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水卷材生產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有胎瀝青防水卷材生產線。
背景技術:
防水卷材是建筑施工中的一種常用建材,在地下工程、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水卷材對于減少滲漏、承受較大水壓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F(xiàn)有的防水卷材有著高強度、高延伸率、撕裂強度高、耐高低溫和耐臭氧、耐老化等優(yōu)良性能,因此在建筑施工中應用較為廣泛。
在瀝青防水卷材生產時,具體可參考申請?zhí)枮?01310461179.6的中國專利,生產設備包括依次連接的胎基展開裝置、胎基搭接裝置、胎基停留機、胎基烘干機、調偏裝置、預浸油裝置、撒砂裝置、覆膜裝置、牽引壓實裝置和收卷裝置??梢宰詣踊逸^為高效的完成防水卷材的生產,同時防水卷材的質量較好。
本發(fā)明提供另一種生產效率較高,且生產出的產品質量較好的有胎瀝青防水卷材生產線。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胎瀝青防水卷材生產線,生產效率較高,且生產出的產品質量較好。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有胎瀝青防水卷材生產線,包括依次連接的展卷機、搭接機、停留機、卷材預浸油裝置、二次涂油裝置、張緊裝置、撒砂裝置、覆膜裝置、懸浮冷卻裝置、張緊冷卻裝置以及收卷裝置,停留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轉動連接有多個固定輥,所述固定輥下方設置有活動輥架,所述活動輥架上轉動連接有活動輥,所述支架上固接有與活動輥架連接的牽引裝置,支架的內側固接導軌,導軌依次繞過固定輥和活動輥,導軌內滑移連接有牽引件,牽引件上連接有牽引夾。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重新將胎基繞過固定輥和活動輥時,將胎基的端部用牽引夾夾住,然后在驅動牽引件帶動牽引夾沿著導軌運動,則牽引夾帶動胎基的端部依次繞過固定輥和活動輥,通過牽引件的帶動,不需要人們在停留機的上方彎腰作業(yè),可以在地面上就完成操作,胎基繞過固定輥和活動輥時較為方便省力,安全性也較高。
較佳的,導軌包括上導軌以及下導軌,下導軌依次繞過固定輥和活動輥,上導軌的端部和下導軌的端部之間設置有與牽引件配合的驅動輪,機架上固接有驅動器,驅動輪與驅動器連接。
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驅動器帶動驅動輪轉動,驅動輪在帶動牽引件運動,這樣無需手動操作,較為方便省力。
較佳的,展卷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磁粉離合器,磁粉離合器包括與成卷胎基的轉軸連接的輸出軸,磁粉離合器與機架之間設置有支撐座,支撐座上設置有供轉軸的端部放入或脫出的開口,所述輸出軸與轉軸之間設置有連接兩者的齒輪組,齒輪組包括與輸出軸固接的主動齒輪以及轉軸端部形成的從動齒輪,機架上設置有滑移組件以及驅動滑移組件帶動支撐座滑移使轉軸靠近或者遠離磁粉離合器的驅動器,轉軸靠近磁粉離合器時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嚙合,轉軸遠離磁粉離合器時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分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更換胎基時,驅動器驅動滑移組件帶動支撐座滑移,支撐座向遠離磁粉離合器的方向滑移,將新的轉軸的兩端從開口處放入,由于此時的支撐座遠離磁離合器,此時從動齒輪和主動齒輪是分離的。放好轉軸后,驅動器驅動滑移組件帶動支撐座向靠近磁離合器的方向滑移,使得從動齒輪和主動齒輪的相互嚙合,啟動設備,設備可以繼續(xù)對胎基進行展卷工作。驅動器的驅動速度設置成帶動轉軸靠近磁粉離合器時,較為緩慢的靠近,是的二者嚙合時,較為輕柔的進行嚙合;在帶動轉軸遠離磁粉離合器時,較為快速的離開,提高工作效率。這樣的設置能避免直接將轉軸放入開口后馬上實現(xiàn)齒輪組的嚙合,避免從動齒輪會和主動齒輪發(fā)生碰撞,保證齒輪的傳動精度,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
較佳的,所述滑移組件包括固設在機架上的滑軌以及滑軌上滑移連接的滑塊,滑塊與支撐座固定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滑軌固定在機架上,滑塊固定在支撐座上,滑塊在滑軌上沿著滑軌的長度方向滑移時,帶動支撐座相對于機架滑移運動。由于磁粉離合器固定在機架上,從而實現(xiàn)支撐座相對于磁粉離合器的滑移運動。滑軌與滑塊的配合,使得滑移運動更加順滑穩(wěn)定,避免支撐座在滑移過程中發(fā)生偏移。
較佳的,二次涂油裝置包括支撐架,涂油池、涂油轉筒與第一驅動器,所述涂油轉筒受第一驅動器驅動并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架上,所述涂油轉筒的上方設置有涂油組件,所述涂油轉筒的下游設置有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撐架上的上瀝油輥與下瀝油輥,所述上瀝油輥與下瀝油輥之間形成有擠壓胎基布的間隙,所述涂油轉筒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所述涂油轉筒的弧度相適配的擋油板,胎基布繞過涂油轉筒的上部從所述間隙中穿過,所述上瀝油輥、涂油轉筒、擋油板與胎基布之間形成有蓄油區(qū)域,所述支撐架上固定連接有用于驅動所述擋油板在所述涂油轉筒上接近或者遠離所述涂油轉筒中部以調整所述蓄油區(qū)域大小的驅動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胎基布首先通過涂油壓輥壓入下方的涂油池中,涂油池中的瀝青油與胎基布的下表面充分接觸并且涂油充分,一部分瀝青油會流入到胎基布的上表面,導致胎基布上下表面涂油不均勻,上表面涂油量較小,通過在涂油轉筒的上方設置涂油管,瀝青油從涂油管中的下油槽流入到胎基布的上表面,在涂油轉筒不斷轉動過程中,瀝青油會逐漸向涂油轉筒軸線兩側運動,對胎基布進行二次的涂油;在涂油轉筒的兩側設置擋油板,這時,擋油板、上瀝油輥、涂油轉筒、胎基布之間形成一片蓄油區(qū)域,在胎基布不斷被上瀝油輥與下瀝油輥擠壓的過程中,蓄油區(qū)域的瀝青油對胎基布上表面進行充分的涂油,提高了胎基布上下表面的涂油均勻度,提高了胎基布的防水性能;通過在擋油板上設置驅動機構,可以使得擋油板在涂油轉筒的表面上進行往復直線運動,根據(jù)防水卷材規(guī)格的不同,胎基布的寬度要求也會不同,當胎基布的寬度變小時,可以通過驅動機構向中間推動擋油板從而縮小蓄油區(qū)域的大小,使得胎基布能夠更好、更快的被瀝青油浸潤,另一方面也減少了瀝青油的使用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較佳的,所述下油槽的邊沿固定連接有沿胎基布運動方向傾斜的導油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瀝青油經(jīng)過下油槽下油,很容易出現(xiàn)瀝青油在下油槽中間部分出油,兩側出油較少的情況,使得瀝青油集中落入到胎基布上,縮短了瀝青油下落到胎基布上的范圍,增加了瀝青油向胎基布兩側的擴散時間;另外由于下油管距離胎基布有一定的高度,瀝青油下落會有一定的沖擊力,通過設置導油板,既可以使得瀝青油能夠從下油槽最大范圍的流入到胎基布上,又可以在瀝青油流量較大時,減緩瀝青油對下方胎基布的沖擊力,使得瀝青油對胎基布涂抹更加均勻。
較佳的,所述導油板為弧形板,導油板的兩側一體成型有側擋板,導油板較低的一端一體成型有溢出擋板,所述溢出擋板的高度低于與其相鄰的側擋板高度,所述導油板、側擋板與溢出擋板在所述導油板的較低一端形成溢出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瀝青油從導油板上下落時,側擋板可以對瀝青油起到阻擋作用,瀝青油經(jīng)過弧形的導油板流下,當?shù)竭_溢出槽時被溢出擋板阻擋,這時瀝青油在溢出槽內積聚,當瀝青油超過溢出擋板的高度時,從溢出擋板邊沿流出,對胎基布進行涂油,通過采用溢出槽的設計既減小了瀝青油對胎基布的沖擊力,又可以使得瀝青油對胎基布涂抹的更加均勻,有利于提高胎基布的防水性能,提高防水卷材的質量。
較佳的,懸浮冷卻裝置包括支架、水泵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蓄水槽,蓄水槽內固接有與水泵連通的噴射桿,噴射桿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有多個朝向防水卷材底部的射流孔,在蓄水槽上架設有支撐件,支撐件沿蓄水槽的長度方向設置,支撐件包括位于防水卷材兩側的托板,托板包括與防水卷材底部抵接的底板以及與底板固接的側板,底板的上表面不低于水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從噴射桿上的射流孔中射出的水而形成的水柱對胎基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使得胎基體漂浮在蓄水槽的水面上,用水對胎基進行冷卻,實現(xiàn)了懸浮冷卻的目的。而通過底板托住防水卷材的底面,側方的側板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波動的水從側方到達防水卷材的上方,能夠較好的保證防水卷材各層之間有良好的粘接效果。
較佳的,蓄水槽內設置有供支撐件支撐的托架,托架的兩端形成截面呈L形的掛鉤,掛鉤包括架設在蓄水槽側壁上表面的掛接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此時的托架可拆卸固定連接在蓄水槽上,在懸浮冷卻裝置下游的設備進行檢修時,懸浮冷卻裝置上方的防水卷材停止輸送,向上抬起位于蓄水槽兩端的托架,在掛接板與蓄水槽側壁上表面之間放入若干的墊塊,即可使得防水卷材的底面脫離水面,進一步的防止水容易到達防水卷材的上表面,能夠較好的保證防水卷材各層之間有良好的粘接效果。
較佳的,支撐件的底部固接有與放置槽插接配合的凸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凸塊卡入放置槽中,使得支撐件放置時的位置較為的準確,不容易發(fā)生傾斜放置的現(xiàn)象,放置較為穩(wěn)定。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生產效率較高,且生產出的產品質量較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有胎瀝青防水卷材生產線流程圖;
圖2是實施例1中展卷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部放大圖;
圖4是展卷基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B部放大圖;
圖6是胎基停留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中C部放大圖;
圖8是導軌的剖視圖;
圖9是二次涂油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9中D的放大示意圖;
圖11是突出下油管上的下油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實施例1中懸浮冷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2中的局部示意圖;
圖14是實施例4的局部示意圖。
圖中,1、展卷機;11、機架;12、磁粉離合器;121、主動齒輪;13、展卷軸;131、從動齒輪;14、支撐底座;141、支撐輪;15、滑軌;151、滑動塊;152、電動推桿;16、行車;161、吊鉤;162、驅動件;163、滑動座; 17、張緊輥;2、停留機;21、支架;211、固定輥;22、導軌;221、上導軌;222、下導軌;223、開口;224、牽引件;225、滑條;23、牽引夾;231、連接繩24、轉動軸;241、主動輪;242、從動輪;25、驅動器;26、活動輥架;261、活動輥;27、搭接機;271、壓板;28、滾輪;281、轉軸;282、卡勾;3、二次涂油裝置;31、涂油池;311、支撐架;32、涂油壓輥; 33、涂油轉筒;331、減速電機;34、涂油組件;341、進油管;342、下油管;3421、下油槽;343、導油板;3431、側擋板;3432、溢出擋板;3433、溢出槽;35、上瀝油輥;351、下瀝油輥; 36、調輥機構;361、液壓缸;362、液壓活塞桿;37、滑道;371、支撐座;372、滑塊;38、擋油板;381、加強桿;382、推動氣缸;383、支撐臺;39、蓄油區(qū)域;4、懸浮冷卻裝置;41、架體;42、防水卷材;43、蓄水槽;431、噴射桿;4311、射流孔;432、水管;433、集水槽;44、支撐件;441、托板;4411、底板;4412、側板;4413、定位件;442、支撐板;4421、水槽;4422、連通槽;4423、凸塊;45、支撐體;46、托架;461、放置槽;462、掛鉤;4621、掛接板;47、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1:一種胎瀝青防水卷材42生產線,如圖1所示,包括依次連接的展卷機1、搭接機27、停留機2、卷材預浸油裝置、二次涂油裝置3、張緊裝置、撒砂裝置、覆膜裝置、懸浮冷卻裝置4、張緊冷卻裝置以及收卷裝置。
如圖2所示,展卷機1包括機架11,機架11上方設置有行車16,行車16包括與展卷軸13配合的吊鉤161以及驅動吊鉤161來回移動的驅動件162,驅動件162為電機。機架11向上延伸,機架11上滑動鏈接有滑動座163,滑動座163與吊鉤161相連。通過電機的驅動,滑動座163沿著機架11的長度方向來回的滑動。吊鉤161的一端與滑動座163連接,另一端設置有鉤狀部以鉤住展卷軸13的兩端,成卷的胎基被行車16吊起,實現(xiàn)胎基的移動搬運工作。
如圖所示,機架11上設置有磁粉離合器12,磁粉離合器12包括與成卷胎基的展卷軸13連接的輸出軸,輸出軸固接有主動齒輪121。磁粉離合器12與機架11之間設置有支撐底座14(參考圖3)。支撐底座14上放設置有供展卷軸13的端部放入或脫出的開口223,展卷軸13的兩端分別放置在支撐底座14上,展卷軸13的端部形成有從動齒輪131。從動齒輪131與主動齒輪121相互嚙合,通過磁粉離合器12以控制展卷軸13的放卷速度。
如圖3和圖5所示,機架11上設置有與滑軌15,滑軌15的長度方向與機架11的長度方向平行,滑軌15上滑移鏈接有滑動塊151。在滑動塊151遠離主動齒輪121的一側設置有電動推桿152,電動推桿152固定在機架11上,電動推桿152的伸出端與滑動塊151固定連接。電動推桿152縮短帶動滑動塊151在滑軌15上滑移,帶動支撐底座14遠離主動齒輪121,直至放置在的支撐底座14上展卷軸13的從動齒輪131與主動齒輪121嚙合分離。
在機架11上設置有高度低于磁粉離合器12的張緊輥17,張緊輥17的兩端轉動連接在機架11上。
為了減少展卷軸13轉動時與支撐底座14之間的摩擦力,在支撐底座14上轉動設置有三個支撐輪141,支撐輪141的軸線與展卷軸13的軸線平行。當展卷軸13轉動時,支撐輪141也沿著自身的軸線轉動。能夠減少展卷軸13的磨損,提高展卷軸13的使用壽命。
其中,當在更換胎基時,電動推桿152縮短,帶動滑動塊151在滑軌15上滑移,帶動支撐底座14滑移,支撐底座14向遠離磁粉離合器12的方向滑移,啟動行車16,將新的展卷軸13的兩端從開口223處放入,由于此時的支撐底座14遠離磁離合器,此時從動齒輪131和主動齒輪121是分離的。放好展卷軸13后,電動推桿152伸長,帶動滑動塊151在滑軌15上滑移,帶動支撐底座14向靠近磁離合器的方向滑移,使得從動齒輪131和主動齒輪121的相互嚙合,啟動設備,設備可以繼續(xù)對胎基進行展卷工作。這樣的設置能避免直接將展卷軸13放入開口223后馬上實現(xiàn)齒輪組的嚙合,避免從動齒輪131會和主動齒輪121發(fā)生碰撞,保證齒輪的傳動精度,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節(jié)省人力,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在胎基從展卷機1上輸出后進入搭接機27,搭接機27包括壓板271,胎基經(jīng)過壓板271的下方,然后在到達胎基停留機2。
如圖6所示,一種停留機2,包括支架21,支架21的上方轉動連接有多個固定輥211,多個固定輥211沿水平方向分布。固定輥211的下方設置有活動輥架26,活動輥架26上轉動連接有活動輥261。支架21上固接有牽引裝置,牽引裝置包括傳動鏈和固定在支架21上的電機,活動輥架26上轉動連接有與傳動鏈嚙合的傳動盤,傳動鏈一端繞過傳動盤與支架21上部固接,另一端與電機連接,在提升活動輥架26時,電機的輸出軸轉動,使得與其連接的傳動鏈不斷縮短,同時傳動盤向上運動,帶動活動輥架26向上運動。
支架21的內側固接有相對設置的兩條導軌22,位于胎基傳送方向的兩側。導軌22依次繞過固定輥211和活動輥261,導軌22的截面為一個矩形框且一側帶有開口223(結合7圖)。導軌22內滑移連接有牽引件224,牽引件224可以是牽引繩。導軌22內還設置有滾輪28141,滾輪28141的中心轉動連接有轉軸281,轉軸281的一端與牽引繩固定,牽引繩可以位于滾輪28和導軌22的內壁之間。
而轉軸281與牽引繩連接的另一端固接有卡勾282,卡勾282從開口223處凸出,卡勾282上卡接有連接繩231,連接繩231的另一端固接有牽引夾23。牽引夾23可以為鐵質的夾子,夾子的端部有空,牽引繩一端穿過孔與另一端固接,形成一個繩圈,卡勾282形成有鉤狀部,夾子在使用時,將繩圈卡在鉤狀部處即可。
在重新繞過胎基時,操作人員將胎基的端部用夾子夾持住,然后拉動牽引繩,使得滾輪28在導軌22中滾動,帶動夾子運動,從而使得的胎基沿著導軌22依次繞過固定輥211和活動輥261,完全繞過后,夾子松開胎基的端部,同時可以從卡勾282上取下連接繩231。而在工作時,胎基停留機2上游的搭接機27在需要連接兩卷胎基時,搭接機27的壓板271下壓壓住胎基,但停留機2后續(xù)的設備繼續(xù)工作,使得停留機2儲存的胎基逐漸減少,活動輥架26受傳動鏈的驅動向上運動,同時向上運動時活動輥261不容易與導軌22發(fā)生碰撞。
停留機2主要起到對胎基的儲存,在進行換卷時,后續(xù)設備可以臨時使用儲存的胎基。胎基經(jīng)過停留機2后傳送至卷材預浸油裝置,其包括浸油池以及浸油池上方的浸油壓輥,通過浸油壓輥使得胎基浸入浸油池的液體中,然后到達二次涂油裝置3,可以使得液體均有充分的涂布。
參考圖9,一種二次涂油裝置3,包括矩形的涂油池31,涂油池31的長邊兩側安裝有支撐架311,涂油池31的入口處設置有涂油壓輥32,支撐架311的兩側固定連接有豎直的氣缸47,氣缸47的活塞桿轉動連接在涂油壓輥32的兩端。
涂油壓輥32的下游設置有橫向放置的涂油轉筒33,支撐架31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驅動器25,第一驅動器25為減速電機331,減速電機331的輸出軸固定連接在涂油轉筒33的轉動軸24上,涂油轉筒33的下部一部分浸入到涂油池31下方的瀝青油中。
參考圖9與圖10,涂油轉筒33的上方設置有涂油組件34,涂油組件34包括進油管341與橫放的下油管342,下油管342的兩端安裝有法蘭盤,下油管342的下端開設有與下油管342長度相同的下油槽3421,下油槽3421的邊沿固定連接有沿胎基布運動方向傾斜的導油板343。
參考圖10,導油板343呈弧形,導油板343的兩側一體成型有側擋板3431,導油板343較低的一端的邊沿一體成型有溢出擋板3432,溢出擋板3432的高度低于與其相鄰的側擋板3431的高度,導油板343、側擋板3431以及溢出擋板3432三者相接形成有溢出槽3433。
結合圖11,涂油轉筒33的下游設置有上瀝油輥35與下瀝油輥351,上瀝油輥35與下瀝油輥351之間形成有間隙,上瀝油輥35與下瀝油輥351在與第一驅動器25的同一側的支撐架311上分別設置有第二驅動器25,第二驅動器25為減速電機331,兩個減速電機331的輸出軸穿過軸承固定連接在上瀝油輥35與下瀝油輥351的轉軸281上;支撐架311的另一側設置有軸承,軸承外設置有矩形的支撐座371,軸承與支撐座371過盈配合。
支撐架311的兩側分別開設有豎直的滑道37,支撐座371的兩側均設置有滑塊372,上瀝油輥35通過支撐座371滑動連接在支撐架311上,下瀝油輥351固定連接在支撐架311上。
減速電機331的上方的支撐架311上固定連接有調輥機構36,調輥機構36包括一對分別設置在支撐架311兩側的豎直液壓缸361,液壓缸361的液壓活塞桿362固定連接在上瀝油輥35的支撐座371上。
胎基布從涂油池31入口處依次繞過涂油壓輥32的底部、涂油轉筒33的上部進入到上瀝油輥35與下瀝油輥351形成的間隙中。
涂油轉筒33與間隙之間設置有水平的加強桿381,加強桿381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支撐架311上,涂油轉筒33的上布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涂油轉筒33弧度相適配的的擋油板38,擋油板38的下邊沿均倒圓角處理,擋油板38的一端開設有滑動孔,擋油板38通過滑動孔套設在加強桿381上并且能夠沿著加強桿381進行滑動。
在涂油轉筒33、上瀝油輥35、胎基布以及擋油板38之間形成有一片蓄油區(qū)域39,瀝青油在蓄油區(qū)域39內對胎基布的上表面進行充分浸潤,使得胎基布的上表面涂油更加均勻、充分。
支撐架311的兩側設置有支撐臺383,支撐臺383上固定連接有水平設置的推動氣缸382,推動氣缸382的伸縮桿固定連接在擋油板38上,擋油板38通過加強桿381與伸縮桿在涂油轉筒33上進行相對運動,以調整涂油區(qū)域的大小。
工作過程:胎基布經(jīng)過第一次涂油后,進入到本發(fā)明的涂油池31中,胎基布依次繞過涂油壓輥32的下部、涂油轉筒33的上部并經(jīng)過上瀝油輥35與下瀝油輥351之間的間隙運送到下一工序。
當需要對胎基布的下表面進行進一步涂油時,氣缸47的活塞桿向下運動,驅動涂油壓輥32向下運動,涂油壓輥32將胎基布的下表面壓入到涂油池31中的瀝青油液面下,同時涂油壓輥32使得胎基布展開的更加充分,使得胎基布的下表面與瀝青油接觸更加充分,使得涂油壓輥32涂油更加均勻、充分。
胎基布繞過涂油轉筒33的上方,減速電機331驅動涂油轉筒33進行轉動,涂油轉筒33上方的下油管342內流下高溫瀝青油,高溫的瀝青油經(jīng)過導油板343在導油板343末端的溢出槽3433內積聚,當積聚的瀝青油高度超過溢出擋板3432的高度時,瀝青油均勻的從溢出擋板3432上流到下方的胎基布上,瀝青油隨著涂油轉筒33的不斷轉動,從中間向兩側運動對胎基布的上表面進行充分的浸潤。
胎基布經(jīng)過上瀝油輥35與下瀝油輥351之間的間隙,這時,上瀝油輥35、胎基布、涂油轉筒33以及涂油轉筒33兩側的擋油板38圍成了一片蓄油區(qū)域39,高溫瀝青油由于自身的張力以及擋油板38的遮擋,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積聚在蓄油區(qū)域39中并且對經(jīng)過的胎基布進行充分的涂油,使得胎基布兩面涂油更加均勻。
涂油轉筒33兩側的擋油板38上分別設置有推動氣缸382,推動氣缸382可以驅動擋油板38在涂油轉筒33上方相對運動,從而改變了擋油板38之間的相對距離進而可以調整蓄油區(qū)域39的大小,這樣便可以適應不同規(guī)格的胎基布,使得涂油更快,涂油更加均勻,節(jié)省瀝青油的用量。
胎基布經(jīng)過充分涂油之后,進入到上瀝油輥35與下瀝油輥351之間的間隙中,上下瀝油輥351不斷轉動對胎基布進行擠壓,將多余的瀝青油從胎基布中擠壓出去,使得胎基布能夠定型、上表面與下表面的瀝青油層更加均勻。
上瀝油輥35上方的液壓缸361可以驅動上瀝油輥35外部的支撐座371在滑道37上進行上下滑動從而調節(jié)上瀝油輥35與下瀝油輥351之間的相對距離,能夠適應不同規(guī)格的胎基布需求,這樣的設計提高了生產效率,有效提高了胎基布的防水性能。
經(jīng)過二次涂油以后進入張緊裝置,張緊裝置包括兩根交錯設置的輥,胎基依次繞過兩根輥,對胎基進行張緊。之后胎基向下進行傳送,到達撒砂裝置,撒砂裝置將石巖等物撒到胎基上,然后進入覆膜裝置,在胎基的兩側進行覆膜。覆膜裝置包括上覆膜機構和下覆膜機構,兩者均包括設置薄膜的放卷軸,放卷軸上放出的薄膜覆蓋到胎基上。經(jīng)過覆膜后的胎基即可稱為防水卷材42,經(jīng)過冷卻后成為產品。為此,在覆膜后防水卷材42進入懸浮冷卻裝置4。
如圖12所示,一種懸浮冷卻裝置4,包括架體41,架體41上固接有蓄水槽43,蓄水槽43的側壁上設置有若干跟噴射桿431,噴射桿431的兩端封閉、內部中空,而且是沿著蓄水槽43的長度方向均勻的分布在蓄水槽43的側壁上的。噴射桿431上均勻的開設有若干個射流孔4311,射流孔4311的朝向都是由蓄水槽43的槽底指向防水卷材42的方向,并且所有的噴射桿431都是通過水管432相互連通在一起的。
懸浮冷卻裝置4還包括水泵,水泵用來將外部水源中的水從水管432中打入到噴射桿431中。水進入噴射桿431中時,會從噴射桿431上的射流孔4311中射出、形成水柱,并和防水卷材42的下表面形成抵接的關系,對胎基體起到一定的支撐的作用。
結合13圖,在蓄水槽43內設有支撐件44,蓄水槽43的內壁上固接有供支撐件44支撐的支撐體45,支撐件44的兩端支撐在支撐體45上,支撐件44沿蓄水槽43的長度方向設置,支撐件44包括位于防水卷材42兩側的托板441,以及位于防水卷材42底部的支撐板442。托板441包括與防水卷材42底部抵接的底板4411以及與底板4411固接的側板4412,底板4411與側板4412之間形成的夾角為鈍角,側板4412相對于固定底板4411的另一側固接有定位件4413,定位件4413為定位板,與底板4411共同支撐在支撐體45上,放置較為的穩(wěn)定。底板4411的上表面不低于水面,當然,底板4411的上表面也不能太高,可高處水面1mm至2mm,優(yōu)選為與水面齊平,底板4411起到支撐作用的同時,也盡可能使得防水卷材42的底面與水面進行接觸,保證良好的冷卻效果。
支撐板442為長條形,支撐板442靠近防水卷材42一側開設有水槽4421,水槽4421沿支撐板442的長度方向設置,支撐板442的兩端沿其寬度方向開設有連通槽4422,連通槽4422與支撐板442等寬,并且和水槽4421連通,使得蓄水槽43中的水能夠與水槽4421的水可以相互流動,也通過水槽4421內的水可以對防水卷材42進行冷卻,進一步保證良好的冷卻效果。
回看12圖,可以在架體41上再設置一個集水槽433,并且保證集水槽433設置在蓄水槽43的下方,集水槽433的面積大于蓄水槽43的面積,但兩者的形狀相同,而水泵則是作用在集水槽433和水管432之間。這樣射流孔4311中噴射出的水會回落到蓄水槽43中,而裝滿水的蓄水槽43會不斷的溢出,溢出的水又會被集水槽433收集起來,這個時候通過水泵的作用,將集水槽433中的水經(jīng)過水管432再打入到噴射桿431上,經(jīng)射流孔4311中噴射出,如此產生循環(huán)。此時集水槽433也就可以作為外部水源來為噴射桿431供水。
經(jīng)過懸浮冷卻之后,需要對防水卷材42進行張緊,然后再進行收卷,在張緊時在張緊筒內通入冷卻水,張緊的同時還能對防水卷材42進行進一步的冷卻,然后通過收卷裝置進行收卷,現(xiàn)可以使用卷材收卷機進行收卷。
實施例2:一種是停留機2,結合圖8所示,其導軌22包括上導軌221以及下導軌222,上導軌221呈倒置的凹字形,下導軌222呈波浪形,下導軌222依次繞過固定輥211和活動輥261,上導軌221的端部和下導軌222的端部之間設置有與牽引件224配合的驅動輪,此時的驅動輪可以是鏈輪,也分為主動輪241和從動輪242,從動輪242的高度離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可以選擇1.2m、1.3m。在支架21上固接有驅動器25,驅動器25也可以是電機,主動輪241和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相對的驅動輪都固接在轉動軸24上,轉動軸24的兩端支撐在支架21上,此時電機可以同步驅動相對的主動輪241,同時通過鏈條和主動輪241的嚙合而帶動鏈條,之后鏈條帶動從動輪242。
導軌22的內壁上開設有嵌槽,嵌槽內嵌設有滑條225,滑條225可以由四氟材料制成,鏈條運動時可以與滑條225抵接,兩者之間發(fā)生滑動摩擦。
在重新繞過胎基時,操作人員將胎基的端部在從動輪242處用夾子夾持住,然后打開與轉動軸24連接的電機,驅動鏈條運動,使得與鏈條連接的滾輪28141在導軌22中滾動,帶動夾子運動,從而使得的胎基沿著導軌22依次繞過固定輥211和活動輥261,完全繞過后,夾子松開胎基的端部,同時可以從卡勾282上取下連接繩231。
實施例3:一種懸浮冷卻裝置4,可參考圖14所示,其蓄水槽43內設置有供支撐件44支撐的托架46,托架46與支撐體45的區(qū)別之處在于托架46的兩端形成截面呈L形的掛鉤462,通過掛鉤462托架46與蓄水槽43可拆卸固定連接。掛鉤462包括掛接板4621,掛接板4621架設在蓄水槽43側壁上表面。托架46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放置槽461,放置槽461沿托架46的長度方向設置。支撐件44的底部固接有與放置槽461插接配合的凸塊4423。
實施例4:當然為了方便抬起托架46,與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4所示,蓄水槽43的外側固接有氣缸47,氣缸47的推桿與掛接板4621的底部抵接,需要抬起托架46時,啟動氣缸47,通過推桿抬起掛接板4621即可。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jù)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