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建筑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建筑中,主體結構的材料主要有混凝土和鋼材兩種。裝配式鋼板約束混凝土剪力墻(以下簡稱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的結構,是在混凝土墻的兩面或四周外包有鋼板,墻內(nèi)部設有加勁肋,是鋼與混凝土有效的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型的抗側力構件?;炷潦艿戒摪寮s束作用后強度提高,同時發(fā)揮了鋼材輕質高強、混凝土剛度大的材料性能優(yōu)勢。
目前,裝配式鋼板約束混凝土剪力墻施工時,是將外包鋼板和加勁肋事先加工成整體墻體構件,在現(xiàn)場進行上、下層墻體的拼裝和混凝土澆灌。上、下層墻體構件拼裝時,由于加勁肋處于構件內(nèi)部,只能將構件的外包鋼板焊接連接在一起,無法對加勁肋進行焊連接,造成約束混凝土剪力墻連接處局部強度減弱;并且存在吊裝施工時不容易找正對齊,焊接難度大,節(jié)點表面不平整等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裝配化程度高、吊裝方便、表面平整的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現(xiàn)場拼接節(jié)點。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二,在于提供一種施工上述裝配式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現(xiàn)場拼接節(jié)點的施工方法。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裝配式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現(xiàn)場拼接節(jié)點,包括由外包鋼板和加勁肋鋼板制成的墻體構件,按拼接相對位置稱為上墻體構件和下墻體構件,其特征在于,在上墻體構件和下墻體構件的對接面外緣分別臨時焊接有一排上下對應的吊裝定位板,吊裝定位板上分別設有上下相互對應的螺栓孔,螺栓孔穿上螺栓上緊螺母,使吊裝對接后的上墻體構件與下墻體構件臨時固定為一體;還包括在上、下墻體構件的加勁肋頂部焊接有數(shù)根高于墻體構件頂面高度的的插筋,插筋可插入到對方的墻體構件中,從而使混凝土澆灌后在上墻體構件和下墻體構件的接縫處形成鋼筋混凝土結構。
進一步,所述的插筋高于墻體構件頂面的高度大于200mm。
進一步,所述的上墻體構件和下墻體構件的兩端焊接有方鋼管。
一種施工上述裝配式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現(xiàn)場拼接節(jié)點的施工方法如下:
第一步,首先加工好帶螺栓孔的吊裝定位板,將吊裝定位板每間隔一定距離分別焊接在兩個墻體構件拼接面的外緣上;在下墻體構件的加勁肋頂部焊接上數(shù)根高于下墻體構件頂面200mm長度的插筋;
第二步,按照傳統(tǒng)方法在施工場地安裝施工下墻體構件;安裝施工后,向下墻體構件中澆筑混凝土;
第三步,吊裝上墻體構件至下墻體構件上,使上下對應的吊裝定位板螺栓孔找正,在螺栓孔穿上螺栓上緊螺母,使吊裝對接后的上墻體構件與下墻體構件臨時固定為一體;
在吊裝上墻體構件至下墻體構件時,應先保證下墻體構件的插筋進入其內(nèi)部后再落定對齊;
第四步,對上、下墻體構件的接縫進行焊接,焊接后切割掉吊裝定位板,再將吊裝定位板遮擋未焊部分的焊縫補齊;此時第一個節(jié)點施工完畢;
第五步,將第一個節(jié)點的上墻體構件作為第二個節(jié)點的下墻體構件,在第二個節(jié)點的下墻體構件的加勁肋頂部焊接上數(shù)根高于該下墻體構件頂面200mm長度的插筋,然后向第二個節(jié)點的下墻體構件中澆筑混凝土,再按照第3和4步驟的方法,施工第二個節(jié)點,以此類推,直至整個墻體施工完畢。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
1.在吊裝上墻體構件時,由于吊裝限位板的支撐作用和插筋的導向限位作用,能很方便與下墻體構件找正對位;
2.通過吊裝限位板固定作用,使上下墻體構件在焊接時不會移動錯位,保證對齊形成同一平面,解決了節(jié)點表面不平整等問題。
3.由于插筋的作用,使混凝土澆灌后在上墻體構件和下墻體構件的接縫處形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增加了上下墻體連接處的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上下墻體構件對接前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上下墻體構件對接后主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上下墻體構件對接后側視圖剖面圖。
圖中:1-上墻體構件,2-下墻體構件,3-插筋,4-加勁肋,5-方鋼管,6-上吊裝定位板,7-下吊裝定位板,8-螺栓孔,9-螺栓,10-焊縫。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2、3所示,本發(fā)明的裝配式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現(xiàn)場拼接節(jié)點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裝配式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現(xiàn)場拼接節(jié)點,包括由外包鋼板和加勁肋鋼板制成的墻體構件,按拼接相對位置稱為上墻體構件1和下墻體構件2,在上墻體構件1和下墻體構件2的對接面外緣分別臨時焊接有一排上下對應的上吊裝定位板6和下吊裝定位板7,上吊裝定位板6和下吊裝定位板7分別設有上下相互對應的螺栓孔8,螺栓孔8穿上螺栓9上緊螺母,使吊裝對接后的上墻體構件1與下墻體構件2臨時固定為一體;還包括在上、下墻體構件1和2的加勁肋4頂部焊接有數(shù)根高于墻體構件頂面高度的的插筋3,插筋3可插入到對方的墻體構件1中,從而使混凝土澆灌后在上墻體構件1和下墻體構件2的接縫處形成鋼筋混凝土結構。
進一步,所述的插筋3高于墻體構件頂面的高度大于200mm。
進一步,所述的上墻體構件1和下墻體構件2的兩端均焊接有方鋼管5。
如圖1、2、3所示,一種施工上述裝配式鋼板混凝土剪力墻現(xiàn)場拼接節(jié)點的施工方法如下:
第一步,首先加工好帶螺栓孔8的吊裝定位板,將吊裝定位板每間隔一定距離分別焊接在兩個墻體構件拼接面的外緣上;焊接在上墻體構件1上的為上吊裝定位板6,焊接在下墻體構件2上的為下吊裝定位板7;在下墻體構件2的加勁肋4頂部焊接上數(shù)根高于下墻體構件2頂面200mm長度的插筋3;
第二步,按照傳統(tǒng)方法在施工場地安裝施工下墻體構件2;安裝施工后,向下墻體構件2中澆筑混凝土;
第三步,吊裝上墻體構件1至下墻體構件2上,使上下對應的吊裝定位板螺栓孔8找正,在螺栓孔8穿上螺栓9上緊螺母,使吊裝對接后的上墻體構件1與下墻體構件2臨時固定為一體;
在吊裝上墻體構件1至下墻體構件2時,應先保證下墻體構件2的插筋4進入其內(nèi)部后再落定對齊;
第四步,對上墻體構件1與下墻體構件2的接縫進行焊接,形成焊縫10,焊接后切割掉上吊裝定位板6和下吊裝定位板7,再將上吊裝定位板6和下吊裝定位板7遮擋未焊部分的焊縫補齊,此時第一個節(jié)點施工完畢;
第五步,將第一個節(jié)點的上墻體構件1作為第二個節(jié)點的下墻體構件2,在第二個節(jié)點的下墻體構件2的加勁肋頂部焊接上數(shù)根高于該下墻體構件頂面200mm長度的插筋4,然后向第二個節(jié)點的下墻體構件2中澆筑混凝土,再按照第3和4步驟的方法,施工第二個節(jié)點,以此類推,直至整個墻體施工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