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這種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通過由多個壓電棒,多個碳纖維和水泥材料組成混合物。這種混合物被給予了一種減振的特性起到對于建筑物的防震加固。
背景技術:
如今高分子材料纖維材料的使用在商業(yè)和建筑領域是非??扇〉囊约坝袃r值的。如今防震抗震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同時防震抗震技術受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一致歡迎和普及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不僅采用多個壓電棒,多個碳纖維和水泥材料組成混合物,同時達到并擁有了減震的特性,這幾點在商業(yè)、建筑領域的實際運用過程中是非??扇〉摹⒖少F的,而且這項技術是很難達到。
發(fā)明內(nèi)容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建筑物的防震加固的控制及運用,本實用新型提供了ー種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這種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通過由多個壓電棒,多個碳纖維和水泥材料組成混合物。這種混合物被給予了一種減振的特性起到對于建筑物的防震加固,能通過其特性被更好的運用及推廣在商業(yè)及建筑領域。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通過大量實驗及報告得出將通過由多個壓電棒,多個碳纖維和水泥材料組成混合物,每個壓電棒成啞鈴形,包括多個導電纖維,塑料基質(zhì)的混合物,即給人一種振動阻尼特性加固。進而使這種混合物被給予了ー種減振的特性從而獲得本實用新型。通過大量研究及實驗報告最后驗證本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的特殊性,大大提高了該材料防震抗震的能力,使其具有減震的特性。因此,本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提高了該材料防震抗震的能力,使其具有減震的特性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擴大了使用范圍,有效地保護了人們財產(chǎn)安全,有效地進行減震防震抗震工作,可以在更多領域能運用此項技術帶來更多的收益與保護。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本發(fā)明的一種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已經(jīng)提高了該材料防震抗震的能力,使其具有減震的特性。因此,本發(fā)明的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可用于對加固防震技術有特殊要求的領域更可以涉及地震多發(fā)地帶的建筑工程使用,有效地保護人們財產(chǎn)安全,有效地進行減震防震抗震工作。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ー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原理圖。I是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過程,2是壓電棒,3是水泥,4是碳纖維。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在具體實用中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過程中,如圖所示,將通過由多個壓電棒2,多個碳纖維4和水泥材料3組成混合物,每個壓電棒2成啞鈴形,包括多個導電纖維,塑料基質(zhì)的混合物,即給人一種振動阻尼特性加固。進而使這種混合物被給予了 一種減振的特性。
權利要求1.一種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其特征是:通過由多個壓電棒,多個碳纖維和水泥材料組成混合物,每個壓電棒成啞鈴形,包括多個導電纖維,塑料基質(zhì)的混合物,即給人一種振動阻尼特性加固。
專利摘要一種建筑物防震加固結構,將通過由多個壓電棒,多個碳纖維和水泥材料組成混合物,每個壓電棒成啞鈴形,包括多個導電纖維,塑料基質(zhì)的混合物,被給予了一種減振的特性從而獲得本實用新型,將提高了該材料防震抗震的能力,使其具有減震的特性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擴大了使用范圍。
文檔編號E04B1/98GK202953950SQ201220517078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10日
發(fā)明者宋坡玲 申請人:宋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