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型軟化爐底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型軟化爐底爐。
背景技術:
底爐是軟化爐的底部加熱設備,用于對玻璃的底部進行加熱,防止因玻璃上下加熱不一致而導致的不良品。以前底爐結構如圖1-圖3所示,底爐采用兩根電阻絲1加熱, 上面采用硅板2封閉,兩根電阻絲1之間采用兩塊耐火磚3間隔,瓷盒4上放置玻璃,瓷盒4 從爐子入口轉動到爐子的出口,玻璃放在瓷盒4上部凹面上,底爐的電阻絲1通過硅板2對瓷盒4加熱,從而達到對瓷盒4上面的玻璃加熱的目的。該結構的缺點是瓷盒4在硅板2 上長時間磨損后產生的粉末通過硅板2的縫隙掉落到電阻絲1上,當粉末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電阻絲1出現局部短路,導致電阻絲1燒斷沖間間隔的耐火磚3較寬,在加熱時只能加熱到瓷盒4的兩端,中間位置加熱效果不佳,導致玻璃底部加熱達不到相應的溫度;由于底爐的爐膛6兩端采用封閉結構,在更換電阻絲1時只能將軟化爐全部拆開更換,每次更換至少要半天時間,并影響軟化爐的保溫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延長電阻絲的使用壽命的壓型軟化爐底爐。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壓型軟化爐底爐,包括電阻絲和爐膛,在所述電阻絲外設置有瓷管。進一步的,所述電阻絲采用兩根,所述兩根電阻絲之間的耐火磚采用底部大、上端小的結構。進一步的,所述爐膛采用貫通結構,所述電阻絲貫穿整個爐膛。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電阻絲外圈采用了封閉措施,避免了瓷盒因磨損產生的粉末掉落到電阻絲上,延長了電阻絲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兩根電阻絲之間的耐火磚的形狀,增加瓷盒上的玻璃的受熱面積,從而減少因玻璃加熱不均勻而導致的不良品;本實用新型的電阻絲貫穿整個爐膛,在更換電阻絲時不用拆開軟化爐就能更換,不僅減少了更換的時間,而且不會影響到軟化爐的保溫效果。
圖1是現有底爐的主視圖的剖視圖。圖2是圖1的側視圖的剖視圖。圖3是圖1的俯視圖的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底爐的主視圖的剖視圖。圖5是圖4的側視圖的剖視圖。圖6是圖4的俯視圖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4-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在電阻絲1外設置有瓷管5,電阻絲1插入到瓷管5 中間,使電阻絲1得到瓷管5的保護,從而使瓷盒4因磨損產生的粉末不會掉落到電阻絲1 上,延長了電阻絲1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的兩根電阻絲1之間的耐火磚3采用底部大、上端小的結構,使上面瓷盒的加熱面積增大,這從圖1和圖4中可以看出。這樣就可以增加瓷盒4上的玻璃的受熱面積,減小玻璃的溫差,從而減少因玻璃加熱不均勻而導致的不良品。本實用新型的爐膛6采用貫通結構,電阻絲1貫穿整個爐膛6,在更換電阻絲1時不用拆開軟化爐就能更換,不僅減少了更換的時間,而且不會影響到軟化爐的保溫效果。
權利要求1.壓型軟化爐底爐,包括電阻絲(1)和爐膛(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電阻絲(1)外設置有瓷管(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型軟化爐底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絲(1)采用兩根,所述兩根電阻絲(1)之間的耐火磚(3)采用底部大、上端小的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型軟化爐底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膛(6)采用貫通結構,所述電阻絲(1)貫穿整個爐膛(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延長電阻絲的使用壽命的壓型軟化爐底爐。壓型軟化爐底爐,包括電阻絲和爐膛,在所述電阻絲外設置有瓷管。本實用新型由于在電阻絲外圈采用了封閉措施,避免了瓷盒因磨損產生的粉末掉落到電阻絲上,延長了電阻絲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兩根電阻絲之間的耐火磚的形狀,增加瓷盒上的玻璃的受熱面積,從而減少因玻璃加熱不均勻而導致的不良品;本實用新型的電阻絲貫穿整個爐膛,在更換電阻絲時不用拆開軟化爐就能更換,不僅減少了更換的時間,而且不會影響到軟化爐的保溫效果。
文檔編號C03B5/00GK202322592SQ2011204516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fā)明者楊再彪, 王學文, 閆培建, 陳慧濤 申請人:南陽光明光電有限公司, 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