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其包括:載具以及若干橫桿,其中所述載具設有一千斤頂機構,使千斤頂機構可操作地舉升一載臺,而在載具的后側底部裝置有一對后滾輪,另在載具的前側底部樞裝一前導輪,且在載具的前端樞連一牽引把手;若干橫桿橫向地滑置于載具的載臺上,以滑移地突出于載臺的兩側,而分別伸置于一建筑模板組的突肋下方。本實用新型可以不須在一般模板上安裝特定的接片,即可進行搬移工程;所揭示的載具體積較吊車等,巧小、易操作,可降低搬移模板組時的成本。
【專利說明】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搬運裝置,尤指一種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土木建筑模板的移動裝置,包含:滾輪組及升降裝置。其中滾輪組架設于兩扇內模板及之間,并位于內模板的兩端。而升降裝置裝設于滾輪組與內模板及之間,并位于內模板的兩端,以改變滾輪組與內模板及之間的相對高度,使?jié)L輪組下降著陸于建筑基面而使內模板、及外模板相對地向上升離建筑基面,以便使整組土木建筑模板沿著建筑基面移動。升降裝置包含: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升降機構。其中第一支架的兩端與兩扇的內模板及滑動連接。第二支架的底端與滾輪組連接,第二支架與第一支架伸縮連接,第二支架通過滑槽相對于第一支架伸縮。升降機構裝設于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之間,使第二支架相對于第一支架伸縮;但是上述的結構中,必須設置第一、二支架,且內模板上也必須具有與各支架、相配合的固定接片,因此在制作上較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其可以不須在一般模板上安裝特定的接片,即可進行搬移工程。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其包括:載具以及若干橫桿,其中所述載具設有一千斤頂機構,使千斤頂機構可操作地舉升一載臺,而在載具的后側底部裝置有一對后滾輪,另在載具的前側底部樞裝一前導輪,且在載具的前端樞連一牽引把手;若干橫桿橫向地滑置于載具的載臺上,以滑移地突出于載臺的兩側,而分別伸置于一建筑模板組的突肋下方。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1.可以不須在一般模板上安裝特定的接片,即可進行搬移工程;2.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載具體積較吊車等,巧小、易操作,可降低搬移模板組時的成本;3.體積小,易于工地中運動,具靈活性;4.可鎖定行進方向,以利自模板組向外拖出。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如下:
[0008]進一步地,在載臺的臺面上設有若干橫向滑槽,并在橫向滑槽的兩側槽壁上至少穿設一銷孔,使其可對應滑置于橫向滑槽中的橫桿所并列穿設的若干定位孔,以供一銷穿置于橫向滑槽與橫桿間,穩(wěn)定定位橫桿。
[0009]進一步地,裝置在載具前端的前導輪,使其為牽引把手聯(lián)動地偏轉,以改變載具的行進方向。
[0010]進一步地,在其牽引把手與載臺間猶可插置一定位插銷,以穩(wěn)定鎖定牽引把手及前導輪的前進方向。
[0011]進一步地,滑置在載臺上的各橫桿,使位于載臺同側的各橫桿間或同側的局部橫桿間,可以一連桿彼此串連,使施工者可以一次同步聯(lián)動調整若干橫桿在載臺上滑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立體圖。
[0014]圖3為顯示本實用新型應用狀態(tài)示意圖。
[0015]圖4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應用狀態(tài)示意圖。
[0016]圖5為自圖4向上舉升建筑模板組的不意圖。
[0017]圖6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的運動狀態(tài)俯視示意圖。
[0018]圖7為顯示本實用新型鎖定前導輪的示意圖。
[0019]圖8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的橫斷面示意圖。
[0020]圖9為顯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0021]其中:1.載具,12.載臺,13.橫向滑槽,14.前導輪,15.牽引把手,16.定位插銷,17.銷孔,2.橫桿,3.建筑模板組,31.內模板,3.突肋,32.外模板,33.固定器,4.銷,5.穿越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3]如圖1至6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其包括:一載具I以及若干橫桿2。載具I設有一千斤頂機構,使千斤頂機構可操作地舉升一載臺12,而在載具I的后側底部裝置有一對后滾輪,另在載具I的前側底部樞裝一前導輪14,且在載具I的前端樞連一牽引把手15。若干橫桿2橫向地滑置于載具I的載臺12上,以滑移地突出于載臺12的兩側,而分別伸置于一建筑模板組3的突肋3下方〔如圖3、5、8所示〕。如是當載具I的千斤頂機構舉升載臺12時,各橫桿2即可同時舉升建筑模板組3,并使其上升離地,而為載具I輕易載運搬移〔如圖3、5、8所示〕。
[0024]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載具1,其中千斤頂機構,可為一液壓式千斤頂或可修飾地替換為其它現有的千斤頂機構,本實用新型并不予自限。
[0025]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載具1,如圖1所示,在其載臺12的臺面上,設有若干橫向滑槽13,并在橫向滑槽13的兩側槽壁上,至少穿設一銷孔17,使其可對應滑置于橫向滑槽13中的橫桿2所并列穿設的若干定位孔,以通過一銷4穿置于橫向滑槽132與橫桿2之間,穩(wěn)定定位橫桿2。
[0026]本實用新型所揭示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主要是在搬運具有至少兩相對模板所構成的建筑模板組3,而建筑模板組3的各模板頂段彼此穩(wěn)固連I及一對外模板32,而上述的對內模板31及外模板32頂端固裝于至少一固接。如圖3所示,建筑模板組3,用于構筑溝渠兩側側壁,含有一對內模板3定器33上,或可使各內、外模板31、32的頂端固定在一固定物如木桿、金屬桿等上,本實用新型并不予自限。
[0027]本實用新型在應用時,如圖3和5所示,可先將本實用新型移置于兩相對模板間〔如兩相對內模板31間〕,而后便可向外抽出橫向滑置在載臺12中的各橫桿2,使各橫桿2的外端伸置于對內模板31的突肋3〔突肋為一般模板既有的設施,不需另外設〕下方,再操作地作動千斤頂機構,使千斤頂機構可以向上舉升載臺12,如此便可聯(lián)動地以各橫桿2向上舉起建筑模板組3,使建筑模板組3上升離地,隨后施工者便可以通過載具I將建筑模板組3載往預定地點,待載運至預定地后,再釋放千斤頂機構,以下降載臺12,即也下放建筑模板組3。
[0028]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載具1,其中裝置于載具前端的前導輪14,使其為牽引把手15聯(lián)動地偏轉,以改變載具I的行進方向,如此施工者即可以通過牽引把手15操控載具I的行進方向,以利施工者將所要載運的建筑模板組3載運至預定地點并精確地定位,通過這樣與上一組已經定位的建筑模板組3準確地銜接。如圖7所示,上述載具I的牽引把手15與載臺12間猶可插置一定位插銷16,以穩(wěn)定鎖定牽引把手15,使前導輪14的前進方向與載臺12保持水平,使載具I在行進時,呈一直線方式進行。如是,當載具I將建筑模板組3載運至預定位置后,即可于牽引把手15與載臺12間插置定位插銷16,以鎖定牽引把手15,使載具1,可以依直線方行進方向向外拖出,避免載具I在狹隘的建筑模板組3中,因行徑不穩(wěn)定產生受困于建筑模板組I中的窘境。
[0029]如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載具I的端面的形狀、大小小于建筑模板組3端面下方的穿越空間5,使本實用新型載具I可以從容地往來穿越建筑模板組3下方的穿越空間5進行搬運建筑模板組3的工作。
[0030]由于初次建筑溝渠時,先用挖掘機挖好溝渠,再利用混凝土打好底,溝渠的打底混凝土干硬后即可施工。開始建筑溝渠的兩側壁時,先利用例如挖掘機等吊運機具將數組建筑模板組3吊入溝渠內,并逐組正確地依序銜接定位,以便灌注溝渠側壁的混凝土。待溝渠側壁的混凝土干硬的后,即可利用本實用新型的載具I進行下述的移載工作,以便省時且省工地完成整條溝渠的施工。
[0031]操作時,先將載具I的牽引把手15與載臺12之間的定位插銷16插入,使載具I前端的前導輪14固定而不可轉向。且載具I的牽引把手15朝下一個施工地點所在的方向擺置;換言之,即將載具I的后滾輪朝向已施工完成的第一組建筑模板組3所在位置的方向擺置。并將載具I從尚未施工的位置向第一組建筑模板組3推移,當載具I穿入第一組建筑模板組3下方的穿越空間5后,即停留于其間。接著將插入載具I的牽引把手15與載臺12之間的定位插銷16拔出,使載具I前端的前導輪14可以靈活地轉向。接下來,向外抽出橫向滑置于載臺12中的各橫桿2,并使各橫桿2的外端伸置于對內模板31的突肋3的下方,插妥銷4而將橫桿2定位的后,再操作地作動千斤頂機構,使千斤頂機構向上舉升載臺12,并透過各橫桿2向上舉起建筑模板組3,使建筑模板組3因上升而離地。隨后施工者便可以拉住載具I的牽引把手15以便操控載具I前端的前導輪14,靈活地轉動引導載具I及所載運的第一組建筑模板組3循著溝渠的既定路徑前進,而將第一組建筑模板組3載往下一個施工地點,并精確地定位,再釋放千斤頂機構,將所載運的第一組建筑模板組3卸下而著地。接著將銷4拔出并將橫桿2回縮,再將載具I的牽引把手15與載臺12之間的定位插銷16插入,以鎖定牽引把手15,使載具I前端的前導輪14固定而不可轉向。操作者拉住載具I的后端,使后滾輪沿著直線行進路徑從第一組建筑模板組3下方的穿越空間5向外拖出,并朝第二組建筑模板組3所在位置的方向移動,當載具I穿入第二組建筑模板組3下方的穿越空間5后,有如對第一組建筑模板組3所進行的移載工作一般地重復對第二組建筑模板組3進行相同的移載工作。當載具I將第二組建筑模板組3移載至預定施工地點時,操作者可操控載具I前端的牽引把手15而靈活地轉動前導輪14,引導載具I移動,而將第二組建筑模板組3準確地對準已經定妥位置的第一組建筑模板組3,并在第一組建筑模板組3與第二組建筑模板組3之間的銜接處鎖上連接螺絲〔未圖示〕,將已經準確定位的兩組建筑模板組3鎖接。接下來再把定位插銷16插置于牽引把手15與載臺12之間,以鎖定牽引把手15。操作者拉住載具I的后端,使后滾輪朝相反的方向沿著直線行進路徑從第二組建筑模板組3下方的穿越空間5向外拖出,并繼續(xù)移至第三組等待載運的建筑模板組1,以便重復上述的移載動作,直至所有的建筑模板組I都完成移載及定位為止。
[0032]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建筑模板組的搬運,其中滑置于載臺12上的各橫桿2,可如圖9所示,使位于載臺12同側的各橫桿2間載同側的局部橫桿2間可以利用一連桿彼此串連,使施工者可以一次同步聯(lián)動調整若干橫桿2于載臺12滑移。
[0033]本實用新型所揭示建筑模板組的搬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可以不須在一般模板上安裝特定的接片,即可進行搬移工程。2.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載具體積較吊車等,巧小、易操作,可降低搬移模板組時的成本。3.體積小,易于工地中運動,具靈活性。4.可鎖定行進方向,以利自模板組向外拖出。
[0034]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fā),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其包括:載具以及若干橫桿,其特征在于,所述載具設有一千斤頂機構,使千斤頂機構可操作地舉升一載臺,而在載具的后側底部裝置有一對后滾輪,另在載具的前側底部樞裝一前導輪,且在載具的前端樞連一牽引把手;若干橫桿橫向地滑置于載具的載臺上,以滑移地突出于載臺的兩側,而分別伸置于一建筑模板組的突肋下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載臺的臺面上設有若干橫向滑槽,并在橫向滑槽的兩側槽壁上至少穿設一銷孔,使其可對應滑置于橫向滑槽中的橫桿所并列穿設的若干定位孔,以供一銷穿置于橫向滑槽與橫桿間,穩(wěn)定定位橫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在載具前端的前導輪,使其為牽引把手聯(lián)動地偏轉,以改變載具的行進方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其牽引把手與載臺間猶可插置一定位插銷,以穩(wěn)定鎖定牽引把手及前導輪的前進方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模板組的搬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滑置在載臺上的各橫桿,使位于載臺同側的各橫桿間或同側的局部橫桿間,可以一連桿彼此串連,使施工者可以一次同步聯(lián)動調整若干橫桿在載臺上滑移。
【文檔編號】E04G21/16GK204059996SQ201420485705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26日
【發(fā)明者】陳炬 申請人:紅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