和卡槽的間距通過計算已預設好。使用時在路面的兩邊將縱梁擺好,再放好橫梁,手執(zhí)拉毛器就可在橫梁的引導下在路面上拉出均勻細致的防滑槽。
【權利要求】
1.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兩條平行設置的橫導軌(I)和兩條平行設置的縱導軌(2)構成,橫導軌(I)的橫截面呈“L”形,兩條橫導軌(I)的底邊相對設置,兩條橫導軌(I)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一卡接部(3)上,卡接部(3)上設有卡塊(4),兩條縱導軌(2)上均設有一個立邊,兩縱導軌(2)的立邊上設有位置相對應的若干等距分布的卡槽(5),橫導軌(I)與縱導軌(2)垂直設置且卡塊(4)與卡槽(5)相應配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橫導軌(I)的兩端固定有端板(6),端板(6)通過螺栓和豎向的長型螺栓孔與卡接部(3)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上設有手提部(7)。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毛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導軌(2)于卡槽(5)的開口處設有導角。
【文檔編號】E01C19/43GK203393573SQ201320496960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15日
【發(fā)明者】那傲峰, 趙偉, 高玉玲 申請人:那傲峰, 趙偉, 高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