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施工方法,屬于一種建筑物樓蓋的施工方法。具體是通過預埋的空心填充塊起到了現(xiàn)澆混凝土內部模板的作用,其大幅抽空混凝土,減輕樓板自重,增加鋼筋到截面中性軸的距離,從而大幅增加樓板的抗彎剛度,充分挖掘了鋼筋與混凝土兩種材料的力學性能,減少了鋼筋與混凝土建材并使樓蓋具有剛度大、強度高的特點。使用施工措施對空心填充塊進行抗平移加固,抗浮加固,使空心填充塊整體性加強,大大提高了抵抗混凝土浮力的能力,并加強混凝土施工控制,從而保證空心樓蓋的質量。
【專利說明】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施工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建筑物的樓蓋施工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現(xiàn)澆混凝土和填充材料形成空心樓蓋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是用輕質材料以一定規(guī)則排列并替代實心樓蓋一部分混凝土形成空腔或者輕質夾心,使之形成空腔與暗肋,形成空間蜂窩狀受力結構,既減輕了樓蓋自重,又保持了樓蓋的大部分剛度與強度。空腔或者輕質夾心可采用預埋內膜現(xiàn)澆混凝土后形成,或者用配筋混凝土預制形成帶空腔的受力構件再與現(xiàn)澆混凝土暗肋形成空心樓
至JHL ο
[0003]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用空心材料有薄壁管(或方管)、加勁肋管、填充塊、蜂巢芯、雙邊外露模、薄璧方箱、豎孔芯模等??煞忠韵聨讉€系列:第一系列產品為管狀或方管狀內置模,代表為高強復合薄壁管與加勁肋管;第二系列產品為配筋預制盒狀,代表為蜂巢芯(單邊外露模)與雙邊外露模,第三系列產品方形與矩形盒狀內置模,代表為薄璧方箱、填充塊與豎孔芯模,第四系列產品為以PE、PPE高分子材料制造上述所有類型的產品。每一系列產品研發(fā)基本上都是無梁樓蓋技術的重大突破,都解決了其他產品存在的一些不足、或者拓展了空心樓蓋的應用領域。當然,每一種產品都有其優(yōu)點和適用性,因此在特定的項目,一些產品會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施工方法,利用新型的空心填充塊現(xiàn)澆形成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適用于樓蓋內承受荷載較為分散的區(qū)域施工。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施工準備:按設計要求明確空心填充塊的規(guī)格、各項技術參數(shù);根據(jù)柱網開間尺寸和安裝預留預埋情況,具體確定預留預埋位置;
(2)模板施工: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模板根據(jù)工程結構特點,樓蓋厚度、孔間腹肋寬度、孔頂及孔底現(xiàn)澆板厚度、暗梁的寬度與平面具體位置計算恒荷載值,充分考慮樓蓋上施工荷載后,進行模板豎向和側向承載及穩(wěn)定計算,設計模板、龍骨與支撐;
(3)劃線定位:模板安裝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根據(jù)圖紙設計要求,對暗梁、填充塊、肋梁、水電預留預埋設施等位置進行定位劃線,減少安裝誤差,以方便施工中控制和校核;
(4)鋼筋施工:按在模板上彈出的暗梁及底排鋼筋線綁扎暗梁及下排底筋,用專用墊塊支墊鋼筋,以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再綁扎肋間鋼筋;
(5)水電、管線施工:樓板中布置的水電預埋管線應與相關專業(yè)施工圖配合統(tǒng)一布置,按放線位置預埋,采取正交加線盒的方法;預埋管線盒宜布置在肋間位置,預埋管線盒的連結節(jié)點布置在填充塊空心樓蓋間肋處,避免在混凝土面層埋管線;(6)空心填充塊施工:在綁扎完暗梁筋及下排筋后開始排放空心填充塊,空心填充塊安裝前,在劃線位置上箱盒底部放置四個混凝土墊塊,以確保空心填充塊離模板面的距離符合設計要求,相鄰空心填充塊之間用U型鋼筋卡定位,保證縱橫肋距;在每個填充塊頂面兩端設置兩根通長抗浮鋼筋,抗浮筋穿過模板后與支模系統(tǒng)拉錨固定,拉結錨固點設置在空心填充塊的兩端;
(7)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所有空心填充塊充分澆水濕潤,以免空心填充塊大量吸水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而產生蜂窩、麻面等現(xiàn)象;梁板同時澆筑,澆筑時由一端開始下料,保持混凝土沿梁底向前推進,混凝土的澆筑,采用沿縱軸單向進行的方式;混凝土澆筑時分次進行,第一次布料高度不超過樓蓋厚度的五分之三,待底層振搗密實后再進行第二次布料,以防止漏振;前后兩次布料澆搗時差不得超出混凝土初凝時間;
(8)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澆筑完12h后派專人進行養(yǎng)護,混凝土養(yǎng)護的時間對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對于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jié)B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000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時,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在樓蓋內按設計間距有規(guī)則地預埋空心填充塊,取代樓板中性軸以下不參加工作的混凝土,形成雙向抗剪剛度與抗彎剛度相同的雙向空心樓板,柱與柱之間布置暗梁,通過現(xiàn)澆實心暗梁與現(xiàn)澆空心樓蓋上下翼緣緊密結合形成扁框架梁,在不取出空心填充塊的情況下澆筑混凝土,從而形成符合鋼筋混凝土材料最佳受力的類似單向小“工”字形密肋梁受力的現(xiàn)澆多孔空心板??招奶畛鋲K起到了現(xiàn)澆混凝土內部模板的作用,其大幅抽空混凝土,減輕樓板自重,增加鋼筋到截面中性軸的距離,從而大幅增加樓板的抗彎剛度,充分挖掘了鋼筋與混凝土兩種材料的力學性能,減少了鋼筋與混凝土建材并使樓蓋具有剛度大、強度高的特點。使用施工措施對空心填充塊進行抗平移加固,抗浮加固,使空心填充塊整體性加強,大大提高了抵抗混凝土浮力的能力,并加強混凝土施工控制,從而保證空心樓蓋的質量。上述施工方法能夠控制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整體質量,同時能夠減小施工時間。
[0007]進一步,所述步驟(2)模板施工中,暗梁、平板模板采用14mm厚九夾板,模板的外楞及底部采用40X90mm木方,間距為150?200mm,保證模板的順直和整體性;模板的支撐采用Φ48Χ3.5mm鋼管。
[0008]進一步,所述步驟(6)空心填充塊施工中,放線排布空心填充塊時,將空心填充塊與最靠近的梁、墻鋼筋的凈間距調為50?70mm。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施工方法實施例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施工方法,
施工準備:
熟悉施工圖紙,按設計要求明確空心填充塊的規(guī)格、各項技術參數(shù)。根據(jù)柱網開間尺寸和安裝預留預埋情況,具體確定預留預埋位置,明確補空1/2尺寸大小的空心填充塊數(shù)量,下單訂制空心填充塊。
[0011]模板施工:
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模板根據(jù)工程結構特點,樓蓋厚度、孔間腹肋寬度、孔頂及孔底現(xiàn)澆板厚度、暗梁的寬度與平面具體位置計算恒荷載值,并充分考慮樓蓋上施工荷載后,進行模板豎向和側向承載及穩(wěn)定計算,設計模板、龍骨與支撐。
[0012]1.暗梁、平板模板采用14mm厚九夾板,模板的外榜及底部采用40 X 90mm木方,間距為150?200mm,保證模板的順直和整體性。模板的支撐采用Φ48Χ3.5mm鋼管。暗梁模板支撐前,應先在柱上找好梁中心線和標高,在柱模板的槽口下面釘托板木,對準中心線,鋪設梁底模板,安裝梁、板底模板應拉通線。
[0013]為提高混凝土表觀質量、防止漏漿,在模板內外側拼縫滿粘塑料膠帶,模板縫隙間用海綿條封嚴。
[0014]樓蓋底模應按要求進行起拱,宜按I?3%。對模板進行雙向或單向起拱。其中4?8m跨度模板起拱按1%。,8?12m跨度模板起拱按2%。,12 m以上跨度模板起拱按3%。。
[0015]2.支撐體系:采用滿堂紅腳手架,支模架豎向支撐立桿縱橫向間距應根據(jù)混凝土板厚來確定,水平橫桿步距不大于1500mm,豎向立桿采用可調節(jié)頂托支撐樓蓋底模的水平橫桿。下部結構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能力,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
[0016]3.由于梁板跨度大于Sm,梁、板構件拆模與結構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塊強度達到設計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為100%,另外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在混凝土完全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允許承受全部計算荷載。施工中不得超載使用,嚴禁堆放集中過量的施工材料。
[0017]4.填充塊空心樓蓋模板木龍骨和鋼管支撐體系的布置應具有兼作填充塊抗浮錨固點的要求。
[0018]劃線定位:
模板安裝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根據(jù)圖紙設計要求,按經業(yè)主、監(jiān)理、設計審查通過的填充塊布置圖在模板上對暗梁、填充塊、肋梁、水電預留預埋設施等位置進行定位劃線。減少安裝誤差,以方便施工中控制和校核。
[0019]鋼筋施工:
按在模板上彈出的暗梁及底排鋼筋線綁扎暗梁及下排底筋,用專用墊塊支墊鋼筋,以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再綁扎肋間鋼筋。
[0020]板、腹肋、梁鋼筋安裝同向同層布置,以避免不同鋼筋反復重疊超高。底板筋施工時應先擺放與200_寬腹肋同向的底筋。200_肋梁鋼筋小、長度長,其擺放位置準確和平直度是受檢重點,也是安裝填充塊的邊界,需重點控制。
[0021]IOOmm肋腹拉鉤需綁扎到上下網片筋的交點上,故在排放上下板筋時注意排好模數(shù)。如實在該處排版有困難,則可增設一根板筋,力求滿足拉鉤的綁扎要求和順直度。
[0022]寬扁梁寬度大于柱寬的情況、暗梁核心區(qū)、柱帽的鋼筋構造要求按設計圖紙要求處理。樓蓋鋼筋安裝完畢后,并對鋼筋工程隱蔽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
[0023]填充塊空心樓蓋暗梁鋼筋、板底鋼筋及肋間鋼筋安裝完畢,必須進行初驗,且在填充塊底部定位措施完成并確認可靠后,方可進行填充塊安裝施工。
[0024]綁扎板面鋼筋。在板肋梁、底部鋼筋綁扎和水電等管線預埋、空心填充塊安裝完工后,再綁扎樓蓋上層鋼筋和板端支座負筋。
[0025]水電、管線施工:
樓板中布置的水電預埋管線應與相關專業(yè)施工圖配合統(tǒng)一布置,按放線位置預埋,宜采取正交加線盒的方法。為減少其對樓蓋斷面的削弱,預埋管線盒宜盡可能布置在肋間位置,預埋管線盒的連結節(jié)點亦應布置在填充塊空心樓蓋間肋處,避免在混凝土面層埋管線。必要時采用配套規(guī)格的空心填充塊替換標準規(guī)格的填充塊,讓出管線位置。
[0026]豎向穿樓板管道設置預埋鋼套管,并按定位線與相鄰骨架鋼筋焊牢,其中心允許偏差應控制在3mm以內,鋼套管與薄壁箱體的凈間距不應小于50mm,嚴禁事后剔鑿。
[0027]各種管線的預留預埋工作必須與肋梁及板底鋼筋或鋼絲網綁扎之后、薄壁箱體安裝之前進行,否則事后很難插入。
[0028]空心填充塊施工:
1.空心填充塊被吊至安裝樓層排放前須對其外觀完好情況作逐個檢查。而有可能漏入混凝土物料者,應采取填充麻袋、粘貼膠帶紙或其他有效的封堵措施,以澆筑混凝土時水泥漿不會進入箱體內為準,然后方可入模。缺損嚴重超標者不得使用。
[0029]2.在綁扎完暗梁筋及下排筋后開始排放空心填充塊,在安裝前應根據(jù)施工圖平面尺寸,空心填充塊布放方向、位置、長度、間距要求、預埋管線及施工縫位置等先進行平面排布預設方案策劃,報請業(yè)主、監(jiān)理、設計審查通過,再根據(jù)方案安放空心填充塊。
[0030]3.安裝填充塊時應嚴格按芯模排布圖要求進行排放。放線排布填充塊時,如設計未作要求,宜將其與最靠近的梁、墻鋼筋的凈間距調為50?70mm,與預留孔洞的凈間距調為在滿足設計要求前提下不小于50 mm。在模板上調整對線,保證填充塊之間及填充塊與暗梁、肋、柱之間的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為確保同一排空心填充塊順直,要拉通線調整。
[0031]4.空心填充塊安裝前,在劃線位置上箱盒底部放置四個混凝土墊塊,以確??招奶畛鋲K離板的距離符合設計要求,填充塊底面離模板面高度準確。相鄰填充塊之間應用U型鋼筋卡定位,保證縱橫肋距。
[0032]5.由于填充塊的成型材料是輕質材料密封扁管,自重輕,在混凝土澆筑時,空心樓板中的填充塊受到混凝土的浮力和振搗擾動作用,可能導致空心填充塊上浮帶動板面鋼筋上移,從而造成現(xiàn)澆板面拱起或翹曲,嚴重影響樓板的施工質量和結構安全,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抗浮措施保證空心填充塊的位置不能變化。
[0033]根據(jù)結構具體情況,考慮填充塊的規(guī)格、流態(tài)混凝土對填充塊的浮力以及振動棒(片)振搗混凝土時對其的擾動力,在每個填充塊頂面兩端設置兩根通長抗浮鋼筋(直徑12mm的二級鋼),其中450mm高填充塊采用雙股12號鐵絲,280mm高填充塊采用12號鐵絲,沿抗浮筋每600mm —點(即每個填充塊之間)穿過模板后與支模系統(tǒng)拉錨固定。拉結錨固點一般是在填充塊的兩端,距填充塊端約IOOmm處。對填充塊鋼筋直徑、數(shù)量和鐵絲規(guī)格、拉接間距應通過計算,在施工方案中予以確定。注意填充塊抗浮錨固用鋼筋和鐵絲的規(guī)格、位置、間距等在施工中須嚴格照此執(zhí)行。
[0034]6.應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填充塊到場后的臨時堆放與二次搬運。填充塊在裝卸、搬運、疊堆、安放時應小心輕放,嚴禁拋擲。
[0035]7.安裝固定填充塊施工過程,應在盒頂鋪墊腳手架板作保護,不容許直接踩踏填充塊。不允許將扣件等重物直接拋至填充塊頂面,鋼筋等重物起吊堆放位置應墊設木方或模板等保護填充塊。
[0036]混凝土施工:
I.泵送混凝土的水平管、轉向接頭、布料口支座或運送混凝土物料小車的通道,應在空心填充塊上用木跳板架空安裝、鋪設,避免施工人員以及設備直接踩踏空心箱體,造成空心箱體破碎,降低現(xiàn)澆空心板空心率。
[0037]2.澆筑混凝土時,應安排適量的鋼筋工及填充塊安裝工人,隨澆筑作業(yè)及時修補、調整填充塊與鋼筋。并安排木工對支撐架進行護模。
[0038]3.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所有空心填充塊充分澆水濕潤,以免空心填充塊大量吸水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而產生蜂窩、麻面等現(xiàn)象,但澆水不可太多,模板底不能積水,如有積水,需在模板底鉆孔泄水。
[0039]4.梁板同時澆筑,澆筑時由一端開始下料,混凝土工必須密切配合,用“趕漿法”保持混凝土沿梁底向前推進,混凝土的澆筑,宜沿縱軸單向進行;不宜作多點合圍式澆筑?;炷恋乃涠纫瞬恍∮?60 mm,且布料與振搗應同步進行,以保證填充塊底被混凝土充填飽滿,無積存氣囊、氣泡。
[0040]5.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徑應根據(jù)芯模形式、芯模底部混凝土厚度、腹肋寬度和混凝土澆筑設備的具體要求確定,不宜大于空心樓板肋寬的1/2和空腔底部板厚的1/2,且不得大于31.5 mm。建議將混凝土調整為細石混凝土。
[0041]6.澆筑填充塊混凝土空心樓蓋時,采用插入振搗器(棒徑30mm)震搗,利用其作用范圍,使混凝土擠進箱體底部,嚴禁將振搗器直接觸壓填充塊表面進行震搗。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振搗器在肋梁間的移動間距不得大于300mm,澆筑混凝土時必須快插慢拔,振搗器須插到樓板底模板上口 20mm左右為止。注意不要打破安裝的預留預埋管線。
[0042]7.混凝土澆筑時宜分次進行。第一次布料高度不超過樓蓋厚度的五分之三,用振動棒直接振搗肋梁混凝土至底模,對箱體四周的肋梁反復振搗,并加大先注入混凝土的振搗量和振搗時間,讓混凝土滲入填充塊底部。待底層振搗密實后再進行第二次布料,以便能看清填充塊與填充塊之間的空隙,以防止漏振;前后兩次布料澆搗時差不得超出混凝土初凝時間。
[0043]8.收光:板面混凝土抄平后,在混凝土表面用水平枋(長度> 3000mm)在縱橫兩個方向反復碾壓,然后用鐵板第一次收光。在混凝土初凝前,用鐵滾碾壓和鐵板壓實。在混凝土終凝前(人踩有輕微腳印),組織人員用鐵板二次收光,以避免因混凝土沉降及失水收縮產生非結構性表面裂紋,最后用塑料掃帚拉毛。鐵板收光過程中,可備1:2.5水泥砂漿,填補板面局部不平整處。
[0044]9.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禁止將施工機具直接壓放在填充塊上。若采用塔吊運混凝土,吊斗下應鋪設模板緩減沖力,混凝土不能直接沖擊填充塊。輸送泵輸送混凝土時應盡量降低混凝土的下落高差,下落高差大于500_時宜鋪墊模板以緩減混凝土對填充塊的沖擊力。
[0045]10.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整體上浮的部位是在接近收尾部分。因此,應特別注意,布料應在填充塊箱體上,然后往下振搗,切忌由管下往前趕。
[0046]11.為防止填充塊在澆筑混凝土時因兩側壓力不平衡,造成平面位置竄動,除在填充塊之間用自帶的短鐵絲連接控制定位外,可用木楔在箱體間作臨時定位,以保證管間肋寬準確,但木楔在澆筑后應及時拔除,不得遺留。
[0047]12.在澆筑混凝土時,如遇現(xiàn)場填充塊芯模變形過大或破損,應及時采用支護擋板或填塞等措施,用以抵抗混凝土對箱體的壓力,以箱體內不進混凝土為準。
[0048]13.樓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上部支撐架應待混凝土達到終凝后再進行鋪設,支撐架立桿下加設墊板,并應對墊板進行抗沖剪驗算。
[0049]混凝土養(yǎng)護:
混凝土澆筑完12h后派專人進行養(yǎng)護。采用澆s水保濕養(yǎng),必要時采用草墊覆蓋,護或鋪濕麻袋養(yǎng)護,板底、梁底采用帶模養(yǎng)護。
[0050]混凝土養(yǎng)護的時間對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對于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jié)B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0051 ] 澆水次數(shù)應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tài),混凝土的養(yǎng)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
【權利要求】
1.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1)施工準備:按設計要求明確空心填充塊的規(guī)格、各項技術參數(shù);根據(jù)柱網開間尺寸和安裝預留預埋情況,具體確定預留預埋位置;(2)模板施工: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模板根據(jù)工程結構特點,樓蓋厚度、孔間腹肋寬度、孔頂及孔底現(xiàn)澆板厚度、暗梁的寬度與平面具體位置計算恒荷載值,充分考慮樓蓋上施工荷載后,進行模板豎向和側向承載及穩(wěn)定計算,設計模板、龍骨與支撐;(3)劃線定位:模板安裝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根據(jù)圖紙設計要求,對暗梁、填充塊、肋梁、水電預留預埋設施等位置進行定位劃線,減少安裝誤差,以方便施工中控制和校核;(4)鋼筋施工:按在模板上彈出的暗梁及底排鋼筋線綁扎暗梁及下排底筋,用專用墊塊支墊鋼筋,以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再綁扎肋間鋼筋;(5)水電、管線施工:樓板中布置的水電預埋管線應與相關專業(yè)施工圖配合統(tǒng)一布置,按放線位置預埋,采取正交加線盒的方法;預埋管線盒宜布置在肋間位置,預埋管線盒的連結節(jié)點布置在填充塊空心樓蓋間肋處,避免在混凝土面層埋管線;(6)空心填充塊施工:在綁扎完暗梁筋及下排筋后開始排放空心填充塊,空心填充塊安裝前,在劃線位置上箱盒底部放置四個混凝土墊塊,以確??招奶畛鋲K離模板面的距離符合設計要求,相鄰空心填充塊之間用U型鋼筋卡定位,保證縱橫肋距;在每個填充塊頂面兩端設置兩根通長抗浮鋼筋,抗浮筋穿過模板后與支模系統(tǒng)拉錨固定,拉結錨固點設置在空心填充塊的兩端;(7)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所有空心填充塊充分澆水濕潤,以免空心填充塊大量吸水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而產生蜂窩、麻面等現(xiàn)象;梁板同時澆筑,澆筑時由一端開始下料,保持混凝土沿梁底向前推進,混凝土的澆筑,采用沿縱軸單向進行的方式;混凝土澆筑時分次進行,第一次布料高度不超過樓蓋厚度的五分之三,待底層振搗密實后再進行第二次布料,以防止漏振;前后兩次布料澆搗時差不得超出混凝土初凝時間;(8)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澆筑完12h后派專人進行養(yǎng)護,混凝土養(yǎng)護的時間對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對于摻有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jié)B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模板施工中,暗梁、平板模板采用14mm厚九夾板,模板的外榜及底部采用40 X 90mm木方,間距為150?200mm,保證模板的順直和整體性;模板的支撐采用Φ48Χ3.5mm鋼管。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現(xiàn)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6)空心填充塊施工中,放線排布空心填充塊時,將空心填充塊與最靠近的梁、墻鋼筋的凈間距調為 50 ?70mm。
【文檔編號】E04G21/00GK103590602SQ201310498025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22日
【發(fā)明者】鄧宏, 柯麟質, 蔣紅慶, 吳生久, 劉敏 申請人:重慶建工第三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