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輸送平穩(wěn)的驗布機。
背景技術:
驗布機是服裝行業(yè)生產(chǎn)前對棉、毛、麻、絲綢、化纖等特大幅面、雙幅和單幅布進行檢測的一套必備的專用設備。驗布機提供驗布的硬件環(huán)境,連續(xù)分段展開面料,提供充足光源,操作人員靠目力觀察,發(fā)現(xiàn)布面疵點和色差,而目前市場的驗布機,由于輸送很不平穩(wěn),使布料傳輸過程中很容易產(chǎn)生偏移,使布料產(chǎn)生褶皺,而且輸送效率很低,影響生產(chǎn)的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送平穩(wěn)的驗布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輸送平穩(wěn)的驗布機,包括支撐裝置,所述支撐裝置包括支板和多個支腿,所述支腿固定安裝在支板的底部,所述支腿的內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裝有防滑桿和檢針器,所述支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兩個支架,兩個支架之間的內側由下而上固定安裝有撐布機構、第二支軸、卷布輥和第一支軸,所述第二支軸的表面套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通過設置在其內側的軸承活動連接有碾壓軸,所述第一支軸的表面套接有壓布輪,所述第二支架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鑲嵌有底燈,所述底板的頂部通過連接架固定安裝有與支板平行的頂板,所述頂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頂燈,所述支架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機箱,所述機箱的表面固定安裝有警報裝置,所述警報裝置與檢針器電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撐布機構包括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內側通過軸承固定安裝有撐布支架,所述撐布支架的表面套接有撐布輥,且所述撐布支架的數(shù)量 為兩個。
優(yōu)選的,所述碾壓軸的數(shù)量為三個,且三個碾壓軸等距離設置在第二支軸上。
優(yōu)選的,所述底板的表面還鑲嵌有散光板,且散光板位于底燈的正上方。
優(yōu)選的,所述防滑桿的表面開設有用于防滑的防滑螺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輸送平穩(wěn)的驗布機,通過設置防滑桿和檢針器,使布料輸送更加平穩(wěn),減少了布料的打滑現(xiàn)象,使驗布效率大大提高,通過設置撐布機構,使布料傳輸更加快速,而且使布料輸送更加穩(wěn)固,設置碾壓輪,減少了布料在輸送過程中偏移,使布料與卷布輥之間連接更加緊密,使布料傳輸更加平穩(wěn),而且設置三個碾壓輪,減少了布料在傳輸過程中產(chǎn)生褶皺,使布料傳輸效率更高,通過設置警報裝置,達到了預警的效果,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fā)生,而且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使拉毛機針更加方便檢測,而且警報裝置與檢針器電連接,使警報裝置報警更加及時,使卷驗機傳輸效率更高,設置底燈和頂燈,提高了布料的辨識度,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A-A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裝置、101支板、102支腿、2防滑桿、3檢針器、4撐布機構、41連接座、42撐布支架、43撐布輥、5第二支軸、6卷布輥、7第一支軸、8固定座、9第二支架、10碾壓軸、11壓布輪、12底板、13頂板、14機箱、15警報裝置、16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 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卷驗機,包括支撐裝置1,支撐裝置1包括支板101和多個支腿102,支腿102固定安裝在支板101的底部,支腿102的內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裝有檢針器2和送布輥3,設置檢針器2和送布輥3,使布料輸送更加方便,使驗布效率大大提高,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布料由設置在支撐裝置1后側的送布輥3導入檢針器2,由檢針器2進行檢測,檢針器2的表面開設有用于防滑的防滑螺紋,檢測后的布料由送布輥3傳輸給撐布機構4,檢針器2、送布輥3和撐布機構均設置在支撐裝置的后側,支板10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兩個支架16,兩個支架16之間的內側由下而上固定安裝有撐布機構4、第二支軸5、卷布輥6和第一支軸7,布料進入撐布機構4后,經(jīng)過撐布輥43進行處理后,直接傳輸給設置在支撐支撐裝置前側的底板12,撐布機構4撐布機構4包括連接座41,連接座41的內側通過軸承固定安裝有撐布支架42,撐布支架42的表面套接有撐布輥43,且撐布支架42的數(shù)量為兩個,設置撐布機構4和壓布輪11,使布料傳輸更加方便,而且使布料傳輸更加平穩(wěn),使卷驗機傳輸效率更高,提高了卷驗機的工作效率,第二支軸5的表面套接有固定座8,固定座8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支架9,第二支架9通過設置在其內側的軸承活動連接有碾壓軸10,固定座8通過第二支架9和軸承使碾壓軸10能夠正常轉動,軸承使碾壓軸10使用更加穩(wěn)定,碾壓輥10的數(shù)量為三個,且三個碾壓輥10等距離設置在第二支軸5的表面上,多個碾壓軸10使布料更加穩(wěn)固的傳輸,第一支軸7的表面套接有壓布輪11,壓布輪11使布料在傳輸過程中更加穩(wěn)固,減少了布料在傳輸過程中的晃動,第二支架9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底板12,底板12的表面還鑲嵌有散光板,且散光板位于底燈的正上方,布料進入底板12后,在底 板12上經(jīng)受頂燈和底燈照射,由工作人員辨識,然后布料從底板輸出,經(jīng)過壓布輪11進入卷布輥6,而后經(jīng)過卷布棍6進入碾壓軸10,由碾壓軸10碾壓后輸出,底板12的表面鑲嵌有底燈,底板12的頂部通過連接架固定安裝有與支板101平行的頂板13,頂板13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頂燈,底燈和頂燈,提高了布料的辨識度,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支架16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機箱14,機箱14的表面固定安裝有警報裝置15,警報裝置15與送布輥3電連接,設置警報裝置15,做到了提醒工作人員的效果,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fā)生,而且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使拉毛機針更加方便檢測,而且警報裝置15與送布輥3電連接,使警報裝置15報警更加及時。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