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具有預留的形變空間的鋼屋面。
背景技術:
1、近年來,許多建筑例如廠房、體育場等采用鋼屋面,屋面寬度不確定,用于鋪設屋面的鋼板的長度確定,因此需要多塊鋼板進行拼接。鋼板通常自低處往高處鋪設,上層鋼板與下層鋼板搭接,通過順水排水防止漏水。
2、鋼板采用順水搭接進行連接,由于達不到完全密封,或者因為熱脹冷縮鋼板會局部變形,這導致板與板之間咬合不好,從而導致出現漏風漏氣現象,例如在大風雨天等情況倒灌或者負風壓形成的吸力造成漏水。另外,屋面進場上人,使得屋面鋼板變形等,也會造成漏水。
3、因此,目前需要一種技術方案來解決鋼板屋面連接不牢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具有預留的形變空間的鋼屋面,該鋼屋面密封性強,并預留形變空間,避免鋼板變形導致其連接不牢固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鋼屋面包括第一復合鋼板、第二復合鋼板、以及柔性預制件,其中所述第一復合鋼板搭接在所述第二復合鋼板之上,并且所述第一復合鋼板靠近屋脊,所述第二復合鋼板靠近屋檐;所述柔性預制件包括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和凸起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一復合鋼板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二復合鋼板連接;并且所述凸起部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之間。
4、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非慣用的可選方式:
5、所述凸起部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靠近屋脊,所述第二部分靠近屋檐;二者的連接處為所述凸起部的最高點。
6、所述第一部分為第一彎曲部,所述第二部分為第二彎曲部,其中:所述第一彎曲部的曲率半徑大于所述第二彎曲部的曲率半徑。
7、所述第一部分為直線部,所述第二部分為曲線部,并且所述直線部與靠近屋檐一側的屋面之間呈銳角。
8、所述第一部分為曲線部,所述第二部分為直線部;并且所述直線部與靠近屋檐一側的屋面之間呈直角或鈍角。
9、所述第一部分為第一直線部,所述第二部分為第二直線部;其中所述第一直線部與靠近屋檐一側的屋面之間呈銳角;所述第二直線部與靠近屋檐一側的屋面之間呈直角或鈍角。
10、所述第一復合鋼板包括第一鋼板和設置在所述第一鋼板的第一表面的第一柔性層;所述第二復合鋼板包括第二鋼板和設置在所述第二鋼板的第一表面的第二柔性層;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分別與所述第一柔性層和所述第二柔性層連接。
11、所述第二復合鋼板與所述第一復合鋼板的搭接寬度為200~250mm。
12、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的縱向寬度為至少60mm。
13、所述凸起部的最高點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最高點的高度。
14、根據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鋼屋面包括柔性預制件,其延伸率高于鋼板,并且其中的凸起部為復合鋼板的形變預留形變空間,可避免鋼板發(fā)生形變時刺破柔性預制件,同時保證順水流通。另外,柔性預制件使整個鋼屋面形成整體,密封性較強。
1.一種鋼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復合鋼板、第二復合鋼板、以及柔性預制件,其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靠近屋脊,所述第二部分靠近屋檐;二者的連接處為所述凸起部的最高點。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為第一彎曲部,所述第二部分為第二彎曲部,其中: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為直線部,所述第二部分為曲線部,并且所述直線部與靠近屋檐一側的屋面之間呈銳角。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屋面,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屋面,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鋼屋面,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復合鋼板與所述第一復合鋼板的搭接寬度為200~250m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的縱向寬度為至少60mm。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最高點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最高點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