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生產(chǎn)雙層排水管道的模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城鎮(zhèn)排水系統(tǒng)、環(huán)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產(chǎn)排水管道的模具裝置。
背景技術:
針對目前城市排水系統(tǒng)中合流制存在溢流水污染問題,分流制又存在初期降雨徑流污染且地下管道空間占用多的問題,已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詳見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同線分流式雙層排水管渠”(專利號:ZL2009 2 0128192.9)。目前城鎮(zhèn)排水系統(tǒng)的排水管道構造設計均采用單層形式,排水管道的生產(chǎn)方式及裝置也僅限單層的,尚未有關于雙層排水管道的生產(chǎn)方式及裝置。目前混凝土排水管道生產(chǎn)方式主要有懸輥法、離心法、立式徑向擠壓法、立式振動法等,其中懸輥法、離心法、立式徑向擠壓法在管道生產(chǎn)過程中管模、輥軸或輥壓頭進行旋轉,決定其適用管模形狀為圓形,所以目前此三種管道生產(chǎn)方式及裝置主要是針對圓形單層混凝土管道進行生產(chǎn)。而現(xiàn)有的基于立式振動法的生產(chǎn)方式及裝置只能用來生產(chǎn)單層混凝土管道。
發(fā)明內容為了解決現(xiàn)有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道生產(chǎn)模具裝置不能用來生產(chǎn)雙層排水管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一種基于立式振動法的管道生產(chǎn)模具裝置,用來生產(chǎn)雙層排水管道。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生產(chǎn)雙層排水管道的模具裝置,所述裝置采用頂盤、內模、外模、底模通過錨固裝置組裝而成。所述裝置的內模分為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分別是上層排水管和下層排水管的形狀,它們設置于外模內,上層內模、下層內模和外模三者相互不接觸,并通過錨固裝置固定于底模上,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與底模、外模組成的空腔為雙層,在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內設置有振動裝置。所述空腔為U形雙層、雙圓形雙層。所述頂盤的形狀為配合形成管道接口的平口、企口、承插口的形狀。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制管模具裝置形式是根據(jù)具體生產(chǎn)實際所需的管道形狀(U形、雙圓形)進行設計加工,主要構成組件及制管方式相同。模具的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形狀、尺寸按照加工管道的形狀(U形、雙圓形)及中間隔層的位置及形狀(平板形、弧形隔層;位置可根據(jù)具體的雙層排水管道上下層流量匹配確定)確定,上下內模內部設置的振動裝置數(shù)量及位置基于實際振搗效果確定,上層內模配合其它組成部分用于加工上層管道,下層內模則用于加工下層管道(包含截流的雨水及混接的污水),上、下層內模通過錨固裝置固定,并控制上下內模之間間距,兩者不接觸,并與外模、底模通過錨固裝置進行固定,組成的空腔斷面為雙層斷面(U形、雙圓形)。采用本裝置,生產(chǎn)時先向裝置的空腔內澆注混凝土,并同時利用振動裝置的振動,直至混凝土澆滿模具,全部振動密實為止;然后蓋上頂蓋,將管道接口處進行碾壓、平整、密實成型;最后進行養(yǎng)護后,取掉模具。本生產(chǎn)模具裝置與現(xiàn)有管道生產(chǎn)模具裝置相比,具有以下特點:①結構簡單,能方便地加工(鋼筋)混凝土雙層管道。②具有現(xiàn)有的立式振動法所具有的所有優(yōu)點(如采用干硬性混凝土,為干法生產(chǎn)工藝,坍落度為零,水灰比小,高頻振動使混凝土強度高等優(yōu)點)。
圖1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蛋形外廓、弧形隔層、帶管座)的內模、外模俯視圖。圖2是圖1、圖7、圖8 —圖15的A-A斷面不意圖。圖3是圖2的B-B斷面示意圖。圖4是雙層排水管道(平口)整套生產(chǎn)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的底模示意圖。圖6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的頂盤平面示意圖。圖7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蛋形外廓、平板形隔層、帶管座)的內模、外模俯視圖。圖8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U形外廓、弧形隔層、帶管座)的內模、外模俯視圖。圖9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U形外廓、平板形隔層、帶管座)的內模、外模俯視圖。圖10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雙圓形、帶管座)的內模、外模俯視圖。圖11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蛋形外廓、弧形隔層、無管座)的內模、外模俯視圖。圖12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蛋形外廓、平板形隔層、無管座)的內模、外模俯視圖。圖13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U形外廓、弧形隔層、無管座)的內模、外模俯視圖。圖14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U形外廓、平板形隔層、無管座)的內模、外模俯視圖。圖15是雙層排水管道生產(chǎn)裝置(雙圓形外廓、無管座)的內模、外模俯視圖。圖16是雙層排水管道(外承插、隔層平口)整套生產(chǎn)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7是雙層排水管道(外企口、隔層平口)整套生產(chǎn)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外模,2為上層內模,3為下層內模,4為附著式振動器,5為外模組裝錨固裝置,6為頂部錨固裝置,7為底模,8為底部錨固裝置,9為頂盤,10為內模提吊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本模具裝置參照圖1一圖4(各種裝置示意圖7—圖17與蛋形雙層管道加工裝置圖1一圖4所示組成部分、裝置安裝和生產(chǎn)方式相同),組裝之前先根據(jù)實際加工的需要及管道振搗強度要求,在上層內模2和下層內模3內各安裝兩臺附著式振動器4 (振動器數(shù)量及位置根據(jù)振搗效果進行選擇和安裝,也可采用插入式振動器)。組裝時,將底模7置于平整處或者振搗坑內,將上層內模2和下層內模3安裝于底模7相應的內模凹槽(凹槽形狀與管道形狀相同),通過頂部錨固裝置6固定;后將外模1(可以是帶管座或不帶管座的結構形狀)安裝于底模7相應凹槽位置,通過外模上的外模組裝錨固裝置5、底模7上的底部錨固裝置8及頂部錨固裝置6固定,上層內模2、下層內模3和外模I是相互不接觸的;待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安裝頂盤9,用于接口平整密實成型。本雙層管道生產(chǎn)方式是:將本裝置中底模7、內模(上層內模2、下層內模3)、外模I通過外模組裝錨固裝置5、頂部錨固裝置6和底部錨固裝置8組裝好,啟動附著式振動器4 ;若生產(chǎn)鋼筋混凝土管道,先將綁扎好的鋼筋骨架植入組裝好的模具空腔內;將預拌好的混凝土料澆注進由模具底模7、內模(包括上層內模2、下層內模3 )、外模I組合形成的雙層斷面空腔內,邊下料邊振動,混凝土料依靠自身的流動性和振動器振動力密實混凝土,直至混凝土澆滿模具,全部振動密實為止;加入頂蓋9,將接口處進行碾壓、平整、密實成型(接口根據(jù)平口圖4、企口、承插口及組合形式圖16、圖17設計);根據(jù)具體需要,將管模連同管道放入養(yǎng)護坑或養(yǎng)護罩內進行蒸汽養(yǎng)護或者進行自然養(yǎng)護;打開模具,通過內模提吊裝置10吊出上層內模2、下層內模3,管模經(jīng)清理再重復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生產(chǎn)雙層排水管道的模具裝置,所述裝置采用頂盤、內模、外模、底模通過錨固裝置組裝而成;其特征是:所述裝置的內模分為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分別是上層排水管和下層排水管的形狀,它們設置于外模內,上層內模、下層內模和外模三者相互不接觸,并通過錨固裝置固定于底模上,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與底模、外模組成的空腔為雙層,在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內設置有振動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為U形雙層、雙圓形雙層。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頂盤的形狀為配合形成管道接口的平口、企口、承插口的形狀。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外模為帶管座或不帶管座的結構形狀。
專利摘要一種生產(chǎn)雙層排水管道的模具裝置,采用頂盤、內模、外模、底模通過錨固裝置組裝而成。所述裝置的內模分為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分別是上層排水管和下層排水管的形狀,它們設置于外模內,上層內模、下層內模和外模三者相互不接觸,并通過錨固裝置固定于底模上,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與底模、外模組成的空腔為雙層,在上層內模和下層內模內設置有振動裝置。本裝置結構簡單,能方便地加工(鋼筋)混凝土雙層管道,并具有現(xiàn)有的立式振動法所具有的所有優(yōu)點。
文檔編號B28B21/82GK203077458SQ2012203567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
發(fā)明者姜文超, 張連強, 楊政成, 呂念南, 樊曉晨, 吉娜 申請人: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