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1200噸級水利渡槽運、架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南水北調(diào)工程中的架設水利渡槽用的1200噸級水利渡槽運、架設備 及施工工藝。此套設備及施工工藝也可用于公路橋梁和鐵路橋梁的架設施工。
背景技術:
在公路橋梁和鐵路橋梁的施工完成后,由于有已架設好的橋面和路基,這些大型 的施工設備可以在現(xiàn)場解體后通過平板運輸車輛將設備轉(zhuǎn)運到下一個施工工地。而架設完 的渡槽不僅沒有可供運輸車輛行駛的路面,且水利渡槽的端頭也沒有現(xiàn)成的公路和空地來 作為設備解體的場所。所以施工完后的架槽機如何運回到制槽場成為主要問題。
傳統(tǒng)架橋機在架橋時借用已架設梁面作為支撐和行走基礎,龍門吊在架橋時借用 地面或路基作為支撐和行走基礎。而水利渡槽不能同時提供架槽機或龍門吊及運槽車的走 行支撐面。這樣就必須另辟蹊徑來解決既要保證運槽車能夠運槽,同時架槽機能夠正常架 槽的全新施工工藝及設備。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一種1200 噸級水利渡槽運、架設備。它對用于1200噸南水北調(diào)工程水利渡槽運、架設備和施工步驟 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同時為了完成這些施工步驟而對運、架槽設備的關鍵部件如支撐臺座、 下導梁后聯(lián)系梁及運槽車作了重大改進設計。本發(fā)明的水利渡槽運、架設備包括輪軌式運槽車(1)和架槽機(2);所述架槽機 (2)包括通過支撐臺座(4)以平行架放的方式設置在槽墩上方的左、右下導梁(5),按渡槽 運送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裝在左、右下導梁(5)上的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單吊點提槽 龍門吊(6)、雙吊點提槽龍門吊(7)和固定聯(lián)系梁⑶;其中所述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 和固定聯(lián)系梁(8)均是有聯(lián)系橫梁和設置在聯(lián)系橫梁兩端的左、右聯(lián)系橫梁支腿組成,并 分別通過設置在其左、右聯(lián)系橫梁支腿下端的連接法蘭盤以及可拆裝的固定連接件與左、 右下導梁(5)的軌道相結合,通過運槽臺車可沿下導梁作縱向位移運動;所述單吊點提槽 龍門吊(6)和雙吊點提槽龍門吊(7)安裝在左、右下導梁(5)的軌道上并可沿下導梁作縱 向位移運動;所述輪軌式運槽車(1)包括按渡槽運送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放在已鋪架完成 的渡槽左、右兩側(cè)墻上緣口上的軌道可沿渡槽左、右兩側(cè)墻上緣口作縱向位移運動的單支 撐點運槽臺車(9)、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以及以可拆裝方式連接在單支撐點運槽臺車 (9)和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之間的臺車連接橫梁(10);所述單支撐點運槽臺車(9)和雙 支撐點運槽臺車(11)均是由縱向設置的支撐主梁臺(12)和安裝在支撐主梁臺(12)下方 的臺車組成。本發(fā)明中所述支撐臺座(4)包括安裝在槽墩上的下導梁支撐基座(21),設置在下 導梁支撐基座(21)兩側(cè)并與平行設置在下導梁(5)底邊兩側(cè)的導軌相結合的支撐座吊掛 走行輪(20),分別設置在下導梁支撐基座(21)兩側(cè)并與下導梁(5)兩側(cè)面相結合的左、右斜撐支撐桿(19)和左、右下導梁頂推油缸(22)。更具體講架槽時斜撐支撐桿(19) 一端與 下導梁固接,一端與下導梁支撐基座(21)固接,保持下導梁(5)的穩(wěn)定性。過跨時,拆掉斜 撐支撐桿(19)和下導梁支撐基座(21)之間的連接。本發(fā)明在所述單支撐點運槽臺車(9)和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的支撐主梁臺 (12)的前后兩端分別安裝有用于頂升起架槽機(2)的液壓頂升油缸(13)。這一結構設置 的主要目的是在完成渡槽架設工作后,將架槽機(2)整體頂起,并將其馱運回制槽基地。本發(fā)明中所述的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包括中部通過連接銷軸(15)結合在一 起的兩段式結構的可開啟聯(lián)系橫梁(14),可開啟聯(lián)系橫梁(14)的兩端分別通過鉸軸和開 啟油缸(17)與相應的聯(lián)系橫梁支腿(18)相結合。即開啟式連接方式,目的是當運槽車 (1)運槽進入架槽機(2)時,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開啟,保證運槽車順利通過。運槽車通過 后,閉合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架槽完畢后,在架槽機過孔或架槽機轉(zhuǎn)場時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 系梁閉合,既保證過孔時下導梁(5)側(cè)向穩(wěn)定性,同時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也擔當運槽機 馱運單吊點提槽龍門吊(6)和雙吊點提槽龍門吊(7)的整體承重橫梁。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支撐臺座(4)可以單獨在下導梁上做縱向移動,當架槽時,支撐 臺座固定在槽墩的頂部,架槽完畢架槽機過孔過程中,不需承力的支撐臺座可以做縱向移 動到下一個槽墩處。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架槽機(2)作業(yè)面主要在槽墩的頂部,不受河灘軟弱地基或水中 的地境影響,施工與渡槽結構相適應,對槽墩及渡槽結構無任何特殊要求。門式架槽機—— 即單吊點提槽龍門吊(6)和雙吊點提槽龍門吊(7)、輪軌式運槽車——即單支撐點運槽臺 車(9)和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均采取了三點受力設置方式,避免了渡槽偏載以及受扭的 可能,使渡槽在起落及運輸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得到可靠的保證。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可以完成傳統(tǒng)架橋技術所無法完成的工作,其最直接的效應是節(jié)省施工場 地,省去了很多拆解安裝的時間,提高架槽速度,施工方便快速。2)架槽機采用普通的龍門吊形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架完槽后,整套設備可以在 其它的公路、鐵路橋梁施工中使用,提高設備使用率,節(jié)省施工成本。
圖1為本發(fā)明的總圖。圖1-1為圖1的右視圖。圖中序號⑴為輪軌式運槽車,(2)為架槽機。圖2為本發(fā)明的架槽機總圖。圖2-1為圖2的右視圖。圖中序號(3)為架槽機下導梁的可開啟聯(lián)系梁,⑷為移動支撐座,(5)為下導 梁,(6)為龍門式架槽機(單吊點),(7)為龍門式架槽機(雙吊點),⑶為架槽機下導梁 的固定聯(lián)系梁。采用(3)架槽機下導梁的可開啟聯(lián)系梁(3)、移動支撐座(4)即為本發(fā)明。圖3為本發(fā)明輪軌式運槽車總圖。圖中序號(9)為單支撐點運槽臺車,(10)為臺車聯(lián)接梁,(11)為雙支撐點運槽臺車。
圖4為輪軌式運槽車(運槽車)局部圖(右視圖)。圖中序號(12)為支撐主梁臺,(13)為液壓頂升油缸。圖5為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的結構圖。圖中序號(14)為可開啟聯(lián)系橫梁,(15)為連接銷軸,(16)為渡槽,(17)為開啟 油缸,(18)為聯(lián)系橫梁支腿。圖6為移動支撐座結構圖。圖6-1為圖6的側(cè)視圖(局部視圖)。圖中序號(5)為下導梁,(19)為斜撐支撐桿,(20)為支撐座吊掛走行輪,(21)為 支撐座,(22)為下導梁頂推油缸。圖7為運槽車馱運架槽機的示意圖。圖中序號圖中(5)為下導梁,⑷為支撐臺座,(3)可開啟式聯(lián)系梁,(9)單支撐 點運槽臺車,(7)為龍門式架槽機(雙吊點),⑶為架槽機下導梁的固定聯(lián)系梁,(11)雙 支撐點運槽臺車。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以下將結合實施例(附圖)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圖1-1所示,本發(fā)明的水利渡槽運、架設備包括輪軌式運槽車(1)和架槽 機(2);所述架槽機(2)包括通過支撐臺座(4)以平行架放的方式設置在槽墩上方的左、右 下導梁(5),按渡槽運送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裝在左、右下導梁(5)上的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 梁(3)、單吊點提槽龍門吊(6)、雙吊點提槽龍門吊(7)和固定聯(lián)系梁⑶;其中所述下導梁 可閉合聯(lián)系梁(3)和固定聯(lián)系梁(8)均是有聯(lián)系橫梁和設置在聯(lián)系橫梁兩端的左、右聯(lián)系 橫梁支腿組成,并分別通過設置在其左、右聯(lián)系橫梁支腿下端的連接法蘭盤以及可拆裝的 固定連接件與左、右下導梁(5)的軌道相結合,通過運槽臺車可沿下導梁作縱向位移運動 (參見圖2、圖2-1、圖5);所述單吊點提槽龍門吊(6)和雙吊點提槽龍門吊(7)安裝在左、 右下導梁(5)的軌道上并可沿下導梁作縱向位移運動(參見圖2);所述輪軌式運槽車(1) 包括按渡槽運送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放在以鋪架完成的渡槽左、右兩側(cè)墻上緣口上的軌道 可沿渡槽左、右兩側(cè)墻上緣口作縱向位移運動的單支撐點運槽臺車(9)、雙支撐點運槽臺車 (11)、以及以可拆裝方式連接在單支撐點運槽臺車(9)和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之間的臺 車連接橫梁(10);所述單支撐點運槽臺車(9)和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均是由支撐主梁 臺(12)和安裝在支撐主梁臺(12)下方的臺車組成(參見圖3、圖4)。如圖6所示,本發(fā)明中所述支撐臺座(4)包括安裝在槽墩上的下導梁支撐基座 (21),設置在下導梁支撐基座(21)兩側(cè)并與平行設置在下導梁(5)底邊兩側(cè)的導軌相結合 的支撐座倒掛走行輪(20),分別設置在下導梁支撐基座(21)兩側(cè)并與下導梁(5)兩側(cè)面相 結合的左、右斜撐支撐桿(19)和左、右下導梁頂推油缸(22)。更具體講架槽時斜撐支撐桿 (19) 一端與下導梁固接,一端與下導梁支撐基座(21)固接,保持下導梁(5)的穩(wěn)定性。過 跨時,拆掉斜撐支撐桿(19)和下導梁支撐基座(21)之間的連接。如圖4、圖7所示,本發(fā)明在所述單支撐點運槽臺車(9)和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 的支撐主梁臺(12)的前后兩端分別安裝有用于頂升起架槽機(2)的液壓頂升油缸(13)。 這一結構設置的主要目的是在完成渡槽架設工作后,將架槽機(2)整體頂起,并將其馱運回制槽基地。如圖5所示,本發(fā)明中所述的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包括中部通過連接銷軸 (15)結合在一起的兩段式結構的可開啟聯(lián)系橫梁(14),可開啟聯(lián)系橫梁(14)的兩端分別 通過鉸軸和開啟油缸(17)與相應的聯(lián)系橫梁支腿(18)相結合。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工藝過程如下1)將輪軌式運槽車(1)和架槽機(2)在施工現(xiàn)場按圖組裝拼接,下導梁支撐基座(4)按要求安放在槽墩上,將拼接好的下導梁(5)整體安裝在支撐座上(4)。按渡槽運送 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將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單吊點提槽龍門吊(6)、雙吊點提槽龍門吊 (7)和固定聯(lián)系梁(8)分別安放到下導梁(5)上,固定聯(lián)系梁(8)安裝在下導梁(5)的后 端,可開啟聯(lián)系梁(3)安裝在下導梁(5)的前端,并將組裝好的輪軌式運槽車(1)整體吊裝 到已鋪架完成的渡槽左、右兩側(cè)幫上緣口上(圖1所示為架槽位置)。2)架槽機架槽工藝過程1、把渡槽提放到輪軌式運槽車(1)上,運槽車行駛到架槽機(2)附近。2、架槽機下導梁可開啟聯(lián)系梁(3)在開啟油缸(17)的作用下打開到能夠讓輪軌 式運槽車(1)完全進入為止,輪軌式運槽車(1)進入到喂槽位置后,閉合下導梁可開啟聯(lián)系 梁(3)。單吊點提槽龍門吊(6)和雙吊點提槽龍門吊(7)行駛到架槽機的后部提槽位置,起 升小車橫移到門吊中部,分別落下吊具吊起渡槽。渡槽離開輪軌式運槽車(1)后,輪軌式運 槽車(1)駛離喂槽區(qū),去運下一片槽。3、單吊點提槽龍門吊(6)和雙吊點提槽龍門吊(7)吊起渡槽向前行駛到架槽位置 后,起升小車橫移到落槽位置,位置對準后吊具系統(tǒng)下降,把渡槽落放到槽墩上,完成一片 渡槽的架設工作。按前面的步驟繼續(xù)完成另一片渡槽的架設。3)架槽機過孔工藝過程1、一組渡槽(兩片渡槽)架設完成后,關閉下導梁可開啟聯(lián)系梁(3),插上銷軸 (15)把可開啟聯(lián)系橫梁(14)固定好,兩臺提槽龍門吊(6、7)開到下導梁(5)的中部并鎖 定,解除支撐座上的斜撐桿(19),在下導梁(5)的前部兩側(cè)各掛有一套支撐座(4)。2、在頂推油缸(22)的作用下,架槽機(2)整體向前移動,每次移動1000毫米,當 下導梁(5)快要移出第三個槽墩時,兩臺提槽龍門吊(6、7)移動到支撐下導梁的兩個槽墩 之間,以保持架槽機的整體平衡。同時第三個槽墩上(架槽方向從前往后數(shù))的支撐座(4) 隨架槽機的下導梁(5) —起移動。3、架槽機的下導梁(5)每移動一定距離后,兩臺提槽龍門吊(6、7)也做相應的反 向移動以配合過孔。龍門吊每次移動后均要鎖定。4、當架槽機(2)的下導梁(5)移動到下一個槽墩時,把下導梁前面預掛的一套支 撐座(4)安放到槽墩上并固定好,架槽機(2)整體過孔到位。5、架槽機⑵整體過孔到位后,把最后一套支撐座⑷拖拉到第三個槽墩處,用千 斤頂頂起下導梁(5),把原來的支撐座(4)撤出,換上4號支撐座,再把換下來的3號支撐座 拖到第二個槽墩處,用前面的方法依次換下一號槽墩原來的2號支撐座。一號槽墩換下的 1號支撐座作為預掛放在最前面,為下一次過孔做準備。4)架槽機整體馱運工藝1、一側(cè)渡槽完成架設任務后,架槽機(2)按過孔方式反向退回一個槽墩,為架槽機(2)的整體馱運做準備。2、架槽機⑵上的兩臺提槽龍門吊(6、7)并排開到架槽機下導梁(5)的中部,將 運槽車(1)的臺車聯(lián)接梁(10)拆除。此時運槽車變?yōu)閮膳_獨立的臺車,將其中一個臺車 (11)移動到固定聯(lián)系梁(8)下面,將另一臺車(9)移動到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的下面, 分別頂起已拆掉固定連接件的固定聯(lián)系梁(8)和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把它們分別運 到下導梁(5)的中部靠近門吊的地方,通過固定連接件把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和固定 聯(lián)系梁⑶與下導梁(5)重新固定好(見圖7)。3、以上所有工作完成后,臺車(9、11)分別在聯(lián)系梁的下面用頂升油缸(13)頂起 架槽機(2),當架槽機(2)的下導梁(5)底面的支撐座完全離開槽墩200 250mm后,運槽 車就可以馱著架槽機沿以鋪架完成的渡槽左、 右兩側(cè)墻上緣口返回制槽場。
權利要求
一種1200噸級水利渡槽運、架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輪軌式運槽車(1)和架槽機(2);所述架槽機(2)包括通過支撐臺座(4)以平行架放的方式設置在槽墩上方的左、右下導梁(5),按渡槽運送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裝在左、右下導梁(5)上的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單吊點提槽龍門吊(6)、雙吊點提槽龍門吊(7)和固定聯(lián)系梁(8);其中所述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和固定聯(lián)系梁(8)均是有聯(lián)系橫梁和設置在聯(lián)系橫梁兩端的左、右聯(lián)系橫梁支腿組成,并分別通過設置在其左、右聯(lián)系橫梁支腿下端的連接法蘭盤以及可拆裝的固定連接件與左、右下導梁(5)的軌道相結合,通過運槽臺車可沿下導梁作縱向位移運動;所述單吊點提槽龍門吊(6)和雙吊點提槽龍門吊(7)安裝在左、右下導梁(5)的軌道上并可沿下導梁作縱向位移運動;所述輪軌式運槽車(1)包括按渡槽運送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放在已鋪架完成的渡槽左、右兩側(cè)墻上緣口上的可沿渡槽左、右兩側(cè)墻上緣口作縱向位移運動的單支撐點運槽臺車(9)、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以及以可拆裝方式連接在單支撐點運槽臺車(9)和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之間的臺車連接橫梁(10);所述單支撐點運槽臺車(9)和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均是由支撐主梁臺(12)和安裝在支撐主梁臺(12)下方的臺車組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1200噸級水利渡槽運、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臺座 (4)包括安裝在槽墩上的下導梁支撐基座(21),設置在下導梁支撐基座(21)兩側(cè)并與平行 設置在下導梁(5)底邊兩側(cè)的導軌相結合的支撐座吊掛走行輪(20),分別設置在下導梁支 撐基座(21)兩側(cè)并與下導梁(5)兩側(cè)面相結合的左、右斜撐支撐桿(19)和左、右下導梁頂 推油缸(22)。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1200噸級水利渡槽運、架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單支撐 點運槽臺車(9)和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的支撐主梁臺(12)的前后兩端分別安裝有用于 頂升起架槽機(2)的液壓頂升油缸(13)。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1200噸級水利渡槽運、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導梁可 閉合聯(lián)系梁(3)包括中部通過連接銷軸(15)結合在一起的兩段式結構的可開啟聯(lián)系橫梁 (14),可開啟聯(lián)系橫梁(14)的兩端分別通過鉸軸和開啟油缸(17)與相應的聯(lián)系橫梁支腿 (18)相結合。
全文摘要
一種1200噸級水利渡槽運、架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輪軌式運槽車(1)和架槽機(2);所述架槽機(2)包括通過支撐臺座(4)以平行架放的方式設置在槽墩上方的左、右下導梁(5),按渡槽運送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裝在左、右下導梁(5)上的下導梁可閉合聯(lián)系梁(3)、單吊點提槽龍門吊(6)、雙吊點提槽龍門吊(7)和固定聯(lián)系梁(8);所述輪軌式運槽車(1)包括按渡槽運送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放在已鋪架完成的渡槽左、右兩側(cè)墻上緣口上的軌道可沿渡槽左、右兩側(cè)墻上緣口作縱向位移運動的單支撐點運槽臺車(9)、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以及以可拆裝方式連接在單支撐點運槽臺車(9)和雙支撐點運槽臺車(11)之間的臺車連接橫梁(10)。
文檔編號E01D21/00GK101831888SQ201010176928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14日
發(fā)明者于洪云, 張艷麗, 林建青, 蘇春霞, 賈力峰, 陳德利, 高自茂 申請人:鄭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