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導筒式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積水處理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行業(yè)管道中使用的排水管道的導筒式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樓房中廣泛使用降板式排水,其沉降箱中的積水沒有很好的方法排出,存在 積水過多滲漏到下一層住戶的隱患。常規(guī)安裝是在立管上安裝鋼質導管(導筒),造價高, 工藝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將沉降箱中的積水自然排入立管且 總立管不堵塞、便于安裝、沒有死角、水泥砂漿便于夯實的導筒式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筒式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在直內 筒外圍整體設有直外筒,在所述的直外筒上部設有集水槽,在所述的集水槽端部設有水平 環(huán)邊,所述的水平環(huán)邊上設有保護罩,所述的保護罩上設有從外部流向所述的保護罩內腔 的進水孔,所述的保護罩外周設有過濾布,在所述的直內筒上設有連通所述的集水槽和所 述的直內筒內腔的出水孔,在所述的直內筒內壁上設有上管定位環(huán)和下管定位環(huán),在所述 的直外筒外周圍設有止水環(huán)。在所述的集水槽內設有水封。所述的水封的高度為50mm。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導筒式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將其安裝在樓板上,直外筒起 導筒作用,便于將其安裝到樓板上,便于安裝、沒有死角、水泥砂漿便于夯實,保護罩的進水 孔與沉降箱對應連通,直內筒的上端和下端均與總立管連通,沉降箱中的積水經(jīng)過濾布、進 水孔進入保護罩內,再進入集水槽、出水孔后再進入直內筒內,由于采用過濾布過濾,解決 了集水槽、直內筒堵塞的問題。水平環(huán)邊與樓板面上的防水層搭接,起到了很好的防水作 用。在集水槽內設有水封,沉降箱中的積水經(jīng)水封、出水孔流入到直內筒內進入到總立管, 處理降板式廚房、衛(wèi)生間沉降箱中的積水排出,解決了因沉降箱中積水過多向下一層住戶 滲漏的隱患。安裝時止水環(huán)安裝在樓板的中間,止水環(huán)便于樓板防滲漏,止水環(huán)與水泥、砂 漿的收縮比成正比,不會出現(xiàn)裂紋,也可用橡膠圈替代止水環(huán),同時,水封達50mm,水封效果 好,解決了返臭、結垢堵塞、侵蝕填充層、回流等技術難題。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將沉降箱中的積水自然排入總立管,同時總立管不 回流、不返臭、不侵蝕填充層、不結垢堵塞的技術產(chǎn)品,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廉且容易 施工,安裝方便,推廣應用市場廣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改進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安裝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在直內筒1外圍整體設有直外筒5,在直外筒5上部設有集水槽6,在集水槽6端部設有水平環(huán)邊16,水平環(huán)邊16上設有保護罩3,保護罩3上設有從外部流向保 護罩3內腔的進水孔2,保護罩3外周設有過濾布4,在直內筒1上設有連通集水槽6和直 內筒1內腔的出水孔7,在直內筒1內壁上設有上管定位環(huán)9和下管定位環(huán)8,在直外筒5 外周圍設有止水環(huán)14。整個裝置采用PVC、PHDE或金屬加工制作。參見圖2,在直內筒1外圍整體設有直外筒5,在直外筒5上部設有集水槽(6),在 集水槽6端部設有水平環(huán)邊16,水平環(huán)邊16上設有保護罩3,保護罩3上設有從外部流向 保護罩3內腔的進水孔2,保護罩3外周設有過濾布4,在直內筒1上設有連通集水槽6和 直內筒1內腔的出水孔7,在直內筒1內壁上設有上管定位環(huán)9和下管定位環(huán)8,在直外筒 5外周圍設有止水環(huán)14。在集水槽6內設有水封15,水封15的高度為50mm。整個裝置采 用PVC、PHDE或金屬加工制作。參見圖3,將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11安裝在樓板12上,直外筒5起導筒作用,便于 將其安裝到樓板12上,便于安裝、沒有死角、水泥砂漿便于夯實,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11的 保護罩3的進水孔2與沉降箱13對應連通,直內筒1的上端和下端均與總立管10連通并 由上管定位環(huán)9和下管定位環(huán)8定位,沉降箱13中的積水經(jīng)過濾布4、進水孔2進入保護罩 3內,再進入集水槽6、出水孔7后再進入直內筒1內,由于采用過濾布4過濾,解決了集水 槽6、直內筒1堵塞的問題。沉降箱13中的積水經(jīng)水封14、出水孔7流入到直內筒1內進 入到總立管10,處理降板式廚房、衛(wèi)生間的沉降箱13中的積水排出,解決了因沉降箱中積 水過多向下一層住戶滲漏的隱患。水平環(huán)邊16與樓板12面上的防水層搭接,起到了很好 的防水作用。同時,在集水槽6內設有水封15,水封15達50mm,水封效果好,解決了返臭、 結垢堵塞、侵蝕填充層、回流等技術難題。安裝時止水環(huán)14安裝在樓板12的中間,止水環(huán) 14便于樓板12防滲漏,止水環(huán)14與水泥、砂漿的收縮比成正比,不會出現(xiàn)裂紋,也可用橡膠 圈替代止水環(huán)14。常規(guī)安裝是在立管上安裝鋼質導管(導筒),造價高,工藝復雜。本實用 新型可替代鋼質導管(導筒),節(jié)約建設成本,簡化安裝工藝。
權利要求一種導筒式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其特征是在直內筒(1)外圍整體設有直外筒(5),在所述的直外筒(5)上部設有集水槽(6),在所述的集水槽(6)端部設有水平環(huán)邊(16),所述的水平環(huán)邊(16)上設有保護罩(3),所述的保護罩(3)上設有從外部流向所述的保護罩(3)內腔的進水孔(2),所述的保護罩(3)外周設有過濾布(4),在所述的直內筒(1)上設有連通所述的集水槽(6)和所述的直內筒(1)內腔的出水孔(7),在所述的直內筒(1)內壁上設有上管定位環(huán)(9)和下管定位環(huán)(8),在所述的直外筒(5)外周圍設有止水環(huán)(14)。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筒式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集水槽(6) 內設有水封(15)。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筒式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封(15)的 高度為5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導筒式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在直內筒(1)外圍整體設有直外筒(5),在所述的直外筒(5)上部設有集水槽(6),在所述的集水槽(6)端部設有水平環(huán)邊(16),所述的水平環(huán)邊(16)上設有保護罩(3),所述的保護罩(3)上設有從外部流向所述的保護罩(3)內腔的進水孔(2),所述的保護罩(3)外周設有過濾布(4),在所述的直內筒(1)上設有連通所述的集水槽(6)和所述的直內筒(1)內腔的出水孔(7),在所述的直內筒(1)內壁上設有上管定位環(huán)(9)和下管定位環(huán)(8),在所述的直外筒(5)外周圍設有止水環(huán)(14)。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將沉降箱中的積水自然排入立管且總立管不堵塞、便于安裝、沒有死角、水泥砂漿便于夯實的導筒式防堵塞積水處理裝置。
文檔編號E03C1/282GK201598689SQ20092031007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10日
發(fā)明者張超 申請人: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