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快速排水安全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地漏,屬于一種特別適合于室內(nèi)使用的地漏。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使用的帶蓋地漏,地面積水要從地漏蓋的端面漫流而過后再從地漏蓋上的 通水孔落入地漏內(nèi)或排入下水道(盡管積水可從地漏蓋與地漏座配合的縫隙中漏過,但只 是占可忽略不計的一小部分,該縫隙不作為排水通道使用,且極易被積水中的細小污物 和污泥所填堵而被封閉)。此種構造的地漏蓋存在著如下缺陷l.通水孔開設得偏小,孔 口易堵塞,積水排瀉速度慢,地面積水易漫溢;2.通水孔開設得偏大,固體雜物易落入 地漏內(nèi),并易造成地漏甚至下水道堵塞;偏大的通水孔還易使水封式防臭地漏內(nèi)的存水 風干而失去防臭功能,地漏蓋剛性變小,也不雅觀,并有安全之虞;3.同一個地漏蓋通 水孔的孔口形狀、大小及其數(shù)量通常是固定不變的,即使通水孔大小設計成可調(diào)節(jié)變化 的,就如申請?zhí)枮?00620165639.6的一種地漏裝置,地漏蓋也總要成為地面積水快速排 瀉的瓶頸。總之,現(xiàn)有使用的地漏,其地漏蓋是地面積水快速排瀉的的一道瓶頸,而同 時,地漏內(nèi)各種防臭技術結構或裝置的添加,使地漏蓋的瓶頸缺陷更加明顯。
又如,現(xiàn)有常用的水封式(鐘罩式或扣碗式)防臭地漏,封碗與地漏蓋連接在一 起并靠得較近,排水較慢,在實際使用時,為了排水更快更順暢,公眾常將地漏蓋連同 封碗或鐘罩一起打開或卸下; 一種申請?zhí)枮?7202610.X的浮蓋式地漏,就干脆不設置地 漏蓋;而另一種申請?zhí)枮?00620007626.6的大水流快速排水地漏,其活動蓋板即地漏蓋 同樣也成為該地漏快速排水的瓶頸。 地漏卸下地漏蓋或不設置,排水快而順暢,其瓶頸作用消除,但又帶來新的問 題,如對于水封式地漏,不但失去了防臭功能,若細小貴重物品落入,將造成意外損 失,而稍大的雜物也易落入并易造成下水道堵塞;對于上述浮蓋式地漏,稍大的雜物落 于上述的浮蓋式地漏縫隙處,極易將蓋碗和浮球一起卡住,使其不能正常浮落,使其防 臭功能不可靠,甚至不能正常排水,且脆弱而外露的浮球也極易受到清潔工具或其它物 件的碰撞和人腳踩踏而變形破損,都給其使用帶來不利影響。特別是,若上述的浮蓋式 地漏也設置和使用現(xiàn)有形式的地漏蓋,又會給該地漏的使用帶來新的問題,如當?shù)孛?積水從地漏蓋孔口垂直落入,將直接沖擊浮球上部,減弱了浮球和蓋碗的浮起能力,同 時也削弱了浮球?qū)﹄s物卡阻的抵抗能力,即對蓋碗和浮球的浮起產(chǎn)生不利影響;而當浮 球浮起時,浮球的上頂面易頂靠于地漏蓋下端的通水孔口,使進水的通道變小變窄,造 成進水不暢,從而使排水速度變得更慢,地漏蓋的瓶頸缺陷將更加突出。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快速排水安全地漏,該地漏能使地面積水排瀉更加
順暢快速,并具有更強的對抗下水道濁氣返冒能力,使用更可靠安全方便。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包括有地漏座和位于
3其上端部的地漏蓋,其結構特點為所述的地漏座的上端部設有座槽,地漏蓋置于所述的 座槽中,所述的地漏蓋與地漏座的座槽的側壁之間構成預設定的入水間隙,所述地漏蓋 與座槽的槽底面之間設有預設定的入水間隙。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 點為在地漏蓋下側周沿上設有凸筋,地漏蓋通過凸筋支撐在地漏座的座槽槽底面上,地 漏蓋的凸筋與地漏座的座槽的接觸處之周圍間構成預設定的入水間隙。所述的快速排水 安全地漏,其特點為所述的地漏座底部設有與其成一體的座底,座底上設有帶孔肩的排 泄孔,座底上蓋有其下部設有復數(shù)個缺口和豎齒的罩杯,在罩杯的下部設有圍繞罩杯的 橫向設置的橫齒,所述的罩杯罩住排泄孔的端口,所述能從橫齒間隙進入且浸沒罩杯下 部的缺口的積水而在座底內(nèi)形成水封結構。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點為所述的 地漏座的下端開設有座孔,在地漏座的座孔的下部設有與座孔分立的帶槽肩的水封槽, 水封槽通過槽肩活動套在地漏管的管端上;水封槽的座底上設有與其成一體的孔肩和排 泄孔, 一具有缺口和豎齒的罩杯罩住排泄孔的端口,且罩杯分別與排泄孔和孔肩之間設 置成預定的出水空隙,所述的能從橫齒間隙進入且浸沒罩杯的缺口的積水而在水封槽內(nèi) 形成水封結構;在罩杯的下部設有圍繞罩杯的橫齒。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點 為所述的地漏蓋為無孔口的地漏蓋。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點為所述的排泄孔 中套設有帶管肩的虹吸管。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點為所述罩杯的頂部設有杯 耳。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點為在虹吸管下端出水口設有梳水齒。所述的快速 排水安全地漏,其特點為在樓板下側其內(nèi)設有虹吸管的地漏管的外側設有圍繞地漏管一 周的圍水盤,在地漏管的與圍水盤相對應位置上設有圍流孔,圍水盤通過圍流孔與地漏 管相連通。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點為所述的圍水盤由可對扣或?qū)ΨQ的兩瓣圍 合構成,合圍構成的圍水盤包括下部的盤套、上部的盤口以及外側的儲膠槽。
本發(fā)明的特點和優(yōu)點是與現(xiàn)有帶蓋地漏積水排瀉方式明顯不同,本發(fā)明的地 面積水是從預設在地漏蓋下側與地漏座之間的間隙中流過,并沿地漏座側壁四周順勢流 入地漏內(nèi),積水流入順暢,流速更快,流量更大,并適合于帶防臭裝置的地漏使用。
本發(fā)明的地漏,地漏蓋下側與地漏座之間的間隙可預設得較小,細小的雜物不 易落入,若為水封式防臭地漏,地漏內(nèi)儲有防臭預存水也不易風干或蒸發(fā),使本發(fā)明的 地漏防臭作用更持久,效果更好。 本發(fā)明的地漏蓋可以是不設任何孔口的圓弧形蓋,剛度強,工藝簡單,整潔美 觀,使用方便。 本發(fā)明可將罩杯(或鐘碗)水封式防臭地漏的防臭構造相對獨立出來,可根據(jù) 實際需要選擇應用,如地漏座的下端還開設有其孔徑較大的座孔,由于地漏座的座孔 的內(nèi)徑大于水封槽的槽肩的外徑,在安裝或拆卸水封槽及清潔其內(nèi)的罩杯時,不必拆卸 已施工安裝好的地漏座,從而使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結構實際使用更方便,同時,地漏管 和地漏座的安裝也更方便;本發(fā)明實施例2防臭構造拆裝容易,實施方便,是否應用可 隨時選擇或改變;本發(fā)明也應用虹吸管及其梳水齒,應用虹吸原理使地面積水排瀉得更 快。地漏使用更方便;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防臭構造極適合于在管徑較小(如管徑為50mm) 的PVC塑料下水管中使用,更貼近實際需要,結構簡單,易于推廣應用。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構造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L-L剖視圖。 圖4是圖1的M-M剖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構造示意圖。 圖6是圖5的俯視圖。 圖7是圖5的W向視圖。 圖8是圖5的X-X剖視圖。 圖9是圖5的Y-Y剖視圖。 圖中地漏座l,座槽ll,座底12,孔肩13,排泄孔14,座孔15;地漏蓋2, 凸筋21,橫側面211,豎側面212,通孔22;罩杯3,缺口 31,豎齒32,橫齒33,杯耳 34;地漏管4;水封槽5,槽肩51;虹吸管6,管肩61,管口62,梳水齒63;圍水盤7, 盤套71,盤口72,儲膠槽73,圍流孔74。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地漏(構造見圖1-圖4),包括有地漏座1和位于其上端部的地 漏蓋2,其構造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蓋2下側周沿設有至少三個均布的"7"字形凸筋 21,該凸筋21支撐在地漏座槽底面上,使所述地漏蓋2的凸筋21與座槽11相接觸處之 周圍空間形成預設定的入水間隙,使地面積水能夠從該入水間隙流過而灌入地漏內(nèi)。本 發(fā)明所述的地漏蓋2優(yōu)選無孔口地漏蓋。 上述地漏座1的上端部設有座槽11,使上述地漏蓋2置于所述的座槽11中,地 漏蓋2與地漏座1的座槽11的側壁之間設有預定的入水間隙,座槽11下側面靠近于已安 裝在樓板或地面內(nèi)的地漏管4的上端部,使地漏座1的上端面位于與樓面(或地磚面)同 一水平面或略低的位置上,以使地面積水從地漏蓋2上面流過并流到座槽11側面與地漏 蓋2的入水間隙中,經(jīng)過地漏蓋2的凸筋21與座槽11相接觸處之周圍空間形成的預設定 的入水間隙,然后從該入水間隙流過而灌入地漏內(nèi)。當然地漏蓋2下側周沿也可設有凹 槽,帶有凹槽的地漏蓋2蓋在地漏座1的座槽ll槽底面上,此凹槽與座槽ll相接觸的槽 底面之封閉空間也形成入水間隙,使地面積水能夠從該入水間隙流過而灌入地漏內(nèi)。
上述地漏座1底部設有與其成一體的座底12,座底12上設有帶孔肩13的排泄 孔14,座底12上蓋有其下部設有復數(shù)個缺口31及豎齒32的罩杯3,在罩杯3的下部設 有圍繞罩杯3的橫向設置的橫齒33,所述的罩杯3罩在排泄孔14端口上,積水能從橫向 的橫齒33間隙進入且浸沒罩杯3下部的缺口 31而在座底12內(nèi)形成水封結構;以防止下 水道濁氣返冒,地漏內(nèi)的積水超過一定高度后經(jīng)缺口而漫過排泄孔14的孔肩就從排泄孔 14排入下水道。 上述地漏蓋2為與其底部的凸筋21成一整體的凸弧形蓋板,優(yōu)選無孔口地漏 蓋,這樣水不會聚集在地漏蓋2表面上,地面積水只能從地漏蓋2上面流過并流到座槽11側面與地漏蓋2的入水間隙中,經(jīng)過地漏蓋2的凸筋21與座槽11相接觸底面之周圍空間 形成的預設定的入水間隙,然后從該入水間隙流過而灌入地漏內(nèi)。地漏蓋2的凸筋21的 橫側面211支撐在座槽11底面上,而其豎側面212位于地漏座1的內(nèi)側壁內(nèi),以對地漏 蓋2水平位置的限位,使地漏使用更美觀方便。地漏蓋2可以塑料模壓制成。
上述罩杯3設有豎齒32及橫齒33,橫齒33是圍繞罩杯3下部且橫向設置,為梳 齒狀結構,能遮住相應處的座底,以攔阻一些細長雜物通過罩杯3下部的缺口 31,以免 流入下水道,減小下水道堵塞的可能性。 上述罩杯3的頂部設有杯耳34,以方便罩杯3的取放及污物清理。
本實施例1地漏的特點 本發(fā)明實施例l地漏的地面積水排入地漏的方式不同于現(xiàn)有常用的罩杯(或鐘 碗)水封式防臭地漏,其地面的積水無須溢流于地漏蓋上表面,而是從預設在地漏蓋2與 地漏座1的座槽11之間的間隙中流過,并沿地漏座1側壁四周順勢流入地漏內(nèi),積水流 入順暢,流速更快,流量更大。 地漏蓋2的構造與現(xiàn)有的帶蓋地漏有較大不同,地漏蓋2無任何孔口的凸弧形蓋 板。地漏蓋2下側與地漏座1的座槽11的槽底面之間的間隙可以較小,地漏內(nèi)的防臭預 存水也不易風干或蒸發(fā),防臭作用更持久,雜物也不易流入。 本發(fā)明實施例1水封構造所采用的罩杯3不與地漏蓋2連接,地漏蓋2打開后, 防臭作用依然保持,且水封高度可以增大較多,從而具有更強的對抗下水道濁氣返冒能 力,防臭效果更好,防臭作用更持久。罩杯3帶有與其成一體的豎齒32及橫齒33,增添 了對雜物攔阻和過濾功能,且構造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總之,與現(xiàn)有水封式防臭 地漏相比較,本實施例1地漏積水排泄更快,防臭功能增強,整體構造簡單,地漏蓋無 通孔,剛度強,整潔美觀,使用方便。
實施例2 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地漏(構造見圖5-圖9),包括有地漏座1和位于其上端部的地 漏蓋2,其構造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蓋2下側周沿設有至少三個均布的"7"字形凸筋 21,該凸筋21支撐在地漏座底面上,使地漏蓋2與地漏座1底面之間設有預定的入水間 隙,使地面積水能夠從該間隙流過而灌入地漏內(nèi)。 上述地漏座1的上端部設有座槽11,使上述地漏蓋2置于所述的座槽11中,地 漏蓋2與地漏座1的座槽11的側壁之間設有預定的入水間隙,地漏座1的下端還開設有 其孔徑較大的座孔15,以使在其之下的其它構件或裝置可通過座孔15進行施工或安裝。
上述地漏座1的座孔15的下部還分立地設有帶槽肩51的水封槽5,水封槽5活 套在地漏管4內(nèi),而槽肩51靠在地漏管4的管端上以實現(xiàn)定位,水封槽5的座底12(此 座底結構與實施例1的座底12的結構和功能一樣)上設有與其成一體的孔肩13和排泄孔 14,水封槽5內(nèi)還設置有具有缺口 31和豎齒32及橫齒33的罩杯3,罩杯3罩在排泄孔 14端口上,且罩杯3與排泄孔14和孔肩13之間設有預定的出水空隙,使流入水封槽5內(nèi) 的積水浸沒罩杯3的缺口31而在座底12內(nèi)形成水封構造,以防止下水道濁氣返冒,當積 水超過孔肩13的高度后就從排泄孔14排入下水道。 上述水封槽5的槽肩51的外徑小于上述地漏座1的座孔15的內(nèi)徑,以使水封槽 5可從座孔15中通過而安裝在地漏管4上,這給地漏施工、拆卸維修、雜物清理及管道疏
6通等帶來方便。 上述地漏蓋2蓋面還可以設有通孔22,以使地漏蓋2有更大的入水能力,如對地 面進行沖洗時,水量大而溢過漏蓋2蓋面時,通孔22也進行排水,排水速度更快,沖洗
效率更高。 上述排泄孔14中還套設有帶管肩61的虹吸管6,即虹吸管6可活套在排泄孔14 中,管肩61靠在孔肩13上,當然虹吸管6可直接制造在水封槽5的座底12上,此時管 肩61與孔肩13并為一體,當水封槽5積水超過一定高度后,虹吸管6產(chǎn)生虹吸作用,使 地漏內(nèi)的積水越過孔肩13及管肩61從虹吸管6的管口 62吸出而更快排入下水道,從而 增強地漏的出水能力。 上述虹吸管6設有與其成一體的梳水齒63,使流到虹吸管6未端的排水可從梳水 齒63間的不同齒槽中分散流過,以減弱排水沖擊和噪音。具有的好處為以使流出虹吸 管6下端口的水流的水束得以細化和流向得以分散,不使排泄水流集中沖擊下水道,以 減弱排水沖擊和躁音,緩解因采用塑料下水管道排水而易出現(xiàn)躁音大的問題。同時,上 述各條梳水齒間在下端口處呈開口狀態(tài),以使其下端口不易被細小雜物堵塞。
上述地漏管4的外側并于樓板下側也設有圍水盤7和圍流孔74。上述地漏管4 的外側并于樓板下側設有由可對扣或?qū)ΨQ的兩瓣合圍構成的圍水盤7,合圍構成的圍水盤 7可形成盤套71和盤口 72及儲膠槽73構造,同時與其配合的地漏管4相應位置配設有圍 流孔74,圍水盤7安裝使用時,將兩瓣對扣并適當連接,接縫間隙處可施膠密封,使可 能滲漏于圍水盤7內(nèi)的積水被截圍而從圍流孔74流入下水道,以免因施工缺陷造成的滲 漏給下一樓用戶帶來不便。圍水盤7兩瓣對扣的構造,可以在地漏周圍出現(xiàn)滲漏后且不 需拆卸下水道就能進行安裝,并可根據(jù)具體需要選擇安裝使用,圍流孔74在需要時可配 設,維護施工十分方便。由于虹吸管6的使用,且圍流孔74的位置可高于虹吸管6出水 口,虹吸管6出水時,在圍流孔74的位置形成負壓有利于圍水盤7內(nèi)的積水被吸入下水 道。 本實施例2設置的虹吸管6具有的好處為(1)能夠及時吸出地漏內(nèi)的積水,使 地面積水排瀉得更快;(2)對地漏內(nèi)的細小雜物有更好的吸脫作用,有利減少地漏內(nèi)的污 物,使排水更順暢;(3)從地漏內(nèi)排出同量的積水,虹吸管6的管口62可以做的更小,也 有利于水封槽5的外徑減小,而更方便于水封槽5在小口徑的地漏管4內(nèi)安裝使用。
本實施例2虹吸管6上設置的梳水齒63具有的好處為以使流出虹吸管6下端 口的水流的水束得以細化和流向得以分散,不使排泄水流集中沖擊下水道,以減弱排水 沖擊和噪音,緩解因采用塑料下水管道排水而易出現(xiàn)噪音大的問題。同時,上述各條梳 水齒間在下端口處呈開口狀態(tài),以使其下端口不易被細小雜物堵塞,而對誤落入的貴重 物品可加以攔阻,并可將活動套在排泄孔14中的虹吸管6抽出即可取出落入的物品。
本實施例2地漏的特點 本發(fā)明實施例2地漏的地面積水的排入地漏的方式同實施例1 。
本發(fā)明實施例2與實施例1有著共同優(yōu)點外,還有如下特點l.將罩杯(或鐘碗) 水封式防臭地漏的防臭構造從地漏座中分離出來而可獨立裝配使用,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選 擇應用,如對于已設置有存水彎管等防臭構件的地漏管上,可選用本發(fā)明的地漏座和地 漏蓋,可不應用本實施例的水封式防臭構造,當然,全部選用則功能更多;2.由于地漏座1的座孔15的內(nèi)徑大于水封槽5的槽肩51的外徑,在安裝或拆卸水封槽5及清潔其內(nèi) 的罩杯3時,不必拆卸已施工安裝好的地漏座l,使本發(fā)明實施例2實際使用更方便,同 時,地漏管4和地漏座1的安裝也更方便;3.本實施例2防臭構造拆裝容易,實施方便, 是否應用可隨時選擇或改變;4.本實施例2應用了虹吸管6以及地漏蓋2上的通孔22共 同配合,使地面積水排瀉得更快,地漏使用更安全方便;5.虹吸管6上采用梳水齒63既 可減小排水噪音又可攔阻落入的物品,梳水齒間的下端呈開口狀態(tài),不易被細小雜物堵 塞,使用更安全方便;6.本實施例2防臭構造極適合于在管徑較小(如管徑為50mm)的 PVC塑料下水管中使用,更貼近實際需要,結構簡單,易于推廣應用。與現(xiàn)有帶蓋地漏 積水排瀉方式明顯不同,本發(fā)明地漏的地面積水無須先溢流于地漏蓋上表面,而是先從 預設在地漏蓋下側與地漏座之間的入水間隙中流過,并沿地漏座側壁四周順勢流入地漏 內(nèi),使積水排瀉擁有最大長度的入水周沿,積水流入順暢,流速更快,流量更大,不但 適合于下水道帶存水彎管的管路中直接使用,也適合于具有各種防臭構造或裝置的地漏 中使用。本發(fā)明的地漏,地漏蓋下側與地漏座之間的入水間隙可預設得較小,細小的雜 物不易落入,若為水封式防臭地漏,地漏內(nèi)儲有防臭預存水也不易風干或蒸發(fā),使本發(fā) 明的地漏防臭作用更持久,效果更好。本發(fā)明的地漏蓋可以不設任何孔口,剛度強,工 藝簡單,整潔美觀,使用方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地漏,結構簡單實用,功能完善可靠, 批量制造工藝簡單,生產(chǎn)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易于推廣應用。
權利要求
一種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包括有地漏座(1)和位于其上端部的地漏蓋(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座(1)的上端部設有座槽(11),地漏蓋(2)置于所述的座槽(11)中,所述的地漏蓋(2)與地漏座(1)的座槽(11)的側壁之間構成預設定的入水間隙,所述地漏蓋(2)與座槽(11)的槽底面之間設有預設定的入水間隙。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征在于在地漏蓋(2)下側周沿上設有凸筋(21),地漏蓋(2)通過凸筋(21)支撐在地漏座的座槽(11)槽底面上,地漏蓋(2)的凸筋(21)與地漏座(1)的座槽(11)的接觸處之周圍間構成預設定的入水間隙。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座(1)底部設有與其成一體的座底(12),座底(12)上設有帶孔肩(13)的排泄孔(14),座底上蓋有其下部設有復數(shù)個缺口 (31)和豎齒(32)的罩杯(3),在罩杯(3)的下部設有圍繞罩杯(3)的橫向設置的橫齒(33),所述的罩杯(3)罩住排泄孔(14)的端口,所述能從橫齒(33)間隙進入且浸沒罩杯(3)下部的缺口 (31)的積水而在座底(12)上形成水封結構。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座(1)的下端開設有座孔(15),在地漏座(1的座孔(15)的下部設有與座孔(15)分立的帶槽肩(51)的水封槽(5),水封槽(5)通過槽肩(51)活動套在地漏管(4)的管端上;水封槽(5)的座底(12)上設有與其成一體的孔肩(13)和排泄孔(14), 一具有缺口和豎齒(32)的罩杯(3)罩住排泄孔(14)的端口,且罩杯(3)分別與排泄孔(14)和孔肩(13)之間設置成預定的出水空隙,所述的能從橫齒(33)間隙進入且浸沒罩杯(3)的缺口 (31)的積水而在水封槽(5)內(nèi)形成水封結構;在罩杯(3)的下部設有圍繞罩杯的橫齒(33)。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蓋(2)為無孔口的地漏蓋。
6.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泄孔(14)中套設有帶管肩(61)的虹吸管(6)。
7.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3)的頂部設有杯耳(IO)。
8.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征在于在虹吸管(6)下端出水口設有梳水齒(63)。
9.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征在于在樓板下側其內(nèi)設有虹吸管(6)的地漏管(4)的外側設有圍繞地漏管(4) 一周的圍水盤(7),在地漏管(4)的與圍水盤(7)相對應位置上設有圍流孔(74),圍水盤(7)通過圍流孔(74)與地漏管(4)相連通。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圍水盤(7)由可對扣或?qū)ΨQ的兩瓣圍合構成,合圍構成的圍水盤(7)包括下部的盤套(71)、上部的盤口(72)以及外側的儲膠槽(73)。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快速排水安全地漏,包括有地漏座和位于其上端部的地漏蓋,其結構特點為所述的地漏座的上端部設有座槽,地漏蓋置于所述的座槽中,所述的地漏蓋與地漏座的座槽的側壁之間構成預設定的入水間隙,所述地漏蓋與座槽的槽底面之間設有預設定的入水間隙。本發(fā)明的地漏蓋可以是不設任何孔口的圓弧形蓋,地面積水是從預設在地漏蓋下側與地漏座之間的間隙中流過,并沿地漏座側壁四周順勢流入地漏內(nèi),積水流入順暢,流速更快,流量更大,并適合于帶防臭裝置的地漏使用。地漏蓋下側與地漏座之間的間隙可預設得較小,細小的雜物不易落入,地漏內(nèi)儲有防臭預存水也不易風干或蒸發(fā),使本發(fā)明的地漏防臭作用更持久,效果更好。
文檔編號E03F5/04GK101691779SQ20091011262
公開日2010年4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0月13日
發(fā)明者戴永鋒 申請人:戴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