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式門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材,特別涉及一種套裝門的部件。
背景技術:
套裝門一般包含了門扇和門框,現(xiàn)有技術中,門框是在車間完成焊接組裝后再發(fā)貨,由于門框所占空間較大,存在不便于搬運和運輸?shù)葐栴},尤其對于入院大門一類的大型套裝門來說,整體門框的運輸和搬運十分不便。針對上述不足,需對現(xiàn)有的套裝門門框進行改進,使其既便于搬運和運輸,又不影響正常安裝?!?br/>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式門框,該門框可拆分運輸,現(xiàn)場組裝,以解決現(xiàn)有套裝門門框組裝后發(fā)貨導致搬運和運輸不便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門框,包括橫框和連接于橫框兩端的豎框,所述橫框的兩端與豎框的上端均倒45度角形成橫框與豎框連接后呈直角的結構,所述橫框兩端均沿橫框長度方向固定設置有定位連接桿,所述豎框上端設置有用于定位連接桿插入的定位孔。進一步,所述定位連接桿為螺栓。進一步,所述定位連接桿為至少兩根。進一步,所述定位連接桿設置于橫框的背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式門框,包括橫框和連接于橫框兩端的豎框,所述橫框的兩端與豎框的上端均倒45度角形成橫框與豎框連接后呈直角的結構,所述橫框兩端均沿橫框長度方向固定設置有定位連接桿,所述豎框上端設置有用于定位連接桿插入的定位孔,該組合式門框可將橫框和豎框拆分后進行搬運和運輸,由于包含定位連接結構,可現(xiàn)場再進行快速組裝,避免了焊接組裝完成后搬運和運輸產生的不便,對于大型套裝門門框而言,該結構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實用性強。另外,連接結構設置于橫框背面進行隱藏,不破壞門框的整體美觀。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圖I為本實用新型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組裝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組合式門框,包括橫框I和連接于橫框I兩端的豎框2,本實施例采用橫截面為L形的常規(guī)橫框和豎框,所述橫框I的兩端與豎框2的上端均倒45度角形成橫框I與豎框2連接后呈直角的結構,所述橫框I兩端均沿橫框I長度方向固定設置有定位連接桿3,所述豎框2上端設置有用于定位連接桿3插入的定位孔4,將橫框和豎框拆分以占用較小的空間,便于搬運運輸,到達安裝現(xiàn)場時可通過定位連接桿和定位孔快速組裝,安裝方便。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連接桿3為螺栓,可使用螺母進行緊固,組裝方便。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連接桿3為至少兩根,以增加橫框與豎框之間的連接強度。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連接桿3設置于橫框I的背面,將定位連接桿隱藏于橫框背后,使門框安裝完成后不影響整體美觀。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 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式門框,包括橫框(I)和連接于橫框(I)兩端的豎框(2),所述橫框(I)的兩端與豎框(2)的上端均倒45度角形成橫框(I)與豎框(2)連接后呈直角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框(I)兩端均沿橫框(I)長度方向固定設置有定位連接桿(3),所述豎框(2)上端設置有用于定位連接桿(3)插入的定位孔(4)。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組合式門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連接桿(3)為螺栓。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式門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連接桿(3)為至少兩根。
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組合式門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連接桿(3)設置于橫框(I)的背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合式門框,包括橫框和連接于橫框兩端的豎框,所述橫框的兩端與豎框的上端均倒45度角形成橫框與豎框連接后呈直角的結構,所述橫框兩端均沿橫框長度方向固定設置有定位連接桿,所述豎框上端設置有用于定位連接桿插入的定位孔,該組合式門框可將橫框和豎框拆分后進行搬運和運輸,由于包含定位連接結構,可現(xiàn)場再進行快速組裝,避免了焊接組裝完成后搬運和運輸產生的不便,對于大型套裝門門框而言,該結構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實用性強。另外,連接結構設置于橫框背面進行隱藏,不破壞門框的整體美觀。
文檔編號E06B3/26GK202731583SQ20122043139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fā)明者涂孝志 申請人:重慶市帥之盾門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