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架慢行道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城市道路,特別是一種高架慢行道路。
背景技術:
目前城市道路中,人行道(含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在地面上有平面交叉,既影響機動車的通行,又影響步行與非機動車行駛的快捷與安全。
為實現(xiàn)慢行道路與機動車的全面分離,已有技術中采用在道路兩側(cè)人行道的上方設置高架人行道。如果建筑物的二層適合設商店,則設置這種高架人行道有利于在二層設商店;但如果建筑物的二層不適合設商店,這種高架人行道就沒有優(yōu)點,只有缺點對路邊建筑物二層的私密性和安全性產(chǎn)生負面影響,對一層商店的經(jīng)營也產(chǎn)生負面影響。
公開號為CN1563580A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W型城市道路,在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設置低于整個城市道路的低洼裸土帶,由裸土帶形成整個城市道路“W”形狀的凹陷處,直接變?yōu)橹参镳B(yǎng)分的W型城市道路,有利于道路的堅固性、徹底人車分離、減輕勞動強度的優(yōu)點。
公開號為CN1407180A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在城市道路上構建人車通道的方法和裝置,裝置有多種如1.金屬框架結(jié)構,如鋼結(jié)構框架;2.金屬框架與筒式組合;3.固體構件堆砌鑲嵌榫合及金屬板箍牢機構。行人包括殘疾人輪椅從原馬路面以最短距離通過,車輛從上面的車道交叉通過,人車分離安全暢通。裝置在需要時安裝,反之拆卸,可裝輪移動,適應交通路況變化。
以上兩種已公開的專利,不能在整個市區(qū)實現(xiàn)人車分離,不能形成步行和自行車專用道路網(wǎng),不能在道路紅線不變的前提下加寬機動車道路的寬度,對機動車通行不會有太大的改善,特別是不符合將機動車道路逐步改造為全面快速路網(wǎng)的方向。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架慢行道路,解決人(含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的通行在空間上完全分離的問題。通過人與機動車的通行在空間上的完全分離,為機動車道路提高通行能力、減少交通擁堵和交通事故創(chuàng)造條件。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消除道路兩側(cè)設高架人行道對路邊建筑二層功能和一層商店經(jīng)營的負面影響;節(jié)約高架慢行道路建設費用;并為公交車在道路分隔帶設站臺時,創(chuàng)造乘客上、下車的方便。
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這種高架慢行道路的特征在于沿機動車道路在機動車道路分隔帶或分隔線上方設置高架慢行道路,高架慢行道路為單層道路。
在所述高架慢行道路上劃分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
在所述高架慢行道路一側(cè)或兩側(cè)設置高架橫向通道,與道路旁的建筑物相連通或不相連通。
在高架橫向通道與地面人行道之間設置樓梯或自動扶梯。
在所述高架慢行道路上適當位置設置非機動車停車設施。
在所述高架慢行道路上設樓梯或自動扶梯與地面機動車道路分隔帶上設置的公交車站臺相通。
在所述高架慢行道路上方設置棚蓋。
本發(fā)明文件中名詞和術語的定義慢行道路的定義人和非機動車通行的道路。
機動車道路分隔帶或分隔線指機動車道上、下車流之間的分隔帶或分隔線。
實施本發(fā)明,慢行道路與機動車道路完全分離,步行(含非機動車)是十分安全的,不受機動車的干擾。
實施本發(fā)明,慢行道路與機動車道路完全分離,機動車道路上完全沒有行人和非機動車,可以提高機動車道路的通行能力。
實施本發(fā)明,可以減少機動車道路兩側(cè)人行邊道的寬度,增加機動車道路的寬度,能夠大幅度提高機動車道路的通行能力。
實施本發(fā)明,可以形成遍布市區(qū)的步行和自行車專用道路,提高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的分擔率,減少機動車道路的交通負擔,并節(jié)約燃油、減少尾氣污染。
實施本發(fā)明,由于在高架慢行道路適當位置設置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可減少非機動車上、下高架慢行道路的次數(shù),減少出行負擔。
實施本發(fā)明,便于在高架慢行道路上方設置棚蓋,可形成遮陽、防雨雪的全天候慢行道路。
實施本發(fā)明,在機動車道上方只需沿分隔帶或分隔線設一條高架慢行道路,與在機動車道路兩側(cè)人行道上方分別設置兩條高架慢行道路相比,有六個優(yōu)點一是只建一條高架慢行道路時,其路面寬度小于在兩側(cè)建兩條高架慢行道路的路面寬度之和,高架慢行道路的支柱也可以少設,因此可以節(jié)約高架慢行道路的投資;二是對路邊建筑物二層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不產(chǎn)生負面影響;三是當公交車站臺設置在機動車道路分隔帶上時,便于乘客乘坐公交車;四是在高架慢行道路上方設置棚蓋,以構成全天候高架慢行道路,對路邊建筑物的采光不構成任何影響;五是高架慢行道路的結(jié)構與路邊形形色色的建筑物不相連,便于高架慢行道路結(jié)構的標準化,可以組織工廠化生產(chǎn),現(xiàn)場組裝,對城市生活影響較小;六是不影響路邊商店的牌匾及廣告牌,也不影響路邊商店的經(jīng)營。
實施本發(fā)明,特別適合于老城市道路改造,可以在不影響路邊建筑物使用功能和路邊商店經(jīng)營的前提下,逐步實行人車的全面分離,提高交通的人性化程度,提高機動車道路的通行能力;本發(fā)明的方案可作為老城市改造的起步措施,逐步實現(xiàn)地面機動車道路全面快速化,徹底解決城市交通擁堵。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示意圖。
圖中1.高架慢行道路,2.棚蓋,3.地面公交車站臺與高架慢行道路之間的樓梯或自動扶梯,4.地面公交車站臺,5.高架橫向通道,6.高架橫向通道與地面人行道之間的樓梯或自動扶梯,7.機動車道路。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描述本發(fā)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參見圖1,沿機動車道路7在機動車道路分隔帶或分隔線上方設置高架慢行道路1,以避免與機動車道路產(chǎn)生平面交叉,實行人(含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的通行在空間上的分離,在高架慢行道路1的上方設置棚蓋2,高架慢行道路1為全天候慢行道路。
實施例2參見圖2,在高架慢行道路1與地面公交車站臺4之間,設置地面公交車站臺與高架慢行道路之間的樓梯或自動扶梯3,便于乘客乘坐公交車。
實施例3參見圖3,高架慢行道路1設置在機動車道路7的分隔帶或分隔線上方,并如圖1所示架空,使高架慢行道路與機動車道路在空間上分離,高架慢行道路用高架橫向通道5與機動車道路旁的建筑物相通,并設置高架橫向通道與地面人行道之間的樓梯或自動扶梯6。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架慢行道路,其特征在于沿機動車道路在機動車道路分隔帶或分隔線上方設置高架慢行道路,高架慢行道路為單層道路。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架慢行道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架慢行道路上劃分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架慢行道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架慢行道路一側(cè)或兩側(cè)設置高架橫向通道,與道路旁的建筑物相連通或不相連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架慢行道路,其特征在于在高架橫向通道與地面人行道之間設置樓梯或自動扶梯。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架慢行道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架慢行道路上適當位置設置非機動車停車設施。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架慢行道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架慢行道路上設樓梯或自動扶梯與地面機動車道路分隔帶上設置的公交車站臺相通。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架慢行道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架慢行道路上方設置棚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城市道路,特別是一種高架慢行道路,屬城市道路建筑領域。其特征在于沿地面機動車道路在分隔帶或分隔線上方設置高架慢行道路,慢行道路為單層道路,其上方設置棚蓋,形成全天候慢行道路;高架慢行道路上劃分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并在適當位置設非機動車停車設施,為自行車出行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高架慢行道路設橫向通道,并通過樓梯與地面人行道或公交車站臺相通。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人車全面分離,改善交通安全;減少地面人行道寬度、增加機動車道寬度,大幅度提高機動車道路通行能力。特別適合老城市道路改造,可在不影響路邊建筑使用功能和商店經(jīng)營的前提下,逐步實現(xiàn)機動車道路全面快速化,解決交通擁堵。
文檔編號E01C1/04GK1908303SQ20061011176
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8月28日
發(fā)明者董國良, 張桂淑, 張亦周, 董學義, 董學健 申請人:董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