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架床,特別是指一種可調床寬的床架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湊的加快,很多生活用品亦需要具有多樣的調整功能,尤其是對于空間有限的居室中,床會占據(jù)主要的空間,因此具有使用方便、節(jié)省收納空間的折疊鐵架床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備用的物品。
目前常用床架無論是木質床架還是鐵質架床,其床面的大小都為固定形式。而備用的鐵架床常常是單人的大小,如若需要雙人使用則需要備用兩個獨立的床架,因此即浪費財力,又會占據(jù)較多的空間,如何令鐵架床具有一可以實現(xiàn)大小床面的調整,便是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問題。
有鑒于此,本設計人針對現(xiàn)有床架無法調整床寬的設計上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構思,且積極研究改良試做而開發(fā)設計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根據(jù)需求調整床面寬度的可調床寬的床架結構。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可調床寬的床架結構,其包括床面及床腳,所述的床面包括呈對稱設置的左側桿及右側桿,及連接在左側桿與右側桿之間的床頭支撐桿、床中支撐桿及床尾支撐桿,所述床頭支撐桿、床中支撐桿及床尾支撐桿呈對應設置,且分別包括左支桿及右支桿,各左支桿及各右支桿上分別設有多個調節(jié)孔,各左支桿的一端與左側桿連接,各右側桿的一端與右側桿連接,各左側桿的另一端與對應的右側桿另一端配合連接,所述的床腳包括設于左側桿、右側桿底部兩端的側支腳,及分別設于床頭支撐桿、床中支撐桿及床尾支撐桿底部的多個中支腳,各中支腳的頂部設有鎖固部,各中支腳的鎖固部與各左支桿及右支桿的調節(jié)孔形成配合。
進一步,所述床頭支撐桿、床中支撐桿及床尾支撐桿的各左支桿為開口朝上的U型結構,該床頭支撐桿、床中支撐桿及床尾支撐桿的各右支桿的另一端配合插入該床頭左支桿中。
進一步,所述左側桿及右側桿分別為可收折結構,左側桿包括兩左短桿,兩左短桿之間通過左連接件連接在一起,右側桿包括兩根右短桿,兩右短桿之間通過右連接件連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可調床寬的床架結構設置可相互配合的左支桿及右支桿,并于左支桿1、右支桿上設置多個調節(jié)孔,通過中支腳的鎖固部對應插入左支桿1及右支桿重合的調節(jié)孔,將床寬大小進行限位,因此本實用新型可根據(jù)用戶的實際需求改變床寬的大小,例如房間足夠大或者需要兩人以上一起使用時,可以將該床架的寬度設置為最大,從而提高使用的舒適度,而當使用人數(shù)較少,或者空間較小時,可以將床寬進行適當?shù)恼{節(jié),從而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最大床寬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最大床寬正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一種床寬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最小床寬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可調床寬的床架結構100,其包括床面10及床腳20。
所述的床面10包括呈左右對稱設置的左側桿11及右側桿12,設于左側桿11及右側桿12之間的床頭支撐桿13、至少一床中支撐桿14及床尾支撐桿15。
左側桿11及右側桿12分別為可收折結構,左側桿11包括兩左短桿111,兩左短桿111之間通過左連接件112連接在一起,右側桿12包括兩根右短桿121,兩右短桿121之間通過右連接件122連接在一起。
所述的床頭支撐桿13包括床頭左支桿131及床頭右支桿132,床頭左支桿131的一端與左側桿11的一左短桿111連接在一起,該床頭右支桿132的一端與右側桿12的一右短桿121連接在一起,該床頭左支桿131及床頭右支桿132的另一端相互連接,本實施例中,該床頭左支桿131為開口朝上的U型結構,所述床頭右支桿132的另一端配合插入該床頭左支桿131中,該床頭左支桿131及床頭右支桿132上分別設有多個床頭調節(jié)孔133。
所述的床中支撐桿14與床頭支撐桿13對應設置,其包括床中左支桿141及床中右支桿142,床中左支桿141的一端與左連接件112連接在一起,該床中右支桿142的一端與右側桿12的一右連接件122連接在一起,該床中左支桿111及床中右支桿142的另一端相互連接,該床中左支桿141為開口朝上的U型結構,所述床中右支桿142的另一端配合插入該床中左支桿141中,且床中左支桿141及床中右支桿142分別設有與床頭左支桿131及床頭右支桿132的多個床頭調節(jié)孔133對應的床中調節(jié)孔143。
所述的床尾支撐桿15與所述床頭支撐桿13及床中支撐桿14對應設置,其包括床尾左支桿151及床尾右支桿152,床尾左支桿151的一端與左側桿11的一左短桿111連接在一起,該床尾右支桿152的一端與右側桿12的一右短桿121連接在一起,該床尾左支桿151及床尾右支桿152的另一端相互連接,該床尾左支桿151為開口朝上的U型結構,所述床尾右支桿152的另一端配合插入該床尾左支桿151中,且床尾左支桿151及床尾右支桿152分別設有與床頭左支桿131及床頭右支桿132的多個床頭調節(jié)孔133對應的床尾調節(jié)孔153。
所述的床腳20包括設于左、右側桿11、12底部兩端的側支腳21,及分別設于床頭支撐桿13、至少一床中支撐桿14及床尾支撐桿15底部的多個中支腳22,各中支腳22的頂部設有對應鎖固部221,該鎖固部221與床頭調節(jié)孔133、床中調節(jié)孔143及床尾調節(jié)孔153形成配合。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床架結構的最大床寬,此時,該床頭支撐桿13的床頭左支桿131與床頭右支桿132相互連接的一端端部的調節(jié)孔133相對應,并由中支腳22的鎖固部221插入重合在一起的兩調節(jié)孔133中,定位住該床架的最大寬度,床中支撐桿14及床尾支撐桿15與床頭支撐桿13對應設置。
如圖3、圖4所示,當使用空間不夠用時,可將該床架的床寬調小,圖中所示,將各右支桿132、142、152往各左支桿131、141、151方向推靠,使各左支桿131、141、151上的調節(jié)孔133、143、153與對應的右支桿132、142、152上的調節(jié)孔133、143、153重合,再將對應的中支腳22的鎖固部221鎖入重合在一起的調節(jié)孔133、143、153中,實現(xiàn)床架寬度的定位,當各右支桿132、142、152完全套入各左支桿131、141、151,并且各右支桿132、142、152的其中一調節(jié)孔133、143、153與各左支桿131、141、151的至少其中調節(jié)孔133、143、153重合時,該床架100的寬度達到最小。
因此,本實用新型可調床寬的床架結構100設置可相互配合的左支桿131、141、151及右支桿132、142、152,并于左支桿131、141、151,右支桿132、142、152上設置多個調節(jié)孔133、143、153,通過中支腳22的鎖固部221對應插入左支桿131、141、151及右支桿132、142、152重合的調節(jié)孔133、143、153中,將床寬大小限位,因此本實用新型可根據(jù)用戶的實際需求改變床寬的大小,例如房間足夠大或者需要兩人以上一起使用時,可以將該床架的寬度設置為最大,從而提高使用的舒適度,而當使用人數(shù)較少,或者空間較小時,可以將床寬進行適當?shù)恼{節(jié),從而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
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tài)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