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絮片用中空纖維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纖維(美:Fiber;英:Fibre)是指由連續(xù)或不連續(xù)的細絲組成的物質。纖維的種類和應用很多,其中紡織纖維是用來紡織布的纖維,是紡織領域必備的原材料。中空纖維是紡織纖維中的一種,且中空纖維是絮片常用的原材料,中空纖維具有貫通纖維軸向的管狀空腔。
但現有中空纖維的功能相對單一,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絮片用中空纖維的制備方法,其制備的纖維具有中空保暖的功能,且具有較好的抗菌、防霉、阻燃、耐磨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絮片用中空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配制處理液;
2)在現有的紡絲設備上,采用聚酯切片作為原料,利用步驟1) 所配制的處理液代替紡絲油劑并采用FDY紡絲工藝制備FDY纖維,且所用噴絲孔為環(huán)形,對應制備出纖維具有貫通纖維軸向的管狀空腔;
其中,
按重量份計,所述處理液由以下組分組成:
20~25份常規(guī)聚酯紡絲油劑,
2~4份封閉多異氰酸酯,
1.2份丙二醛,
1.7份烷基芳基磺酸鈉,
2.2份壬基苯酚乙氧化物羧酸鹽,
1.7份異構醇聚氧乙烯醚,
1.9份α-烯基磺酸鈉,
2.3份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
1.4份三聚磷酸鈉,
1.1份尼泊金乙酯鈉鹽,
2.5份二氯異氰脲酸鈉,
2.6份土槿皮乙酸,
1.7份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
2.3份十二烷基硫酸鈉,
65份水。
優(yōu)選的,按重量份計,所述處理液由以下組分組成:
20份常規(guī)聚酯紡絲油劑,
2份封閉多異氰酸酯,
1.2份丙二醛,
1.7份烷基芳基磺酸鈉,
2.2份壬基苯酚乙氧化物羧酸鹽,
1.7份異構醇聚氧乙烯醚,
1.9份α-烯基磺酸鈉,
2.3份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
1.4份三聚磷酸鈉,
1.1份尼泊金乙酯鈉鹽,
2.5份二氯異氰脲酸鈉,
2.6份土槿皮乙酸,
1.7份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
2.3份十二烷基硫酸鈉,
65份水。
優(yōu)選的,按重量份計,所述處理液由以下組分組成:
25份常規(guī)聚酯紡絲油劑,
4份封閉多異氰酸酯,
1.2份丙二醛,
1.7份烷基芳基磺酸鈉,
2.2份壬基苯酚乙氧化物羧酸鹽,
1.7份異構醇聚氧乙烯醚,
1.9份α-烯基磺酸鈉,
2.3份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
1.4份三聚磷酸鈉,
1.1份尼泊金乙酯鈉鹽,
2.5份二氯異氰脲酸鈉,
2.6份土槿皮乙酸,
1.7份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
2.3份十二烷基硫酸鈉,
65份水。
優(yōu)選的,按重量份計,所述處理液由以下組分組成:
22份常規(guī)聚酯紡絲油劑,
2.3份封閉多異氰酸酯,
1.2份丙二醛,
1.7份烷基芳基磺酸鈉,
2.2份壬基苯酚乙氧化物羧酸鹽,
1.7份異構醇聚氧乙烯醚,
1.9份α-烯基磺酸鈉,
2.3份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
1.4份三聚磷酸鈉,
1.1份尼泊金乙酯鈉鹽,
2.5份二氯異氰脲酸鈉,
2.6份土槿皮乙酸,
1.7份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
2.3份十二烷基硫酸鈉,
65份水。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絮片用中空纖維的制備方法,其制備的纖維具有中空保暖的功能,且具有較好的抗菌、防霉、阻燃、耐磨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fā)明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實施例1
一種絮片用中空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配制處理液;
2)在現有的紡絲設備上,采用聚酯切片作為原料,利用步驟1) 所配制的處理液代替紡絲油劑并采用FDY紡絲工藝制備FDY纖維,且所用噴絲孔為環(huán)形,對應制備出纖維具有貫通纖維軸向的管狀空腔;
其中,
按重量份計,所述處理液由以下組分組成:
20份常規(guī)聚酯紡絲油劑,
2份封閉多異氰酸酯,
1.2份丙二醛,
1.7份烷基芳基磺酸鈉,
2.2份壬基苯酚乙氧化物羧酸鹽,
1.7份異構醇聚氧乙烯醚,
1.9份α-烯基磺酸鈉,
2.3份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
1.4份三聚磷酸鈉,
1.1份尼泊金乙酯鈉鹽,
2.5份二氯異氰脲酸鈉,
2.6份土槿皮乙酸,
1.7份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
2.3份十二烷基硫酸鈉,
65份水。
實施例2
一種絮片用中空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配制處理液;
2)在現有的紡絲設備上,采用聚酯切片作為原料,利用步驟1) 所配制的處理液代替紡絲油劑并采用FDY紡絲工藝制備FDY纖維,且所用噴絲孔為環(huán)形,對應制備出纖維具有貫通纖維軸向的管狀空腔;
其中,
按重量份計,所述處理液由以下組分組成:
25份常規(guī)聚酯紡絲油劑,
4份封閉多異氰酸酯,
1.2份丙二醛,
1.7份烷基芳基磺酸鈉,
2.2份壬基苯酚乙氧化物羧酸鹽,
1.7份異構醇聚氧乙烯醚,
1.9份α-烯基磺酸鈉,
2.3份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
1.4份三聚磷酸鈉,
1.1份尼泊金乙酯鈉鹽,
2.5份二氯異氰脲酸鈉,
2.6份土槿皮乙酸,
1.7份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
2.3份十二烷基硫酸鈉,
65份水。
實施例3
一種絮片用中空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配制處理液;
2)在現有的紡絲設備上,采用聚酯切片作為原料,利用步驟1) 所配制的處理液代替紡絲油劑并采用FDY紡絲工藝制備FDY纖維,且所用噴絲孔為環(huán)形,對應制備出纖維具有貫通纖維軸向的管狀空腔;
其中,
按重量份計,所述處理液由以下組分組成:
22份常規(guī)聚酯紡絲油劑,
2.3份封閉多異氰酸酯,
1.2份丙二醛,
1.7份烷基芳基磺酸鈉,
2.2份壬基苯酚乙氧化物羧酸鹽,
1.7份異構醇聚氧乙烯醚,
1.9份α-烯基磺酸鈉,
2.3份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
1.4份三聚磷酸鈉,
1.1份尼泊金乙酯鈉鹽,
2.5份二氯異氰脲酸鈉,
2.6份土槿皮乙酸,
1.7份雙(3,5-三級丁基-4-羥基苯基)硫醚,
2.3份十二烷基硫酸鈉,
65份水。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