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墻體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用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墻體磚。
背景技術:
當前所使用的建筑用磚,表面平整,需用砂漿堆砌成墻,且墻體表面不平整,需要找平,施工較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堆砌成墻后墻體表面平整,不需找平,施工簡單的墻體磚。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磚體,所述磚體的兩側面分別設置有相匹配的側部凸起和側部凹槽,磚體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有相匹配的頂部凸起和底部凹槽。其附加技術特征為所述的側部凸起和側部凹槽為燕尾形;所述的頂部凸起和底部凹槽為鼓形;所述的底部凹槽等于或大于頂部凸起。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墻體磚,使用時先將磚體的側部凸起和相鄰磚體的側部凹槽對正后插入,并使上層磚體的底部凹槽與下層磚體的頂部凸起對正,用橡皮錘等敲打,使底部凹槽卡住頂部凸起即可。如此一塊塊堆砌,不用砂漿,墻體平整,可直接刮膩子,粘壁紙。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墻體磚砌墻,工藝簡單,操作方便,不用技術工,男女都能熟練掌握,尤其適用于室內墻體。而側部凸起和側部凹槽為燕尾形,頂部凸起和底部凹槽為鼓形,效果最好。當然,側部凸起和側部凹槽、頂部凸起和底部凹槽還可以為其它形狀。根據需要,底部凹槽等于或略大于頂部凸起。
圖I為本實用新型墻體磚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墻體磚的具體結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墻體磚包括磚體1,磚體I的兩側面分別設置有相匹配的側部凸起2和側部凹槽3,側部凸起2和側部凹槽3為燕尾形,磚體I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有相匹配的頂部凸起4和底部凹槽5,頂部凸起4和底部凹槽5為鼓形,底部凹槽5等于或大于頂部凸起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墻體磚,使用時先將磚體I的側部凸起2和相鄰磚體的側部凹槽3對正后插入,并使上層磚體的底部凹槽5與下層磚體的頂部凸起4對正,用橡皮錘等敲打,使底部凹槽5卡住頂部凸起4即可。如此一塊塊堆砌,不用砂漿,墻體平整,可直接刮膩子,粘壁紙。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墻體磚砌墻,工藝簡單,操作方便,不用技術工,男女都能熟練掌握,尤其適用于室內 墻體。
權利要求1.墻體磚,包括磚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的兩側面分別設置有相匹配的側部凸起和側部凹槽,磚體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有相匹配的頂部凸起和底部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墻體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部凸起和側部凹槽為燕尾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墻體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部凸起和底部凹槽為鼓形。
4.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墻體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凹槽等于或大于頂部凸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用磚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墻體磚。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包括磚體,所述磚體的兩側面分別設置有相匹配的側部凸起和側部凹槽,磚體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有相匹配的頂部凸起和底部凹槽,所述的側部凸起和側部凹槽為燕尾形,所述的頂部凸起和底部凹槽為鼓形,所述的底部凹槽等于或大于頂部凸起。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墻體磚,使用時先將磚體的側部凸起和相鄰磚體的側部凹槽對正后插入,并使上層磚體的底部凹槽與下層磚體的頂部凸起對正,用橡皮錘等敲打,使底部凹槽卡住頂部凸起即可。如此一塊塊堆砌,不用砂漿,墻體平整,可直接刮膩子,粘壁紙。用該墻體磚砌墻,工藝簡單,操作方便,不用技術工,男女都能熟練掌握,尤其適用于室內墻體。
文檔編號E04C1/00GK202509670SQ201220142578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8日
發(fā)明者王俊彪 申請人:王俊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