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實驗室設備,特別是一種傳遞艙分隔門組件。
背景技術:
1、現(xiàn)有技術中,實驗室或生產車間有很多實驗或生產過程需要在無水無氧的環(huán)境下操作,比如一些氫化物,遇到氧氣會極易氧化和燃燒,因而,通常是先在無水無氧環(huán)境的手套箱里進行拆封和裝料,然后進入下一道工序,如送至管式爐進行燒結等;同時,燒結爐在燒結過程中,也是需要充入一定壓力(例如0.22mpa)的氣體(或混合氣體,如氬氣和氫氣),這就需要一種從手套箱裝料后,通過傳遞艙送到下一有氣壓的生產工序(管式燒結爐),并進行隔斷操作的裝置。由于傳遞艙的尺寸較大,需要直徑約300mm的通過截面,而如果采用球閥,其尺寸較大,不太好現(xiàn)實。
2、中國專利(專利申請?zhí)枮?02011633142.3)公開的“一種實驗室用隔離門”,其包括:隔離門主體,其上設有支桿孔;托架,其設置在所述隔離門主體上;密封滑塊,其可移動的設置在所述托架上,并用于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托架移動,并蓋封所述支桿孔。通過托架和密封滑塊的設置,隔離門主體上的支桿孔內的模型拿出后,密封滑塊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著托架下滑,并將支桿孔蓋住并密封,利用自重的作用進行,自動密封,且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另外此隔離門適用于帶支桿和無支桿實驗模型的更換,并且密封效果強,使快速變溫室被隔離開,可單獨進行快速升降溫操作,以便處理和觀察實驗模型。
3、另一中國專利(專利申請?zhí)枮?02021176253.1)公開的“雙罩體負壓隔離門裝置”,其包括屏蔽罩、緩沖罩、負壓發(fā)生器和控制器,通過外門外側圍粘貼于艙室或普通病房門框內側。屏蔽罩外側上設有外門簾和外門通氣孔,內側上設有中門簾和中門通氣孔,緩沖罩內側上開設有內門簾,內壁設有紫外線消毒燈,側面連通負壓發(fā)生器,緩沖罩內設有負壓檢測單元。負壓檢測單元檢測緩沖罩內壓力值是否穩(wěn)定在設定閾值并將檢測結果傳至控制器??刂破髋卸ǔ鼍彌_罩內檢測壓力值低于設定閾值時控制負壓發(fā)生器工作;檢測結果高于設定閾值時停止負壓發(fā)生器工作。外門通氣孔和中門通氣孔加裝高效過濾模塊,一是用于過濾病毒、粉塵等顆粒物,確保隔離門內空氣的潔凈;二是用于形成緩沖罩、屏蔽罩及門外空間的負壓梯度。
4、還有中國專利(專利申請?zhí)枮?02022547440.2)公開的“一種醫(yī)院實驗室用密封性能良好的隔離門”,其包括門框、門扇和氣泵,所述門框的內部活動連接有門扇,所述門框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刷卡器,所述門框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傳輸管,所述傳輸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氣泵,所述門框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門檻,所述門檻的一側開設有排氣槽。該實用新型通過密封槽和氣囊槽的配合設置,起到在隔離門關閉時,氣泵向氣囊內部充氣,氣囊鼓起,填充密封槽和氣囊槽,起到隔絕空氣的效果,避免污染內部空氣,通過排氣槽的設置,在打開門扇時,電機帶動密封閥旋轉,將內部的氣體排出,方便打開隔離門,能夠增加對門扇的密封效果,增加密封性,更好的隔離實驗室內外,保證實驗效果。
5、還有中國專利(專利申請?zhí)枮?02022546009.6)公開的“一種醫(yī)用實驗室用帶有觀察窗的隔離門”,其包括殼體和觀察窗,所述殼體的上部開設有觀察窗,所述觀察窗的下部設置有傳聲器,所述傳聲器的下部設置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的一側開設有取物窗,所述取物窗的中心處設置有隔離玻璃,所述第一滑塊的一側與隔離玻璃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滑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該實用新型通過觀察窗、傳聲器、取物窗、隔離玻璃、第一滑塊和第一彈簧之間的配合設置,通過第一滑塊帶動隔離玻璃,能夠將取物窗內的隔離玻璃向上帶動,從而方便工作人員從外部向內部傳輸資料等小物品,第一彈簧能夠帶動第一滑塊復位,方便結構復用,隔離玻璃兩側均設置有消毒口,消毒口能對物品進行消毒。
6、還有中國專利(專利申請?zhí)枮?02120449810.0)公開的“一種實驗室潔凈殺菌隔離門”,其包括并列設置的第一隔離門、第二隔離門和控制器,所述第一隔離門和第二隔離門之間設有門廊,所述第一隔離門、門廊和第二隔離門組成密封的潔凈殺菌空間,所述門廊內部設有噴淋殺菌機構和換氣機構;所述門廊內設有空氣潔凈度測試儀,所述第一隔離門包括門框,所述門框上設有感應門,所述門框連接所述門廊的一側對應所述感應門設有滾筒毛刷,所述滾筒毛刷與所述門廊之間設有防塵門簾,所述感應門和空氣潔凈度測試儀均與控制器電連接。該實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殺菌作用,且能有效隔離外部環(huán)境空氣和實驗室內部空氣的流通。
7、還有中國專利(專利申請?zhí)枮?02321608061.7)公開的“一種潔凈實驗室殺菌隔離門”,其包括門廊,所述門廊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連接有雙向螺紋桿。該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轉動盤、轉動桿、第四錐齒輪、第三錐齒輪、銜接桿、第二錐齒輪、第一錐齒輪、雙向螺紋桿與螺紋套的相互配合,當緊急停電時,旋轉轉動盤,轉動盤帶動轉動桿與第四錐齒輪轉動,第四錐齒輪帶動第三錐齒輪與銜接桿轉動,使得第二錐齒輪與第一錐齒輪轉動,第一錐齒輪帶動雙向螺紋桿轉動并帶動螺紋套相向移動,來打開隔離門本體,這達到了緊急停電時也可以帶動隔離門的目的,解決了當突發(fā)停電時,由于斷電使得隔離門無法正常使用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可靠、傳遞空間大、操作方便、能夠平衡兩艙氣壓的傳遞艙分隔門裝置。
2、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發(fā)明一種傳遞艙分隔門組件:包括常壓艙1和壓力艙7,還包括隔艙板5、分隔門11、一組以上的鉸鏈機構、滑座機構和開關門動力機構;所述隔艙板5設置在常壓艙1和壓力艙7之間,其上開設有門洞;所述分隔門11通過鉸鏈機構鉸裝在壓力艙7一側的隔艙板5上(或鉸裝在壓力艙7內腔的后側壁上),所述滑座機構設置在常壓艙1一側的分隔門11上;所述開關門動力機構包括開關門動力3、聯(lián)軸器10和開關門軸9,所述開關門動力3設置在常壓艙1的外殼上部或下部,其動力輸出端穿進常壓艙1的內腔后連接聯(lián)軸器10,所述開關門軸9的上、下端分別連接聯(lián)軸器10和滑座機構。
3、所述鉸鏈機構包括固定鉸座20、活動鉸座27、鉸座連接板23以及固定鉸座銷軸22和活動鉸座銷軸24;所述固定鉸座20的一端設置在壓力艙7一側的隔艙板5的側邊(或設置在壓力艙7內腔的后側壁上),另一端由固定鉸座銷軸22鉸裝鉸座連接板23的一端;所述活動鉸座27的一端設置在分隔門11向著壓力艙7一面的側邊,另一端由活動鉸座銷軸24鉸裝鉸座連接板23的另一端。
4、所述鉸鏈機構還包括由鉸鏈限制板26、固定鉸座拉簧掛柱19、鉸鏈限制板拉簧掛柱25和拉簧21構成的鉸鏈限制機構;所述固定鉸座拉簧掛柱19設置在固定鉸座20的外側面上,所述鉸鏈限制板26設置在鉸座連接板23的外側面上,所述鉸鏈限制板拉簧掛柱25設置在鉸鏈限制板26的外側面上,所述拉簧21的兩端分別掛在固定鉸座拉簧掛柱19和鉸鏈限制板拉簧掛柱25上。
5、所述滑座機構包括滑槽14、滑座13、滑座鉸銷12、擺臂15、擺臂座17和擺臂銷16;所述滑槽14設置在分隔門11向著常壓艙1一面的中部,所述滑座13的底部可滑動地嵌裝在滑槽14的槽坑里;所述擺臂15的一端由滑座鉸銷12可擺動地鉸裝在滑座13的上端,所述擺臂15的另一端由開關門軸9的下端可擺動地鉸裝在擺臂座17的伸出端,所述擺臂銷16穿裝擺臂15和開關門軸9、并將兩者連成一體;所述擺臂座17的另一端設置在常壓艙1的內腔側壁上。
6、所述滑座13呈“t”字狀,所述滑槽14的槽坑內的空腔呈“凸”字狀,所述滑座13的“t”字倒嵌入滑槽14的“凸”字空腔里。
7、滑座機構也可以用各種滑軌代替滑座機構,比如線性滑軌、導桿導套等。
8、在所述隔艙板5面向壓力艙7的一側面上的門洞周邊或分隔門11面向常壓艙1的一側面上還開設有用于填裝密封圈18的密封環(huán)槽。
9、還包括由氣管4和壓力平衡閥6構成的壓力平衡機構;所述氣管4的一端連通常壓艙1,另一端連接壓力平衡閥6;所述壓力平衡閥6設置在壓力艙7的外殼上部、并與壓力艙7的內腔連通。
10、在所述壓力艙7的外殼上部還設置有氣壓表8,所述氣壓表8連通壓力艙7的內腔。
11、所述開關門動力3為擺動氣缸。
12、所述開關門動力3為步進電機或由光電開關控制的減速電機。
13、本發(fā)明的傳遞艙分隔門組件,采用在隔艙板上開設門洞,并采用雙鉸鏈結構鉸裝分隔門,加之在隔艙板上設有密封圈,因而,其結構比較簡單,兩艙之間的密封可靠,且其傳遞的空間也比較大;同時,采用滑座機構推拉分隔門,并采用開關門動力機構提供精準的開門和關門的控制,故其操作極為方便;此外,還采用了壓力平衡機構,能夠自動平衡兩艙的氣壓,為其傳遞操作過程提供安全的氣壓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